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9)
索绪尔将“符号”定义为“概念和声音-形象的综合”,如图1所示为索绪尔制作的一般符号图解,表面上由声音与形象所构成的“能指”实际上蕴含着概念所延宕出的“所指”,余韵无穷。本文中,笔者将这种所指理解为更为感性、抽象且富有意识形态指向性的概念,其符号学的阐释贴合于电影《钢琴课》在视听语法上的极致表达,尤其是影片借贯穿全片的钢琴曲和意蕴深厚的画面构图塑造出了细腻而鲜明的女性主义符号,并赋予其象征意涵,在影片中多处以隐喻与转喻的方式将导演想要表达的意识呈现于观众面前。
图1 索绪尔的一般符号图解
波伏娃于《第二性》中提及了男权语境下女性的“他者”地位。女性不仅被视为附庸,并且属于被统治的无权境地和失语状态,现实亦是如此。在电影《钢琴课》中,这一切的状态包括女主角艾达·麦格拉斯的抗争被巧妙地塑造为一系列具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影像符号。同时,导演简·坎皮恩以其独特的女性审美视角以种种视听意象符号勾勒出了格外浪漫却令人深思的女性故事。
关于影片中的重要符号性表达,背景环境的设计上有海洋、孤岛、原始部落、丛林泥潭等;物象上最为重要的有钢琴、裙撑等;人物设定上有艾达本身“失语”的设定、女儿佛罗拉的天使形象、以斯图尔特为代表的父权及夫权体系以及乔治·贝恩斯象征的原始欲望与纯粹爱情等。
在色调上,屋内的场景尤其是艾达与女儿相伴的时光,多为昏黄的暖色调;而屋外岛上的基调则是阴雨绵绵的冷蓝色,色调对比鲜明。
“象征”一词,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它通常隐匿于文本的叙述中,可以表征任何事物。因此,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通常是具有象征性的,学者便可以就他们所代表的事物进行阐释。
在《钢琴课》中,如上文所述种种被塑造的符号其实抽象于象征意涵的层面,便是女性处于男权世界范围缩小后的表达和意涵放大象征意义的阐释。
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上,导演使四人充满了具象征意味的关系。艾达本身毋庸置疑是当代女性的象征,其“失语”的设定即表明了女性在男性主导下话语权的丧失,也象征着女性反其道行之的反抗。女儿佛罗拉在影片中经常以白衣形象出现并给予其天使的翅膀,似小爱神丘比特的形象。尤其是她在海滩上随母亲的钢琴声起舞的场景,后景为蓝色的大海与天空,极尽美好与纯净。除了白衣形象之外,佛罗拉又总是身着黑衣,扮演着世俗对于母亲的劝导与规训,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她一念之间将艾达写给乔治·贝恩斯的钢琴键转交给斯图尔特,才酿成艾达断指的悲剧。在该片中,佛罗拉的形象既可以是上天对于女性悲哀近乎神性的怜悯与关照,同时也象征着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祝福与磨难。
细数片中的男性形象。与斯图尔特的婚姻背后是艾达父亲的命令,所以斯图尔特在片中象征着社会中的父权、夫权以及经济社会阶级的多重权力关系。而乔治·贝恩斯所代表的原始毛利人则象征着人最原始的欲望与渴求,笔者以为除了纯粹爱情之外,贝恩斯在片中从原始野蛮到对钢琴所代表的高雅艺术文化倾倒,虽说他对于钢琴的兴趣源于对于艾达的兴趣,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爱上她的最初模样是海滩上第一次绽放笑颜和魅力的艾达,这可以被认为是艺术文明的象征,衬托出野蛮与文明的对比,
谈及此处,便不得不提全片中最关键的象征意象:钢琴。它的意涵无疑是多重的,除了前文提及的“艺术文明”的象征。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作者将钢琴塑造为艾达区隔于现实失语状态的精神避难所。同时,钢琴在整部电影中不仅象征着文明、营造了灵魂寄托的存在,艾达对于钢琴的坚守更像是执守阵地的战士,钢琴也就意味着她进行命运抗争的堡垒,在难以逃离的男权彻底控制下为自己圈出一片净土。
从精神分析学说出发是象征上的表意,而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该片中绝大部分符号都有着一定的隐喻和转喻色彩。
