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栾素蓉 张丽娜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秉承“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打破学科之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边界,多途径拓展劳动教育空间,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多维度探索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学校先后建成种植与饲养室、陶艺室、剪纸室、烘焙室、豆腐坊、综合实践室等多个校内功能室,创设“小小家政服务员”“小小清洁工”“小小整理师”“小小科学家”“小小运动员”等社会化角色,模拟劳动情境,研发制定了“小角色大责任”岗位劳动清单,让学生在模拟劳动情境中,亲身经历劳动过程,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兴趣。
学校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劳动技能习得规律,在家庭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围绕“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设置了擦、扫、洗、刷、叠、缝、削、蒸、煮、养等劳动任务清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家长带领学生居家练习以及家庭劳动打卡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在家里想劳动、会劳动和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与南疃社区联合开设农作物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业种植类课程;与青岛市科技馆、城阳区人民医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小眼睛大科学”“我要到太空”“南极科考”等科学探究类和科普体验类课程;与企业签订研学体验协议,开设“牛奶加工”等企业生产研学类课程。这种定期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听课、走进社会研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社会和自我,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学校统筹劳动教育内容,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创新型劳动”,打破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的壁垒,跨学科改革劳动教育内容,开发“角色模拟式”劳动实践项目,实现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与创新型劳动的并行开展。例如,在生活劳动体验时,设置凉拌、面点、烘焙等“小厨师”角色模拟实践任务,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生产劳动体验时,设置“校园植物我来种植”“美丽花园我来造”“农业种植我体验”等“小小园艺师”“小小种植员”角色模拟实践任务,让学生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服务性劳动体验中,设置“小小音乐家”“小小清洁工”“小交警”等模拟体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在创新型劳动体验中,跨学科开设绘画、陶艺、剪纸、木工、科技发明等创新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校跨学科组织集体教研,多学科联合实施“角色模拟式”实践教学,努力提升劳动教育实效。例如,在劳动课上,师生共同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及它们的颜色、外形特征,了解它们的培育方式及生长过程,并亲手完成种植、浇水等一系列实践操作;在科学课上,师生共同探寻植物生长的奥秘,用放大镜观察每种植物生命体的特征,坚持观察并撰写“苗宝宝的成长日记”。这种跨学科的思维碰撞、探索与实践,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教育空间在不断延伸,劳动教育情境在不断扩展,单一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改革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学校组建由“专家、教师、家长及合作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劳动教育评价研究小组,从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四个维度入手,分年级、分层级梳理学生劳动评价标准,重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旨在引导家长、学校与社会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学校实施“学生、教师、同学、社会、家长”多主体评价方式。学生本人需结合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要求,写好《劳动周记成长册》。各学科教师、小组同学及研学合作单位根据不同劳动情境的评价标准,实时记录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的达标情况,确保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行为表现。学校制定《家庭劳动追踪评价表》,由家长实时记录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情况。
学校每日进行劳动实践教育追踪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达标检测,每月举办一次劳动技能比赛与展示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劳动现状调查、“劳动之星”和劳动榜样评选与表彰。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和评优评先条件,以激励学生把劳动当成习惯和责任。
学校通过开展“情境式”劳动教育实践,有效整合与统一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学科间与学科内的劳动资源,让学生从单纯的课本学习中解放出来,亲身经历劳动过程,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扭转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的成长现状,从而点亮学生精彩的人生,成就学生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