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市居民点地名的命名方式及特点

2022-08-15 09:42冯丽
关键词:姓氏命名

冯丽

(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科学院,北京 100083)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地名说明了一定地域的方位、范围和所属的地理类别,是人为的一定地区范围内约定俗成的名称[1]。一个地区的地名,特别是居民点地名,往往不仅指称特定的地理范围,更包含着当地丰富的历史、语言、风俗文化等内涵。研究地名可以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人口移民、行政制度等,能真实反映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

河间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作为历史文化重镇,其居民点地名研究受到一定重视。学者论述主要从文化学和语言学两方面展开。马英新、唐丽亚、吴健彬等对河间地名的地域文化价值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认为河间地名蕴含社会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心理文化价值、环境文化价值等[2]。冯石岗、刘立华认为,地名中的文化基因是丰富多彩的,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河北省地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3]。王荣加[4]、马英新[5]、吴健彬[5]、邝星辰[5]、吴馨雨[6]亦从地名文化角度展开详细讨论。对地名进行语言学的分析与研究是地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娟以河间市地名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其构词法、地名特点和命名理据等[7]。

本文以河间市居民点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学、文化学角度,通过统计研究、地图研究、历史追溯及语言分析法等,探求了该地地名命名的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

1 河间市居民点地名的命名方式

河间市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境内西北部。其地理位置优越,居京津石三角区域,属环渤海经济区腹地,面积1333平方千米,人口90万。截至2016年,河间市辖2个街道、7个镇、11个乡,包括:瀛洲路街道、城垣西路街道、景和镇、卧佛堂镇、米各庄镇、诗经村镇、束城镇、留古寺镇、沙河桥镇、故仙乡、兴村乡、西九吉乡、黎民居乡、沙洼乡、北石槽乡、时村乡、果子洼回族乡、尊祖庄乡、行别营乡和龙华店乡[8]。河间之名始于战国,乾隆年间《河间府新志》记录,秦朝实行郡县制,此地地名沿袭战国旧县名为武垣县,此为河间县之前身。河间县地名命名时间大约在隋炀帝大业初(公元605—609年)年间,因武垣县境介于沙(子牙河)唐(古寇水),取“两河之间”之意,改名为河间县,并沿用至今[9]。可见上溯直隋朝,“河间”之名就已存在。

李如龙在《汉语地名学论稿》中指出:地名是专名的一种,是单一事物(地域)的指称。大部分的地名都是当地居民约定俗成的,也有少部分地名是特定人群指定的。一个地方地名的命名,往往反映着命名者的认识、感情和某种期望。因此,通过研究地名,我们可以窥见命名时代的故事[1]。经统计,《河间县地名资料汇编》共收录居民点地名578个,是研究当地民风民俗的重要资料。根据《汉语地名学论稿》对汉语地名命名法的分类,河间地名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记叙性地名占比最大,描述性地名、寓托性地名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详细数据见表1[1]。

表1 河间市居民点地名命名分类表

1.1 描述性地名

叙述或描述地理实体的地理特征的地名,称为描述性地名。依照描述物体种类,又可分为描述地理位置、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三个小类[1]。第一类,描述地理位置地名。地名重要的作用之一就在于“定位”,当地居民在命名一地时,会采取“近取诸身”的办法,首先选择标志性的地理自然实体进行命名,如南山村(湖南省张家界市),此居民点因为建在桥之南的山上,故得名。南沟村(山西省运城市),因此村建于南面的山沟而得名[10]。

1.1.1 描述地理位置

河间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缺少如小山包、沟谷、坑洼等标志性的天然参照物,居于此的居民将描述一地的地理位置(一般是相对位置)作为地名命名的重要手段,方法包括描述方位、描述距离与二者兼备三种。第一种,描述方位,它指明该地区的方位,如:西关,“西”说明此村于军城的相对位置,因该居民点位于古“赵都军城”的西门外,得名西关[10]。侯南,因此村位于张侯故里的南面,故名侯南[10]。“南”说明村庄地址与名人居住地的相对位置。在描述方位时,居民点地名多用东、南、西、北、前、后、中等表示,像南庄、北寨、前各庄等,都是类似地名。第二种,距离地名,它标明地域间的距离,如三十里铺,标明该村距离河间县城30里(15千米)。又如二十里铺,“二十里”阐明该村距离河间城的距离[10]。第三种,采取方位与距离结合的描述方式,如:北八里铺、西三里庄等。

