厉炎杰 谢安祺 谢咸颂
(1.衢州学院 建筑与工程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2.温州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我国城市更新起步晚于西方国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城市更新发展初期,国内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当时的城市环境难以满足人民对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要求,我国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以保障需求为目标,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更新进入发展中期阶段,新兴开发区的大规模建立,为当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一些“城市病”,破坏了一些历史风貌,导致部分历史文化的流逝。2010年至今,在城镇化发展日益减缓和国家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城市更新来到存量提升时期,“城市病”日益加剧的同时,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模式、新方案。其目标强调利用现有有限空间资源和多渠道资金来源提高城镇化质量,达到社会、资源、文化、环境、经济效益等的理想状态[1]。
我国社会现处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时代,通过对老旧城区和原有落后建筑进行相对合理的城市更新和改造,使城市重焕容光成为多数政府的意中抉择。同时,“文化强国”要求历史和地方特色文化要留得住、传得下。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的各式建筑,在面对城市更新和改造进程时,更要留得住文化、藏得住记忆。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某些城市一味地拆除和改造,使得城市独有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情怀逐渐消散。“哪些能改”“哪些要改”“哪些必改”成为城市更新问题的核心所在,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道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现有城市历史文化中,大多由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纪念馆等实存物质文化和口口相传的名人志士的历史故事、县志、民间传说等意识形态文化组成[2]。两者相互独立、相互补充又相互依存。历史文化在城市现有文化中,扮演的更多是“阳春白雪”部分的角色。
城市拥有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及文化承载物,对国家而言意味着传统文化、技艺、精神的保留与传承;对城市居民来说则是一种为之骄傲与产生归属感的存在;对于下一代而言,更是承担着激发民族情节、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品德的功能与责任。
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此地生活、繁衍,与城市相适应、相改变。在此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将变得逐渐相似,最终演变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都市文化。都市文化在城市现有文化中,则是“下里巴人”部分的组成成分。
但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都市文化才是和他们息息相关、难以割舍的存在。“下里巴人”的都市文化在城市现有文化中,更多的是蕴含着城市居民的点滴情怀,是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所在,是老一辈城市居民们的生活回忆与新一代居民们的儿时记忆。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都市文化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进展迅速,大量弃农从工的农民涌入城市。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农业生产力以老年为主,使得农业生产率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总体上来看城市化发展推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趋势与第二、第三产业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同时也出现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粗放型开发模式导致第二产业升级缓慢、第三产业内部不平衡限制第三产业的升级等问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进城务工农民始终无法享受完全等同于真正市民的待遇,再加上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不稳定性,进城务工农民为保留自己的养老保障而不愿意流转自己在农村的土地。农村土地难以集中利用,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受限,第一产业发展越来越艰难。
城市传统第二产业多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型企业。为容纳更多务工人员,企业所需生活空间、城市资源也随之增大。部分企业选择转移工厂到郊区,企业的资金重点投入新厂的建设,导致投入产业结构升级的资金就会降低。此外,城市务工人员的增加也会增加制造业的需求,部分企业为获得更高的生产状态而暂时忽视产业结构的升级。
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升级发展速度。一方面,大量劳动人民对居住条件和环境基础设施的要求,吸引过多社会资源集中在基础住房等方面,而使其他第三产业得到的资源减少;另一方面,大量城市务工人员因其生活追求以物质层面为主,对于第三产业的需求较低,不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升级。因此,只需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城市更新对我国第三产业的拉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对老旧建筑、街道的改造拆迁是不可避免的。但实际上,老城区中的“杂乱”状态正是城市历史的现实反映。纵横交错的老街小巷、隐匿其中的老店旧铺、废弃未用的历史遗址等,都深深地印记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蕴藏着居民们的记忆。人与建筑的长久统一,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已然深入到了居民们的生活中,贸然对老旧街道、历史建筑的整体性改建,将对市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生活状态等产生极大的冲击与改变。
