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运剑,吴示宇,钱章秀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 安徽马鞍山 243041)
2017年7月19日,马钢1号高炉定修,更换到期的布料溜槽,新溜槽安装到位后,未对其实际倾角进行测量便投入生产。使用新溜槽期间1号高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指标,但也出现了墙体温度低、中心气流不稳、频繁烧坏风口小套等问题。2018年1月12日定修,对新溜槽实际倾角测量,发现与齿轮箱刻度盘上的角度和中控显示的角度存在较大误差,再次更换溜槽并校准角度后,高炉布料矩阵逐步回归正常。
1号高炉炉腰、炉腹采用铜冷却壁,2017年下半年炉腰炉、腹温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显著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炉身下部,标高22751 mm处使用的是铸铁冷却壁,其温度波动很大,可反映出该高炉软熔带根部不稳定,气流的二次分布欠佳(图1-图4)。
图1 炉腹标高16205 mm处电偶温度
图2 炉腹标高17691 mm处电偶温度
图3 炉腰标高 19390 mm处电偶温度
图4 炉身标高 22751 mm处电偶温度
从7月19日起至2017年年底,累计烧损小套21个,为更换漏水小套休风8次,累计时间1193 min。被烧损的小套绝大部分为下部烧损,且多数集中在19#到25#小套之间,周向上为1#铁口和3#铁口之间(见表1)。
表1 烧损小套与换小套休风时间统计
2017年9月19日定修,查看料面,发现料面呈现深漏斗状,探尺频繁躺坨,实际料线远高于设定料线,之后对料制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图5)。
图5 2017年9月19日的料面
9月24日到10月13日期间,共出现管道气流4次,从十字测温上看,气流冲出的位置多位于距离高炉中心2.0 m-4.0 m处;从墙体温度和对铁水成分的影响上看,管道气流以上部管道为主。此为中心气流不稳定而边缘又压得紧所致。
由于护炉、气流变化等因素,高炉下部死料柱和铁水环流发生变化,2017年下半年1#铁口和3#铁口的流速低于2#铁口,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烧损小套中大多数周向上位于1#铁口和3#铁口之间(见表2)。
表2 2017年3个铁口的流速
每日下料批数维持在143-149之间,焦层厚度450 mm-463 mm。7月19日之前料线基本上为焦炭1.5 m,矿石1.6 m,7月9日定修时发现炉喉缸砖在1.5-1.6 m处磨损比较严重,于是将料线降低到焦炭1.7 m,矿石1.8 m。布料角度也相应地往内调。9月份十字边缘点温度升高,炉温波动变大,多次调整料制压边,效果不理想,高炉出现了偏尺、管道气流的现象。9月19日,打开检修门后,发现料面呈现深漏斗状,再次布料角度向内调,最外档角度达到36°,1#高炉历史上从未使用过如此小的最外档角度(见表3)。
表3 2017年下半年典型的布料矩阵
1#高炉属于炉役末期,炉缸局部侵蚀严重,长时间轮换堵风口控制冶强操作,炉缸周向上的工作均匀性欠佳,2017年下半年通过合理使用风量基本上能将风速和风口动能稳定在合适水平(图6、图7)。
图6 风口个数与风口面积的调整
图7 风口动能与实际风速
2018年1月12日打开炉顶检修门,进入炉内对溜槽实际倾角进行测量,表4-表6中,“旧溜槽”指2017年7月19日到2018年1月11日使用的溜槽,“新溜槽”指2018年1月12日以后使用的溜槽。
表4 旧溜槽的现场扫描角度
表6 新溜槽的现场扫描角度
齿轮箱内刻度盘上角度比中控室的角度大约大1.2°,这与以前历次测量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在常用角度段,旧溜槽的现场扫描角度比中控室角度大5°左右。9月19日以后使用的布料矩阵中最外档角度36°对应的实际值在41°左右。
新溜槽的扫描角度大约比中控室角度大2°左右。检修结束后,将布料矩阵整体外移3°,再根据高炉的气流变化适当调整。
溜槽作为高炉的关键设备,其角度的准确性和布料的精度对料面形状、块状带原燃料的分布影响非常大,进而影响到软融带的形状与位置,炉内气流的二次分布与三次分布,最终将影响到高炉的稳定性和经济指标。在以后的定修中,务必要查看料面情况,校对溜槽的实际倾角,更换溜槽时要对新旧溜槽的倾角进行对比,并做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