1.1.2 描述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

描述自然景观的地名,主要包括对地形和水文两方面的描述。河间平坦的地势使得低洼、高耸的地形在此处格外突出,居住在特殊自然地理实体附近的居民点往往会抓住这类特殊地形来命名居住地,如洼、甸、台头等。洼,一般为地表局部低洼或位于海平面下的平展的内陆地区,可用于水道、湖泊通名,也可用于居民点通名[11],如西沙洼、东沙洼、尹洼、解家洼、马保洼等。台头是河间地名中较为有特色的。台,指用土筑成四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11]。“头”是无意义的词缀,“台头”多是建在高台附近的居民点使用的,如:后台头、前台头、缴台头等。河间境内有子牙河、子牙新河、古洋河等河流,临水而居的居民以河流水文命名村庄,如北新河、西半截河等。

河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资源丰富。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地名,多是描述植物的,分为植物地名与物产地名两类。植物地名有:榆林庄、后桐柏、前桐柏、前榆杭、后榆杭等;物产地名有:蒲禾屯、前桃园、后桃园、南李子口、北李子口、桃园等。

1.2 记叙性地名

记叙性地名是反映人文地理特征的地名,这类地名往往与人类活动相关,可分为四个小类:叙述文化景观的,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记录人物、民族姓氏的,记载史实传说的[1],等等。

1.2.1 叙述文化景观

不同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经过人类活动改造过的,亭台楼阁,道路桥梁等都是人文景观的一部分,那些易识别有特色的文化景观会成为当地居民命名村庄的依据。如卧佛堂,因住地有供奉释迦卧佛像的大寺而得名。南角楼,因此村位于城东南隅的角楼附近而得名[10]。

1.2.2 记录人类生产生活

居民点命名有时会根据此地的标志性的商业、农业等活动来命名。如大豆腐庄、小豆腐庄,都因此地制作、贩卖豆腐得名;油坊庄是因此地居民以榨油贩卖为生[10]。以农业活动命名的也不少,如马房、北马滩等,都是以养马为生计的居民点。此外,还有展示军事活动的地名,如保安屯。

1.2.3 记录人物、民族姓氏

记叙性地名中,以记录姓氏地名最为常见。蓝勇认为,“姓氏+村”式地名在文化上体现了一种“华北类型”或“中原类型”,它可能是华北传统大家族聚居观念与平原地区适宜家族人口集中居住的产物[12]。褚亚平等认为,居民点建立之初,往往会以此地人口所占最大的姓氏命名,姓氏加通名镇、村、庄、屯、元、集、场等,是农村聚落命名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13]。通过统计,我们认为,“姓氏+通名”类地名是河间一地最主要的命名方式,47%的居民点都采用这种命名方式。包括单姓地名,如曹庄、冯庄、宋村、黄屯、尹洼、狄庄、孟庄子、郭屯等;姓氏合并地名,如孙刘庄、郭赵庄、王张村、刘张村、徐杨屯、孙常村、武张屯等。同时,我们还发现,并非所有的聚落都以人口占比最大的姓氏命名,部分村落会保留建村村名的姓氏。即便随着时间推移,有些村的“原住民”姓氏已经消亡,新的姓氏补充进来,代替原来占比最大的姓氏,成为新的“大比例人口姓氏”,而原村名并未改变。

