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08-12 13:41王彦发康海燕王瑾瑾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巴州旅游发展

王彦发,康海燕,王瑾瑾,方 敏,马 琼

(1.新疆科技学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2.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旅游业走优质发展道路成为必然选择,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成为旅游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主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乡村旅游则是其一,乡村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立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着力点,全面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近些年,随国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2019年自治州旅游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自治州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文件印发,巴州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丰富旅游消费业态,刺激乡村旅游消费热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筹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将“旅游兴州”提升至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兴州”战略。同时,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为依托,并以“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凸显特色、形成品牌、规模发展”的思路,推动实施“2873+N”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2873+N”工程:“2”即建设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区。“8”即建设8个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基地。“7”即建设7个现代畜牧(渔)业示范区或基地。“3”即创建1个国家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1个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自治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N”即全州建成100个以上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全力推动巴州全域旅游发展,并把巴州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围绕巴州乡愁记忆、民俗风情、乡土文化,结合区域田园风光和林果基地等资源优势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推进巴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1 巴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基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中的“巴音郭楞”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富饶的流域。巴州是中国第一大州,首府库尔勒市,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美誉,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备资源、地缘、政策、文化优势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巴州地域广且地理位置优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备地缘优势。全州行政区划47.15万km,占新疆总面积的1/4,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巴州毗邻西藏、青海和甘肃,内连新疆南疆两大地区,并以天山为界与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和哈密等地州市相连。同时,辖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好、数量多、类型全、品质高、组合优。拥有中国最大的高山草原、最重要的长绒棉产区等19项“全国之最”和1项“世界之最”。巴州辖区涵盖乡愁记忆、民俗风情、乡土文化、田园风光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基地若干。据统计,巴州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分别占新疆和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96.1%和80.6%,并以乡愁记忆、民俗风情、乡土文化等文旅资源为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各民族传统文化都独具特色。

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巴州深度挖掘乡村文旅资源,加大乡村产品供给,文旅赋能的现代乡村产业链日益成熟。目前,全州已有304家星级“农(牧)家乐”,92家旅游民宿,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表1),5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表2),2个全国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格村和焉耆回族自治县7个星镇霍拉山丝路古村)和17件旅游特色商品入选“新疆礼物”名录。累计推出54个乡村旅游体验点,3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了20个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休闲购物美食及夜间消费聚集区。未来,巴州将进一步积极开拓乡村旅游资源,重点建设各景区游客中心、“牧家乐”改造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基础设施景观改造提升和农产品景区经营展销中心等项目。

表1 巴州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表2 巴州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依托辖区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巴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因地制宜地将旅游兴州确立为巴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新发展阶段,依据经济发展的特征,坚持新发展理念,将旅游业的发展明确为引领巴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并以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实施为依托,通过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巴州未来将依据旅游兴州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实施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关联产业,并进一步结合现实基础发展庭院经济和推进精准脱贫,丰富田园观光、民俗体验、乡村康养等乡村旅游产品。

近些年,巴州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因地制宜地将发展旅游业确立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制定并实施旅游兴州战略;同时,为支持该战略实施及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自治州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政策种类繁多且支持力度强劲。为引导和促进巴州乡村振兴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旅游消费业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转型升级释放消费潜能,出台了《2019年自治州旅游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自治州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文件。根据国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指引,巴州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国家、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为依托,推动实施“2873+N”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支持巴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为贯彻旅游兴州战略,进一步激发巴州旅游市场发展活力,不断加大“引客进州”力度,促进巴州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9年出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旅游市场“引客进州”奖补办法》。另外,为提升旅游购物消费的便利化和美誉度,实现A级以上景区和有条件的休闲旅游经营场所、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新疆特色农产品营销区(站、店、点)全覆盖,补齐新疆旅游“购”的短板,于2020年出台了《自治州推动新疆农产品进景区工作实施方案》。

