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安全心理对事故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22-08-10 00:54王赛尔申朝阳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吴某事故心理

王赛尔 申朝阳

(华北科技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安全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不仅关乎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和各大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但安全事故依然频发。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人员失误引起的。事故致因理论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归咎于两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海因里希甚至认为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占比达88%,由此可见,在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人的因素是决定性因素,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可有效控制人的行为,极大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从而保障生产安全。

一、常见的不安全心理

在生产工作中,员工常见的不安全心理通常分为以下几种,如图1所示。

图1 员工常见的不安全心理

(一)侥幸心理

心存侥幸是一种人性的弱点,经常会被人们所忽视。有的人认为我偶尔违反一下纪律,偶尔没有遵守规章制度,应该不会被发现,或者说不会产生多大的后果,这其实就是侥幸心理的表现。明知故犯,却万事都抱有一丝侥幸,往往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二)盲从心理

随大流,个人态度受到外界人群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例如,看到别人存在违章行为,产生一种大家都不遵守我也不用遵守的想法。或者当大多数人都默认了某种行为,为了不使自己显得与群体格格不入而也默认这种行为的存在。

(三)轻视心理

这类心理的人往往会忽视小细节上的成败,盲目自大,忽略小事所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们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危险离自己很遥远,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轻视安全教育的学习和传播。

(四)逆反心理

不接受正确的指责,依然坚持自己的错误行为,哪怕意识到错误也仍不改正。例如,当管理者在引导和管制操作人员时,由于采取了不正确的管理方式,使被管理者产生被强制安排的不适感,从而做出与期待相反的行为,表面听从,私下依旧我行我素,用消极的态度来表达对命令的不满,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五)麻痹心理

所谓麻痹心理,是指人们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能力经验,进而降低了对危险的警觉性的一种心理活动。例如,当员工每天反复进行某一项操作作业,并且具备了相应的工作经验,就会觉得自己每天重复的操作不会产生危险,放松对危险面的警惕,产生主观上的安全错觉,缺乏严肃认真的操作精神,通常会酿成事故。

二、不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

不安全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自身主观因素;另一方面,是环境管理因素。

(一)员工自身主观因素

每个人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每位员工都是独立的个体,天生的性格,后天接受教育的水平,甚至年龄的大小,对不安全心理产生的频率和处理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性格沉稳内敛的人,不易产生冲动心理、冒险心理;活泼好动的人容易产生好奇心理;性格散漫的人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惰性心理等。素质教育水平高的人通常可以更好地约束自己,良好的知识教育使他们对安全的认识更加深刻,管束自己的行为,产生不安全心理的频率低。至于年龄方面,青年员工年轻气盛,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逞能心理等。

(二)环境管理因素

工作环境对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很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给员工提供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让员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而管理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管理者应从员工利益出发,切实了解员工的薄弱部分以及他们的需求。管理时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过于严厉,容易激起员工的逆反心理,打击员工自信心,消极工作。管理要具体的落实到每一项任务,若是管理流于形式,员工会产生松散的心态,出现麻痹心理、“无所谓”心理。同时,要注重安全文化的管理,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预防不安全心理的产生。

三、不安全心理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一)不安全心理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源

安全事故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大问题,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可防性等特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不但会损坏设备设施,还会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或永久终止。从企业安全的角度上来看,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和环境上的原因。

(二)不安全行为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生产活动中,所有的操作人员都可能会犯错,这些不安全行为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一个人以什么样的心理去做一件事情决定了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他做出这种行为的动机。心理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因此,可以从态度、情绪和意志力三方面分析员工的心理对行为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态度、情绪和意志力对行为的影响

(三)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人是工作的主体,人的行为动作可以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操作结果,再好的设备设施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都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不安全行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主要是指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错误等具有危险性的一些做法。不安全行为的表现有很多。例如,操作失误、忽视警告、不使用安全设备等。

本文列举一起由于违章操作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的例子。王某是淄博市某化工厂的一位员工,一天在进行脱砷反应器操作时,发现仪表阀门无法调整反应器压力,便通知了仪表工贾某进行检修。贾某到现场后,没有询问相关的工艺技术人员,在不知道管道压力、内部物料性质的情况下,就直接开排污阀检查。排污阀门打开后,贾某见无介质流出,怀疑是阀门堵塞,导致仪表失灵。为了处理故障,贾某关闭了两侧导淋阀门,并且登上罐顶试图打开阀门法兰检查。不料法兰刚一打开便喷出大量氢气发生爆燃,贾某被这突发状况惊吓到,从罐顶坠落摔成重伤。在此案例中,仪表维修工贾某由于缺乏对设备系统的了解,擅自拆开阀门的错误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四)不安全心理事故案例

