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鞋类专业“三段三进”式专创融合培养模式探讨与研究

2022-08-12 08:40杨昌盛
西部皮革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创鞋类课程体系

杨昌盛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引言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充分说明专创融合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领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人才,势必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根据产业行业的需求进行重新定位,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开拓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正确处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逻辑关系,做到两者之间有效融合,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实现教育自身的社会价值。

1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情况

自从2015 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国办发〔2015〕36 号)文件以来,全国各高职院校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性做了一些调整,制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制度,开发了一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了原有的课程考核制度。为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纷纷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了创新创业帮扶指导工作,让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得到实战训练。部分高职院校能够从学校自身情况,从资源配置、师资建设、实践等方面做了统筹部署,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充分表明了高职院校发展进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征程。

2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存在的问题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趋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与进步,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定位不清晰,“专创”教育分离[2]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虽然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组织实施过程中受到资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偏离了培养目标,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二是没有真正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区别与联系,两者之间融合深度不够,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衔接很少,更谈不上有效融合;三是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建设力度不够,师资不够优化,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简单,偏向于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传授,调动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不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往往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

以上表明高职教育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不容乐观和满足,要针对自己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对结合不够,突显“专创”分离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为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地位,理清其内在关系,实现“专创”融合,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3 高职鞋类专业“专创”融合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浙工贸鞋类专业为例)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实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工业4.0”的道路上,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正需要以创新创业为内在推动力。鞋类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要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步伐,同样鞋类专业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的人才为教育使命,培养出新时代创新型“大国工匠”,助推制鞋产业发展。

3.1 国内高职鞋类专业“专创”融合状况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开设制鞋专业大约有15 所,通过问卷及电话访谈等形式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院校鞋类专业还是培养单纯的技术型人才。虽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到鞋类专业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显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大部分高职院校鞋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创新创业认识不全面,研究不透彻的问题[3],因此只能为学生照本宣科传授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不够,学生很难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高职院校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还需改进,打破单纯地“填鸭式”灌输理论知识,而要强化学生实践内容与形式的重要性,不仅让学生懂得创新创业理论与方法,更重要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因此,围绕高职鞋类专业创新创业的“专创融合”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制鞋产业升级在不断进程中,对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在改变,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紧跟市场需求,从以培养生产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培养集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与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3.2 鞋类专业“三段三进”培养模式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鞋类专业开设近25 年,专业培养模式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需求进行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目前制鞋行业正处于行业内部调整与转型阶段,生存下来的企业已经逐步由来样加工向品牌运营转型,鞋类产品是属于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相对于其它工业产品而言,它又是一个较小的工业产品,其研发、生产、销售紧密相连,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现代的制鞋企业大多数都是以鞋类产品研发到产品生产、销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为企业的运作流程。我国制鞋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制鞋企业需要的人才呈多层次、多类型的状态,着重在于应用性、技能性、操作性的人才培养。因此,鞋类专业建设针对产业整体特点,致力于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的培养目标,深入研究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三段三进”培养模式,(图1)“三段三进”的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科学性,在此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有明显提升,为提升专业学生就业质量、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基础,在“三段三进”培养模式下,要加强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及能力培养,很有必要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实现专创并重的培养目标。