2 巴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9年,巴州实现旅游总收入206.54亿元,同比增长67.64%,接待游客2 609.04万人次,同比增长46.26%,解决旅游就业9.3万人,同比增长27%(表3 )。十三五以来,巴州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 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5.15%和9.5%,旅游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目前,巴州已创建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24个,打造中国美丽田园景观2处,实施自治区“访惠聚”村级惠民生旅游项目11个,入选新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9条,各地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有序推进。据统计,巴州旅游脱贫就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41户,带动贫困就业1 122人,其中“农(牧)家乐”带动就业275人,旅游景区带动就业339人,旅游企业带动就业131人,旅游合作社带动就业329人,其他涉旅经营主体带动就业48人。组织旅游培训35期,累计受训1 226人次,其中培训贫困人数323人次,旅游扶贫带动示范效益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巴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兴州”战略,坚持文旅结合、以文兴旅,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全域规划、全景打造、全业培育、全民共享。培育精品旅游路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营销拓展旅游市场。2016—2020年,新建38家旅游民宿,推出54个乡村旅游体验点,提升5个国家级和5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0个自治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旅游服务功能。同时,开展“微笑新疆”行动,提升巴州旅游形象。

表3 2018—2019年巴州旅游产业发展统计

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摆脱贫困、帮忙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作用尤为明显。近年来,巴州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乡村旅游,按照“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思路,把全域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持续盘活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巴州财政局统筹财政资金,拨付2021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 500万元,支持巴州乡村振兴战略再升级。

3 巴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发展形成的一种新业态,是一个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性和就业属性的产业。2019年,巴州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15.2%、54.3%和31.4%;近10年间三产平均占比16.56%、59.05%和24.41%。相比较而言,虽然巴州三产比重提高且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从旅游业作为区域性支柱产业和旅游兴州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看,乡村旅游或旅游产业发展在产业间融合度不强。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旅游消费直接收入、旅游就业的作用仍比较薄弱。2019年实现第三产业产值360.96亿元,其中,旅游收入占57.2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8.86万,乡村从业人员23.64万,旅游就业仅有9.2万,同期增幅25%。从以上指标数据分析,乡村旅游在产业间融合的程度有待提高。另外,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类型单一、产品雷同、项目简单等问题。即便是已赋予不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名称,但依旧存在上述问题。以农村、农业和民俗文化等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发为基础的创新产品还有待开发,资源融合度不强,整体上缺乏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等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乡村旅游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服务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巴州部分乡村旅游区,特别是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接待条件差,休憩服务设施不足,大部分是临时搭建的房屋和牧民的毡房,缺少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等设施;旅游景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 、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不足。最终,此类乡村旅游区回游率低,经营状态不佳。

品牌的知名度也是实现不同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巴州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发现,巴州地区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不足。目前,巴州乡村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餐饮产品为主,属传统乡村旅游产品,各区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存在模仿、雷同的现象。以特色化、品牌化、个性化、体验式、多元化等为特点的乡村旅游产品明显不足。另外,因产品特色不足,导致各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各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乡村旅游市场要素单一,缺乏稳定、持续的消费主客体,最终,致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4 巴州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为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农业和民俗文化等产业优势为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可围绕各区田园风光、林果基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乡愁记忆等资源优势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并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作为关键,重点打造一批融合农家采摘、牧场体验、乡村休闲、民俗技艺、田园景观、养生度假功能的高品质田园综合体,创建一批融合历史记忆、乡土风情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及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培育一批基础设施到位、服务规范、引领示范性强的高星级、高品质星级“农(牧)家乐”和休闲农业观光园。通过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出多元化的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农村生产生活用品等乡村旅游商品,培育形成以商品和地方产业融合为特色、主题各异、业态支撑、民俗多样的乡村文旅产品体系,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产业产供销体系,实现旅游商品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各区乡村原始风貌保护,保持乡村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政府应支持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优先发展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乡村绿道等建设,加快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的通达能力,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和内部的通达性。另外,针对各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场地,应尽快实现集中供水、污水处理、改厨改厕、停车场、农副产品产供销点、游客咨询服务中心、专业人才培训、旅游标牌标识等建设目标。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强化乡村旅游市场监管,推动乡风文明教育,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完善日常营运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品牌化发展,是特色产业及关联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为扩大新疆巴州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知名度,需打好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品牌。针对巴州各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首先应该做好产品开发,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品牌,丰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要素,健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以各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城市、特色乡镇、旅游景区、旅游热线、重点旅游集散和服务节点为依托,在全国乡村旅游行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各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猜你喜欢
巴州旅游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巴州观赏石协会召开年会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