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π型自己 构建核心竞争力

2022-08-10 06:19高山
中国新时代 2022年8期
关键词:樊登字型专业技能

|文·高山

最近,新东方的直播间火出了圈。其中,最火的主播莫过于长相酷似兵马俑的老师董宇辉。曾经的新东方老师在直播带货的同时科普知识、妙语连珠,让网友高呼“学到了”“真上头”。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多年上课锻炼出来的口才,他把直播变成“课堂”,在实现个人转型的同时激发“粉丝磁场”,成为了直播带货乃至短视频界的一股清流。

既能在课堂上教得了学生,又能在直播间带得了货,这不禁让许多人感慨:普通的直播带货主播在未来也许会被替代,但能够妙语连珠、博古论今、双语教学的带货主播,一定无法替代。由此,也让人们再一次感慨成为π 型人才的重要性:掌握多种技能,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职场上具有优势的存在。

近几年来,π 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互联网的发展,在极大提升人们互联互通能力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决定着企业在竞争中能否获得优势。因此,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能够掌握多种专业技能的π型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

另一方面,对职场人来说,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铁饭碗”早已不复存在。在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和转型不断深化下,职场人的竞争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环境,职场人该如何应对?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通过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做一个“两条腿走路,多种能力兼备”的π型人才。

π型人才受欢迎

什么是π 型人才?

π 型人才是指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π 下面的两竖指两种专业技能,上面的一横指能将多门知识融会应用。

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尽相同。从“一”字型到“1”字型、“T”字型、再到“π”型,人才按知识和能力结构被划分成了4 种能力形态。“一”字型人才虽然知识面比较宽,但是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1”字型人才在某一专业方面研究得比较深,但知识面偏窄,缺少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T”字型人才不仅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较强的创新能力;“π”型人才较“1”字型人才进一步增加了专业深度,比“T”字型人才多了一个竖弯钩,代表其在专业领域外发展更多交叉专业,为未来发展交叉融合能力创造条件。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人们会从事一种职业,一直干到退休。然而,这并不适用于当今的职场生态。

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单一的技能已经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情景。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行业之间业务、职位等的交叉显得更为明显。行业之间的交叉合作提高了就业人员相关技术水平的要求,除了具备行业内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交叉行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这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人才从单一型向π 型转变。精通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也有特长的π 型人才,成为了人才市场上最缺乏,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

拥有至少两种以上专业技能,成为π 型人才,意味着拥有了当今时代生存且构建壁垒的核心。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在做程序员时,就有意识地全面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依靠兴趣和努力,张一鸣不仅构建了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对专业性知识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研究。这让他在创业初期,冷静看待、理智处理各种问题,带领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越来越强大。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经做过一场主题为“不设限的人生”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主要回顾了美团创始团队的做事方法、文化和人才理念。在做校内网的过程中,王慧文发现其他竞争对手技术强,又有钱,但产品却做得不好用,功能迭代速度也没有他们校内网快。最后观察发现,校内网团队有一个其他竞争对手完全不能比的核心能力,就是他们都是半吊子工程师,也是半吊子产品经理,这两个角色一合并,效率就比竞争对手快得多了。

在王慧文看来,当一个人在两个以上领域有认知的时候,他产生的威力不只是1+1,而是1 的后面多加了个0。“我跟王兴出来创业的时候,没有钱,雇不起优秀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迫不得已自己学了,导致我们搞成π 型人才,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我们效率比同行快很多。”

对职场人来说,保持两项深入技能相互交替,让你所拥有的工作技能不断更迭,就不会轻易被时代抛弃。

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程序员,他除了开发以外会写作技能,那他可以把自身的方法论总结出来写成一本书,这样会带来附加值;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他除了会画PRD 原型外,懂得运营增长技能,并且投入足够时间去精通,那么他的能力将会更强;如果一个视觉设计师,他除了擅长平面设计外,精通品牌战略,能从整个品牌的流程去思考问题,会让设计变得具有商业深度,也更加成熟、可信、落地。

打破职业危机

2022年6月1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碳汇计量评估师等18 项新职业信息,涉及数字产业、绿色产业等多个新兴领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示的新职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催生的数字职业,二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要求下涌现的绿色职业,三是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职业。

此前2019年至2021年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4 批共56 个新职业。此外,除了官方认定的职业以外,许多还未被官方收录的“新职业”,其实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职业在不断更迭,甚至可能短短几年之间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曾预测,到2030年,在自动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3.75 亿人口需要转换职业并学习新的技能;而在自动化发展相对缓和的情景下,约7500 万人口需要改变职业。麦肯锡报告特别指出,被机器人取代并不意味着大量失业,因为新的就业岗位将被创造出来,人们应该提升工作技能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大变迁时代。

在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和转型不断深化下,职场人的竞争环境也在发生变化,职场人自身的焦虑情绪也愈发凸显。尤其是那些只掌握某一项职业技能的人,出于自己专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低的原因,开始出现焦虑的状况,这种情况在那些遇到职业瓶颈的职场人身上更为突出。

事实上,诸如职场危机、跨行择业、竞争激烈等状况,许多职场人都有可能会遇到。

2022年,猎聘发布《当代职场人35+危机现象洞察报告》。从调研结果来看,一线城市职场人对35+危机感触最深,选择“身处其中,有很明显的感触”的占比为25%。当被问到35+危机最主要在哪个行业存在时,互联网行业以67.45%的得票率一骑绝尘;金融行业以31.13%的得票率位居第二;电子通信行业以30.66%的得票率位居第三;房地产行业和文教传媒行业分别以21.46%、16.04%的得票率位居第四、第五。

面对焦虑或者说中年危机,职场人何去何从?不少人选择学习第二技能,把“危机”转为“机遇”。猎聘数据显示,面对35+危机,38.86%的职场人选择“通过深造或专业培训培养一技之长,以备不时之需”,这一占比排名最高。

企业想要获得不断的增长,需要研发新产品,开展新项目,获得第二增长曲线。个人的发展同样如此。除了要具备核心技能以外,尝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π 型人才同样重要。π 型人才不仅在专业技能上有所建树,还在其他领域深耕,实现“两条腿走路,多种能力兼备”。这样不仅能使职场人绕开单一领域竞争残酷的问题,也能帮助职场人拥有更多选择性和工作的灵活性。

樊登读书会发起人樊登可以说是一个π 型职业人。在职业生涯中,他做过主持人,后来又转型做了培训师。在某次培训中,他将所读书籍的精华做成幻灯片,短时间、高效率呈现给学员们,这种方式出乎意料地备受欢迎。据说全班几十名学员课后主动愿意付费,以便持续收到这样的“浓缩书”。“樊登读书会”由此诞生,樊登解读书籍的系列产品,还引爆了有声书、拆书等细分行业的发展。

对樊登来说,阅读和演讲都是兴趣所在,他用兴趣和商业敏锐度培养了自己的职业道路,除了优化产品本身,他还掌握了拓展运营、领导力建设,成功升级为π 型人才。

任何职业都有瓶颈,有人可以一路高歌猛进,自然也有人会止步不前。在竞争浪潮中,如果你希望通过相对轻松的途径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不妨尝试努力深挖多种领域,把自己打造成π 型人才。

猜你喜欢
樊登字型专业技能
老师的老师
很重要的四颗心
钓鱼路上的意外
樊登:出版是一门反脆弱生意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工”字型气体静压主轴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设施克瑞森无核葡萄“厂”字型架式栽培关键技术
冬小麦“井”字型播种模式的研究探讨
“一字型”折叠翼展开试验与仿真验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