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三观正直一把尺,扎扎实实讲历史”

2022-08-11 03:36王梓霖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张廷玉男孩历史

文 | 王梓霖

“5点40分,还可以干不少活。”李正下班后回到家,吃完饭倒上一杯水就径直走向了书房。今天还得为本周要更新的视频而努力。一台电脑、两个打光灯、满墙的书籍,不上班的时候,这位历史教师几乎整日窝在这方小天地里,啃读一本本史学书籍,创作历史类视频。

与视频中的挥洒自如不同,生活中的李正是个有些社恐的人。接受采访时,一枚党徽端端正正地别在胸口处,每逢重要的场合,他都会这样“收拾”一番。随着采访的持续,这位青年教师逐渐放松下来,坦陈自己与历史的故事。

年少时朴素的喜欢

与所有胸怀英雄梦的男孩一样,李正小时候喜欢看《三国演义》,喜欢“千里走单骑”“煮酒论英雄”之类的精彩故事。接触《三国志》后,李正发现同为书写三国时期的著作,二者间有颇多不同,只是那时他还不太清楚历史演义与真实历史间的区别。初中时,教材中有关于三国的文章,老师让同学们评论历史人物,坐在李正前方的男孩因为“三气周瑜”的故事而认为周瑜是狭隘的,而李正知道历史中真实的周瑜并非如此。与伙伴们一起讨论蜀魏两国的斗争时,也有人疑惑“蜀国有那么多强的武将,怎么还没打赢呢?”李正的第一反应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他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可以离历史的真相更近一些,而接近真相这件事会令我感到快乐”。易中天、纪连海、阎崇年等人在《百家讲坛》中的讲述也让他着迷,他偶尔会给伙伴们转述那些自己了解到的历史故事。

但起初,李正未曾想过就读历史类专业,他喜欢看历史故事,但没想过自己研究史料、作出事实判断。实际上,少年时期的李正怀揣着文学梦,小学时就写下了超1万字的日记,高中时创作过近14万字的玄幻小说。所以高考后被调剂到历史学,一开始李正是有点蒙的。

转折源自大一的一次作业。老师让大家选择一位古代官员进行评断。那时李正刚好看到一位名人在节目中评价张廷玉时提到,张廷玉并不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在康熙朝时就非常重要,实际上当时张廷玉的地位低微,在朝堂上是说不上话的。这位名人提到的影视剧李正小时候曾准点蹲守,他因此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评论一个人,要能知人论世、设身处地,要把一个人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联系起来。李正找到张廷玉的年谱,仔细比照其升迁过程后发现,康熙六十年时,张廷玉曾担任“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兼翰林院学士”。“翰林院学士是掌管翰林院的官员,前面这个职位是什么?”他产生了困惑,泡在图书馆寻找答案。“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升迁,尚书是一把手,左侍郎和右侍郎分别是二把手、三把手,为什么张廷玉一人身兼两职?那时的吏部尚书呢,他在做什么?”李正继续查阅资料,找到了谜底:那年,吏部尚书未在中央履职,而是驻防于新疆。这意味着当时所有文官的升迁任免全经张廷玉之手。

李正难以形容得出结论时的心情,“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一学生,但我知道那个节目里的名人他错了。我通过类似解谜的方式得到了某个或许少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那一刻起,李正真正喜欢上了历史。他将文学梦与历史学结合,在知乎里分享历史中的故事与人物,收获了一票“粉丝”,其间还被两家杂志邀约撰稿,在一本少儿杂志上写了一年的历史科普故事。第一次收到小读者的来信、第一次收到稿费,这一切让李正感到,自己书写的历史是有价值的。大四时,李正作为优质内容生产者被邀请至北京参加知乎的线下聚会,“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和各领域的大佬们一起被邀请,那感觉很奇妙”。

在学习历史、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李正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感。

我的学生,思想不能歪

2015年毕业季来临时,李正在读研与工作之间很“务实”地选择了后者,以当地教师招聘考试历史组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

但入职第二年,他就闯了一场大“祸”。

那是一次学校组织的历史公开课,区教研员和年级组的教师共同听课。快下课时,授课教师抛出了一个有关“文化殖民”的问题。李正听到问题时就感到不对劲,“我觉得它本身就带着一种错误的倾向”。在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作答,又被予以肯定后,李正的眉头皱得更紧,但还是宽慰自己“没事,在下课前能澄清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几分钟后,伴随着一声“下课!”,学生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都不要动!”李正没再迟疑,拍桌而起,“你们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文化殖民,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某种历史文化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在学生们离座前,李正坚定地阐明了自己的态度。

走出教室,一些领导语重心长地劝导他:“李正啊,有些话应该放在教研时再说。”

“我知道,但如果我在教研的时候再说,学生就听不到了。”李正有自己的考量。

如今回忆起这件事,李正也觉得当时的做法过于冲动。但这个刚直的青年教师只是下意识地选择了自己的坚守。

在他看来,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虽然入职7年,他带过的两届毕业生整体和历史单科成绩均位列年级第一,但他同样看重教给这群十几岁的孩子看待历史及这个世界的角度。“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如果不给学生一个相对客观的解释,他们的思想可能就会被带偏。如何做好历史信息间的衔接、作出价值观上的引领是教师该思考的。”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显性的历史知识,还有隐性的思考方式。他发现,学生对经过逻辑论证的观点会有更深的体会。“学生之前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在理解上还不够深切,但在讲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补充这一点,他们就能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坚定的信念。”

