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整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为例

2022-08-10 01:35霍宝锋叶雨潇
关键词:链条双一流一流

霍宝锋, 叶雨潇, 李 多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300072)

人才培养是对人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成长和成才的活动过程。在高等教育领域,狭义的人才培养以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为主,例如教学、课程和评价等。随着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断深入,广义的人才培养概念出现了内涵深化、外延扩大等现象。人才培养的时间跨度涵盖入学前的招生选拔、入校后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毕业后的持续跟踪指导;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含了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涵盖的内容包括全新的人才培养理论与目标、全面整合的教育体系、充分的人才培养评价过程等要素。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发展的关键来源、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双一流”高校以本科人才培养为本,肩负着为国家培育高水平人才的重大使命,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构建一流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进程,将立德树人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基本准则。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高水平本科教育要在思政体系、教学改革、师资队伍、一流专业建设等全方位提升。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高校要提升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地位,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不断改进,引导教师加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组织保障,从而为新时代培养高水平人才。

目前,已有多所“双一流”高校探索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例如,清华大学形成了《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全方位育人体系,通过落实8个方面共28项任务,致力于为国家、民族培养未来堪当大任的杰出英才;天津大学着力打造工程教育新模式,以“1234+X”模式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搭建多学科、跨专业的培养平台;复旦大学启动“2+X”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立体化、个性化的发展路径选择;重庆大学发布《重庆大学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在本科教育中推动具有“多元、多维、个性、全纳”特质的生态建设,加强对学生自主性、选择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体来说,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目标设计、方案实施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体现了模式创新和质量提升,具有目标定位高、培养模式多样、管理方法系统化、组织保障有力等特点。本文认为有必要将最新的高校实践总结纳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当中。

学界已有大量研究探讨“双一流”高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等问题。现有研究提出了多种人才培养理论,例如三链融合理论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保障机制等方面给出了丰富的思路。本文以天津大学开展“十四五”战略规划为契机,在梳理现有人才培养基本理论、总结“双一流”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全链条整合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充分解构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路径和保障机制,形成了既具有天大特色,又具有广泛参考价值的“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 “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1.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需要

人才,或人力资源,是中华民族不断蓬勃发展,占据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资源。在当下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窗口期,全世界都力求在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中抓住机遇,人才则成为了各国竞争的必争之地。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学技术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人才建设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是加强高精尖人才储备、实现强国战略的基本途径,必须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2.“双一流”高校的根本责任使命

“双一流”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一流人才,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基础。放眼全球,虽然我国的教育资源总量庞大,但在资源有效利用,形成竞争优势方面,尚未建成教育强国。“双一流”高校必须勇担责任使命,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就培养学生、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整合多方资源等问题建立新的认识。

二、 “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从理论研究角度,张兄武[1]借鉴并参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重要论述,认为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共担机制”,即推动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是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机制;陈桂香[2]利用经典的三螺旋理论,指出不同培养主体(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协同育人的动力路径;李忠红和胡文龙[3]进一步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视角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孟凡芹[4]参考系统工程领域的经典理论——标准化理论,形成具有六维方法结构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廖春华等[5]吸收质量管理中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理论,制定了从计划、实施到检查行动的本科人才培养标准路径。以上文献表明,向管理学经典领域借鉴理论思路对于实现有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从实践经验角度,大量文章关注高校的创新举措,总结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陈乐[6]针对高校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对107所“双一流”大学的章程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这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愿景、导向、高度等方面都形成了较高的标准,并总结了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制度化路径,包括科研、教学、服务等方面的联动。陆国栋等[7]利用质性分析中的扎根理论,对 “卓越计划”工科人才培养试点的40所高校的文本资料开展了详实的案例分析,得出“内外政策保障下校企深度联动”的路径方案。顾佩华等[8]整理和总结了汕头大学工学院多年来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形成了工程设计导向,个人、团队和系统调控三项能力目标的新理念和新做法。张凤宝[9]以天津大学“新工科”探索为例,总结出具有立德树人、三个面向、双创教育等特色的人才培养能力图谱、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吴中江等[10]聚焦于培养实践导向型人才,设计“双师”教育结构和“做学结合”教学方法,实现产学研全面发展。

此外,还有大量学者关注了人才培养的某一项关键维度,例如李家华等[11]聚焦于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实践的各个面向融入双创思想,设计多学科交叉面向双创实践的课程体系,搭建服务于双创人才培养的资源平台。姜慧等[12]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倡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量身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三、 全链条整合理论内涵分析

