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玮
(无锡太湖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064)
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历来十分重视社区服务式学习的育人作用。美国学者奥森指出,学校教学不应脱离社区环境独立存在,而应主动搭建与社区的交流合作平台,根植社区服务大众。美国教育家康德尔指出:教育的全过程不仅限于学校的学习,学校以外的学习渠道比学校内部更为重要,他们甚至能够影响甚至制约学校的学习。康德尔认为社区服务式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学习”,学校需要将社区服务内容与课程内容、学术标准对接,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核心要素之二是“服务”,学生通过公益性质的服务活动,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建立有机联系,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公民责任感的培育。我国的大学社区服务教育虽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发展成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1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发行的《社区志愿服务手册》,从社区服务理论、实务、组织和拓展四个方面为社区志愿服务规划了行动纲领。2016年,团中央《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中提出:“针对学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大学生综合能力鉴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标准。”
刘振中(2018)认为: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公益精神,是有效的隐性教育途径。传统说教式的显性教育,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性和自发性的公益精神。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渗透着公益精神的具体内容,大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公益精神培育效果。朱翠贞等(2021)认为:社区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公益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联合政府机构、社区开展层次较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服务,能够强化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奚恒辉(2018)认为大学生通过社区志愿服务,能够与部分社会群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取得无形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将为大学生今后可能进行的公益创业事业提供支持,既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又能促进动社区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应当改变传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全方位育人。大学生参与志愿社区服务,实现了课程思政与德育实践的一体化,开辟了高校思想教育新的阵地。
斯钦在(2019)主张通过校区+社区+课堂的实践教育模式,多维度平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要求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价值相结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规范、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就业教育等内容,融合校区、社区、课堂的教育资源和能力,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社区服务中,促使大学生主动投身于社会公益服务事业,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当代青年将亲身参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过程,肩负着重大而特殊的时代责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当代青年要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起为国家做出贡献、为社会履行责任的使命感。社区是国家的基层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大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情、社情,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行动自觉。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需要承担各式各样的社会角色的职责,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代入感,能够迅速理解和把握各个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利他”的志愿活动中,促使自身的思想意识从“自爱”转化为“他爱”,在“他爱”的行为中,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也获得个人成长与完善的机会。
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只能获得理论知识和有限实践技能,而深入真实的社会环境,在社区服务中体验真实的生活,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提升适应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铺垫。20世纪90年代,加州大学阿斯廷教授团队曾经对参与社区服务的学校进行长期性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包括专业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自我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和沟通能力的提高、领导力的提高、正向价值观的提个和社会服务意识的提高等。
1.有助于向社区辐射大学优秀文化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12月)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高校和社区共同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是大学文化向社会辐射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在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还能够将校园文化带进社区,能够提高居民的精神文明层次;另一方面,志愿者奉行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能渗透到社区,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2.有助于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
社区工作的主要矛盾是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社区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和服务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整合大学生资源力量投入社区服务,不但能补充社区工作人员的数量,还能利用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完善社区服务项目,提高社区管理能力,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且,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数字应用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区工作者手工登记等低效的工作方式,帮助社区相关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满足新型数字化社区的建设要求。
3.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高校和社区等社会组织整合多方志愿服务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既能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有利条件,又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性项目。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能带来大学声誉的提升、社会参与面的扩大等一系列正面效应。一方面,社区受益人群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优秀人才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使高校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公信力,促进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中营造出一种良好文明的氛围,能够激励更多的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志愿服务氛围,促进和社区和谐发展并辐射全社会。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动机模糊。根据动机理论,不同的志愿者有不同的动机和目标,他们的动机是多重的,但也是有优先级的。斯图德(2013)提出了匹配假设论,即在持续志愿服务阶段,当志愿者的主要动机得到满足时,未来志愿者会有更大的再次志愿服务的意愿。然而,大学生志愿者普遍对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的意识、理解和思考不足,对志愿活动缺乏心理上的期望。这些原因会导致大学生们难以在志愿活动中建立角色认同,导致短期项目中志愿者的流失,长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动力丧失。
其次,参与社区服务主动性不强。陆玭(2021)在一项调查中得出结论: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渠道大多是校外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自行参与的比例很低。其调研的5所学校,都将大学生参加校外志愿服务与学分或者其他奖励挂钩。这些强制性的规定,一方面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有效开展,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主观意向性不强。
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还存在其他面的问题。如高校与社区缺乏沟通机制,导致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供需偏差;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还存在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服务方式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等问题。
首先是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内涵为目标,完善大学生社区服务培训机制。志愿服务培训工作要坚持正面引导,使大学生认清服务的目标和宗旨。此外培训工作还需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针对性开展服务内容的培训。其二,设置社区服务的志愿者组织,通过信息共享、经验汇报、成果交流、建立服务档案等活动,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长期、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其三,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通过建设志愿服务站点,规范志愿者注册和身份认定制度,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奖励制度等方式,提高管理和水平,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期有序开展。
“奉献、爱心、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切,高校要发挥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者应贯彻志愿者精神,在扶残助残、敬老托幼、文化建设、环境整治、知识宣传等社区公益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阵地,在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同时,将志愿精神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把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体,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对提高社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着显著的增能作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志愿服务应合理运用网络、平台、渠道等数字资源,构建智能、普惠、共享的常态化社区服务生态系统。政府、社会和高校有责任搭建“政府+社会+高校+社区”信息互动平台,利用大数据整合供需双方的信息与资源,发掘社区志愿服务的新路径,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和服务内容的适配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不断革新,但是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总体上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因此学校应当和社区形成统一的认识,邀请社区志愿服务机构中的资深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类实践课程设计和实施,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此外,高校双创学院等机构也可依托社区资源,开设相关课程,指导社区服务双创项目,打造沉浸式社区服务实训平台,为学生将来的创新创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社区服务是一项公益性活动,不应设置物质奖励,而是应当以灵活、适度的表彰如绩点加分、评优、公开表扬等方式,在精神层面予以肯定,促使大学生志愿者自发主动地参加社区公益服务事业。
另外,稳步推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需要资金保障,高校和社区要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募集社区志愿服务基金,作为项目经费及人员培训支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在利他的志愿服务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推动志愿服务长期、稳定开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除了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还应该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团建活动,培育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并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个群体,共同传播爱心,传播正能量。
文化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类社会行为的强大力量。当志愿者文化形成社会的普遍价值时,每一个人都将成为志愿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纯粹的利他主义的服务如“雷锋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最高境界,但是志愿服务也不应该拒绝从利他服务中受益,这对于培养个人志愿精神、推进大众参与志愿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逐步建立一种对志愿者充满关怀的文化氛围,需要鼓励大学生从周围的小事出发,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在完成实际的项目或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后,获得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最总影响他人加入志愿服务组织,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综上所述,志愿者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嵌入到集体行动中的一种生产性活动。因此,长期的志愿者活动必须依赖于组织活动,而提高专业化水平则主要依赖于大学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关爱志愿者的文化氛围会影响志愿精神的传播,从而影响人们对志愿者活动的态度。因此,为志愿者营造一种充满普遍关怀的文化氛围,可以减轻参与者的心理负担,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志愿者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激励和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做到更精细或者是更能从微观的方面进一步开发大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的优势,挖掘潜力,突破极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还需要不断地去摸索,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