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电视新闻传播方法研究
--以连续15年报道“中国文化之旅”为例

2022-08-09 01:53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王延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技艺文化遗产

■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王延军

1.中国文化之旅

“中国文化之旅”是一项关于中国非物质文艺遗产的探访采风活动。从2007年开始持续至今,已连续举办15年。活动于每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前后举办。“中国文化之旅”每年都会确定一个探访主题,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深入全国各地,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探访各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访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参加。

中国文化之旅相继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各省市非遗保护中心、清华美院等单位组织并提供学术支持。15年来,“中国文化之旅”先后探访了中国25个省及直辖市和6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4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了13场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培训500多位非遗传承人。

2.中国文化之旅电视新闻传播情况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连续15年全程参加了中国文化之旅。拍摄视频素材近50个小时,采访各级非遗传承人一百多人。采访非遗专家、各类文化学者50余人。基于如此丰富的素材,采制播发了近百条新闻专题报道,在《北京您早》、《直播北京》、《都市晚高峰》、《晚间新闻报道》等新闻栏目中播发,播出总时长近300分钟。其中,包括消息综述、新闻特写、人物专访、现场纪实、记者体验、新闻调查等不同的体裁,力求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非遗、走进非遗。

3.非遗保护电视新闻的传播方法研究

3.1 充分应用镜头语言,全景、真实记录非遗全貌,要有现场感

摄像机对于现实的“复制”具有天然的优势,是目前最为适合记录场景、声音等现实元素的手段。视觉表达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根本的传播形式,它使得传播回归感官的接触,因此也让传播回归到一种更合理的人类经验形式。

在2007年,也就是中国文化之旅举办的第一年,探访团队在甘肃武威的沙漠上,看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攻鼓子舞》。在一望无垠的黄色大漠上,几十名鼓手从大漠深处走来,开始了他们震撼的表演。那一刻,大漠似乎成了鼓手们的金色鼓面,扬起的黄沙好像是舞台上的层层帷幔。在现场,我们使用3台摄影机,分别从大全景、中近景和特写三个景别同步拍摄。在专题报道《攻鼓子舞 沙漠深处的最强音》中,编导只使用了很少的解说词,主要是通过字幕、现场画面和音响,将观众代入现场,感受这项非遗独特的震撼人心的魅力。

文化之旅的整个探访过程都是驱车行进,我们得以详细的记录整个的探访行程。由于很多非遗项目都散落在深山或者是在遥远的村落,驱车大半天才可以到达。我们会用镜头记录探访路途中的关键点,在报道中也交代给观众。在逐渐推进的镜头下从区域省、市走向县、乡、村、镇,观众跟随镜头被纳入了与传承人的籍贯同样的地理身份之中。我们希望这样的编辑手法,能够让观众的身份由旁观者变成了亲历者,由看热闹转变为看门道。更容易理解一个非遗项目产生的背景和精神内涵。

使用这种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在15年的探访中,我们先后对格萨尔史诗、侗族大歌、甲路抬阁、嗦啰嗹、安塞腰鼓、蒙古长调、宛梆、秦腔等几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专题报道。让没有机会接触其他地区非遗的全国各地的观众,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感受、喜爱这些珍贵的非遗。

用摄像机等设备记录下大量场景和细节,再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剪辑,这样诞生的视频作品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也会有艺术的美感。这些美感的主要来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孕育环境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内蕴,而影视手段能够真实的保留大量的细节和场景,这也意味着相比于其他手段和形式,其保留了更多、更加重要的信息。

下表为15年“中国文化之旅”的探访线路及主要的探访项目

3.2 在报道中寻求非遗与受众间的情感连接和共鸣

在传播过程中,要重视对内容的精心打造。不仅重视传播信息本身的实时性和逻辑性,而且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可以说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凝聚着当地人民最质朴的情感。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这种情感是共通的,很容易产生共鸣。在非遗的报道中,应该将这样的情感因素提炼出来,去感染观众。

2015年,中国文化之旅抵达陕北,探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在延安的宝塔山上,陕北民歌传承人演唱了《祈雨调》、《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五哥放羊》、《绣金匾》等歌曲和多首原生态的信天游。“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首首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表达了陕北人民对黄土地的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纯真爱情的追求。

如何通过电视新闻报道将这种纯真、质朴的感情传达给观众,我们在专题报道《陕北民歌:情系黄土地歌声入心怀》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将陕北的民歌分为两条情感线,一条为豪情线,一条为爱情线。我们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片头曲《祈雨调》作为开篇,接着剪辑到歌手现场演唱《祈雨调》的画面,通过《祈雨调》、《脚夫调》以及其他的劳动号子告诉观众,这些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热爱家园、不断的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争取更美好生活的豪情。在另一条爱情线上,通过《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等民歌的柔美旋律,将陕北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陕北民歌中找到这两类情感元素进行传播,就是希望能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让陕北民歌传唱到人们的内心深处。