1.2.4 记载史实、传说

有些地方会以当地发生的历史、故事、传说等命名,以此达到纪念或者警示后人的效果。如冷饭店,此地名《后汉书》有记载,是光武帝刘秀所赐。据传刘秀为更始大司马率军北征时,路过此处,正值冬季,他又饥又冷,他在此地路边的餐馆进餐,不料饭食都是冷的,让人身体不适。复国后,刘秀想起此事犹耿耿在心,遂赐村名冷饭店[10]。枯树活,原名林村,妯娌因不合而分家,院中的老树因无人浇培日渐枯萎。分家之后妯娌们顿感人手单调,遇事顾此失彼,遂主动倡议合为一家。这时老树也因得到适时管理,由枯向荣,故改名“枯树活”[10]。

1.3 寓托性地名

除去描述性地名、记叙性地名,寓托性地名也是该地居民的命名方式之一。地名是人对自然实体、地理区域的主观反映。一些地名带有观念色彩,寓托性地名就属于这类,它们往往使用吉祥的字词,反映一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如景和、兴隆店、南太平店、义和庄等。

注:谐音地名因为文字等改变或造成地名表意不清,应先追溯其本名,再做分类讨论,故本表将谐音地名单独划分。

2 河间市居民点地名的命名特点

河间居民点地名共计578个,多是居民自发约定的。此地居民点,还有许多谐音地名。此外,以一村为中心,周边村落以相同形式命名,使得部分本不是地名通用的字成为“临时通名”,进而形成的小型地名群景观。华北平原是明朝重要的移民点,此地部分居民点地名在命名时还具有浓厚的移民色彩。

2.1 谐音地名多

李世之认为,谐音是通过两字词之字音的相同或相近,来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现象[14]。谐音地名就是利用字词之间相同相近关系来命名的地名。经统计,河间市谐音地名有131个,占总数的22.6%。在命名和使用地名时,当地居民会根据需要来改造地名,这种改造或简或繁,或出于主动改造,或被迫进行。追求典雅希望脱离低级庸俗促使地名雅化,语言要求经济实用要求地名简化。地名的简化与雅化对立统一,是谐音地名产生的两种基本方式[15]。

2.1.1 简化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其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人们在说话时总是期望用更加简便的方式准确表达。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在记录地名时也会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支配,使用笔画较少的字来表达意义。

历史上,河间一带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如果一些村名用字复杂,居民往往主动采用笔画较少的、使用频率更高的同音字或者音近字来替代书写繁杂、难写难认的字,这种替换是谐音地名最主要的来源。

西辛庄,方位地名,新建的村庄位于二十里铺西面,故得名为西新庄,后讹为西辛庄[10]。“新”与“辛”同音,“辛”笔画少,书写快捷,在地名中常替换表“新建”的“新”。河间市地名中有此类情况地名包括:南辛庄(南新庄)、阎辛庄(阎新庄)、后辛庄(后新庄)、前辛庄(前新庄)、北辛河口(北新河口)、南辛河口(南新河口)、北辛庄(北新庄)、西辛庄(西辛庄)、高辛庄(高新庄)。

高家务,姓氏地名,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高氏家族从山西迁来筑坞建村,故村名为高家坞,后讹为高家务[10]。河间一带用作地名通名的“坞”词义复杂。“坞”可以是用来防水的建筑名称。有些村落地势低洼,需要建屏障防水,就以屏障名“坞”为通名,郑孔务(郑孔家坞)、艾孔务(艾孔家坞)、五家务(五家坞)、大黄务(黄家坞村)、后豆务(后豆坞村)、前豆务(前豆坞村)、张孔务(张孔家坞)、于孔务(于孔家坞)等都是此类地名。“坞”可用作聚落通名,表示村落。《玉篇》记载:“坞,乌古切。村坞也”。“坞”表村落意的有:东化家务(东华家坞)、西化家务(西华家坞)、高家务(高家坞)。“坞”还可指防守用的小堡。《后汉书·董卓传》:又筑坞于睸。曾家务(曾家坞)是边界主要防守点,因外围增设的坞堡而得名。“坞”较“务”书写更加复杂,不常用,故这些地名都以“务”代替“坞”。此外,务尔头中的“务”是“雾”的同音替代。

