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2-08-10 00:32单文伟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4期
关键词:肌力交叉颈部

单文伟,薛 飞

(广东省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上交叉综合征是指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或过度锻炼胸部肌肉而忽视背部肌肉锻炼,造成头、颈、肩部肌群生物力学失衡,以头部前倾、圆肩、驼背、中背部后突增加、肩胛骨隆起等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1]。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进行不恰当体育锻炼的人逐渐增多,上交叉综合征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患者逐渐趋向年轻化[2]。目前,国内仍未采纳上交叉综合征这一独立诊断名称,临床也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主要采取针灸、推拿、理疗、运动等手段,在缓解疼痛、改善姿势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3],但探究有效的疗法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本研究采取推拿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收治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25.3~56.1岁,平均(40.63±5.31)岁;病程1.9~10.4个月,平均(5.36±0.64)个月。治疗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25.7~55.4岁;平均(41.01±5.51)岁;病程2.2~9.7个月,平均(5.18±0.6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要求[4],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审批号:KYY2018-63)。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交叉综合征诊断标准:头部向前倾;人体侧位,过肩峰作一垂线,耳垂位于该垂线的前方;颈肩部肌肉紧张伴疼痛;圆肩,驼背含胸,肩胛骨外翻,偶伴胸闷、头痛等症状[5];年龄20~70岁;病程≥1个月;近期无肩颈部急性外伤史;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伴心、肝、肾等脏腑严重功能障碍者;伴其他颈椎、胸椎或肩关节病理学改变证据者;既往有颈肩部外伤、手术史者;研究期间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镇痛药物者;参与其他研究者;合并皮肤破溃、感染、结核、骨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抗阻运动疗法。患者保持坐位,操作者立于其斜前方或斜后方,嘱患者做主动的躯干和上肢组成的“Y”字形和“T”字形运动、双上肢组成的“W”字形运动及两侧上肢分别组成的“L”字形运动。操作者用弹力带穿过患者前臂,用双手对抗患者的主动运动,方向相反,力量相等,运动速度平缓而均等,达最大限度后停留一段时间,反复操作6组。前两组最大限度停留时间5 s,中间两组停留10 s,最后两组停留20 s,以达到循序渐进和最大锻炼量的效果。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拿疗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立于后外侧。①舒筋通络法:用轻柔、和缓的推、拿、揉等手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及肩前部的肌肉,以患者感到舒适放松为主,为后续治疗手法做准备,约2 min。②平衡按摩法:对强力收缩和肌张力高的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胸大肌、胸小肌等,施以深沉、渗透的按法、弹拨法、理筋法,尤其以紧张的软组织、肌肉起止点及痛点等部位为主。在肌力薄弱的斜方肌下束、菱形肌进行轻快、提振的拿揉法法,约8 min。③循经推按法:以沉稳渗透的推法作用于颈肩部,以点按法作用于双侧风池、天柱、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肩井、缺盆、肩贞穴,每穴约15 s,以局部酸胀为度。④结束安抚法:以轻快舒缓的摩法、捏拿法、拍法,施术于上述操作过的部位,约1 min。⑤肌力训练及姿势调整:患者取坐位,头部处于中立位,双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下颌内收,医者一手扶患者下颌部,一手将后枕部固定;嘱患者头颈部向后平移至最大程度,维持该姿势数秒,再放松至初始状态,操作中医师要维持其平移轨迹,禁止患者有仰头或低头倾向,达最大限度后锁定其位置,让患者能保持该姿势数秒,上述动作反复5遍。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SC-NPAD)评分。SC-NPAD指标包括颈部疼痛、功能活动、残疾、情绪、认知,共20条,每条按6个等级分别计0、1、2、3、4、5分,总分由20条指标分数相加,总分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大[6]。②疼痛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一条游动标尺两端标“0”分和“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最剧烈[7]。③头前伸角度(FHA)和圆肩角度(FSA)。患者站立位,充分暴露颈肩局部的皮肤。在耳屏中心、肩峰最高点、第7颈椎棘突部位贴上白色贴布为标记,并于其侧方0.5 cm处拍照记录,相机高度平肩峰。经第7颈椎棘突部位作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线段(A线),经耳屏中心、肩峰最高点分别作与第7颈椎棘突部位相连的两条线段(B线和C线),这两条线段与垂线(A线)形成的夹角分别为FHA和FSA。④颈部障碍指数(NDI)评分。NDI包括疼痛强度、阅读、头疼、集中注意力、工作、睡眠、娱乐等10项内容,每项按6个等级分别计为0、1、2、3、4、5分,总分50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重[8]。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SC-NPAD、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C-NPAD、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NPAD、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治疗组 5 1 治疗前 3 1.0 6±4.0 9 5.7 5±0.6 8 5 1 治疗后 1 7.4 3±2.6 1△△▲▲ 1.4 4±0.1 9△△▲▲对照组 5 1 治疗前 3 0.9 3±3.9 3 5.8 1±0.7 1 5 1 治疗后 2 1.4 1±2.9 7△△ 2.6 1±0.3 4△△组别 例数 时间 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评分

