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学校文化 镌刻品牌记忆

2022-08-10 10:01
中国德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涯建构课程

■ 李 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同样,文化在学校发展中也具有战略意义和地位。从农耕文明时代的个别化精英教育、工业文明时代的规模化集中式教育到当今智能化时代的生态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我们的教育一路在跌跌撞撞中走来,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革。今天,如何克服应试教育的固囿,让学校文化价值重新回归到“人”和“人性”上来,唤醒人的自觉,发现人的价值,找回人的温暖,是每一所学校的永恒追求和不懈努力。

一、直面学校文化的现实窘境

世界杯有足球文化、华为有狼性文化、中国女排有女排文化.....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动力,那么文化力就是学校教育发展、更新升级的“核动力”。

近年来,不少学校都希望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口谋求自身发展。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坐落在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边。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用琢玉成器的工业精神和自然和谐的人文情怀不断滋养着学校的精神土壤。但在近七十年的办学历史中,我们跟周遭学校都面临了系列窘境。其一,认识站位不高,缺乏全面性。将学校文化狭义理解为“三风一训”或环境建设,未能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统筹建构理念文化与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其二,传承缺乏延续性。把学校文化做成校长一个人的文化,缺乏对老师、学生的关注,缺少对历史的追溯,行政更迭自然让“贴牌”文化失去生命。其三,建设规划不足,缺乏长远性。文化建设“东一榔头西一棒”,既缺少学校文化通盘规划,也缺少微观文化的细节部署。其四,课程融合不足,缺乏深层性。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主阵地,文化建设远离课堂,孤芳自赏,割裂了文化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其五,个性亮点不足,缺乏独特性。学校文化设计队伍素质不高,活动创新不够,美化设计趋同。

文化是过去也是未来,是精神图腾也是生活点滴。有专家指出,学校可以分为强文化学校和弱文化学校,强文化学校是高效能学校,弱文化学校是低效能学校。学校文化建设不能一味蛮干,只有找准问题,牵住文化建设的牛鼻子,才能让学校文化真正从“低效能”走向“高效能”。杨家坪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聚焦“大成文化”,镌刻品牌记忆,找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本土表达方式。

二、做好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

一所学校的文化从提炼到构建应该体现出文化建设的预见性和设计感,踩准文化本土建设的内在韵律节奏。

(一)确立办学理念,锚定文化底色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的价值恰在于在文化寻根、文化冲突、文化筛选的过程中找到校园文化的优秀基因。

学校在全校六千多师生当中发放问卷,广泛调研,连续八年开展“学校文化大赛”,观察师生的状态,倾听师生的声音。汇聚智慧,结合校情,确立了“人皆能大成”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教育首先是人学,真正的教育就是把每个学生都视为未来的种子,用爱的温度,呵护他们自由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便能同心向阳。这里“大成”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伟人成功观,也不是名人名利观,而是更强调平凡人的成功。我们相信:人人皆能成功,只是成功因人而异,成果不尽相同。“人皆能大成”是学校文化的“信仰塔”,成为学校师生的执着追求和“教”与“学”的核心动能。

(二)确立育人目标,明晰文化落点

在“人皆能大成”的办学理念下,学校建构起了大成教育文化体系:“大成人”是教育的价值观;“大场域”是教育的资源观;“大交互”是教育的方法论;“大融合”是教育的生态观;“大生长”是教育的评价观。同时,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将五育目标本土化,逐渐形成了“六一成就”(一颗阳光心、一副好身体、一身好才艺、一个好习惯、一群好伙伴、一生好品德)的育人路径。其中“一颗阳光心”的二级指标为“心态要阳光、心胸要宽广、心气要平和、心志要坚定、心境要从容、心灵要温暖”;“一副好身体”的二级指标为“冬天不感冒、集会不晕倒、眼睛不近视、身材不走样、膳食要健康、关键能奔跑”;“一身好才艺”的二级指标为“说好普通话、写好三笔字、唱好保留曲、跳好得意舞、弹好小乐器、演好一部剧”......每个二级指标下又分别设立三个三级指标,让每一个“一”既有高度,又有可看可学可评的具体落点。

