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脉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2-08-09 04:50张荔孙付军侯立静盛国良黄德红李贵海
中国药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苯磺酸内皮细胞低剂量

张荔,孙付军,侯立静,盛国良,黄德红,李贵海

(1.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湖北 襄阳 441000;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省烟台业达医院,山东 烟台 265602)

动脉粥样硬化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1]。内皮细胞障碍致使单核细胞形成泡沫细胞,同时使动脉壁纤维化,在动脉内壁上形成硬化斑块[2-4]。血浆内皮素(ET)使血管收缩,一氧化氮(NO)使血管松弛,病理状态下的ET 水平升高和NO 水平降低是内皮损伤的标志。高含量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低含量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协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5-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炎性反应和内皮细胞增殖的重要刺激因素,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受体VEGF 受体(VEGFR)结合后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7]。前期体外试验已证实,温阳通脉方及其组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8-11]。本研究将从体内试验角度探讨其作用及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试药与动物

仪器:ME204E 型电子天平、xMark 型分光光度计(梅特勒-托利多<中国>有限公司);ReaderM 型生化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IX73 型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 公司);A1301049 型低温高速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

试药:羟苯磺酸钙胶囊(西安利君制药公司,批号为1205095);温阳通脉颗粒由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生化室制备。

动物:SPF 级Wistar 大鼠120只,均为雄性,体质量200~250 g,由山东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为SCXK(鲁)20090001,动物许可证号为SYXK(鲁)20050052。所有大鼠均于温度为20~25 ℃、相对湿度为50%~70%、昼夜各半循环照明的环境下饲养。

1.2 方法

建模、分组与给药:120 只大鼠均适应性饲养1周,取10 只大鼠作为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另取110只大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基础饲料66.5%(面粉20%、米粉10%、玉米20%、麸皮25%、豆粉20%、骨粉鱼粉2%),蔗糖20%,猪油10%,胆固醇2.5%,胆汁酸钠1%]1 个月,按体质量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溶液50 mg/kg,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72 h,禁食8 h后断尾,测定大鼠空腹血糖,>11.1 mol/L 即为建模成功。除空白组大鼠外,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羟苯磺酸钙组(0.135 g/kg),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5.000,2.500,1.250 g/ kg),各10 只。羟苯磺酸钙组和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0 d。

指标测定:大鼠颈外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及血清ET,NO,LDL,HDL 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取血后处死大鼠,分离主动脉,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大鼠VEGF 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面密度,并计算阳性表达率。其中,阳性细胞面密度=阳性目标总面积/统计场总面积。免疫组化选择阳性细胞较集中的区域,采集3 个光镜视野,输入到HPIAS -1000 型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内,在相同背底倍体条件下选择相应参数进行计算机完全定量分析,软件包由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千屏影像工程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给药前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比较

与空白组比较,给药前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均显著减轻,血糖均显著升高(P<0.05);羟苯磺酸钙组和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造模成功。详见表1。

表1 给药前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比较(,n=10)Tab.1 Comparison of the body mass and blood glucose of rats before the administration(,n=10)

表1 给药前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比较(,n=10)Tab.1 Comparison of the body mass and blood glucose of rats before the administration(,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 <0.05。表2同。Note: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blank group,*P <0.05(for Tab.1-2).

2.2 对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和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2。

2.3 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TG,TC,LDL 水平均显著升高,HDL 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血清TG,TC,LDL 水平均显著降低,羟苯磺酸钙组和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血清HDL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详见表2。

2.4 对大鼠血清NO 和ET 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NO 水平显著降低,ET 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和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NO水平均显著升高,E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2。

2.5 对大鼠VEGF 表达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VEGF 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和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VEGF 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阳性细胞面密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观察指标比较(,n=10)Tab.2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es of rats in each group(,n=10)

表2 各组大鼠观察指标比较(,n=10)Tab.2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es of rats in each group(,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 <0.05。Note: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P <0.05.

3 讨论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有重要意义[12]。糖尿病在中医学属“消渴”范畴,以“益气、养阴、清热”为常见治则。温阳通脉颗粒由黄芪、淫羊藿、三七、黄连、红花、川芎等中药材组方,方中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三七皂苷、淫羊藿苷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8-11]。《神农本草经疏》记载,黄芪“气旺生津止渴”,具有补气功效,其主成分能有效降低血糖[13]。《本草纲目》记载,黄连“治消渴,用酒蒸黄连”,为降糖圣药,具有清热泻火功效,黄连碱能显著下调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损伤[14-15]。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能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16]。黄芪注射液联合三七总皂苷可调节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TXA2/PGI2)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t -PA/ PAI -1)的平衡,而减轻血瘀证[17]。三七总皂苷和淫羊藿苷对大鼠心肌细胞的衰老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SIRT3信号通路和减轻氧化应激有关[18]。三七-红花复方通过抗炎和抗凋亡发挥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19]。

研究表明,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主要由氧化应激与炎症引起,源于NO 生成和激活障碍。NO 能激活鸟苷酸环化酶,进而引起细胞内环鸟苷-3',5-磷酸介导NO的生物作用,如控制血管张力等[20-21]。ET为一种活性多肽,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受体存在于冠状动脉和心肌细胞中,可导致心肌缺血,其与NO 共同调节血管张力,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体内自由基浓度升高,引发糖尿病并发症[22-23]。VEGF 为目前已知特异性最高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加速内皮细胞增殖,并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生成NO,加速内皮损伤[24-2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温阳通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HbA1C,TG,TC,LDL,ET 水平及VEGF 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血清HDL 和NO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阳性细胞面密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温阳通脉颗粒能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脂和血糖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O 和ET 的释放平衡、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猜你喜欢
苯磺酸内皮细胞低剂量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上调SIRT1减少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