李万,姓氏地名,明朝永乐年间,李氏家族迁居至古洋河弯曲处,河水绕村流过,以姓取村名为李家湾,讹为李家万,简称李万[10]。河间市中的胥家万(胥家湾)、林豆万(林窦湾)、李万(李家湾)均因在古洋河弯曲处得名“湾”。《广韵》:湾,水曲。“万”只有三画,远远少于“湾”的十二画,出于简便经济原则,“万”替代“湾”。

南召,明洪武年间,赵氏来此定居,按照方位建南赵、东北赵、西北赵三个村,此村在南面,故名南赵[10]。表示姓氏的“赵”被替换成了笔画数只有五画的“召”。在河间市地名中南召(南赵)、西北召(西北赵)、东北召(东北赵)、常召庄(常赵庄)、曹召庄(曹赵庄)、李召庄(李赵庄)、赵召庄(赵赵庄)都是这样的简写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含有“赵”的地名都简化成了“召”,赵庄子、北赵庄、小赵庄等都没有进行简化。造成部分“某赵庄”简化为“某召庄”,原因可能是因临近地名相互影响(见图1)。常召庄、曹召庄、李召庄、赵召庄是临近村落,只有常召庄一地村名有赵姓,曹召庄、李召庄、赵召庄皆是临近村庄,皆“某召庄”格式冠以己姓,形成一个小型地名群景观。

图1 “某召庄”地名分布图

位庄,姓氏地名。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山西移民魏姓迁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为魏庄。后简为“位庄”[10]。“位”相较于“魏”,书写更简便,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尽管姓氏是地名中最稳定的组成部分,依旧替换成了更容易书写的字。河间市地名中包含“魏”字的地名有:位庄(魏庄)、大位村(陈翟大魏村)、位王士由(魏王士由),“魏”全部替换成了“位”。

冢耳村,地形地名。明永乐三年(1403年),山西移民建村于南、北两座高冢之间,取密迩高冢之意,命名为冢迩村[10]。迩,《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近意[16]。《左传·文十七年》:以陈、蔡之密迩于楚。又通作尔。迩是临近的意思,较为生僻,普通百姓难认难写,故用简单常用的“耳”作同音替代。

地名简化不是随意的无规律的,应该有固定的标准。在人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过去,出于交际方便的需要,更改一部分地名中繁难的生僻字是有必要的,但是随意更改地名用字,一味追求使用方便,不仅会造成地名文化、历史的缺失,还会为地名理据考察工作带来不便。

2.1.2 雅化

改换生僻字、笔画繁多字的“简化”地名活动偏向实用,适应居民日常生活。地名雅化反其道而行之,表现出人们对脱离低级庸俗趣味的追求。与地名用字简化相反,地名雅化会选取字音相同或相近的生僻字替换常用字,使地名用字“陌生化”。

方雅莪,姓氏地名,方姓移民所建。建村地地势低洼、多坑塘,此地居民依地势以养鸭鹅为业,村名得名方鸭鹅,清同治二年(1863年)雅化为方雅莪[10]。莪,《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名[16]。黎民居,因村为叫李明的土著人所建,故取村名李明居。后本村秀才将村名改为黎民居。“黎民”是“李明”谐音改字。

2.2 小型地名群遍布

地名群是由同源地名组成的群体。同源地名的“源”包括语源、地源、史源三方面[13]。一组同源地名中包含原生地名和派生地名两部分,如北京“复兴门”是原生地名,“复兴门南大街、复兴门北大街、复兴门内大街、复兴门外大街”都是由“复兴门”派生出来的,这些地名就构成了一个地名群。河间市拥有一定数量的小型地名群,部分原生地名颇具特色,下举典型例证。

