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豪,李伊洁,林壕源,李沛颖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80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并能以自知之明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传承文化之根,坚定文化之基,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神圣责任,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贯穿全社会,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效果。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及国际的视野, 坚定地走好中国道路。以“新时代文明探索”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是积极传播国家优秀文明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响应政府政策的有效途径[2]。依托广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品德、传文化、惠民生等方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奋楫扬帆实践团”走访了佛山祖庙、南风古灶等极具特色岭南文化的历史古迹,了解岭南文化的艺术瑰宝,领悟其特色的工艺文明,探寻新时代文明记忆。
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教育型、文化科技型、公益服务型、职业规划型、社会调查型、劳动锻炼型、就业创业型、勤工助学型等; 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文化、卫生、暑期科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红十字协会” 团组织活动,社会调研、参观红色基地、寻访红色足迹, 以及学农、学军、学工、带薪实习和创业就业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3]。该文中所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校组织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实践教育平台,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是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的重要载体[4]。(1)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教育活动。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 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培养机制, 达到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机统一;(2)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组织性与团队性。实践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目标要求、组织管理;(3)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复杂性。 活动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4)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开放性。 实践活动在选题、地点选取、开展方式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5]。
此次实践地位于佛山市禅城区, 我们前往被誉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最美文化小镇”的祖庙和被誉为“世界陶文化圣地”、黄飞鸿纪念馆、舞狮表演、“文化电商孵化中心”的南风古灶。
佛山祖庙,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本地新人结婚之时在“祖庙”牌坊前留影存情是佛山的传统习俗,这是突破传统文化的一大“新变化”。 此外,当地小孩在上学前会来参加开笔礼,佛山的年轻人从小就深受当地文化的熏陶。
黄飞鸿纪念馆展示黄飞鸿生平。 洪拳本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武强身的优秀传统文化, 但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的健身方式有所改变,而新媒体逐步成为洪拳传播的一大载体。
舞狮者在表演中以各种招式来展示南派武功,舞狮活动广泛流传于海外,这是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也是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
南风古灶作为陶器古国, 在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当地博物馆将自己定位为“保存陶瓷产业史”“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创意新生代”,将“设计、科技、体验” 作为主要形象,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情景式、交互式的表现方式,展示中国陶瓷文化。此外,南风古灶还是非遗文化研习基地、陶艺创意基地、文化电商孵化基地。
2.2.1 问卷调查法
该次问卷调查由团队成员编辑, 并发放问卷星收集数据的形式进行,共采集问卷84 份,有效答卷82 份,有效率97.62%。 其中有84.15%为学生,其他答卷者则由党员、政府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其他工作者等群体完成, 所采集数据仅供该次暑期调研实践活动参考。
2.2.2 文献资料法
受疫情影响,考虑到部分成员无法实地调研,团队运用VR 技术了解佛山优秀文化, 并通过线上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佛山禅城优秀文化的理解。
2.2.3 实地调查法
实践调研小组前往广东佛山禅城南风古灶和祖庙开展线下社会实践。两地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拍摄图片、人物专访、收集资料制作视频对当地风俗、文化进行考察。
考察得知, 人们通过自媒体和互联网将文明与时代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保护和传承。通过对舞狮和南风古灶陶艺工作者的专访, 得知当地人们对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从课堂理论到联系实际的最好方法, 更是让青年学生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最直接的平台。 这次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是一次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璀璨精神财富的机会。 社会实践活动听起来非常容易, 可当真正开始活动策划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学生们都来自五湖四海, 各地都有着各地不同的精彩特色文化。 首先根据我们团队确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题,又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将活动地点缩小至珠三角, 最终决定选择广东省佛山市的禅城祖庙和南风古灶作为该次实践的对象。 具有浓厚闽南特色的佛山禅城祖庙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南风古灶不仅体现了神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深厚的历史积淀。
我们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是在暑期进行的,虽然当前国内疫情形势已经不像2020年那般严峻,但是还不可以松懈。 在景区内人流量密集和人员流动繁杂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对疫情的防控掉以轻心,要随身准备好口罩、消毒水,与周围人保持一定安全的社交距离。
在实践过程中,因为小组内人员众多,和谐的平等的工作环境对个人和团队的工作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所以,在同一件事情上面,我们会在工作群里倾听不同的声音,并理性地分析讨论各个想法。组内任务也是平均分配,关注每一位组员的困难和情绪,达成组员间平衡和谐的工作步调。
小组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因此,在该次实践中,要面临的不仅是队内沟通的问题,还有如何正确且高效地对外进行交流沟通。善于与人沟通,勇于表达自己对于该次的采访至关重要。 我们在采访前大量阅读相关背景资料,认真做好笔记,确保在采访时能够进行精准提问。
据数据显示, 人们认为新时代社会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并不直观,文化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并不能用直观数据来体现文化进步。 文化建设需要发挥凝聚国民精神意识形态的作用。总之,新时代社会不仅需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需求,环境、制度、文化建设也需齐头并进[6](见表1)。
表1 新时代社会直观性影响分析(n=82)
数据显示,81.71%的答卷者认为应该立足地区特色文化举办文化传承活动, 以此推动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特色文化更能够触发当地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见表2)。
以2021年6—7月的河南暴雨灾情为例, 灾情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困难, 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灾情, 其中就包含着优秀的精神文明。 此题为多选题,数据显示,超过八成以上的人认为此次灾难更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其中也有79.27%的人认为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除了坚定文化自信,更离不开伟大的民族精神(见表3)。
表3 河南暴雨体现的精神理念调查表(n=82)
依据数据, 四成以上的人认为文化旅游景点愈趋于商业化,由此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商业化是文化旅游景点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也有24.69%的人认为过度发展文化旅游景点的商业价值是有悖于景点价值的。 政府部门要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推进民生物质和文化建设。
表4 文化旅游景点商业化发展情况调查表(n=82)
根据该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虽脱贫攻坚如期完成,但部分地区脱贫攻坚政策力度有欠缺、 所涉及范围不够全面;(2)新时代不仅需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需求,环境、制度、文化建设也需齐头并进;(3)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社会就业状况进一步紧缩,社会劳动力尤为重要;(4)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旅游景点趋于商业化, 商业化是文化旅游景点发展的主流方向。由此建议:(1)增强文化自信要拓宽国际视野。理性应对当今世界正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增强文化自信。 放眼当下中国与世界发展形势中的“危”与“机”,我们既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又有增强文化自信的出路。 (2)增强文化自信要有历史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双创”方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全国人民都要践行习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的价值导向,推陈出新的精神气质,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 (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都有当地的独特传统文化。 新青年在发展新文化的同时,也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中,更要认识到非遗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加强文化认同感。弘扬深层的精神文化,汲取力量,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