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鹏
张元幹是我学术研究的起点。我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是张元幹生平事迹,硕士论文写的是《张元幹年谱》,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以张元幹为中心的宋南渡词人群。最近又对《张元幹年谱》进行第三次修订,我研究张元幹已经40年。
这次来福建永泰,既是一次学术之旅,也是一次向张元幹致敬之旅、感恩之旅。下面跟大家分享张元幹五个方面的问题。
张元幹生长的宋代福州,文风鼎盛,文化发达。最近,我对宋代作家人数做了全面盘点和统计,惊人地发现:宋代全国作家人数排名第一的是福建南平市,而福州名列第二。我原以为作家最多的应该是京城的开封或者杭州、扬州等地,没有想到是福建南平、福州。
再看宋代进士人数,福州名列第一、南平第二。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文化教育的发达必然会促成文学创作的繁荣。张元幹就生长在这样一个文风鼎盛的时代和区域里。
张元幹的家庭背景如何呢?他的祖上是草根,没人做过官。从他的祖父张肩孟开始才有为官者,张肩孟中了进士后,做过歙州通判,相当于现在安徽黄山市的二把手。张肩孟官做得不大,却非常会教育孩子,他五个儿子全部登科中进士。所以他的寒光阁上写着“丹桂五枝芳”。不仅如此,张元幹的二伯父,也就是张肩孟的二儿子张勔家的五个儿子也全部登科。张家祖孙三代有11位进士。这在宋代科举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这个家庭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张元幹的四位伯父,一个比一个厉害。大伯父张励,有人说应该叫张劢。但宋代的记载都是作“鼓励”的“励”,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叫张励。张励做过三个地方的要员。先是在福州做知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相当于现在的福州市委书记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后来从福州调任广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广州市委书记,又从广州知州调任济南知府,最终官至五品。
二伯父张勔做到建州知州,他培养了五个进士的儿子。三伯父张勣应文武两举,可惜27岁就英年早逝。四伯父张劝官做得比较大,做过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最后官任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工信部部长。老五,也就是张元幹的父亲张动,官职不是太清楚。他的朋友李纲称他为少卿,应该是相当于现在中央政府的一个副司长。我最近发现,北宋末年的靖康年间,他曾经在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任职。
张元幹的母亲,原来是皇亲国戚。她是向太后的侄孙女。向太后是什么人呢?是宋神宗的皇后。神宗的儿子哲宗没有生太子,去世之后要扶持另外的皇族接班人来做皇帝。由于向太后坚持,最后让徽宗上了台。这样,徽宗对向太后特别感激。因此,对向家大有封赠。从辈份讲,张元幹的母亲是宋徽宗的表妹,张元幹跟宋高宗相当于是表兄弟。但张元幹并没有托这位皇上表兄的福。不过,这样的家庭背景,对张元幹的成长还是具有正面影响的。
再说一下他的舅父向子諲。向家可以说是满门忠烈。张元幹的亲舅舅向子諲,是真宗朝宰相向敏中的五世孙,向太后的侄孙,14岁因为向太后的恩荫出外做官。建炎年间,他在湖南长沙做安抚使,抗击金兵,曾率众与金兵巷战。建炎年间,金兵南侵,大部分守臣望风而逃,只有向子諲坚决抗击。当时著名诗人陈与义有首诗赞扬向子諲,说“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向延阁”就是向子諲,称颂他率领疲惫的守兵,敢于跟虎狼之兵——金兵来对抗。陆游的老师曾几也赞美他“忠义云霄逼,声名日月悬”,说他的忠肝义胆可与云霄比高,他的名声像日月光辉永不磨灭。绍兴八年宋金和议时,向子諲在平江,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做知府。当时金朝派来谈判的使臣称江南招谕使,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名称,明显把南宋当成附属国,而且进入南宋境内,每过一个州县,地方长官都要跪拜迎接。向子諲觉得这很屈辱,宁可辞官,也不向金使跪拜。在金使进入苏州之前,他就扔了知府的官帽,回家闲居。这体现出他不甘屈服的民族气节。
