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声斌,彭许金,蔡兆娟(万年县中医院老年病科,江西 万年335500)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多由脑缺血或出血所致,可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导致多种后遗症,促使患者生存质量降低[1]。 痉挛性偏瘫则为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患肢肌力异常增高,腱反射活跃亢进,使得关节运动模式障碍及异常挛缩[2]。 临床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Spastic hemiplegia)多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配合相应康复训练治疗,以帮助纠正异常运动模式,改善肌张力,从而恢复患者正常运动功能。但常规疗法需长期坚持方可见效,受患者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大,导致整体疗效欠佳。中医将脑卒中归属于“中风”等范畴,认为中风后气虚血瘀为引起痉挛性偏瘫主要病机病因,临床治疗需注重行气活血,以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3]。 靳三针为经典外治之法,可通过刺激相应穴位激发经气,起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通经活络等多种作用[4]。 逐瘀通脉汤则为传统汤剂,内含黄芪、丹参、山楂、地龙、红花等药材,在活血行气、逐瘀通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逐瘀通脉汤联合靳三针治疗气虚血瘀型SHAS 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SHAS 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靳三针治疗的37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逐瘀通脉汤联合靳三针治疗的43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5 例;年龄51~76(62.41±5.48)岁;体质量指数19~28(24.29±2.13)kg/m2;病程0.5~6(3.42±0.79)个月;脑卒中类型:26 例脑梗死、11 例脑出血;基础疾病:18 例高血压、9 例糖尿病、10 例高血脂。观察组中男26 例、女17 例;年龄50~78(62.45±5.52)岁;体质量指数19~28(24.34±2.18)kg/m2;病程0.5~6(3.46±0.72)个月;脑卒中类型:30 例脑梗死、13 例脑出血;基础疾病:20 例高血压、11 例糖尿病、12 例高血脂。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SHAS 西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5]中相关标准;(2)SHAS 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相关标准,辨证为气虚血瘀证;(3)临床资料完整;(4)处于脑卒中恢复期;(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肝肾衰竭;(2)合并严重躯体疾病;(3)精神严重障碍;(4)局部皮肤破溃;(5)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 两组均治疗2 周。
1.3.1 对照组 在上述基础上予以靳三针治疗:以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上肢选取极泉、内关及尺泽穴位,下肢选取阴陵泉、鼠蹊、三阴交。上肢下肢挛缩甚者,加点刺人中、极泉、中冲;手指足趾挛缩甚者加腕三针(阳池、阳溪、大陵)、踝三针(昆仑、太溪、解溪)。取仰卧位,指导患侧上肢肩关节外展于体侧,伸直手臂,掌心向躯干,患侧下肢自然伸直,稍微弯曲膝关节,呈中立位,以0.32 mm×25 mm~50 mm 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常规皮肤消毒,颞三针取病灶侧,第1 穴为耳尖直上入发际2 寸,第2、3 穴为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 寸,挛三针为上述选取穴位,均快速进出针,得气后,捻转2 min,分别于进针10、20、30 min 后各捻转1 次,留针30 min,1 次/d,4 次/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逐瘀通脉汤治疗:黄芪30 g,丹参30 g,山楂30 g,地龙15 g,川牛膝15 g,红花10 g,川芎10 g,桂枝6 g。上述药材加水煎至2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
1.4 临床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肌力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 评分量表(MAS)[7]对两组肢体肌力进行评价,0~5 分,得分越低越好。 (3)运动功能: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FMA)[8]评估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其中包括上肢66 分,下肢34 分,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则运动功能越好。 (4)痉挛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9]评价肢体痉挛程度,总分16 分,得分越低越好。 (5)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及治疗2 周后,采集两组5 ml空腹血,离心处理后,以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 (6)安全性:记录两组针刺点感染、腹泻、恶心、皮肤过敏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2 周后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中医证候进行评分,用于临床疗效评价。 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缓解,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5%及以上。 有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75%。