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贫穷交织之地:王梆的英国观察

2022-08-15 06:59小康苏枫
小康 2022年22期
关键词:英国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苏枫

深陷泥潭 通货膨胀,粮食短缺,能源危机……在经历了脱欧、新冠与封城,2022年的英国深陷泥潭。图片/受访人提供

提到英国,也许你会想到王尔德的那句话“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如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有心力去仰望星空?

经历了脱欧、新冠与封城,2022年的英国深陷泥潭—通货膨胀,粮食短缺,能源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手中高昂的账单,与在超市购物时对价格的惊讶。

在异国,如何探寻英国的细微脉络?如何看待普通人的生活?2022年是作家王梆移居英国的第12年。此前,她是记者,纪录片导演;此后,她是“伦敦漂”、移民。

王梆打入工党内部,加入食物银行,在第一现场中追问脱欧的原因、去工业化、石油危机……导致中等收入水平落后于经济增长,而物价飙升;同时出现了“没有话语权”的一代人。

难民危机、欧洲公投,支持脱欧的一派被贴上“种族主义者”的标签,这些国际新闻热点和今天身处中国的我们有何联系?

王梆分享了她的观察:“当你面对的人变得真实、具体,像棱镜一样具有多面性时,任何一种标签都是粗暴的。”

焦虑之都

最近,“单读”出版了王梆的新书《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

作为一部非虚构作品—住廉租房,逛二手店,走进乡村社交俱乐部……王梆从自己在英国生活的真实处境出发,观察英国社会、民生和文化。她的目光触及家庭、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社会议题,由此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揭示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背后的真相。

“焦虑”这个词,在《贫穷的质感》一书中被她反复提到了四次。在异国他乡,焦虑是因何而起?又如何克服?

“那些大口瓶里的彩色软糖,似乎安抚了她的焦虑。她抓起一把软糖,毫不犹豫地把它们塞进了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在此,“焦虑”是形容老年痴呆症的一种日常状态。

“那种“仿佛已经失去一切,甚至连本土文化和本国福利也要失去”的焦虑感。”

—在此,“焦虑”是英国脱欧派人士对社会福利被移民瓜分,以及本土文化或将变得式微的一种担忧。

“初到英国的头两年,尤其是伦敦漂的那段日子,我几乎被这种焦虑吃掉了,上半身是空心的,剩下两条腿,像落叶一样,随风飘零。”

—在此,“焦虑”是作为初来乍到的异乡人,不知如何才能融入当地社会的一种着急的状态。

“每一个小物件:罐头的味道、香皂的味道、草纸的味道……构成了某个特定时期的物质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匮乏和焦虑,却也隐含着淡淡的温情和希望。”

—最后这个“焦虑”,发生在疫情时期,附近居民为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士送粮送物,从而缓解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至于目前最让王梆焦虑的问题是,“我正在学习英文写作,虽然获得了英国国家写作中心的扶持,但依然离我的母语水平相去甚远,所以不时会有一些焦虑吧!”

我们与贫穷的距离

王梆说,在英国,穷人不是贫困的罪魁祸首,而是它的产物。乔治·奥威尔说:“灰尘是最势利的,当你衣着光鲜它退避三舍,当你破衣烂衫它就从四面八方猛扑而来。”

对于英国,王梆的困惑,首先是关于生存的:在一个发条不断失灵,只能持续运转的老牌资本主义社会里,跟不上速度的人,如何才能有尊严地活着?“我的很多人生悲剧,大抵是穷引起的。比如不舍得多放黄油,烤出来的蛋糕像吐司;比如挑男友不敢挑贵的,挑来挑去都是《夜莺颂》之类的平装版;又比如总是下不了决心买电动牙刷,结果一次补牙,全副身家都献给了牙医,相当于五根电动牙刷加一顿伦敦诺丁山的法式大餐……”

当人类的一切,从健康到尊严,全都可以待价而沽时,英国现实给出的,却是另一个答案。

《贫穷的质感》关注无法从事生产也无力参与消费的“新穷人”—充分享受过国家福利政策的英国老一辈中产阶级,信仰“勤劳、坚持不懈、节俭、审慎、自力更生”的五条箴言,但“高价租房奴”“在职贫困”“慢性失业者”“无房老人”,才是英国低中阶级所面临的基本社会现实。在社会老龄化与贫富分化加剧的今天,离开福利制度的中产家庭如何保持体面的生活?王梆不断追问。

“我感到虽然世界充满不公,大自然却是公平的,卷过田野的微风,并没有因为我的肤色和阶级,就突然对我粗暴起来。”王梆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了现代英国乡村的贫困。

为什么选择在乡村生活?王梆说:“我之所以选择在乡村生活,是喜爱英国的乡村风景和风土人情,它有非常美好而温情的一面。”

英国大城市作为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房租十分昂贵,保守党政府不得不把贫困户尽可能地,转移到离城市比较偏远的郊区或者乡村里,从而催生出英格兰乡村的一些贫困现象。

英国自战后施行民主社会主义后,建立了一套税收和福利互为对应的公共应急政策。纳税人必须交纳25%起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以期在残障生病或遭遇裁员时获得失业救济金。不单只失业救济金,按照立法,政府还要针对每个穷人的特殊状况给予住房补贴。

英国大城市,比如伦敦,本来有不少属于公共财产的“政府廉租房”,穷人只需支付极低月租,就可以住进去。这些房子是按照两人两居室,四人三居室的规格建造的,后来成为今天英国法定的住房标准,这些房子不少在城市黄金地段。

自撒切尔时代起,英国大搞公共资源私有化,政府廉租房不是被大量贱卖成为私有房产,就是被私人房东买下后,投放房租市场,成为牟利房,租金非常高。

少量新建的廉租房跟不上刚需,等待安置的人排成长龙,所以国家住房分配署不得不把等得太久的人,安排到乡村去。尽管如此,在英格兰乡下,租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月租至少也要850英镑左右,而这笔钱,在申请人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是由政府用纳税人的税金支付的。

英国福利标准是,25岁以上单身人士的失业津贴是409.89英镑/月,夫妻(同居伴侣)是594.04英镑/月,残疾孩子还有341.92英镑/月的额外补贴,为有残疾的家庭成员提供每周35小时的看护,还可获得额外的看护补贴,即162.92英镑/月。此外,再加上700-800英镑不等的住房补贴:一对夫妇,两个孩子的房租和生活津贴,最高可超过每月1200英镑。

为什么有人挨饿?因为很多时候,申请人要等上五周才能领到这笔钱。很多人没有积蓄,等不到五周,就断粮了。来食物银行领取紧急食品供给的,大多数是遭遇了上述惨况。英国很多知识分子和改革派人士认为,五周的等待期太长。多年来,这些人花了很多精力上书议会,渴望改变这个问题。

另外就是,英国消费非常高昂,120英镑电暖,100英镑汽油,50英镑上网加电视,20英镑水费等约300英镑,每月下来,失业津贴就几乎所剩无几了。万一遇到家电或汽车需要维修(英国没有低人工优势,人工极其昂贵,通个厕所至少也要税前80-200英镑),所以那种“没有余钱买菜,食不果腹”的现象就出现了。

“幸好,英国的乡村历来是乡绅富贾之地,庄园大宅和富人中产居多,所以政府把几百户穷人安置进来,当地人一般都不会反对,反而会建立各种援救社团。”王梆总结道。

猜你喜欢
英国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Myths and legends-South Asia(Thailand)
Reading skills praCtice:A train timetable
Myths and Iegends-Europe
Writing skills practice: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Southwest Asia(Ancient Mesopotamia-Sumer)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