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王湘蓉 □ 邢晓凤
人类从诞生开始,就在进行一场又一场与疾病的抗争:研制药物杀死病菌,发明手术切除病灶。人类找到一种解决办法,疾病就进化一种“技能”。“卿本无铠甲,白衣做战袍”,在对抗疾病这个大敌中,医者永远是人们的守护者。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季加孚表示,“医学是一门遗憾的科学,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每一代医者,都是在追赶疾病的路上奔跑,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想去超越的目标”。作为中国胃癌标准手术及围术期治疗规范的奠基人和推广者、首位担任国际胃癌学会主席的中国专家,季加孚投身医学领域40年来,做过的胃癌手术不计其数,他始终秉承“大医精诚”之心,既有大刀阔斧的魄力,又有一针一线缝合刀口的细致,因技术精湛,被称为“一刀孚”。
季加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肿瘤中心主任。教育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每到周三下午季加孚坐诊的日子,胃肠肿瘤外科特需门诊外便人头攒动,都是慕名找季大夫看病的。大家眼里的季大夫,温厚平和,冷静幽默的话语中常常透射着优雅的风度与乐观的情绪。季大夫的号常常是一号难求,那些挂不上号的患者,满脸的焦虑,很多病人跋涉千里而来,只为让他看看片子、听听他的诊断。季加孚总不忍拂了大家的意,只要时间允许,他总是尽可能地给大家加号。看诊时,患者会盯着他,捕捉他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或轻松或严峻的表情,对患者来说就是天上人间。
“别怕,别怕,有我们在!没事儿的。”这是季加孚经常挂着嘴边的话,看似简单的话里承载着他对患者的承诺和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要知道,中国每年大约新增61万胃癌患者,有42万人因胃癌而死去,意味着平均每5分钟,就有4人死于胃癌。许多胃癌患者往往一发现就是进展期,也就是“晚期”,治疗起来非常困难。如何破解这个医疗难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技术是医生的立身之本,外科医生永远是追赶着技术往前跑的人,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当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就是把生命托付给了你,医生要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季加孚将病人牵挂于心,长久的思索,使他的额间生了一道深深的竖纹。季加孚常常对学生说:“医生是守护人类道德底线最后一道关卡的人,这最后一道底线,就是生命。当医生,精神享受远大于物质享受,敬畏感和责任感是贯穿医生职业生命始终的信念。做医生不可能发财,而且会很辛苦,但是只要好好当医生,老百姓就会尊重你、理解你,把你放在心坎上。”直到现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他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手术量。
“医学讲究经验的传承,在与疾病博弈的过程中,人类的祖先小心翼翼地探索、尝试、总结、传授。古代人们缺乏对疾病的认识,认为疾病是魔鬼附身,出现了祝由术等。还认为是血液中毒,出现了放血疗法,这是医学的原始启蒙阶段。之后医疗经验上升到理论,中国有‘阴阳五行学说’,印度有‘地、水、火、风’四元素理论,欧洲有‘四体液学说’。”季加孚向记者娓娓道来。
临床医学不断螺旋式发展,得益于社会需求,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医学教育也从最初的师傅带徒弟、培训班到建立医学院,培养专业的医学生。现代的医学教育要求进行交叉学科甚至跨学科的教育培养。
季加孚强调,科技是支撑医学的重要力量,没有科技的不断革新,医学就不能进步。麻醉、抗生素的出现、显微镜、X线的发现等,都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人类走到今天,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研发出疫苗来消灭传染病,预防疾病。近年来,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使医疗的集合程度越来越强。过去是病人围着一个医生转,现在是医生们“围着一个病人转”,各科室医生组成专家会诊小组,全方位、全周期掌握病情,“量体裁衣”给出最佳方案。尤其是肿瘤作为全身性疾病,需要内科、外科、放疗、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配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DT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这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已经成为“新常态”。如今,随着靶向治疗的突飞猛进与免疫治疗的不断探索,肿瘤治疗的精准化也已进入新时代。
医生看着病人的疼痛挣扎、起伏的希望、最终的绝望,见证着生命从鲜活走向枯竭,看到很多不甘的人生,在这个局促的空间里落幕,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作为拯救者,却不能陷于悲观的情绪中,必须温和冷静,用人文的光芒让医学更有温度。
“做医生时间越久,发现治愈不了的疾病越多,总想将衰弱的生命从死亡线上往回拉,但在衰老及癌症带来的疾病前,却往往感到无能为力。”季加孚双眉紧蹙,在癌症面前,医生就是孤勇者。有的患者被诊断出胃癌晚期,会在他面前放声大哭,他会像对待家人一样劝慰患者:“别怕,有我们陪着你,一切都还来得及。”有患者总担心哪天会突然死掉,焦虑地给他发信息,他总是宽慰病人:“放心,没那么容易死,我们这么多人在看着你呢。”看似不经意的话,却能让患者松弛下来。季加孚是内蒙古人,辽阔的草原赋予了他开阔的胸襟,他也把这份豁达传递给患者:面对生命的无常,坦然面对,在自我修复中找到新的平衡。
“季大夫和善幽默,说话让人听了心里特别舒坦。”有患者这样评价。
“大夫这个职业,跟任何人都要聊得来。面对病人不能生硬地直接询问病情,得先摸清病人的脾气,这对治病事半功倍。”季加孚常常想病人之所想。治病要花钱,而癌症治疗,很可能就是无底洞。特别是进展期癌症,有时手术也无法保证能彻底清扫病灶。如果出现术后并发症,治疗,就是如流水般花钱;不治,就是静待死亡的降临。钱与命,是个艰难的抉择。医疗的背后,都是伦理判断,“为了治病,倾家荡产,但人还未必能留住,而家人还要继续生活,这是否合适?”季加孚时常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患者想的,无非就是“CBF”(Cheaper,Better,Faster更便宜、更好、更快)。作为医生,如何为患者提供患者能接受的医疗,使之能够承担且有尊严,少受痛苦又能救命?临床中,季加孚发现,中低收入者、贫困人群往往更容易罹患癌症,他们生活状况差,获取资源的能力差,营养状况、卫生环境都不尽如人意,所以疾病更容易找上门来。季加孚曾尝试去探讨更深层的原因,发现成长环境、营养状况、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质量。
季加孚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肿瘤有家族聚集现象?并不一定是家族遗传,很多是环境里的细菌、烟草、雾霾、臭氧、化工制品等化学、物理、生物方面的因素对人的健康产生了影响,而同一家族的人生活环境相同,得的病往往也具有一致性。”