隐喻和转喻的意象在本片中被多次运用,最明显的依旧是艾达的钢琴,在影片中贯彻始终,未曾缺席故事里任何一个高潮段落。开头部分,由于斯图尔特的漠不关心,拒绝帮助艾达搬运钢琴,画面定格于艾达的背影特写,远景是海滩上渺小而孤独的钢琴。这种极致孤立的构图既是在用钢琴隐喻艾达的处境,也是在以钢琴转喻女性与现实的处境,艾达的痛苦与绝望就是女性这一群里孤立无援的个体再现。“裙撑”这一意象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首先是艾达和女儿佛罗拉在海滩上度过的一晚,她用自己的裙撑和树枝支撑起小小的帐篷以作为避风的港湾,这一处设定有着相当的隐喻色彩,裙撑隐喻女性的性,具体而言象征子宫,对应之后乔治·贝恩斯多次钻入艾达的裙底,以及艾达与乔治陷入爱欲时剥离的裙撑。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树枝”喻义男性的性器官,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隐喻在艾达初登孤岛时便已然揭示了社会背景下男女之间的原始关系。
影片的整体背景被设置为孤岛,一是抽象转喻着真实的人类社会,二也是在暗示女性与现实世界的“他者”关系,是一个被边缘化的闯入者,而非这个世界的主人。所以当她寻得所谓的真爱与自由,她舍弃了钢琴,因为她也不再需要钢琴为自己画地为牢,也不再需要借其宣泄情绪,她可以被平等的尊重与对待。女性要真正的成长以来,必然要在抗争之后彻底舍弃自我囚禁的枷锁,敢于相信并追求固具有相互性或许无法永恒的情感。艾达身上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却拥有着嶙瘦背后棱角鲜明的面孔,从一开始就展现出极致的自我与孤独,眼神中充满了不屈的魂魄。
不仅如此,影片还借用了部分神话传说,将现实社会中男性加诸女性的压迫和暴力转喻于视听剧情。如影片后半部分斯图尔特暴怒将艾达的一根手指斩断的情节,早在影片40分钟时,就以人们排练《蓝胡子》戏剧中丈夫以斧子虐杀妻子的情节做了铺垫,中间加上排练和表演更是反复出现与强调,直到最后现实里艾达真的遭受了童话里的不幸,将女性的永恒般的悲剧与不幸推向了最高点。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对资产阶级的主流电影,特别是通过对好莱坞经典电影模式的视听语言的解构式批判,来揭露其意识形态深层的性别歧视的本质。”
在这其中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凝视”与“被凝视”的主体问题。《钢琴课》最为一部典范式的女性主义电影,在这一点上必然做出了彻底女性主义的思考。影片一开场,画面中的没有艾达的面部,只有透过她的双手看世界的主观视角和被双手完全遮蔽的面容。艾达在此处便表明了女性对待凝视的态度,即拒绝凝视。
而回归男性与女性之间“凝视”与“被凝视”的复杂关系,影片亦是采取了颠覆主体性的镜头语言。如片中有着一系列对于艾达眼睛的特写镜头,在于突出其格外坚毅有力的目光,并且着意被演绎为“凝视”主体的状态,特别是在艾达的眼神之下,导演刻意给予两位男性稍显慌乱的反应镜头,再度衬托并强调出女性对于男性富有威慑力的“凝视”。如斯图尔特在暴力对待艾达后,趁着艾达昏睡想要侵犯她,却因为她的眼神退却,便是对于女性“凝视”主体的确立以及强烈的反抗意识非常直接地描绘。亦如艾达主动走近,拉开帘帷,看到贝恩斯的裸体,只是一刹惊讶,而后便坦荡地对其进行凝视,完全成了“凝视”的主体,而男性则反而成为视线的承担者。影片中对于人物身体的描摹,也多是以男性的正面裸体出现,而女性则多为侧面或背面,对于男性身体的凝视时间与引导力度显然大于女性。
在索绪尔的理论中,语言是一种社会设置,包含系统化的规则与传统。而在这种形成固态的运行成规下,人们便得以“言说”,即交流。观众之所以能够理解视听语言所构建的故事,是因为观众通晓该语言。而电影构建了全新的符码即视听语言便是希望观众通过这个语言系统下的“言语”来与影片产生对话。
