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欣宇 张英 陈镇鸿
(广东白云学院)
杂技,杂指多样,技指技艺,即“各种技艺”的意思。是一门由各种体能和技巧组成的古老的表演艺术。
过去杂技泛指手技、口技、车技、驯兽和魔术等技艺表演,由古代百戏发展而来。现代杂技则特指一种表演性节目,例如单臂倒立、马戏等,依靠演员自身的身体技巧完成的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杂技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优秀历史的表演艺术,为设计师提供了许多设计思路,得益于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文化服务消费人数稳步增长。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市场规模及需求结构逐步扩大,推动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文化创意的开发方向也朝着多元化发展。
政策:
十三五期间,中国各地开始重视文创市场的发展,使得2019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达到了744.2亿元,同比增长了17.47%。而近五年来我国的文创产品人均消费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至2019年已达53.16元/人,相较于2015年提升29.56元/人。我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也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已达744.2亿元,同比增长17.47%,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市场:
国内政府出台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策,人民群众、企业单位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产生了极高的兴趣,国内的杂技文化衍生产品的发展也在逐步提升,产品的品类各式各样,推动了近几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选用杂技文化形象参与产品设计的案例从05年开始就有出现,现如今杂技文创在多数的文创产品中都有展现。它们在凸显在视觉传达的平面设计领域中,根据资料的调查与整理发现,目前诸多案例的研究重点是针对杂技的肢体动作的基本造型上,以至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有关杂技的文创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严重。文创产品设计中缺少针对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产品。
综上所述,国内政府部门积极鼓励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文化创意与产品设计产业融合,开发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形成文创产品产业链,更为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市场上的杂技文创产品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这表示杂技文创产品在市场当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2005年,杂技芭蕾《天鹅湖》在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闭幕式上进行演出,随着杂技芭蕾《天鹅湖》的宣传推广,主办方逐渐发现剧中各个人物角色都具有研发成为杂技衍生产品的潜力。主办方以人物角色的卡通造型为设计基点,推出一系列生活衍生产品,产品品类包括儿童卡通粘纸、青少年咖啡杯与电脑配件鼠标垫。
2020年,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原创杂技剧《梦之旅》在西班牙进行巡回演出并在西班牙掀起了一股观看杂技表演的热潮。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副总经理以“锦绣潇湘”、“纯粹中国·锦绣潇湘”图片素材作为设计基点,研发设计出文创衍生产品,其中包括:扇子、U盘套装。
2021年,“中国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推出文创产品“印记福牛”。在设计创作“福”字时,梁兰新融入了杂技艺术和传统文化元素,她首先想到了在吴桥出土的汉代杂技人物,于是穿汉服的“晃蝶”人形成了福字的“点”;随后身穿汉服的“舞者”伴着“魔术师”出现在“示”部的上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服饰的“柔术—倒立”、“杂耍”和两个牵着“HAPPY NEW YEAR”字符的“骑独轮车”的人形紧追其后,灵感呈现后,一个富有深意的文创作品就此产生。同年,在石家庄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的毕业作品中,也出现了以非遗杂技文化为出发点的徐氏姜糖吉祥物的组合插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杂技文化创意产业逐渐稳步发展起来,现有的杂技文化创意产品品类包括但不局限于:生活用品、数码产品与服装配饰等。而与人们日常交谈书写、记录文字、整理文件的文具用品却少之又少,因此,这次对杂技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的目标是与杂技文化有关的文具产品设计。
将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确定提取某种文化元素,再通过寻找合适的产品品类与该文化元素结合形成文创产品,最后思考两者应该用哪种表现方式进行融合设计,最终得出相应的文化创意产品。
第二种是先确定产品的品类,再决定运用什么类型的文化元素,后通过各类表现方式进行融合设计外观造型,最终得到同一品类但拥有不同文化元素的系列产品。
杂技艺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观众的审美需求的提高,从内容到形式,乃至舞台艺术都在出现新的内涵,这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杂技艺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如今再看杂技表演,首先看到的不再是单调的舞台灯光,而是色彩纷呈、明暗交替的气氛光,演员的服装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杂技服装,而是更加款式各异、奇幻多彩。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对杂技演员的演出服装的色彩进行提取,运用在杂技文化创意产品当中。
杂技是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的统称,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丢掷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杂技表演节目使人们获得娱乐感。杂技项目包含高空吊环、独自行车、走钢丝、蹬鼓、柔术以及转碟等。