3.3 挖掘名人与非遗之间的故事,让名人为非遗代言

在文化之旅15年的探访中,每年都会有文化名人、演艺明星参与其中。他们会随队深入边远的村庄,探访原汁原味的珍贵非遗,也会在沿途举办的各种非遗论坛上发言或者参与讨论。他们中,有直接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者,他们在非遗学术研究和保护传播方面硕果累累,已成为这一领域的意见领袖;有家喻户晓的演艺明星,他们热爱非遗,一直不遗余力的对非遗进行跨界文化传播;还有的是其他行业的翘楚,虽然本职工作与非遗无关,但是他们深爱非遗,影响并带动了身边的很多人了解、传播、热爱非遗。名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通过报道他们和非遗之间的故事,让他们为非遗发声,为非遗代言,这样的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的传播效果会更好,能吸引更多观众关注非遗。

2015年到2017年,著名文化学者、《汉声》杂志社总策划黄永松先生连续3年参加中国文化之旅。我们也先后制作了三期电视新闻人物专访,介绍了他挖掘、保护、传承非遗的感人故事。报道中,黄永松先生娓娓道来,讲述了他是如何发现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又是如何将她推向世界大舞台的坎坷经历;讲述了他和团队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向无数的老人学习编结法,结集出版《中国结》系列丛书,让“中国结”红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他还讲到了浙江温州一家蓝印花布染坊无法维持经营,即将关闭。他当即认购一千条,请染坊主人至少再做一年。一年中,他抓紧编纂《蓝印花布》的专辑,出版后,全世界纺织界的专家、学者都来看这种失传千年的工艺,当地的生产到现在仍然欣欣向荣。

我们相信:听了黄永松先生这样深情的讲述,看过这样的电视人物专访,观众一定会被名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所打动。也会对他们倾注心血保护的非遗更加关注。

提起词作家方文山和歌手吉克隽逸,近几年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们都拥有众多的粉丝,受到很多年轻朋友的喜欢。他们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参加了文化之旅的全程探访。在10多天的行程中,经过深入的了解和采访我们得知,他们不仅深爱着非遗,而且在创作中不断的尝试加入非遗的元素,更广泛的传播和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还会从非遗中寻找到创作灵感,让他们的作品独具韵味。

我们也分别制作了2期人物专访类的电视新闻报道。在《从“青花瓷”到“菊花台”词作家方文山在非遗中邂逅创作灵感》这篇报道中,方文山说:他非常痴迷书法、古琴、陶器烧制、木刻等非遗项目,不仅是欣赏学习,还亲自上手制作。他和非遗手工艺人一起合作制作的《歌词/减字谱》系列作品,在多地进行展出,受到了广泛好评。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歌曲《青花瓷》的创作思路,就是汝瓷烧制技艺这项非遗带来的灵感。歌词的第一句“天青色在等雨”中的天青色就是汝窑的颜色。

在另一篇报道《吉克隽逸 我的歌中有非遗的味道》中,歌手吉克隽逸也表达了对非遗的深厚情感。她说从小她就浸润在彝族的非遗文化中。音乐、舞蹈、手工艺等各类非遗,在她看来,都是有颜色、有气味、有温度的。非遗提供给她丰厚的创作土壤和灵感。通过2017年文化之旅的非遗探访,她结合苗族民歌的元素,创作了非遗公益歌曲《尘世》,在我们的专题报道中首次为观众演唱。

在保护与传播非遗的电视新闻专题报道中,我们采用了名人专访这种形式。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希望为普通观众揭开非遗的神秘面纱,打开了解非遗的那扇门。通过名人的作品,让观众感受非遗之美,体验非遗之好。让他们在“追星”的过程中,也逐渐成为非遗的粉丝。

3.4 应用对比的报道方法,增加新闻的趣味性

坦率的说,目前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从电视新闻报道方面来看,有时候即使使尽了浑身解数,利用各种电视报道手段,有关非遗的报道也可能提不起观众的兴趣。尤其那些对边远地区,非表演类非遗的报道,由于缺乏接近性和关联度,普通观众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特别关注。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文化之旅的非遗报道,我们开始使用对比的报道方法。这个灵感的产生,是因为参加文化之旅的次数在增加、探访的非遗项目越来越多、累计的各类素材资料越来越丰富。

