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彬 彬 孔凡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课程作为承载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路径。2022年新修订的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纳入课程实施,彰显了国家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也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撑。
中小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键期。在课程实施中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实践。如何甄别优选课程资源,如何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深度融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质量如何改进,等等,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焦点。有研究表明,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强化资源意识并构建科学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资源体系;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努力寻求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的最佳切入点,着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已有研究,本文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的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分析。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载体和渠道,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课程资源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保障之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质量既包括内在层面质量,又包括开发利用效果层面的外在质量。因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路径既要关注静态的内在质量,即课程资源自身的教育性质量,也应关注动态的外在质量,即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成效,以提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
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内在质量的把握和理解越全面深刻,越有利于实现课程资源的内在教育性价值。梳理我国教育性课程材料的相关研究,借鉴拜尔(Beyer)等人教育性课程材料文本研究的相关性、教学有用性、深度等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其内在质量集中表现为与课程目标的适切性、与教学的相关性、与培育目标的深融性等三个因素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利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基于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可能实现或促进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元素。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筛选有利于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资源,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活动。基于学生实际,坚持与课程目标的适切性,精选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目标的适切课程资源,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根基,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新时代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之一。基于此课程目标,在数学学科课程中,可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数学内容,或用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数学元素,作为学习内容的情境和载体加以呈现,丰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例如,可在语文课程中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有效利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资源、共同的中华文化体系资源等,组织和实施语文实践活动,进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教学内容体系,优质高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相关性(Relevance)即教育性课程材料是否聚焦学科课程和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相关性就是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考量教学的相关性及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
各学科课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目标相互照应、相互联结,形成教学相关性。教学中要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育人作用,以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如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具体主题、大单元或大概念设计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革命传统文化内容,或民族性、地域性特征鲜明的技能、技巧与艺术元素等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培育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不是一种导入和灌输,不能止于表层分析和嫁接移植,教师需要挖掘课程资源之中的深层次含义和教育价值。培育目标要着眼于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引导学生领悟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学科思维的同时,从本学科育人特点和学科特性出发,在学科具体内容、主题活动、情境创设等方面,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从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出发,突出培育目标,多层次、多维度、有温度、有深度地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
在对课程资源内在质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成效的动态分析非常重要。梳理我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成效的相关研究,借鉴泰勒有效组织经验的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等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其实施质量集中体现为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序性、与学生知识与经验互动为境脉的整合性等三个因素的有机融合。
课程标准是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理念及实施要求的政策性文本。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通过学科课程、学科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因而,课程资源要搭建课程标准、课程资源与教师教学、学生发展之间的内在一致联系。基于此,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的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深刻把握其理念引领和实施要求,避免出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忽视课标、课堂教学脱离课标、课标被束之高阁”的局面。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为目标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其前提是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学生实际,形成同序性的课程资源开发路径,即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认知到情感、意志、行为表现,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形成同序性的现实进路,突出培育目标,体现发展进阶,循序渐进。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观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来源并取决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实践。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依据,寻找各民族学生熟知的文化资源与中华文化的最佳契合点,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同时,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认知、情感与行为互为目的与手段,从认知建构、情感升华到行为体验,进而逐渐在理性和自觉层次上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知识与经验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与体验基础。道德理性不仅来自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且来自人类所有的知识。学校道德教育不只是道德说教或以情动人,更要加强理性的力量。而理性的力量更多来自于学生与知识和经验的互动。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课程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筛选、整合课程育人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在教学实践中凸显课程育人目标的优化。要从学生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知识内容有机联系,注重学生知识与经验的互动,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体验、理性认知和科学判断力,达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目标。
对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质量而言,既要关注课程资源本身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适切性,又要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对学生习得的促进性,关注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施者的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应紧紧围绕教材、课程资源、教师与学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整合性实践路径。
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常常始于教材分析、教材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教材—课程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资源,使其育人价值在优化使用中真正得以实现。一方面,教师通过有效利用教材资源本身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教育意蕴,以相关的情境导入进行知识点的优化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中,通过开发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挖掘和延伸教材中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课程潜能和潜在资源,优化使用教材,从而把静态教材资源转化为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命能源”。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这是最具影响力和穿透力的“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材中的转化为例:在数学课程中,通过中国传统数学中的鸡兔同笼、曹冲称象、以绳测井、算盘、土圭之法等优质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创设教学情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材的文章中,提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历史名人等,形成文化元素的散点状呈现形式,潜移默化强化文化认同,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是体现并贯穿课程内容的核心议题和逻辑主线,具有统摄性和包容性。与事实性知识的可传授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直接灌输给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 56 个民族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五个认同”为主题内容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构成了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路径。
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中小学各学段的实际,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具体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的相关课程资源、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的相关课程资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课程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设情境,统筹组织课程内容,融合教育教学实践,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各民族相濡以沫、凝聚如磐的民族团结过程。“课程资源—主题综合”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认知路径,要清晰把握56个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起和发展脉络,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记忆、历史经验。要挖掘和有效利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多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源。具体实施中可以有效利用以文献方式存在的传世作品、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等,或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帮助学生形成对由各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历史的理性认同和历史感知,逐步形成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教师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需要将课程资源结构转化为课程形态和课堂教学结构,进而帮助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认知。教师借鉴吸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动行动者。
同时,教师需要挖掘学科知识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资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可教内容,结构化地为学生呈现,进而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在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离不开教师自身的成长,而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教育性资源。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凸显自身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追求,要形成“教师—课程资源”共同体,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意识,丰富自身的榜样资源,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感知认同、共识共享和自觉行为。同时,在与课程资源的互动中,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积极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挖掘相关素材,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知和深度情感。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其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基于“学生—课程资源”视角,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情感意志发生规律,立足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体验式的培育。要以知识为载体,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课程资源与学生经验的转化和动态整合。通过对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境进行创新设计,将培育点引向学生的感悟、体验与高阶思维等深层意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转化路径。
同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作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主体,主动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资源的适用性,进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民族情怀,生发学生与中华文化、社会生活乃至现实世界的互动,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新时代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其实质是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并最终外化为知行合一的自觉行动。其中,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之一。因而,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的微观层面构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路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拓展和实践层面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