从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融合的表现方式来看,可以通过对杂技表演的肢体造型出发,将肢体造型转化为三维立体造型,赋予其文具产品的使用功能。再通过对当代审美的研究,对肢体造型进行适当的夸张,使其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初期的功能主义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主义式消费再到现今的体验主义式消费,促使产品除了实用性功能外还要附加更多的使用感。而在满足了实用需求的文具产品上注入杂技艺术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贴合人们的体验需求和审美需求,同时,杂技文创产品也拓宽了杂技艺术文化内涵的传承途径。
审美价值是一种特定的属性,它可以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引起主体的审美感觉。它包含了人的美、依照美的法则所创造的物质性的美、灵性的产物的美,以及可以被人类所欣赏的大自然的美。杂技艺术具有相应的审美价值,作为一种极具技巧的表演技术,展现高超的技术、扎实的基本功以及人体优美的身形。观看过程中使人审美愉悦,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将这些优点融入文创产品当中,通过细微的调整可以使产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审美价值。
习总书记在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上说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必由之路。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技艺,也已经从单纯的传统形态中独立出来。杂技艺术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底蕴,同时拥有独特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着高超的技术与人体优美的身形。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杂技文化文具产品,以一个自然而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润物细无声中就让杂技艺术融入了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在人们心中树立文化自信。
以文化多样化的角度来看杂技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都离不开保护文化的历史背景。传承杂技艺术应当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个性优势,传承的核心价值是保留杂技艺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特色。另外,因为创新与传承是相辅相成、不可拆分的一体。在传承基础上对传统杂技艺术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的创新,将为当代中国杂技艺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奠定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杂技艺术与文具用品相结合,跨界融合,形成文化产业拓展杂技艺术的创新路径,传播传统艺术的价值。杂技在商业上具有经济价值,商业化发展可以为杂技艺术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如果盲目地迎合市场的需要,对杂技文化创意项目进行同质化那只会破坏杂技艺术价值的内容。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主要对具有发展瓶颈的杂技艺术项目,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保持其传统价值,与文具用品产业结合。
现今,杂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出现在民众面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点在于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关键,即文化生态健康与否。虽然,杂技艺术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演艺行业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近距离观察了解杂技艺术,就会发现杂技艺术现在面临着各种发展瓶颈,其文化发展的方向逐渐模糊化,亟需寻找新的文化发展方向,并且该方向的切入点是顺应当下的新时代特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重新定位杂技艺术,重构其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传承杂技艺术文化。
杂技艺术本身就是具有观赏性的,将杂技艺术融入产品当中,产品不再只关注于功能,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肢体造型,让产品变得具有趣味性。
文创产品相比于其他的产品来说更具有文化内涵,杂技的优秀文化想要在传承和发展上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将杂技文化融入生活,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杂技文化传承下去。针对杂技文化的产品设计,对于杂技的表演形态造型进行设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此基础上,赋予市面上的产品缺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通过对市场研究以及当今的造型审美趋势对造型进行调整,以此更加贴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产品总效果图
走钢丝的含义是指在拉紧悬空的绳上走、跳舞或翻跟斗;是杂技的一种。渊源于古代百戏的走索。演员在一根两头拴住的钢丝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
在杂技艺术走钢丝的造型上进行演变,对人物的身材比例进行夸张放大,展现人物的曲型线条特征;同时,将托举钢丝的元素融入文具产品中,将钢丝转换为笔,给繁忙的生活中增添一丝乐趣。
柔术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正式形成于西周时期,成熟于隋代,盛于唐代,宋代进入宫廷,百戏曾经一度鼎盛。命名为柔术,或叫水柔术,它与中国的戏剧艺术一样,门派、品种繁多。
在柔术的基础的劈叉造型上进行演变,利用原本的手部动作来作为一个挂架,小的挂架可以挂放胶带耳机手绳等物件。
以足蹬物的杂技项目。演示双足的耍弄、平衡、表演、承重技能。表演者仰卧在小台上,双足向上,将各种轻重的器皿家具置于足上,靠脚的推动使其旋转、翻腾、改变角度,甚至做出各种细致与难度很大的动作,表演多种多样技巧包罗万象。除蹬物之外,还可以蹬人,或让人在所蹬的物件上做表演。蹬弄纸伞、毯子、扇子、鼓、桶、板、积木等轻型物品称轻蹬技;蹬大缸、瓷坛、八仙桌、大木盆等重型物品称重蹬技。
在杂技艺术蹬大缸的造型上进行演变,对人物的身材比例进行夸张放大,且做卡通化处理;将蹬的动作与托盘架相结合,将大缸改为盘子,减少其置物的限制,可以放置橡皮擦,U盘等小物件。
“阿杂一家”系列文具产品,是在杂技艺术文化传承的视角下,融入了杂技的走钢丝、蹬技、柔术的肢体动作以及杂技艺术的寓教于乐、中国美学文化内涵。将杂技艺术文化与文具用品结合,通过用户对文具的收纳的行为,和现在人们对仪式感的一个追求,将杂技艺术融入文创文具产品当中,在实现文具的存放功能的同时,又能够作为一个具有杂技艺术的摆件存在,达到传播杂技艺术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记忆的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文具产品拥有除了自身功能之外的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