图1 “三段三进”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3 构建基于“三段三进”培养模式下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教学以创新为核心,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协同育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文件精神指导思想来看,“三段三进”鞋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够实现一体化培养主线,能够充分借助鞋类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资源,注重职业技能提升“工匠精神”的锤炼,同时也显现出专创融合不足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就有必要对已形成“三段三进”鞋类专业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充分调研、政策研析,并将鞋类专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性、科学性整合,探求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研究构建基于“三段三进”培养模式的鞋类专业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图2)。在此课程体系中,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能够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贯通”于整个鞋类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仅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同时还能够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现专创融合教育,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图2 “三段三进”培养模式下鞋类专业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双创和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一体化为主线,借助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资源,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内容、评价方式都在在原有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改革,以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整个鞋类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形成“三段三进”培养模式下鞋类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1)第一阶段(专业创新创业理念教学阶段):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学生开展开设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探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的需要,开设主要课程《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结合调研分析,对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同时对学生专业认知能力进行论证,开设必要课程《鞋类舒适度概论》《鞋类效果图技法》《鞋材与检测》等;再通过学生社会调查、企业参观、专家讲坛等环节,确保课程设置科学有效,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增强专业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2)第二阶段(专创融合职业技能教学阶段):根据专业的特点,结合调研分析,本阶段设置鞋类专业平台课程、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结合鞋类专业创新创业的需要,创新设计环节涉入到课程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在解决鞋类设计与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不断积累创新知识,促使学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3)第三阶段(创新创业行动教学阶段):主要针对大三学生开展教学,在此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激情,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对鞋产品进行造型设计、功能设计、并且对新材料运用、鞋产品加工工艺等方面有了全面的掌握,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从专业竞赛与创新创业竞赛为入手,鼓励学生参加鞋类专业设计大奖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将学生专业教育成果、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借助竞赛平台促使向市场化、产业化进行转化,全面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3.4 建设鞋类“创新、创业”信息化实践平台

在创新创业信息化实践平台建设上,主要加强思想引导,实现对鞋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塑造和推动,提高实践平台建设的实效性,促进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创新创业培养质量,研究借助校企深度融合资源,建设创新、创业信息化平台,发挥校企双主体力量保障信息化平台有效运行健全功能,实现“校企协同”的革新的“双创”平台,在导师团队、交流畅通、有效评价、平台互通、运行管理、合作共赢六大方面的建设内容做出具体的要求,充分做到运行顺畅,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学生鞋类“创新创业”信息化实践平台。见图3。

图3 鞋类“创新、创业”信息化平台

(1)导师团队:校企双主体教学导师团队,包含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任教师、企业专职讲师、企业技术骨干、平台运营团队,建设信息化平台的基本保障。

(2)交流畅通:在交流平台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新点子、新想法的交流,把思路和点子更加贴近实际和应用,学生还可以就一些知识点进行提问,导师作答,使交流平台成为一个创新火花碰撞的平台。

(3)有效评价:学生对老师布置的关于创新的作业,学生可以进行互评,创新团队的老师或多年工作经验的校友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使学生的创新想法更成熟。

(4)平台互通:为了拓宽信息化平台交流的深度及广度空间,使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计算机、互联网和手机终端之间数据管理、存取实时互通。

(5)运行管理:在信息化平台运行中,出现突发性故障,系统故障信息自动发送给管理员,便于管理员第一时间排除系统故障,能够做到及时性故障清障,保障信息化平台运健康运行。

(6)合作共赢:保障行业企业方便进入学生学业系统,介入学生的学业过程,获取第一手的学生学业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加以引导,以便于获得企业适用的人才,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3.5 鞋类专创课程考核评价改革

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方面,坚持传统性考核和创新创业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将竞争激励制度引入课程考核评价中[4],提高鞋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将鞋类专业专创课程考试成绩50%计入总评成绩,其中50%总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参加鞋类设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参与横向课题经费到账额以及授权专利等创新、创业活动,根据获取奖项的级别、名次、,专利的类别、排名,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及完成情况,为了实现赋分科学合理,制定量化的赋分细则,在专创课程总评成绩对应赋予0~50 分加分。

4 结语

高职鞋类专业“三段三进”式专创融合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以鞋类设计大奖赛、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研究、专利申报为载体,通过产教融合资源开发,搭建信息化实践平台,注重教学过程激励、成果导向,构建满足制鞋产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意潜能,塑造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专创鞋类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创”融合教育改革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淘宝鞋类店铺双11直播数据
天猫鞋类店铺双11直播数据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