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情况、运动功能及痉挛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MAS 评分、CSI 评分、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 评分、CSI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情况、运动功能及痉挛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情况、运动功能及痉挛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MAS 评分 FMA 评分 CS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7 t P 4.02±0.5.98±0.5.33.74.85±0.2.21±0.3.20.000.56±4.20.43±4.1.13.893.56±6.17.48±6.0.45.002.16±2.12.21±2.1.10.91.12±1.3.74±1.4.35.000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 n HBV(mpa·s) LBV(mpa·s) PV(mpa·s) HCT(%) FI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47 t P 7.09±1.1.13±1.1.15.87.55±1.0.46±1.1.78.001.84±2.01.78±2.0.13.89.17±1.1.22±1.2.84.00.84±0.4.89±0.4.47.63.35±0.2.76±0.2.79.000.58±4.80.51±4.7.06.947.25±3.82.12±4.1.40.00.89±0.7.94±0.7.29.77.62±0.3.12±0.4.31.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后HBV、LBV、PV、HCT、FI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LBV、PV、HCT、FIB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4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出现1 例皮肤过敏,1 例针刺点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1%;观察组出现2 例腹泻,1 例恶心,1 例针刺点感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0%。 两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HAS 病因复杂,临床认为脑卒中发生后可对中枢神经功能造成损害,引起中枢性遇到抑制系统失调,促使α、γ 运动神经元相互作用失衡,造成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减弱及运动环路兴奋性增强[10]。 而运动环路兴奋性增强后会引起患侧上下肢肌群肌张力异常升高,导致肢体呈痉挛状态,难以进行日常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11]。 西医治疗SHAS 多在抗血小板等脑卒中康复期用药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训练能降低牵张反射的反应性,缓解肌肉痉挛状态。 但常规训练见效慢,一旦SHAS 患者未能坚持锻炼,则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临床仍需进一步优化康复方案,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风痰可流窜于经络,致经络受损,营卫失和,气不能行,血不能濡,加之恢复期正气亏虚,中气不足,血不养筋,且老年患者肝肾亏虚,气血凝滞,难以达到患肢,致使肢体麻木、痉挛,临床治疗需注重活气血、通经络[12]。靳三针则为治疗SHAS常用针刺方法,其中颞三针专为卒中偏瘫设计,通过针刺病灶侧三个位置,能激发脑部经络之气,改善脑部供血,起到疏通经络、清肝泻胆之效,有助于脑神经功能恢复,进而纠正中枢运动神经障碍,缓解肢体痉挛症状[13]。 而上下肢挛三针所选穴位均为痉挛状态主要穴位,均处于较大神经干附近,针刺后能协同周围肌群间肌张力,抑制或控制痉挛,帮助患者建立正常运动模式,以纠正肢体异常痉挛状态,增强运动能力。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14-15],针灸过程中能够双向调节脑部中枢系统,抑制兴奋性过高的脊神经,并能调节脑部血液循环,促使中枢运动功能复常,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但单纯靳三针治疗难以彻底消除气虚血瘀病因,仍有部分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恢复欠佳。HBV、LBV、PV、HCT、FIB 可反映机体血液流变学,当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上述指标则可异常升高,促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瘀滞。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AS 评分、CSI 评分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BV、LBV、PV、HCT、FIB 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相当(P>0.05),表明逐瘀通脉汤联合靳三针在促进SHAS 康复中效果显著, 能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患肢肌力及痉挛状况,提高肢体运动能力,且安全性高。其原因为逐瘀通脉汤为活血类中药,方内黄芪能益卫固表、补气升阳;丹参能通经止痛、活血祛瘀;山楂能活血散瘀、行气、降脂;地龙能清热熄风、通络、利尿;川牛膝能通利关节、逐瘀通经;红花能活血化瘀、通经,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通经活络、逐瘀之效,利于消除气虚血瘀之病因病机,使得气血可濡养筋脉,进而改善患肢功能。逐瘀通脉汤联合靳三针可互相补充,充分发挥中医内外治优势,增强活血行气、通经活络、通利关节之效,进而快速缓解肢体痉挛症状,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
综上所述,逐瘀通脉汤联合靳三针可提高SHAS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MAS 评分、CSI 评分,提升肢体运动能力,增强康复效果,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