《钢琴课》既在较为标准的影像镜头语言之下,又竭尽所能遵从了女性主义理论讨论的焦点,于是在影像艺术的语言体系之下,导演又着力塑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语言”体系下的格格不入。对于艾达人物形象上“哑女”的设定,即符合男性意识下没有话语权又应顺从于其话语体系的女性形象,可是当艾达象征的女性形象完全拒绝“言说”之后,“失语”状态就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更有力量的抗争,且与传统意义中男权压迫下的缄默不同,艾达是通过意念中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艾达的沉默虽是被迫的,但也是积极的,主动的。她通过钢琴,女儿,肢体语言,写作,来显示对男权社会的愤慨和反抗。但在失语状态下,艾达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当她深陷情欲即得以释放出一部分“本我”时,她发出了喃喃声。而当她终于和自己所爱逃出荒岛,她开始练习说话,即便是在黑暗里,但依旧象征着女性的自我抗争未曾停止,但女性至少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即便在练习和成长。
《钢琴课》看似是遭受悲剧的女性故事,但无论在情感关系还是叙事逻辑上,女性都牢牢占据着主体地位。
无论是丈夫斯图尔特还是恋人乔治,片中的两位男性在艾达面前都是被摆布、被吸引、被征服的对象。尤其是片中分别有两个男性匍匐于钢琴之下的画面:一是在海滩上,斯图尔特和一群帮忙搬运行李的土著被前景巨大的钢琴压制,所有人都在钢琴脚下活动;二是在钢琴课上,乔治让艾达掀高裙子,整个人躺在钢琴之下,颇有“倾倒于钢琴之下”的意味。但这两处在精神层面上,皆可解读为女性对男性的收编,她使得二人倾心,为其艺术的美丽蛰伏,只不过一人采取了聆听,一人则愤而进行把暴力的伤害,企图折断其精神的翅膀。
相比之下,在叙事上导演更多使用别样的镜头语言将原本男权社会中认定的规训进行畸变地描绘,比如斯图尔特与艾达幽会时的广角镜头等。斯图尔特在听到艾达意念中的请求和哀诉之后最终选择了放走艾达,成全她的自由和爱情,这种抉择本质上还是女性精神下的幻想产物,是一种符码式的童话表意。
影片《钢琴课》于人影响最为深刻的情感表意便在于,电影头尾皆是以女主角艾达的旁白进行,并且刻意选择偏纯粹化略有些孩童感的音色。影片一开场的画外音便说道:“你听到的并不是我口中发出的声音,而是我心里的声音。”一句台词本身表达的便是艾达内心的独白,女性的独白。而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甚至是本我的体现。
其次,该片名为《钢琴课》,钢琴曲在电影中贯穿了所有重要情节,也成为表现艾达主观情感最为重要的媒介。这段音乐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8次,每一次都以不同的方式或变奏,演绎剧情发展和人物情绪转折变化。
情欲的直观表现和女性对其的主动寻求就更不必说了。在精神分析学中,性的本能即情欲的追寻本身就是对于本我的重要表达。艾达从游离到纠结到面对自己的感情主动去寻找乔治,并将对他的爱镌刻在被自己视作生命的钢琴之上。她对于爱情的肯定、牺牲以及果决的舍弃与重生都表现了一个女性面对世界、面对自己最本质的欲望与情感,她属于自己,而不属于时代、家庭和任何人,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被誉为“现代的女权主义经典之作”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看似美好的结局,笔者以为从现实悲观的价值来看,与其说这是一场女性主义的突围与胜利,倒不如说这是导演站在自身的女性视域立场自我构建的一个梦境。“人是符号的动物,只有通过符号才能认识自己身边这个实存的世界,创造自己的文化。的符号来认知真实的经验世界,反而沉溺于自我幻想的符号世界中难以自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钢琴课》这部影片中,女性依然是以一种逃离的姿态离开象征着男权社会的孤岛,而丈夫的让步,即父权制的妥协,在现实世界中又何其无望。简用众多女性主义的符号勾勒出对于现实的批判与反思,但或许终究还是自我囚禁于对于美好梦境的渴求,给了她笔下的女性一个所有人都期盼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