(三)形成建构模式,找准行动路径

为使得学校文化建设有目标、有层次、有梯度的逐步开展,学校探索出了“13455”大成文化建构模式,架构起了学校文化的“成长梯”。“1”指以“立德树人”为一个核心;“3”指以“大成人物、大成场域、大成故事”为三大元素;“4”指“民主渐进、情景交融、包容个性、继承创新”为四大特征;“5”指以“大成精神文化、大成制度文化、大成环境文化、大成课程文化、大成行为文化”为五个维度:另一个“5”指以“文化回溯”“文化提炼”“文化重构”“文化认同”“文化辐射”为五个步骤。“13455”大成文化建构模式让大成文化建设的目标立体化、内容明晰化、路径可视化,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战略行动指南。

三、建构学校文化的实践路径

找准思路是文化建设的战略。除此之外,学校文化要形成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品牌,一种师生为之认同的精神堡垒,就必须从课堂的改革、生涯的动能、活动的细节等方面用真功、下深水,才能唤醒学校文化的活性基因。

(一)紧抓课程改革,深耕“营养田”

大成文化生长的过程是动态过程。在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号角下,我们努力地尝试着通过课程文化的浸润、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内容的创新、课程资源的拓展来增加学校文化的生命厚度。学校从纵向上建构起了“一轴三型五维”的大成课程体系:“一轴”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轴心,“三型”即以基础型、拓展型和综合型课程为主体,“五维”是指在五育目标下对应形成的百门校本课程,大成课程体系让学校课程脉络分明、逻辑清晰,形成了大成课程的立体骨骼。这些课程分级分层,自主选择,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趣味需求,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绽放。“创客体验营”上学生自己动手做木工活,“生命的奇迹”里学生到彩云湖实地考察水质情况,陶艺课上学生自己设计、制陶、烧陶......人人享受着大成课程的乐趣和幸福。

另一方面,从横向上,学校把课程融入到24节气之中,让各门课程在一年四季的春暖花开、夏虫蝉鸣、秋荷落日、冰雪消融中有条不紊地展开。一月立春时,学校开设“传统感恩”课程,让学生组织一场家庭春晚;二月雨水时,学校开设“文明礼仪”课程,让学生学习校园礼仪,与家人一起写下家庭礼仪公约;三月惊蛰,开设“起点励志”课程,用合唱比赛、“百日誓师”活动让新学期归零重启等。这是大成教育一年的时光轮回,也是大成文化的时序表达方式。

(二)望远生涯发展,激活“动力源”

张謇先生曾说:教育必与时势相消息。我们的大成教育不仅要立足于传统,还要着眼于创新;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今天,还要关注他们的明天;不但要关注“人”,还要让每一个生命与时代同生共息。2018年新高考到来之时,学校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涯教育的跫音,希望以生涯教育为抓手,赋能学校大成文化建设,激活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首先是课题带动。学校成功申报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并建构起“校区市”三级课题研究队伍,用课题组带动全校教师自觉参与生涯教育。其次是课程撼动。学校建构起以生涯专修课、学科融合课、实践体验课、家校共育课为一体的彩成生涯课程,并开展了“生涯访谈”“现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在生涯研学中,学生走进格力、煤科院、西南大学等企业高校,深入了解了学科、专业、职业的发展与走向,扫清了生涯发展路途上的一个个盲点。在“鹿鸣现场模拟招聘会”上,学生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去应聘公务员、医生、教师、记者、物流经理等29个岗位的工作,让学生形成自我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最后是基地撬动。几年来,学生完成了2000多份各界人士的访谈问卷,共创了1000多张生涯思维导图,1000多名家长成为生涯课堂的学生、20多名家长被特聘为家长讲师团讲师、20多位国内外专家走进课堂.....学校被评为“重庆市生涯教育基地学校”,1000多名全国教师走进学校,共同分享彩成生涯教育的果实。生涯教育让学校文化产生了鲢鱼效应:教与学的方式发生着改变,学生变被动型为主动型、盲目型为目标型,教师由讲授型变为实践型、经验型变为研究型;学校评价的理念和方式不断升级,大成颁奖典礼上“十大功臣”“最美教师”“青年五四奖章”......一段段颁奖词,激发教师职业成长的力量;大成风采节上,杨中好舞者、好声音、迪尼斯纪录者......一个个傲人的称号,激发学生的信念理想。生涯教育为学校文化发展增加了活血因子,让师生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独一无二,每一段成长都可以是动人的旋律。