再者,在全国文化保护工作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下,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历史的见证者与记忆者,建筑保护成为城市文化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成为市民们极力推崇的保护对象。但在城市建设与更新初期,许多城市误将“现代化”简单理解为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洋房别墅、有多少工业区;道路有多宽、广场、草坪以及湖泊面积有多大……,仿佛新旧不可共存、传统与现代化不可兼得。更有甚者,某些城市与开发商一边拆除老旧的、遗留至今的、真正的历史建筑,一边却在仿照被拆除建筑重新建造,美其名曰“现代化历史建筑”,似乎城市更新伴随而来的就是历史文化和人文情结的破坏。而也正因此,城市更新不仅要解决城市在发展前期盲目建设所遗留下的历史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打消人们心中对城市更新的偏见。
此外,部分城市在城市更新进程出现的“房地产化”“千城一面”等现象,不仅是对城市更新的错误理解,更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使得人们对城市更新的偏见愈演愈烈,对相关部门失去信心,减少了城市居住的归属感、幸福感。
中国魔都上海,作为最现代化的一流城市,拥有诸多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时期建筑。同时上海市产业结构呈现“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的格局,其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过大、第二产业整体发展动力不足,产能过剩压力增加、第三产业发展失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较差、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步伐相对缓慢,创新效应释放不明显、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削弱了上海企业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本身会对上海经济的持续平稳运行产生一定的冲击[3]。因此,上海市的城市更新采用了区域性招标更新的方式。
“上生·新所”是近年爆火的“网红打卡点”,如图1所示,它共拥有三处近百年历史的建筑、11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改造建筑以及4处当代建筑。在改造过程中,考虑到十余栋建筑风格各异,故对每个建筑进行了针对性改造。针对性改造的导向使得文化保护传承在城市更新中的整个运营逻辑、规划水平和资本实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对三处历史建筑采用“修旧如旧”、局部修缮的方式对原状态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对工业改造建筑采用非保护性保留+改造的方式,用新技术、新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建筑群进行修缮,既使一些残旧建筑得到重生,又为当地居民保留住了“儿时的记忆”;对整体进行了开放式、共享式改造,增大绿化面积,增强其互通性。如今的“上生·新所”已成为附近最有活力的区域,为上海增添了更多生机与动力[4]。
图1 上生新所鸟瞰图
田子坊是上海工业历史建筑改造为创业产业集聚区的典型案例[5],如图2所示,田子坊最初为六家工厂的弄堂厂房。2000年,当地街道办利用田子坊的老弄堂厂房进行招商,并对几处弄堂厂房进行修缮与保护,将居住与产业相结合;后期通过注入文化创意、引来艺术家入驻、营造创新氛围等方式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6]。田子坊招商的核心为文化创意、传承历史和承载未来,此举在提升了田子坊经济文化实力的同时,也为田子坊居民保留住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性。现如今的田子坊已成为热门景点之一,是老上海都市文化的代表地,在保护了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拉动了经济进步与城市形象。
图2 田子坊内各类历史建筑分布情况示意图
西安作为知名度较高的历史名城之一,其分布极广的古建筑、古遗址为城市更新带来了较大困扰。同时产业结构呈现“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的格局。其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二产业比例偏低,且第二产业企业以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为主,经济效益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尤其是文化产业相较其他支柱产业较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制定了第四轮城市规划,采用新旧分治、新旧共生的理念对城市进行分化治理,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使得都市文化在新城区得以延续,如图3所示。
图3 西安城市风貌新旧分区图
在西安老城区域,以唐皇城为核心采用整合特色传统建筑空间、加强传统皇城建筑格局、营造特有“十三朝古都”文化氛围的方式,对城墙内的区域进行传统皇城风格的改造与提升,将行政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外迁行政中心,疏散市民居住人口,还原其磅礴的历史文化特色。此外,西安发动民间力量对较为分散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址等进行综合保护,建立博物馆、遗址公园,不仅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让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中传承生根[7]。
澳门作为“东方蒙地卡罗”,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构成,对单一产业的依赖度极高,体现在由博彩业占据生产总值的50%以上。澳门的产业结构变化主要受到外部制定变迁的影响,澳门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博彩业独大、中小企业问题、人力资源短缺、土地限制等。
澳门现存有中国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西式建筑,来自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建筑在此生根发芽。为保护这些有重要研究意义的区域、促进澳门整体发展,澳门设立了历史街区及其缓冲区,如图4所示。自妈阁庙始,连接港口、市中心,围成了第一片缓冲区域;以海边马路、东望洋街、加思栏马路、士多纽拜斯为界,构成第二缓冲区。历史城区及缓冲区的设置,将都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和谐地分离开,为澳门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工作提供了规划基础,为市民留存下了珍贵的文化遗址,也为澳门的第三产业发展留下了基础。
图4 澳门历史城区图