整合是指对若干独立进行的连续或相似的流程进行统一控制,多见于经济和工业领域。在企业层面,Daveni[13]最早提出整合的理念。近年来,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整合管理研究。不同的整合要素可以大体划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对象的整合,包括供应链整合[14-15]、组织整合[16]、垂直整合[17]、制造及市场/销售决策整合[18]、高层管理团队行为整合等[19]。二是基于内容的整合,包括知识整合[20]、组织IT系统整合[21]、流程协调[22]等。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同时跨越两个维度对整合进行划分。例如,将整合对象分为核心企业与客户及供应商的整合,将整合内容分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程和活动[23]。Alfalla等[24]系统地梳理了整合文献,发现整合的要素主要涵盖了内部、供应商、客户的整合,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流程的整合,以及信息流与物流的整合。基于以往文献,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整合框架,认为核心企业、供应商、客户需要围绕信息共享、资源分享、组织关系协调这些要素构建紧密的整合管理。

全链条整合理论强调,复杂供应链网络上的不同组织对象之间在战略、流程和资源层面实现合作共赢,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见图1)。具体来说,全链条整合理论认为,资源整合、流程协调和战略一致是实现有效整合的必要条件。战略一致从战略层保证了整合行动方向的正确和可行。流程协调从运营层保证了整合目标的有效推进,确保整合过程中组织和合作方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资源整合保证了资源的共享交流,为战略一致和流程协调提供基础。三者在整合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企业在整合过程中要在战略上保证团结一致,在流程上保证流畅执行,在资源上保证足够支持。

图 1 全链条整合理论

1.战略一致

战略一致,旨在勾画整体整合行为的蓝图和保证参与整合的各方组织都能从整合行为中受益。这一过程需要参与整合的全体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战略和计划,明确未来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各方需要履行的义务,确定整合目的。战略一致强调两项关键原则:第一,面向客户;第二,实现共赢。整合旨在让组织获得更高的市场地位和创造更高收益,因此整个整合过程都需要面向终端客户,不能闭门造车,舍本逐末。同时,整合行为的推进需要参与其中的组织共同努力,要保证各方利益和效能的最大化,确保不同组织所分配的责任义务落实到位。

2.流程协调

流程协调的目的是将战略一致制定的计划落实到企业流程中,使企业的各项流程顺利有序运行,减少冲突和浪费。流程协调有两个原则:第一,共同参与;第二,动态调整。流程协调强调各方都参与到组织运作流程中,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调配来自各个组织的资源,利用合作者的能力实现目标,降低重复劳动和冗余,提高效率。流程协调也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组织间的合作过程存在一个较长的学习期,随着学习曲线的向后推进,流程管理也要相应优化,以推动各部门或组织间的有效合作。

3.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为流程协调和战略一致提供基础。资源是能够为组织带来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实体,例如硬性的固定资产,软性的人力资源、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整合强调对组织中资源的动态识别、获取和利用,从而服务于目标达成。当不同主体共同配置资源服务于某一特定目的时,资源能通过不断交互创造价值,或者通过涌现出新的特性创造价值。资源整合主要面向合作者内部和市场外部,通过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合作者之间的资源得以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流程协调和战略一致。通过市场资源整合帮助组织最大化获取来自各方的市场信息,全面了解终端客户需求和市场潜在的机遇与挑战,最终帮助组织获得市场地位和财务回报。

尽管全链条整合理论在经济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使用较少。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多种要素的交互利用和价值创造。要做好人才培养,究其根本在于良好的管理机制设计。全链条整合理论聚焦于战略、流程、资源等要素的交互过程,旨在提升全链条的运行效率,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具体来说,由于人才培养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发生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全新的培养目标,关注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构建了更长的培养链,汇聚了更丰富的资源。因此,有必要通过全链条整合理论,全面梳理和有效配置人才培养的战略、流程、资源。本文将以“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为例,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基于全链条整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四、 “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时代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工业4.0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缔造了 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时代,各国的发展都面临着巨大变革。然而,在关键的高端新兴技术产业等方面,我国的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等领域正遭遇“卡脖子”的技术困境。然而,许多 “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滞后于时代发展,未考虑长远大变局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面向未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等特点,以培养具备高精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贯通

针对“双一流”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构建从入学到毕业的全流程体系,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连续和贯通。然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经常出现不贯通的情况:一是由于“培养链”的割裂,学生较难获得全生命周期支持,学生在入学选拔、专业选择、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升学就业等阶段的衔接不足;在技能培养、专业训练、课程体系、教材设计、科研训练、实习实践等关键要素设计上尚未形成系统体系;二是由于“培养主体”的相互开放度不足、缺少协同,阻碍了向学生倾注资源的有效配置。学生的成长成才涉及众多部门和利益主体,包括高校内部的不同学院、学科和职能部门,以及高校外部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培养主体”之间的合作水平较低、封闭度较高,也极大削弱了高校对多方教育资源的获取、利用和配置能力,同时影响了人才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3.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亟待健全

