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课堂提问艺术浅析

2022-08-08 16:49:05路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古诗词初中语文

路璐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地提问,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合理的改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有技巧的提问,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教学的认知,还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分析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课堂提问是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更好地交流,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然而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提问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掘教学中具有艺术性的提问方式,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当学生对某一特定的过程或某一特定的技能感兴趣时,他们可以沉浸在相关的学习中,更主动地进行相关的探索和研究。新教改之后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实现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课堂提问艺术,就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让学生有足够的活力去寻找答案。例如在进行李清照的《一剪梅》教学时,教学可以引入《一剪梅》这首民俗歌曲,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妙意境,然后可以为学生设计: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将作者的感情推到了哪一个高潮?等一系列問题,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有效运用。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教学活动的时,首先要了解整体的教育目标,然后根据教育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研习并按照教材内容提出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沙漠的景象进行描述,以此深入感受荒凉大漠所显现的温柔与温暖。又如在杜牧的《江南春》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又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教师以此类问题,通过层层递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全诗再进行研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诗中所展现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分析,进行独立思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最后得出答案。

课堂提问不仅是要针对一部分学生,而是要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分层次的问题,以符合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应在综合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分类,提出相应的教学问题,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例如,教师在讲授古诗《春望》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什么?实际上是写什么?对于中等生可以设计问题: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而对于优等生则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并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通过这样层次性的课堂提问艺术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以保证问题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应该集中在语文的核心知识上,而且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难度过高的问题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过低的问题又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提问的时机和火候是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重点。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提出合理的问题,才能达到最佳的提问教学效果。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应秉承“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原则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具有艺术性的问题是知识的连接点,即学生思维的转折点。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数量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要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问题的数量,以减少一些烦琐没有技术性的问题出现,并在提问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对于难度适中的问题,从问题的提出到指定学生来给予回答,所留有的时间应为1~3分钟较为适宜,而开放题和中等难度题的时间应适度增加,以此协调好课堂进度与提问时间的关系。比如在进行古诗《渡荆门送别》的教学时,学生学习这篇古诗的难点在于很难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给学生留了时间来对古诗进行分析理解,在对全诗的意境进行鉴赏后,老师为学生设计问题:“诗人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哪两种思想情感?”然后引导学生通读全诗,并与诗句的翻译结合起来,得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的远大抱负。然后教师继续为学生设计问题:“诗人在思念家乡和实现远大抱负之间做了什么样的选择?通过诗中的哪一句可以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最后获得正确的答案。

新课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传统的过程,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教学时,教师不能只限于传统的提问方式,而是要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备课时,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课本内容,提炼更有价值的问题,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预先设定接近教学目标的提问方式。课堂问题可以从记忆、理解、应用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对于问题的艺术性设计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避免低水平的结构化教学问题。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让问题易于理解,创新设计问题的情境,从简单变为抽象、感性转为理性,按照逐层上升的原则,设计与课本内容相应的问题,以达到优质的课堂互动目的。例如在对《次韵刚父即事绝句》一诗进行诗词鉴赏时,教师应设置“后庭花”的典故,让学生进行了解,为学生设计问题:作者借“后庭花”的典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让学生对“后庭花”的典故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感受本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有效运用想象力寻找答案的各种可能性,培养了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深刻了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方面创设问题情境。由于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心理也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后,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与学生心理需求相符的提问情境,快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吸引人。例如,在讲到《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进行译读,然后为学生设置问题:诗人是在什么地方送别好友的?有什么景色?以此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通过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将自己置于那样的环境找中,更进一步感受诗人当时与好友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有效问题艺术,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增加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古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2:56:37
试析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