在15年的文化之旅中,探访过的非遗项目超过了400项。仅刺绣这一项,我们就先后探访过蜀绣、湘绣、水族马尾秀、满族民间刺绣、羌绣等。古法造纸,也陆续探访过陕西户县古法造纸技艺、贵州丹寨石桥白皮纸制作技艺、四川夹江竹纸制作技艺、青海藏纸制作技艺等项目。此外,我们在不同的地域,也多次探访过年画、剪纸、瓷器烧制、泥塑等非遗项目。我们发现:有一些项目虽然名称相同,但是技法、艺术特色却不尽相同;有一些项目名称不同,但是在制作过程、工艺技法等方面异曲同工;还有些项目名称、技法、艺术特色都如出一辙,但是传承情况却大相径庭。这些非遗项目的差异,是对比报道的基础,也为对比报道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应用对比报道的方法,我们先后制作了《针脚下的非遗:从南到北看中国刺绣》、《东西南北看中国剪纸:粗犷细腻风格各异》、《年画寄深情 技法各不同》等多篇报道。通过横向的对比,展示出每一项非遗所依托的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独具的艺术魅力,以及在传承发展和活态化创新应用方面的经验。在报道中,我们尤其注重一些细节的展示,比如一直可爱的老虎,各地的剪纸在形象表现上,技法上有什么不同,差异的产生和当地的文化传统有哪些联系。同样要表现牡丹,不同地域的刺绣作品在花型、构图、色彩、针法方面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又是如何形成的。于细节中展示非遗的魅力,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种对比不仅可以是国内非遗项目之间的,也可以放眼世界,和国外的传统手工艺进行对比。2019年,我们在日本探访了“和纸制造技艺”。在福冈郊区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里,一个家族的几代人都在一间和纸作坊里传承着这项技艺。也经常会有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学习造纸技艺,包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在日本,能熟练掌握和纸的织造技艺,是一件非常令人尊重的事情。传统的和纸,也广泛应用于日本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很好的销路。这也意味着从事这项工作,有着很好的收入。

造纸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像日本“和纸制造”这样的古法造纸技艺,在我国的多地都得以保留,大多数都已经成功申遗。在这15年的文化之旅中,先后在五个地方探访拍摄过5项古法造纸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比两国的古法造纸技艺,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产品的市场开发、传承人培养、从业者待遇等方面。我们制作了三期的专题报道《“纸”上看工艺:中日传统造纸技法异曲同工》、《“纸”上看传承:学习传统技艺为何会有门庭若市与无人问津的差距》、《“纸”上看市场:日本和纸旺销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中日传统造纸技艺多方面的对比,让观众直观的了解在保护和发展这项技艺方面两国目前存在的差距。也希望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中国古法造纸技艺的传承发展,如何借鉴日本的经验,尽快的缩小这种差距。

采用“对比式报道”的方法制作非遗的电视新闻专题,信息量更加丰富,可以让观众获取更多的知识。应用大量的素材,在相似的非遗项目间进行对比,能够增加新闻的深度、厚度,并引发观众的思考。通过对比,找到非遗项目间细节上的差异,这个过程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收看这样的新闻报道,也自然会激发观众对非遗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3.5 从全球视角传播报道中国非遗

3.5.1 报道聚焦中国非遗对其他国家非遗项目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非遗项目也传播到了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类似的非遗项目,中国的和其他国家的是否有某些联系,其他国家的非遗是否就是由中国传播而去,或是受到了中国非遗的影响?在非遗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寻找并建立我国非遗和其他国家非遗之间联系,这样的思路可以增加非遗报道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受众。

这样的创作思路源于2019年,当年的文化之旅深入“天涯海角”,探访了海南省多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黎族毛纳村,传承人现场展示的“黎锦织造技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黎锦的图案与纹样非常独特,色彩厚重但不失层次。黎锦技艺的最高等级织造精品“龙被”,其讲究的工艺、精湛的技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刚刚结束文化之旅的海南探访,我们又受邀赴日本参加了一次日本传统文化的考察活动,考察了日本传统工艺品“博多织”。在博物馆中,一件件精美的“博多织”作品似曾相识。我们惊喜的发现:无论是图案、纹样,还是色彩与织造技法,它与“黎锦”都很相似,似乎蕴含着某种联系。我们就以此为切入点,制作了专题报道《从“黎锦”到“博多织”看中日手工织造技艺的渊源》。报道中,通过画面展示了两种织造技艺的相似之处,通过对比,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日本“博多织”是否就是由中国黎族的“黎锦”技艺东渡扶桑而形成的。通过这个悬念的设置,引发观众的兴趣。节目中,还剪辑了多位中日文化专家的采访,他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这种可能性。虽然没有一位专家能最终论证日本“博多织”就是由“黎锦”演变而成,但是他们都谈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可以说每一件日本传统工艺品中,都可以找到中国非遗的元素和影子。

