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傅梦清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1. 医务处2. 呼吸科,北京 101300)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由其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医疗负担较重。目前临床上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时主要是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病原体的变迁、耐药菌株的出现及混合性病原体感染病例的不断增加,CAP的治疗愈发困难。研究显示,采用中医辨证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CAP 能够缩短患者疾病临床稳定的时间,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缩短其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1]。清肺消炎丸由麻黄、石膏、葶苈子、人工牛黄、牛蒡子、地龙、苦杏仁、羚羊角8 味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此药是临床上治疗呼吸道感染常用的中药制剂[2]。本文对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门诊就诊的70 例CAP 痰热壅肺证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清肺消炎丸治疗CAP 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
选取2020 年9 月至2021 年9 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门诊就诊的CAP 痰热壅肺证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CAP 的诊断标准[3];2)病情符合中医痰热壅肺证的诊断标准[4];3)年龄为18 ~65 岁;4)CURB-65 评分不超过2 分;5)知晓本研究的实施方法,且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其他呼吸道疾病(如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2)存在恶性肿瘤;3)存在心、肝、肾、脑等器官的重大疾病;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6)有滥用药物史。这70 例患者中有男32 例,女38 例;其年龄为20 ~65 岁,平均年龄(45.34±15.72)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35 例)和清肺消炎丸组(35 例)。清肺消炎丸组患者中有男性15 例,女性20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0 岁,最大的65 岁,平均年龄为(44.21±15.42)岁。参考组患者中有男性17 例,女性18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2 岁,最大的64 岁,平均年龄为(46.65±16.5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为发生高热的患者使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并为其增加输液量,补充水分、维生素及电解质。在此基础上,为参考组患者采用盐酸莫西沙星(口服,0.4 g/ 次,每日1 次)与羧甲司坦口服液(口服,10mL/ 次,每日3 次)进行治疗。为清肺消炎丸组患者进行与参考组患者相同的治疗,并让其加用清肺消炎丸(口服,60 粒/ 次,每日3 次)。两组患者均持续进行10 d 的治疗。清肺消炎丸的生产厂家为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103031,每袋60 粒。盐酸莫西沙星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4g/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为H20020391,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J20030001。羧甲司坦口服液的生产厂家为白云山汤阴东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1020535,每支10mL。
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其症状与体征积分降低的幅度高达95% 或95% 以上;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好转,其症状与体征积分降低的幅度达到70% 或70% 以上,但不足95% ;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症状与体征积分降低的幅度达到30%或30% 以上,但不足70%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未见明显好转,其症状与体征积分降低的幅度未达到30%。愈显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总例数×100%[5]。
1)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0 天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咳嗽咳痰、发热、口干、胸闷胸痛、便秘)的积分。根据咳嗽咳痰、发热、口干、胸闷胸痛、便秘五项证候的轻重将其分别计为0 分(无)、1 分(轻)、2 分(中)、3 分(重)。2)在治疗前、治疗第3 天及第10 天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 反应蛋白(CRP)水平。3)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0 天记录两组患者的SGRQ 评分。让患者独立填写SGRQ 问卷。该问卷包含症状、活动能力与疾病影响三部分,共计50 个小项。评分越低,说明患者越健康。4)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恶心、腹泻、眩晕、头痛、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
运用SPSS 22.0 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清肺消炎丸组患者治疗的愈显率(94.29%)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治疗的愈显率(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消炎丸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咳嗽咳痰 发热 口干 胸闷胸痛 便秘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考组(n=35) 2.56±0.31 1.30±0.34 2.35±0.61 0.91±0.29 1.85±0.47 0.83±0.15 2.32±0.46 1.05±0.51 1.89±0.60 0.93±0.23清肺消炎丸组(n=35)2.52±0.29 0.47±0.09 2.39±0.67 0.53±0.11 1.75±0.45 0.37±0.06 2.37±0.48 0.41±0.09 1.95±0.62 0.42±0.08 t 值 0.557 13.961 0.261 7.248 0.909 16.845 0.445 7.311 0.411 12.390 P 值 0.579 0.000 0.795 0.000 0.367 0.000 0.658 0.000 0.682 0.000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 天、第10 天,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 天、第10 天,清肺消炎丸组患者CRP 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白细胞计数(×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CRP(mg/L)治疗前 治疗第3 天 治疗第10 天 治疗前 治疗第3 天 治疗第10 天 治疗前 治疗第3 天 治疗第10 天参考组(n=35) 11.06±3.52 9.12±2.38* 6.90±2.12* 84.65±18.32 75.25±17.53* 65.35±12.58* 103.62±31.78 85.13±23.47* 25.19±7.51*清肺消炎丸组(n=35)11.45±3.74 8.94±2.23* 6.35±1.62* 83.42±17.68 72.15±13.42* 62.12±9.70* 104.21±32.45 68.65±21.56* 17.95±5.38*t 值 0.449 0.526 1.220 0.286 0.831 1.203 0.077 3.059 4.636 P 值 0.655 0.601 0.227 0.776 0.409 0.233 0.939 0.003 0.000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SGRQ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肺消炎丸组患者的各项SGRQ 评分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GRQ 评分的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GRQ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症状治疗前 治活动能力 疾病影响 总评分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考组(n=35) 61.45±17.65 45.50±13.75* 58.36±15.21 47.39±12.61* 47.89±14.41 32.45±11.13* 52.16±14.30 35.89±11.73*清肺消炎丸组(n=35) 60.53±16.84 32.16±10.14* 58.67±15.83 36.25±8.40* 48.23±14.52 22.67±8.85* 51.81±13.25 23.76±9.48*t 值 0.223 4.619 0.084 4.350 0.098 4.069 0.106 4.758 P 值 0.824 0.000 0.934 0.000 0.922 0.000 0.916 0.000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CAP 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的临床治疗尤其是门诊治疗多以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为主。有学者指出,中国成年人发生的CAP 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及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与肺炎链球菌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6-7]。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大、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此类药物具备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接近静脉滴注的特性,尤其适合应用于门诊随访肺炎患者的治疗中。有研究显示,与单用盐酸莫西沙星相比,用清肺消炎丸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CAP 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SGRQ 评分。清肺消炎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其配方基础是《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此药的药物组成包括葶苈子、麻黄、人工牛黄、苦杏仁、石膏、牛蒡子、羚羊角、地龙等。其中麻黄具备辛温之性,归肺、膀胱经,可宣肺平喘,属于君药;石膏具有辛甘大寒的特点,能够发挥清泻肺火的作用;地龙可清热,亦能平喘,与石膏同为臣药;苦杏仁可起到止咳平喘的功效;葶苈子能够泻肺平喘;牛蒡子可起到解毒利咽之作用;牛黄和羚羊角可清热豁痰、凉肝熄风,同为佐药。全方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有研究指出,清肺消炎丸能显著改善肺组织的炎症因子浸润,影响ERK1 等基因的表达,调控黏着斑、Toll 样受体、ERK/MAPK 和Fc epsilon RI 等信号通路,增强抗炎反应,从而可显著抑制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8]。李荣香等[9]的研究显示,用清肺消炎丸联合西药治疗CAP 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其炎性因子指标的水平,且不会增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白晓瑞等[10]的研究表明,清肺消炎丸联合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治疗方案可有效增强老年CAP 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用清肺消炎丸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CAP 痰热壅肺证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