(2)FHA、FSA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HA、F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HA、FSA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头前伸角度、圆肩角度比较(°,±s)

表2 两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头前伸角度、圆肩角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 头前伸角度 圆肩角度治疗组 51 治疗前 42.77±5.78 48.52±5.81 51 治疗后 35.51±4.01△△▲▲ 37.44±4.46△△▲▲对照组 51 治疗前 42.93±5.91 48.33±5.93 51 治疗后 38.83±4.93△△ 41.36±5.04△△

(3)N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颈部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颈部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治疗组 51 21.12±3.46 8.57±0.93△△▲▲对照组 51 21.04±3.33 11.63±1.91△△

4 讨论

上交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尚待进一步阐明,但头颈部的不良姿势、不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及女性青春期心理问题、交感神经激惹等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胸大肌、胸小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段、枕下肌过度紧张收缩,相对应的斜方肌下段、菱形肌、颈部深肌群相对无力而被动拉伸,这两组拮抗肌群的肌力失衡,侧面观察形成交叉,故而得名[9]。上交叉综合征属于中医颈肩部“筋伤”的范畴,是筋骨失衡的表现。其中,胸大肌、胸小肌、斜方肌上段和枕下肌挛急、收缩,属于实证,以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为治疗原则;斜方肌下段、肩胛提肌、菱形肌、颈部深屈肌弛纵不收,属于虚证,以通经活络、理气强筋为治疗原则。此外,项背为阳,胸腹为阴,上交叉综合征符合中医阴阳失衡的病机,故治疗注重抑强扶弱、调节阴阳的指导思想[10]。

采取循经推按法联合点按法,可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例如风池位于颈椎动脉的表层,按压该穴能够加快颈项血液循环,缓解缺氧和颈部肌肉痉挛。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颈深屈肌无法从体表触及,本组推拿治疗方案中加入相应的肌力训练法以强化该组肌肉力量,对改善头颈部过前倾的体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刺激该穴可疏通膀胱经气血经络[11]。天宗系手太阳经腧穴,其深层结构有斜方肌,正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点按天宗可通调局部太阳经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天宗与缺盆、肩贞均分布于臂丛神经通路,对此三穴进行点按可直达病所,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通痹止痛的效果。肩中俞归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颈项部,其深层分布有斜方肌、菱形肌、颈夹肌、竖脊肌等,通过点按可缓解颈部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功能。肩外俞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其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点按可舒筋活络止痛。

上述推拿手法能较好地降低肌张力,减轻局部疼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肌力较弱的肌群,但在强化肌肉力量、恢复韧带弹性及改善颈肩局部肌肉的动力平衡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12]。本研究在推拿手法基础上采取等速抗阻运动法,可有效弥补上述不足。该方法在患者主动运动的基础上,医者用弹力带围绕患者上肢,施以速度均等、方向相反、力量平缓而相等的阻力,每个方向达到最大限度后维持10 s,能增强运动强度,提高肌肉耐力,有利于神经系统建立肌组织的长度记忆,增强本体感觉,从而改善相关肌群协调能力[12]。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筋骨并重能从根本上治疗筋病。“Y”字形训练有助于增强斜方肌的中束和肩胛提肌下段的肌力;“T”字形训练有助于增强斜方肌的中、下束和前锯肌的肌力;“W”字形训练有助于增强菱形肌的肌力;“L”字形训练有助于增强肩外旋肌群(冈下肌、小圆肌)肌力[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SC-NPAD、VAS、N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HA、FSA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表明采用推拿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能进一步纠正患者的前倾姿势,减轻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功能。本研究仍有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偏小,且为单中心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未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或可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猜你喜欢
肌力交叉颈部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出一个天鹅颈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