这篇报道最后的解说词,我们这样写道:“关于黎锦和博多织的渊源,我们会继续求证。可喜的是,这两项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黎锦制造技艺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被列入联合国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多织早在1976年便被日本政府指定为“传统工艺品”。如今,黎锦和博多织在匠人们数百年来织物技法的传承和改良中,不断汲取时代精粹,融入现代艺术与审美,展现出极强的时代精神。”

3.5.2 报道要表现国际社会对中国非遗独特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与推进,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不仅被国人熟知,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邑剪纸就是其中的代表。旬邑剪纸创作的代表人物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民间艺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她的作品先后在法国、美国、德国、东南亚等国家展出,并引起轰动。多幅作品被西方美术馆和个人收藏。

旬邑剪纸是2015年文化之旅的重点探访项目。在旬邑,我们拍摄了库淑兰老人生前居住的已经几近倒塌的土窑洞,展陈在群众艺术馆里的她的多幅作品,其中就包括那幅高达4米的让众多专家、学者和观众感到无比震撼的剪纸作品《剪花娘子》。采访了多次陪同库淑兰赴国内外参展的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党荣华,最早将库淑兰介绍给世界、并编辑出版专著《剪花娘子库淑兰》的著名文化学者、《汉声》杂志社总策划黄永松。根据这些素材,制作了专题报道《黄土高原的剪纸婆姨 惊艳世界的“剪花娘子”》。这篇报道,我们的重点放在了国际社会对库淑兰及旬邑剪纸的高度评价上。两位被采访人也介绍了库淑兰剪纸在国内外办展时所引发的轰动。希望这些内容,能引起观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3.5.3 报道要体现国际学术界对中国非遗课题研究的重视

国际学术界对中国非遗的研究方向与成果,也是15年来文化之旅中我们在努力寻找的线索和报道方向。2013年的文化之旅在江西探访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青阳腔。说起青阳腔,很多中国人都不是很熟悉,但是这项非遗受到了很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当地的研究人员介绍:青阳腔一直是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文化学教授的研究课题。中国湖口县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刘春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介绍:很多青阳腔的重要文献资料,包括明代的剧目刻本,都珍藏在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牛津大学的图书馆,以及日本内阁文库,丹麦、奥地利等国的国家图书馆。

根据这些线索,我们制作了专题报道《中国非遗青阳腔成为全球人类文化学者的热门研究课题》。报道了海外学者对青阳腔的研究历史、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青阳腔史料在国外的收藏情况,也分析了青阳腔受到海外学界关注的原因。希望来自全球的聚焦与关注,能够影响到国内的学术界和普通的国内观众,从青阳腔开始,更多的研究、关注中国的传统非遗。

4.结语

保护与传播非遗,电视新闻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未来,还需要在传播形态、技巧和方法等方面继续研究、探索。通过非遗传播为保护非遗助力。

4.1 继续结合中国文化之旅这一平台,做好非遗保护的电视新闻传播

风雨15年,中国文化之旅还将持续非遗保护之路。未来,我们希望在每年文化之旅的策划阶段就开始介入。结合当下的新闻热点,为每年文化之旅探访地点的选择、探访主题的确定提出建议。像重走之前的探访线路、回访曾经探访过的非遗项目等,让保护非遗的电视新闻报道更有悬念、更有故事性,更吸引观众。在今后的探访报道中,还将更多的使用调查类的新闻报道方法,就各地非遗保护的现状、各项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果,不仅从各地官方获取信息源,还要深入当地的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传承人以及市场中,了解非遗保护更全面的信息,为观众制作出更客观、全面、权威的电视新闻报道。

4.2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新非遗保护传播方式

在非遗保护传播中,新媒体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传播范围,会触达到传统电视新闻收视人群之外的圈层和群体。未来,我们将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在包含视频号、公众号、热门微博、APP等官方新媒体矩阵上发布非遗保护的相关报道。

在新媒体的报道内容方面,除了转发电视端已播出的非遗保护的新闻,还将会根据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将文化之旅15年来采录的丰富的非遗探访素材进行二次的编辑,以短视频、图文视频、图集、热门话题等形式向受众传播。在今后的文化之旅探访中,也会引入官方新媒体直播,慢直播等形式,力争吸引到更多的电视端以外的新媒体受众人群。

未来,我们还计划邀请更多的非遗保护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北京广播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加入到非遗保护文化之旅的探访活动中。邀请他们参与新媒体的直播,并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提高非遗保护的热度,吸引更多的线上活跃用户,关注非遗、热爱非遗。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