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措施

2022-08-15 00:46续鹏林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驱虫感染率

续鹏林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内官营畜牧兽医站 743011)

我国是养猪大国,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及猪肉生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尤其是随着我国惠农政策的实施,规模化养猪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为新农村发展起重要作用。但生猪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不能适应养猪业的发展,尤其是疫病防控技术相对落后,疫病不仅提高了治疗成本,还会造成生猪死亡,降低生猪的养殖效益。猪消化道寄生虫病的种类多,发病率高,但由于其死亡率低,养殖户对此类疾病重视不足,没有科学的防控措施,常常会导致地方性流行。

1 猪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流行新趋势

近些年,养猪业得到迅速发展,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养殖技术、疫病防控水平不断提升,饲养方式也由分散饲养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饲养,饲养密度大幅度提升,消化道寄生虫病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发病季节等都会发生改变。

1.1 猪消化道寄生虫病种类的变化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饲养方式发生了改变,饲料多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配合饲料,很少给生猪饲喂青绿饲料。猪舍地面由土质改为水泥地面或塑钢地板,因此,能很好地控制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姜片吸虫、猪囊虫病等一些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而蛔虫、有齿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毛首线虫、艾美尔球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不需要中间宿主对规模化养猪场危害较大。

1.2 消化道寄生虫病的发生率有所上升

养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有利于寄生虫病的侵袭和传播,尤其和农户散养相比较,寄生虫病的感染率显著上升,对养殖场造成的损失更大。寄生虫病的危害主要是慢性消耗,有的文献中也将寄生虫病称为“亚临床症状”[1]。猪感染寄生虫病后,饲料转化率降低5%~30%,日增重降低5%~60%,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使出栏时间推迟,影响猪肉品质,病情严重的可以引起死亡。

1.3 寄生虫病的发生不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发生变化,养殖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猪舍温湿度全年相对稳定,而且规模化养殖场都为全封闭养殖,饲养密度大,阳光照射时间短,使得寄生虫的繁殖、传播不再有季节障碍,因此,寄生虫病全年均可发生。根据潘毅翔等对某养殖场的蛔虫感染率调查发现,种猪群在寒冷的季节感染率高达50%以上[2]。根据刘伟等对湖北省4 个地区猪螨虫发病率的调查发现,猪螨虫夏季感染率高达19.3%[3],因此,寄生虫病的季节性也发生了变化,冬季猪蛔虫、夏季猪螨虫的感染率相对较高,不像传统养殖,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季节性非常明显。

1.4 南北方不同地区感染消化道寄生虫的种类没有明显差异

南北方不同地区养猪场对消化道线虫、猪球虫的感染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一般结肠小袋纤毛虫在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南方地区的感染率较高,北方地区很少发生此病,即使发生感染强度也较弱,病状轻微。

1.5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感染寄生虫的种类不同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消化道寄生虫分布也有差异。除类圆线虫以外的消化道线虫主要感染年龄较大的猪群,类圆线虫主要感染幼龄仔猪。球虫各年龄段的猪群都可感染发病,而且感染率较高。结肠小袋纤毛虫随猪群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也逐渐提高。

2 防控措施

防控消化道寄生虫病,首先要对当地猪场寄生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科学的驱虫方案,同时还要强化饲养管理,做好猪场检测、预防措施,减少寄生虫病感染率。

2.1 做好调查,确定防控重点

目前,定西市安定区规模化养猪场中蛔虫、类圆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猪球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消化道寄生虫的发病率较高,母猪和小猪易感性强,发病率高。根据对当地发生情况调查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最高,高达40.10%,球虫感染率为9.14%,母猪对蛔虫的感染率为4.42%,食道口线虫的感染率为2.60%。规模化猪场中,寄生虫病的传播大多为接触感染,带虫母猪将寄生虫传染给哺乳仔猪,小猪长大后转群又将病原散播到整个猪场,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母猪、小猪是防控重点,做好母猪、小猪驱虫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整个猪场的发病率。

2.2 选择合适的药物

目前,防控寄生虫病主要运用化学药物,选择药物的原则是毒性低、效率高、抗虫抗菌广谱、价格低廉。常用的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有大环内酯类、苯并咪唑类及烟碱激动剂等抗寄生虫药物[4]。

苯并咪唑类主要包括甲苯达唑、芬苯哒唑、噻苯哒唑、阿苯哒唑、奥芬哒唑等,这些药物的作用基本相似,主要对蠕虫的幼虫、成虫有很强的驱杀作用,同时也可杀死虫卵。噻苯哒唑是最早开发的苯并咪唑类药物,但其毒性很大,已禁止使用。后又开发了结构类似的甲苯达唑、阿苯哒唑等药物,毒性相对较低,对肠道、组织内寄生的蠕虫(囊虫、棘球蚴等)有明显效果。

烟碱激动剂主要包括左旋咪唑、甲噻咪啶、羟嘧啶、噻嘧啶和一些结构类似的药物,主要驱除线虫,这些药物主要作用于寄生虫的神经系统,使寄生虫的肌肉细胞去极化阻滞,肌肉兴奋性减弱,出现强直性麻痹,从而使虫体排出来。

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主要包括阿维菌素、米尔倍霉素两大类,是由真菌发酵或人工合成的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这类药物在浓度极低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成熟或未成熟的线虫、节肢动物驱杀,是目前防治寄生虫病应用最广的药物。其中阿维菌素类药物驱虫效果好、安全性高,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驱虫工作。

2.3 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

根据调查发现,母猪和哺乳仔猪的易感性强,在规模化养殖场应重点做好妊娠母猪产前及小猪转群前的驱虫工作,防止母猪将寄生虫传染给仔猪和小猪转群造成病原扩散。做好这两点工作就可以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具体防控方案为:妊娠母猪在分娩前1~2 周驱虫1 次;将保育猪转群前驱虫1 次;后备猪转群进入种猪舍前的7~10d 驱虫1 次;种公猪每年要进行3 次驱虫;引进的育肥猪或种猪都要先驱虫才可并群饲养。

2.4 做好猪群监测

要定期监测猪群,了解猪群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以便做好驱虫工作,常通过检查粪便来定性、定量监测猪群是否感染寄生虫,并制定有效的驱虫方案。同时,驱虫后还要监测驱虫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5 做好日常管理

首先,饲料要营养全面,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调制饲料,尤其是饲料中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要足量,以提高猪群抵抗力。其次,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工作,及时清除粪便。猪舍内要保持干燥,湿度不能过大。做好猪舍、食槽、用具的消毒工作,消灭传染源。最后,加强对粪便的发酵处理,用生物热将粪便中的虫卵杀死,防止病原扩散。

3 结束语

猪消化道寄生虫病对养猪场的危害很大,要了解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根据当地流行状况及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切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降低猪群感染率,提高猪群生产性能,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驱虫感染率
生猪驱虫正当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高原牧区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