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指标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双一流”高校的办学导向。现行的评价体系表现出唯成绩、唯升学、唯论文等问题,对于德、智、体方面的评价较为刻板,而对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发展欠缺考察。对标全球一流大学的评价体系,《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斯坦福2025计划》《OECD学习指南针2020》都指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应该具备“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新视野和新型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需要具备的个性化能力进行动态培养和评价。除此之外,当前的评价体系未对学生在各阶段的表现进行有效追踪,尤其缺少适应学生发展动态的评价标准和改进措施。我国高校多将评价结果用于学生在奖助学金等方面评优的依据,却未将评价体系与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

五、 全链条整合视角下“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科技的飞速进步、全球竞争的加剧使得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着深刻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不言而喻。如前所述,“双一流”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培养目标滞后、培养模式不贯通、评价指标亟待健全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高校难以在复杂的人才培养链条中厘清如何与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战略、流程和资源三个层面达成整合。因此,在人才培养改革中引入全链条整合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高校视为一个复杂人才供应链网络的核心,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视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链条,识别并整合学生在成长成才全链条环节中的全部利益相关者,对战略、流程以及资源三个层面的整合要素进行策略设计,形成全链条整合视角下 “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

图 2 全链条整合视角下人才培养改革模式设计

1.基于战略一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生发展是“双一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首先,人才培养应面向学生的基本发展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基础上,将高等院校的战略发展目标、学科建设目标以及其他各利益相关者的多元目标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其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面向未来,着眼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帮助学生在不同阶段形成关键能力,同时不断迭代提升能力水平,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一流”高校作为核心培养主体,应当建立具有多学科特色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等)全面能力框架,以核心能力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内容、以元能力为支柱、以全生命周期为发展阶段的培养框架(见图3)。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高校作为培养主体应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的战略目标。例如,从纵向角度,学校强调人才培养、学科强调科学研究,而学生强调自我实现目标;从横向角度,教务处强调教学质量提升、国际交流处强调对外宣传与认识世界、研究生院强调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信息网络中心强调信息化服务教学科研。高校应该从纵向角度出发,把各学院、学科、个人目标进行有效整合,形成面向未来、满足外部需求,具有明确育人导向、育人功能的培养模式;在横向角度,各部门协同工作,对战略、流程、资源全面梳理,形成一致的服务目标。

图 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能力培养框架

在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要从发展、进步的角度看待能力。比如,学生在高考结束到大学入学阶段,掌握初步核心能力,识别所需的专业能力、元能力(帮助获得能力的能力);在大学一年级,即通识教育阶段,注重核心能力的提高,初步培养专业能力;在大二、三年级,即专业教育阶段,进一步提升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到大学四年级,亦即综合训练阶段,应专注于核心能力、专业能力提升,形成相应的元能力,成为有一定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注重培养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成为具备学术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中级人才。在博士研究生阶段,要成为具有自主研究与创新能力、持续创新精神的科研复合型高级人才。

以天津大学在战略目标整合方面的实践为例,2020年天津大学基于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发布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2.0,强化“新工科”建设在学校整体战略发展目标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学校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统一认识。“新工科” 针对我国国家战略发展对工程技术科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养全过程突出德育和思政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力求培育出从工程科学技术探索到重大科技发明等全范围的创新人才,包括优秀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创业者和复合型领军人才,满足国家战略对工程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在核心能力层面,在工程教育中融合通识教育和跨专业、多学科交叉内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工程人才;在专业能力方面,突出前瞻性、前沿性、个性化的专业教育,主动布局未来工程战略必争领域的专业能力培养。

2.基于流程协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全链条模式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流程设计,关键在于打破学院、学部间的课程体系、专业实践等壁垒,实现全面参与、交叉贯通的全流程体系。首先,应用流程管理中常用的PDCA模型,实现全流程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在全流程管理中,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持续改进、教学流程持续改进为核心形成两个闭环管理,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等方面注重证据和过程,使校内的学院、学科、行政和校外的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单位有效参与到各个流程当中。其次,在战略目标整合的指引下,形成全流程学生成熟等级提升计划,推动高校搭建招生、人才培养以及毕业就业的全过程育人机制。具体来说,在传统的年级划分之外,融入成熟度模型,为学生在调整期、提升期、启动期的不同能力要求设计相应模块,实现人才培养的动态流程调整机制(见图4)。