(三)锻造品牌活动,打造“记忆点”

我们时常反思一个问题:“学生有对学校的美好回忆吗?离校后仍然记得用大成的信仰去对待生活吗?如何才能让大成文化永远值得向往,值得留念?”因此,学校举办“四大典礼”“四大节日”品牌活动,倾注全力,让学生感受到最简单的活动,也不是走走过场,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为学生刻写中学时代的难忘记忆。

第一,要抓坚持,绝不间断。学校连续八年,定期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开学典礼”,面向非毕业年级举办“读书典礼”,面向十八岁学生举办“成人典礼”,面向毕业学生举办“毕业典礼”,让学生有一份手持节目单的郑重。第二,要抓心理,制造惊喜。体育文化节的铜梁龙彰显传统体育精神,科技劳动节的机器人方阵表演、开学典礼收专属定制礼物、成人典礼上的集体蛋糕和成人证书、考试节的免费午餐和专场电影......让学生产生一种春晚般的期待。第三,要抓感动,制造泪点。校长的祝福,师生的离歌,学校萌宠猫的影像......哭过才更加让人眷恋。第四,要抓住高潮,制造燃点,毕业典礼365架无人机飞向空中,一场长达7分钟的无人机灯光秀编队表演,惊艳了整个夜空。

立足学校文化品牌活动,打造仪式感,在日常普通的校园生活中制造不普通,让师生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精雕场馆文化,建造“精品馆”

学校力求将场馆文化建设作为大成文化的抓手,让馆文化与课程结合建造“精品馆”,营造出情景相生的大成教育意境场。

第一阶段是理念情景化。学校建成了“大成踏歌”理念文化厅,从远古之歌、时序之歌、辞赋之歌到师生之歌,锻造出学校理念文化内张外显的整体气象。

第二阶段是课程情景化。学校立足学生一生的教育,从生涯厅、生涯壁、生涯廊、生涯屏、学涯馆到学子学涯地图,建成彩成生涯馆;立足“大阅读”,用阅读养护心灵,建成“悦城书馆”“壹读馆”“不贰馆”“叁晖馆”;立足“大美育”,建成“艺成美学视听空间”等。场馆文化建设通过展与创、赏与学的形式让课程在学校内随时随地发生,让师生永远葆有一种赏不尽、看不完的期待感。

第三阶段是智慧情景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要求。一方面,学校立体建构了学校资源智慧共享,课堂智慧互动,资源智慧融合的“创客、创阅、创联、创云”四大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学校打通馆院、高校、企业、学校等之间的资源壁垒,采取政府牵头、社区同行、“馆校院企”合作共建的形式,建成区域学生创新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创成科技馆。智慧化场馆实现了人才互通、场地互联、课程互享、活动互动。学校大成文化建设着眼未来,尝试一步步翻越传统教育的围栏,与智慧创新教育有效衔接,开辟出校内外融合育人的新途径。

学校文化的形成从来不是静如止水,它需要时间的洗涤和岁月的研磨。我们相信只要基于“人”的“大成”精神核心价值不变,在千淘万漉之后,学校的一楼一廊、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字一画……会自然而然流淌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首首动人的旋律,镌刻出大成文化的品牌记忆。

猜你喜欢
生涯建构课程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我的教书生涯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16 Years in the Mines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