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及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

2022-08-12 10:09马洪俊王玉平
医学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晨峰晨间米沙坦

马洪俊,王玉平,刘 毅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心脏内科,天津 300280)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常见慢性病之一,血压控制不佳及血压异常波动均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形成的重要诱因[1]。控制血压水平、调节血压波动已成为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治疗方向。替米沙坦是一线长效降压药,其降压作用平稳、持久,对靶器官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2,3]。目前,该药多于晨间服用,虽具有良好的整体降压作用,但夜间降压效果有限,不利于昼夜血压节律的改善[4]。而夜间高血压可进一步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及靶器官损害,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5]。研究显示[6],加强夜间降压作用,恢复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可改善预后。现本研究结合我院收治的112 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及hs-CRP 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112 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5 例;年龄39~76 岁,平均年龄(57.63±5.12)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27±0.53)年;高血压病分级:1 级27 例,2 级29例。观察组男32 例,女24 例;年龄40~77 岁,平均年龄(57.80±5.32)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31±0.60)年;高血压病分级:1 级25 例,2 级31 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本研究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相关标准[7];②原发性高血压;③无药物禁忌。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衰、呼吸暂停综合征、肾功能障碍等疾病;②入组前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③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④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于清晨7∶00~9∶00 口服替米沙坦片(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54,规格:40 mg/片)40 mg/次,1 次/d,疗程3 个月。观察组于夜间19∶00~21∶00 口服替米沙坦片,用法用量及疗程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晨峰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血压类型分布、hs-CRP、动脉硬化指数(AASI)、不良反应(恶心、失眠、肌肉痛、头晕)。动态血压监测参数:24h 平均收缩压(24hSBP)、24h 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晨峰血压=清晨时段(6∶00~10∶00)收缩压平均升高值;PER=(dSBP-nSBP)/dSBP×100%。血压类型:①杓型血压:PER 为10%~20%;②非杓型血压:PER<1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比较 两组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SBP、nDB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比较(,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晨峰血压、PER 比较 两组治疗后晨峰血压下降,PER 升高,观察组晨峰血压低于对照组,PE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晨峰血压、PER 比较()

表2 两组晨峰血压、PER 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血压类型比较 两组治疗后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增加,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减少,且观察组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非杓型高血压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比较[n(%)]

2.4 两组hs-CRP、AASI 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hs-CRP、AASI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hs-CRP、AASI 指标比较()

表4 两组hs-CRP、AASI 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替米沙坦是高血压一线用药,属于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替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AT1)进行选择性结合,以此抑制其血管收缩及醛固酮分泌作用,发挥降压作用[7]。此外,替米沙坦还可抑制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的释放,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可控制血压波动,有利于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8]。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其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即夜间血压最低,上午6~10 时及下午5~9 时各有一高峰,继之缓慢下降。研究显示[9],血压峰前给药可促使降压药血浆峰浓度与血压峰数的基本同步,其降压效果最好。另有研究显示[10],于早、晚“双峰”前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可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但高血压患者多伴有一定的血压波动异常状态,其夜间血压控制难度较大。基于此,选择晚间服用降压药,更有利于患者降压效果的维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均有下降,且观察组nSBP、nDBP 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替米沙坦夜间给药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日间、夜间及24h 血压水平,且夜间血压改善效果优于晨间用药,这与卓练强等[11]报道一致。研究表明[12],晨峰血压增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减小患者的晨间血压波动是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的晨峰血压、PER 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替米沙坦夜间给药可降低患者晨间血压的上升幅度,减少血压晨峰的发生风险;同时增加夜间血压的下降幅度,恢复其血压昼夜节律。分析认为,替米沙坦的起效时间通常在3 h 左右,晨间服用无法及时控制血压晨峰,且该药物属于长效降压药,其半衰期长,夜间服用更有利于次日晨间血压水平的控制,可避免清晨段血压的大幅上升[13,14]。此外,替米沙坦夜间服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增加昼夜血压差值,促进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15]。依据血压的昼夜变化及波动节律,临床血压类型可分为杓型血压与非杓型血压,前者为正常类型,后者则为异常分型[16,17]。研究显示[18],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风险高于杓型患者,且疾病严重程度与夜间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因此,促使昼夜血压节律呈杓型正常化发展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靶点。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增加,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减少,且观察组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非杓型高血压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与张小平等[19]研究报道一致,提示夜间用药方案可促使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转变,有利于异常血压节律的纠正,可能与其良好的夜间降压作用存在直接关联。hs-CRP 是急性炎症反应指标,可有效反映出炎性因子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20],AASI 则是反映动脉硬化的常用指标之一,二者均可用于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伤的评估。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hs-CRP、AASI 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替米沙坦夜间给药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hs-CRP、AASI 指标,减轻血管内皮功能及靶器官损害,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与其血压节律的改善有关。

综上所述,替米沙坦夜间给药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恢复血压昼夜节律,纠正血压异常类型,同时降低hs-CRP 及AASI 指标,其效果优于早间服药。

猜你喜欢
晨峰晨间米沙坦
血压晨峰对未达临界病变隐匿性冠心病的影响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现象与褪黑素昼夜分泌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晨间咖啡
糊涂的我
论晨间谈话的重要性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血压晨峰现象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