首先要明确的是,城市更新的目的是使城市获得更强的、更多类型的驱动力,并借此使城市较为落后区域重新获得发展活力,重现区域繁荣,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品牌的营造与提升。
且不谈论文化保护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就当下中国各产业在民生问题的解决、社会效益的创造等诸多方面而言,第三产业均是最适合城市的、能够持续性的、长久发展的产业。就业方面:不论是流通部门还是服务部门,其下属行业如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游业、居民服务业等均为人力缺口较大的行业,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社会效益方面:目前,在第一、第二产业虽然能达到较高经济水平,但是要么能耗高、要么环境污染严重,对于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而言,均不适合作为主要产业发展。所以,现代化新型城市应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二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形式,这样既能保持城市的经济发展,又能使经济以更健康的形式持续发展。
要做到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共同发展,就要推行优秀城市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的和谐统一[8]。其意义不只是为国家留住文化、为市民留住记忆、为未来留住传承,还可以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一个拥有特色都市文化或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城市,其发展旅游业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当地交通、饮食、房地产、信息咨询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城市的文、体、卫、教育、广播等居民素质服务部门及科研单位吸引来更多人才,为城市的人才引进提供帮助。结合上述上海、西安、澳门的城市更新案例分析,现阶段,在我国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9]。上海区域性招标更新、西安新旧分治、澳门设置历史城区及缓冲区,这3个案例其本质均为:在城市更新调查过程中,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人们的需求做好调研,重视环境和城市生态的建设,在业态选择上应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力争建设一个发展有活力、市民有温度的城市。
(2)对于历史街区采取分离式保护、针对性保护[10]。上海有针对性地对建筑群进行修缮、西安重点以唐皇城为核心对其周围进行改造与提升、澳门设置历史城区及缓冲区将都市文化与历史文化和谐地分离开,均体现了对于历史街区采取分离式保护、针对性保护的策略。首要明确的是,哪些建筑属于保护性建筑,哪些建筑属于非保护性建筑。对于保护性建筑,应采取保护至上的原则,要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切不可擅自添加新时代元素。对于非保护性建筑,可适当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对建筑局部进行改造,赋予其时代特征[11]。
(3)依靠社会力量,发动民间相关组织和市场力量促进城市更新。上海利用田子坊的老弄堂厂房进行招商,西安发动发动民间力量对较为分散的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址等进行综合保护。对于分散性的历史建筑,进行就地保护,但对于保护性建筑,尽量减少资本的介入;对于非保护性建筑,可以依靠市场力量,吸引有文化底蕴、发展目光长远的资本介入,但仍要保持住当地原有特色,不可过分改造。
(4)对于近代历史街道,要以保护和传承的形式进行开发,对于历史建筑部分采用“修旧如旧”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还原与传承;对于文化遗址进行综合保护,建立博物馆、遗址公园;对于工业改造建筑采用非保护性保留+改造的方式进行传承。“上生·新所”对三处历史建筑采用“修旧如旧”、局部修缮的方式对原状态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对工业改造建筑采用非保护性保留+改造的方式,用新技术、新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建筑群进行修缮,西安建立文化遗址公园、博物馆,澳门设置历史街区。同时可根据当地历史属性进行招商,吸引同属性商业入驻;通过民意调查研究,对居民口中出现最频繁的地区进行保护。
(5)地方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积极引导,根据各地实地文化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具有地方针对性的多渠道融资方法[12]。西安城市更新中政府积极发动民间组织,上海田子坊案例当地街道积极拓宽吸收资本的渠道的策略均体现地方政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主动制定利于城市更新的投资回报制度、地方法规;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本文从文化保护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城市现有的历史文化和都市文化,从城市更新进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问题和文化传承保护与城市更新和谐统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城市更新与传承和谐统一的应用案例探讨城市更新与历史传承的具体可行策略。得出结论,城市更新与文化保护传承是可以和谐统一的。
如前所述,本文仅针对上海区域性招标更新、西安新旧分治理、澳门设置历史城区及缓冲区,探讨城市更新与历史传承的具体策略。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从产业结构层面分析,三个城市均属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知名城市,故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广泛适用于第三产业较薄弱的偏僻三四线城市;从案例数量分析,本文统计分析的案例数较少,案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资料收集的方法和研究者本身专业角度分析,认识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具有局限性等。为纠正本文研究的不足,未来研究将针对其他不同产业结构种类的城市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扩大城市更新案例的数量,深度总结其共同点以及不同点,寻求切实可行的具体策略。未来的城市更新应当将传统文化和城市的记忆共同保留,使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城市更新的未来仍任重道远,希望文章能对未来的城市更新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