他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入职第一年,李正就听闻了隔壁班的那个不听课、交白卷的男孩。高二分班时,男孩转入了李正的班级。无论李正怎么苦口婆心,男孩在考试时依旧不作答,800字的作文,他一个字都写不出。他早早为将来做好了打算,“我的梦想就是找个包吃包住有WiFi的工作。我有个朋友,开了个洗车房,他让我毕业了就去他那儿。老师,这样挺好的,您不用在我这里费心了”,家长对他的态度也是“高中毕业就行了,别的不奢求”。

李正无可奈何,几欲放弃。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李正将男孩和他的一位好哥们儿拉进一个微信群中,作出了又一次的努力。

那个暑假,微信群里每天都会有三段文字,起初总是一段长文字和两段短文字,长文字是“一个青年教师每天的读书心得和备课履历”,两段短文字是类似“我今天去网吧玩了一天游戏,晚上吃了烧烤”的一两句话。李正私下找了男孩的哥们儿,让他丰富一些内容。慢慢地,群里的三段文字都长了起来,男孩的日记除了“游戏”,开始有了“小说”,再后来又有了一些李正在日记里曾推荐过的书。高三开学后,男孩的作文写到了300字,其他学科也有了一些起色,最终考进了一所三本院校。

李正说这不是一个教育成功的例子,但“至少他能体会到,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些进步的。大家管我们叫人民教师,我们就应该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在B站“开课”,从讲述历史中汲取力量

成为一名视频创作者,是李正工作稳定后的“彩蛋”。2016年,翻转课堂和微课还是教育领域中的新事物,为了上好公开课,李正梳理课程逻辑、精心设计课件,学起了各种影视剪辑技巧。这些过程中积累的技能,加上之前书写历史的经历让李正有了做视频的底气,“我也可以走到镜头前,去讲述历史”。

真正开始规律地更新,发生在工作的第6年,这几年里李正因为教学获得了大大小小40多项荣誉。但,即便努力增添课堂教学中历史的厚度与温度,也总是要考虑教学实际,不能拓展得过多,也总有不爱历史、不听课的学生。迷茫和痛苦之际,他想到去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以下简称“B站”)分享历史故事。

这是一段埋首故纸堆、投身资料海的历程。

讲述每个人物或故事前,他会先查阅相应的传记、当时的官方史料,而后检索相关研究,从不同学者的引文中发现聚焦历史细节的文献,再竭力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一手文献。随着体量的增大,他对史料的考证更加仔细,往往只有文献和实物史料间相互印证后,才敢真正踏实地往下走。有时视频中只有十几秒的句子,背后的考证时间却长达数小时,而这样的流程结束,才刚完成第一步。

视频中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三段式,能够让人对当期内容一目了然。讲到雍正新政,他将其十三年的执政生涯概括为“头绪纷繁的乱局”“雷霆手段的新君”“朝乾夕惕的肝帝”;讲到《大义觉迷录》,他将视频内容划分为“荒唐儿戏的造反”“越查越乱的案情”“出奇料理的结局”。这些清晰的梳理来自每期视频背后扎实的文字底稿,有时,为了更准确地呈现历史片段,李正会尝试多种行文逻辑和人物视角、反复琢磨措辞,多的时候需要写上六七个版本。敲击键盘的过程中,他还要大概地预想自己的语气、表情,等等。至此,第二步才算完成。

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但为了讲得真切,他不愿缩短一些视频的长度,只得更注意把握讲述节奏。“内容比较平淡时,我就要塞一个段子进去。这个段子未必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属于历史空白地段的自我想象,但我得尽量贴近史实和人物特点。”李正希望“尽可能把真实的历史裁剪得更有意思”。录制后的粗剪,是他的二次创作,配什么样的音乐和图片、在视频的什么位置进行阶段性小结、该制作什么样的封面,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配好字幕,点击发送,他才能长舒一口气。

他向观众呈现了更多真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成为不少人利用空闲时间丰富生活、提升自我的选择。一年的时间,李正一跃成为B站2021年度知识区UP主,拥有百万粉丝,即便是二三十分钟的视频也依旧有着很高的播放量。在他的视频里,有一句不变的开场白:“三观正直一把尺,扎扎实实讲历史。”曾有一位爸爸告诉李正,他们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经常打开他的视频,听一段历史。听久了,这句开场白也变成了女儿吃饭前的“开饭slogan”。

逝去的历史给人以现实的力量,讲述的过程也给了李正额外的馈赠。

他从一个学术著作的阅读者转换为考订者。课堂中引用文献时,他不再将某个学者的论述视作权威,“不管他是谁、说了什么,我会想,这个观点究竟依据了什么史料,挖掘出来后再去判断对不对,基于学者的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梳理史料并条理化地呈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他从知识的传授者无意识地转换为教学艺术的追求者。李正感觉到自己讲述时的语气在不断精进,调动情绪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表现在教学中,他对教学语言的掌控更加自如。讲题时学生常会有“老师读完题,就大概知道要从哪些方面思考”的感觉。

评断一个人时,我们或许可以看他向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李正讲过不少仁人志士,但令他感触最深的,是与一众才俊相比,天资平庸、做事保守,也没什么野心的汪大燮。“他更像我们大多数人的样子,没什么才华,也没什么见识。他的人生飞跃中,更重要的是他保守平庸的背后,对工作尽责从未尸位素餐,为人正直从未低头卖国。”

采访中,这位自述才疏学浅的普通教师提到了自己的理想主义:“我总想着,至少要竭尽全力做到这个世界有我和没我不一样。如果今天我认真备课、上课,世界会因为多了这样的教师,变得美好一点点;在B站扎实地讲述历史,一些人的生活因为多了这样的陪伴,变得美好一点点。这样就足够了。”

猜你喜欢
张廷玉男孩历史
中国男孩的成长
张廷玉配享太庙风波
亲爱的“老男孩”
张廷玉训子
张廷玉训子
新历史
张廷玉不攻人短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