每次看到患者拿着诊断书后绝望、害怕的眼神,季加孚的心情都久久难以平静。手术,固然可以挽救不少生命,可究竟怎样才能让人们不必受到病魔的威胁呢?这是肿瘤科医生的终极目标。
人道、人性的光芒,永远是医学救助的价值归向。曾经有一位患癌的老人在被推进手术室时叮嘱儿子:“我把自己完全托付给季大夫,手术成功最好,如果失败,你们也决不能埋怨。”季加孚心里特别感动,患者的信任,正是他前行的动力。
然而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生与死,只有概率,没有定数。“很多胃癌病人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只有一些反酸、胃灼热、嗳气、上腹饱胀不适等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往往被认为是慢性良性胃病,很少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等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我们要定期体检,最好是做专门的癌症筛查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每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季加孚强调,健康是可以投资的,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教育让健康升值。临床医疗只能给健康止损。关口要前移,防患于未然,把正确的防癌知识送到每一个老百姓心里。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正在推动专业的癌症普查系统,希望通过规律体检,帮人们尽早发现癌症,提高治愈率。
医院让人心生畏惧,季加孚尽力将其打造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地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很多科室里都有一面“心语墙”,五颜六色的心形纸条,像翩跹的蝴蝶,落在墙上,字迹充满温暖的力量:“你们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力量,谢谢你们”“哥们儿,你一定行,等你病好了一起喝酒”“一生只做一件事,就为你们当卫士”……每一张心语的背后,都是事关生死的故事。
“人的健康本身跟情绪有关系,情绪不佳会扰乱大脑的整个神经元系统。医学研究发现安慰剂有20%的效果,也就是心理作用。”“心语墙”的建立源自一位患者的“无意之言”。一次,一位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对季加孚说,手术前孙子送给她一张写着“奶奶,我爱您,您一定会好起来,很快就能回家了!”的心形纸条,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医院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场所,而是温暖有爱的地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楼大厅的“心音坊”,每天定时有志愿者演奏钢琴,悠扬舒缓的钢琴声,叮咚作响,纾解患者的焦虑,给予他们战胜疾病的力量。
受做医生的母亲影响,季加孚心中很早就埋下了学医的种子,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内蒙古医学院,1982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进入当时的“冷门领域”——新建的肿瘤外科。当时科内有三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一位手术能力极强,是当年自治区“外科三把刀”之一;一位不善言辞,但文采斐然,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一位性格和善,待人谦逊。他们特别爱惜人才,尽心尽力培养新人。得益于此,季加孚临床动手的机会特别多,初出茅庐幸遇恩师指点,他如鱼得水,快速成长。后来科里来了一些实习生,季加孚发硎新试,被推到台前,为实习生讲《肿瘤学总论》,他总结试练,教学相长,把理论知识记得滚瓜烂熟,课讲得生动精彩。
所有的努力都是积淀。1987年,季加孚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的研究生。1999年,考取奖学金后被公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外科进修。那里聚集着全世界医学界的精英,他们的努力让人“恐惧”: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半夜才回宿舍,第二天一早又去查房……如此优秀的人还如此努力,季加孚感到了危机感,他丝毫不敢懈怠,奋起直追。
回国后,季加孚带领团队率先对胃癌相关基因进行系统性大样本研究,建立了国人胃癌基因表达谱,发现了一系列胃癌生物学特性相关标志物;创建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胃癌及癌前病变临床样本资源库及共享平台。
《黄帝内经》中说: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就是说不是学医的料子不能教,不是真的知识不能传授,这就是医德。季加孚非常注重人才培养,他鼓励学生找准自己感兴趣且医学需要的领域,紧跟专业热点进行深入的精细化研究,做该领域的拔尖者。
“医学教育是经验的传承,最好的教育是把一个人身上最优秀的部分通过教育提炼出来。挖掘人的潜力,根据每个人的兴趣,把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但不能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教育最终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只要给予牵引,他们就会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奔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如今季加孚已培养出120余名硕士、博士、博士后。
季加孚的身边聚集着很多特立独行、才华横溢的医生。他曾给医院的医生们做过一次专业的性格测试,发现每个人个性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要尊重和理解身边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保持良性的沟通与协作。”优秀的外科医生,对技术有着天生的热爱和探索,他们往往不拘小节。“你可以桀骜不驯,但必须工作优秀。”这是季加孚对年轻医生的要求。他相信只要为年轻的医生提供肥沃的土壤,养厚积深,时间的锤炼,会把他们打造成医学工匠。
“肿瘤是一座冰山,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它露出水面的一角。如何打开冰山的隐藏部分,是极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医学人才的培养尤显任重道远。”见证过草原的辽阔苍茫,经历过四十年浩瀚医海的历练涤荡,季加孚已能冷静客观地看待医疗技术的进步与边界。“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攻克医疗难关,需要一代代医者从前辈手中接过医学火炬,季加孚便是那个擎火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