图 4 基于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流程协调还包括对人才培养质量全过程追踪和 反馈,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总结人才培养流程问题,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全过程教育系统应当建立基于学生能力的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并采用横向与纵向的全过程教育质量跟踪,通过综合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导师培养、毕业生质量等评价方法,实现五度达标,即教育总体目标实现度、对社会要求适应度、培养成果保证度、保障工作运行高效度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见图5)。

图 5 基于学生能力的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

在全过程育人机制的探索构建上,天津大学牢牢抓住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在招生阶段积极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的试点工作,为我国重要领域储备人才,将入学教育前置到宣传活动和录取阶段。对刚入校的本科生,重视对新生适应性的培育,协助其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对基本能力和人格素质进行初始评价,帮助学生形成适合其未来发展的能力地图,保证基础课和通识课程的参与度,使其尽快形成基本能力。对大学二年级学生,注重专业意识与认知教育,帮助其全面认识学科专业内容,确立职业与人生目标,特别是在专业选拔、深造意向确认等节点时期,做好规划指导、生涯教育和心理辅导。注重对大三、大四年级学生的人生选择教育,做好职业认知辅导、学习深造帮扶,积极指导其理性应对未来的职业选择。针对毕业生,加强对其就业创业指导,引导学生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增强对祖国的情感、责任与担当,引领学生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择业;在学生毕业后,积极安排学生加入各地校友组织,定期向学生发送校友工作报告,持续关注学生成长,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必要支持。总而言之,在各个节点融入校内外各部门参与,有效解决部门之间的壁垒,搭建全面协同、共同参与的全链条模式。

在全链条人才培养实践中,天津大学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提出了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模式方案,在教学、课程体系相关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并实现该系统的良好运作。第一,以创新创业的能力发展为横轴,开发出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深造的不同阶段,以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到创造能力为发展方向的培养链条。第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各个阶段的培养系统构建,如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通过加入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院级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和创新性实验活动;在大学三、四年级,引入众创空间,通过不同层次的“大创项目”,引导学生体验创业,加入创业实践,帮助提升创业能力;在研究生(硕博)阶段,即进入创业能力的培养阶段,通过创新创业立项和成果转化项目的开展,与对接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创新创业落地。第三,推动部门之间的协同,在较早阶段以校团委、教务处和宣怀学院为主,逐渐引入研究生院、科研院、校友会、区域研究院、合作企业的参与,推动协同育人生态建设。

3.基于资源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资源是能够为组织带来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实体,例如硬性的固定资产,软性的人力资源、关系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整合强调动态、交互的资源识别、获取和利用过程。当不同主体共同配置资源服务于某一特定目的时,资源能通过不断交互创造价值,或者通过涌现出新的特性创造价值。高校的人才培养资源普遍存在于高校内外,具有不同的形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资源整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识别相关主体(即利益相关者)和其拥有的有形或无形资源,通过整合各主体的价值观,使各方愿意投入资源服务于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全链条整合的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对象包括上游的政府、生源学校、家长,中游的大学自身、国内外的合作或竞争院校,以及下游的行业协会、学会、雇主、校友等(见图6)。第二步,建立多主体交互机制,为人才培养工作获取尽可能广泛且必要的资源,形成资源交互的渠道,不断创造价值。例如,通过建立多学科交叉机制,使不同学科部门的资源有序流动和有机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跨学科优势;通过产教研融合机制,使理论和实践资源产生双元互动,产业资源、政府资源、科研资源、教学资源产生多元交互,在激荡中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最后,高校要为多主体创造平台,形成资源生态,在教工、职工、技术资源、软性资源、硬件设施、资金和课程等资源整合的支持下,通过生态链接互补和碰撞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形成持续长久、不断创新的发展格局。

图 6 本科人才培养资源平台

以天津大学的经验为例,天津大学将全面育人的责任与使命传达到每一个服务部门,让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成为每一位天大工作人员的首要职能。例如,校领导切实履行领导责任,承担联系基层的义务,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诉求、解决学生问题;一线教师积极发挥培养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思政意识、学科前沿、科学观点等言传身教给学生,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和能力培养;各类管理服务行政岗位的教职员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改进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流程。对于校外资源,天津大学积极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加强外部合作,动员政府、企业、校友等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六、 结 语

人才培养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是国家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关键基础。本文针对“双一流”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角色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全链条整合理论,从战略一致、流程协调、资源整合三个层次提出了人才培养改革的策略设计,并阐述了天津大学相应的实践举措。本文为构建全链条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重要基础,为该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致 谢:

天津大学经管学部研究生郭梦秋、李丹、刘旭、宋霏霏、郑展智对本文亦有贡献;感谢天津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张俊艳、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尚洁、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刘钰、天津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顾雨竹、管理与经济学部发展战略办公室姚佩佩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链条双一流一流
个性链条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Dancing Party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