事故猛如虎,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下面通过两个事故案例,更加直观地分析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对事故的影响。

1.案例一:旋转作业戴手套引发事故

事故经过:

某煤机厂员工吴某正在摇臂钻床上进行钻孔作业。在进行零件测量的时候,吴某没有关停钻床,只是把摇臂推到一边。为图省事,吴某没有拿工具,而是直接用戴手套的手去搬动工件。这时,吴某的手套一下子就被快速转动的钻头绞住。强大的旋转力量拽着吴某的手臂往钻头上缠绕。吴某拼命喊叫挣扎,虽然其他职工听到喊声立即赶来关掉了钻床,但是吴某的手套、工作服已被撕烂,右手小拇指也被绞断。

事故原因分析:

(1)吴某的穿戴违反钻孔作业规定,进行钻孔作业时不能佩戴手套。由于操作人员吴某习惯了戴手套作业,在操作旋转机械时麻痹大意,未将手套摘下就进行作业。

(2)安全意识淡薄,在搬运工件时嫌麻烦图省事未使用安全工具,手拿工件钻孔,导致钻头缠绕。

案例中体现的不安全心理:麻痹心理,侥幸心理。

2.案例二: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

事故经过: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当日,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雇工于某在向3号库房送包装纸板时,将嘴上叼着的香烟掉落在仓库中,引燃地面上的纸屑纸板等可燃物引发火灾。火灾至少造成51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

火灾的直接原因是人为丢弃烟头,可燃物质被点燃。雇员于某不慎将吸剩的烟头掉落在仓库地上,但是由于他当时未料想到小小的烟头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轻视了烟头的危险性,认为不会发生事故,所以他离开仓库时并没有确认烟头是否已熄灭。这一疏忽导致了一场大火。

案例中体现的不安全心理:轻视心理、侥幸心理。

操作者的心理因素造成事故的案例还有很多,一个心理问题就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要想预防事故的发生,一定要重视员工的不安全心理。

四、预防不安全心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干预是系统、深层次地在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人的心理进行管理,有计划、按步骤使其朝着预期方向发展。要搞好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制度,在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引起不安全行为之前,及时疏导员工的情绪状态,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

企业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学会心理服务,当发现员工情绪异常、心理失衡时,管理者应采取明确的有效措施,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员工情绪,最终克服心理危机,重新进行工作。

(二)加强员工心理素质教育

加强员工的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从源头上预防不安全心理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竞争压力大,员工精神压力不断增加,幸福感和企业归属感较弱。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每位员工的心理状态不容忽视,这就要对员工进行心理上的素质培养,从而使每位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坚持职业操守,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抱有使命感,有助于员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且自觉地完成指定目标。

2.管理者要懂得表扬优秀员工。采取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有助于员工自信心的树立,引导上进氛围的形成,提升员工热情。

3.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培训。由专家解决员工一系列心理问题,获得自我调节的方法,做心理强化训练,长期坚持可以提高员工的心理愈合能力和承受能力。

(三)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一个企业不能忽略的内容。企业里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公司的安全文化对于整体员工的安全素质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基础,让每位员工都意识到个人安全的重要性和他人安全的重要性。只有当全体员工都有较强得安全认知,企业的安全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加大安全教育推广宣传,树立安全大局观,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安全知识积累,并在实践中应用,真正做到自觉性,主动性。

2.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例如,安全文化知识竞赛、设计张贴安全文化标语、编辑安全文化口号等方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3.采取合适的安全管理方法。管理者应深入了解基层,把员工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避免粗暴式管理,消除员工对安全管理时的抵触情绪,重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在和谐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安全文化。

建立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有助于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能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有效地防范事故发生概率。

五、结语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安全度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应将更多的目光放到“人”这个主体中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致使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要做到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研究人的不安全心理所带来的影响,分析不安全心理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将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上来。

猜你喜欢
吴某事故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学中文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男子将偷来的自行车送给了卖淫女
一顿早饭
左宗棠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