大位村、宋位村、傅位村、罗位村、卢位村(见图2)。在这组地名群中,“大位村”是原生地名。该村原由陈、翟两姓迁徙至此建村,起名“太宁屯”。洪武年间山西魏姓迁入,村名改为陈翟大魏村,后来简化村名成“大位村”[10]。“大位村”附近的几个村全部以“冠姓+位村”这样的结构来命名。“位”经过简化后,表示一村主要居民姓氏的意义逐渐消解,变为“宋位村、傅位村、罗位村、卢位村”等衍生地名的一部分。

图2 “某位村”地名分布图

地名群袁留保住、郑留保住、前留保住、黄留保住,原生地名为“刘堡”。明朝永乐年间,袁、郑、黄姓前至此地,取居住在刘堡之意,并冠以姓,分别为“袁刘堡住”“郑刘堡住”“黄刘堡住”,后讹为“袁留保住”“郑留保住”“黄留保住”[10]。“前刘堡住”又因在“郑、袁”二村附近而得名。原生地名“刘堡”消亡,因其衍生的地名群却保留下来。

可以看出,村民自发命名的小范围内的“地名群”,有些并不考虑命名理据,“原生地名”只用来标记地理位置,就如“位村(魏村)”本来只是冠以姓氏的村名,宋位村、傅位村、罗位村、卢位村并没有魏姓居民。

2.3 地名通名有移民痕迹

元末明初,沧州地区经历了一次大型移民。《河间县志》有记载,元代末年的农民战争和明初的“靖难之乱”造成人口锐减,河北地区居民稀少。因此,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共计三十县居民有组织地向河间地区移民,永乐年间又进行了多次从山西、山东等地至河间的移民活动[17]。因此,外地移民在河间建立的村庄,在命名时也多多少少存在当地语言的遗留痕迹,这就反映出了河间居民点的移民色彩。

2.3.1 地名通名使用方言词汇

河间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地形平坦。因此与地形相关的地名通名不多,主要以“屯”“村”“店”“营”等人文地理实体通名为主。元末明初的战乱,使直隶沧州人口锐减,为了弥补人口损失,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分别组织了向该地的移民[18]。这就使得河间地名中存在方言色彩很强的通名。

田圪垯。明洪武年间,田姓家族流亡至此建村,该地有唐代古墓高起,以姓冠村名为田圪垯。范圪垯。村民于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八年定居于此,建村点原来是范姓古村落遗址,地势凸高而得名“范圪垯”。“圪垯”“圪塔”“疙瘩”方言词,表示土墩、土丘。广泛分布在山西、陕西一带,如陕西省延川县的关家圪塔、山西省阳城县的李圪塔等。粗略统计,以“geda”(音译)为地名的居民点,山西省有470个,陕西省有391个[10],可见“geda”通行于山陕一带,并非华北平原,田圪垯的田姓移民来自山西,移民定居也带来了当地方言词汇。

2.3.2 意愿地名中的移民痕迹

徘徊。此村是山西张、李二姓居民移民建村,迁居此地时李姓居民希望定居,张姓主张迁居别处,二人意见不同,犹豫不决,为了纪念当时犹豫不决的场景,将村名取名为“徘徊”[10]。

行别营。浙江绍兴居民曾大批迁徙至此。裘、饶、唐、康、李、张六姓留此定居,其余人北迁,为了纪念旅途辛苦不忍离别,故为此地命名为“行别营”[10]。

意愿类居民点地名多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喜用“安”“兴”“和”等吉利字眼。“徘徊”“行别营”在此类地名中显得独树一帜,简单的地名背后记录着当时移民至此的故事。

3 结语

河间市是千年古县,地名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展现着一地的盛世兴衰。研究地名特别是农村居民点地名,有助于还原底层人民最真实的生活,追溯历史。农村居民点名称的简化与雅化,生动展现了文字追求简练和人民追求高雅之间的对立统一。通过分析当地地名不常见的通名词汇,亦可追溯一地的移民史。从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整理研究地名是有必要的,整理研究农村地名,可以为地名规划与保护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猜你喜欢
姓氏命名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福建舰”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姓氏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