张元幹另外一位舅舅向子韶,更是烈士。金兵攻宋,他在淮宁府(现在的淮阳市)抗击金兵,兵败被俘,决不投降,结果全家被灭门,只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幸免于难。这国仇家恨,对张元幹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我的《张元幹年谱》里,没有说明张元幹出生在哪里。最近研读文献,终于弄清楚了张元幹是出生在永福家乡,也就是现在的嵩口镇月洲。他在《芦川豫章观音观书》里说他“丱角”、留着小辫辫、大约在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去世。随后他离开家乡,离乡时还有一个弟弟,可惜三岁就夭折了。所以他感慨,平生孤苦伶仃,终鲜兄弟。少年时期他在河北临漳,跟随父亲生活了一段时间。青年时代,主要是在汴京度过。当时张元幹的三个伯父都在汴京做官,那是张家最辉煌的时期。优裕的家庭环境给张元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他也过了一段非常痛快的京城贵公子的生活。他有两句词说:“少年百万呼卢,拥越女吴姬共掷。”意思是他曾经带着100万去赌场,在赌桌上大喊着“卢!卢!”“卢”是骰子中的六点。他左边是越地的美女陪伴,右边是吴地美女侍候。那个潇洒劲儿!这是他回忆年轻时候的一段花花公子的生活。
20岁以后,他离开京城,到处漫游,结交名流。先到南昌去拜师学诗。找谁学呢?找到当时的诗坛领袖、黄庭坚的外甥徐俯学习诗法。张元幹到南昌师从徐俯,是谁引荐的呢?是他舅舅向子諲。当时向子諲在南昌做学官,也拜徐俯为师。于是,张元幹有缘结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中的一大群人物,包括提出江西诗派名目的吕本中。这吕本中也是宰相的后代,吕家在北宋是很强盛的政治世家、文化世家。在南昌,张元幹诗艺大进,得到老师徐俯的认可表扬。
其实他到南方还有政治目的。他生活在京城,目睹上层社会的腐败,预感到国家会出大事,他后来回忆说“心知天下将乱,阴访命世之贤”,到处寻访能挽救国家危亡的杰出贤臣。离开南昌后,他到南康,即现在的江西九江,拜访了当时的名士陈瓘,跟随陈瓘在庐山上盘桓了一个多月,商讨古今治乱成败的缘由,寻找治国理政的良策。他万分敬佩陈瓘,终身奉其为精神导师。这次我门下博士生高武斌提交的会议论文就专门研究陈瓘对张元幹的影响。陈瓘慎重地向张元幹推荐了他看中的“命世”贤臣李纲。他说:“我老了,不中用了,有一位贤能之臣李纲,你应该去结识,他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张元幹听从陈瓘的建议,离开庐山后到江苏无锡拜访李纲,结为忘年交。李纲是福建邵武人,他母亲去世后葬在无锡,所以好长时间住在无锡梁溪,并自号梁溪居士。李纲可以说是一个身系天下安危的人物,在历史上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宋史》里的传记一般是几个人合为一卷,如果一个人能占一卷就很了不起了,唯独李纲一个人占两卷的篇幅。可以想见,他在宋代历史上的地位多么重要。靖康之难中,张元幹投入李纲幕下,参与了汴京保卫战。
刚才陈县长也特别提及张元幹参加汴京保卫战与金兵浴血奋战的事迹。这是张元幹人生历程当中最值得书写的靓丽一笔。在国破家亡、国难当头的时候,知识分子、士大夫都会爱国,但当时像张元幹这样舍身忘我、投笔从戎、与金兵浴血奋战的人不多。汴京保卫战十分激烈,汴京城墙上“矢集如蝟毛”,金兵射在城墙上的箭像刺猬的毛一样密集,这是现在电影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张元幹当时就在城墙上协助李纲指挥这场战斗,最终取得汴京保卫战的胜利。《宋史》里没有张元幹的传记,这件事情是我在他的一篇佚文里发现的。
张元幹的人生经历比较简单,宋室南渡后的高宗朝,他做过将作少监,但在绍兴元年(1130)41岁的壮年就辞官归隐,回到福建,住在福州,陪伴李纲十年。可惜李纲只活到58岁,绍兴十年(1140)就去世了。之后,老朋友富直柔和李弥逊来闽中居住,李弥逊是福州连江人,住在家乡。张元幹时常跟他们诗酒往还唱和。
张元幹个头不高,是矮个子,身高1.6米左右,但性格刚烈,是一位非常有血性的男子汉。两件事情可以佐证。
第一,41岁壮年就辞官。以前我不是太明白,为什么壮年就辞官不做,这在宋代很少见。古人的生活理想是功成身退,可张元幹并没有建立什么了不起的功业。虽然古人说过,他是“不屑于与奸佞同朝”,其实哪朝哪代都有奸臣佞臣,为什么唯独张元幹宁可放弃官位、自甘寂寞冷清,也不跟奸佞同朝?这也许跟他祖父的教育有关。祖父张肩孟不到退休年龄就提前退隐闲居,而张元幹从小跟祖父一起生活,会受到他人生态度的影响。不过,更主要的还是跟他个人的经历、性格有关,特别是跟李纲的遭遇有关,他看透了当时朝廷的政治腐败。
北宋灭亡前,李纲指挥汴京保卫战,事出偶然。当时李纲的官位不高,只是六品官的太常少卿。金兵快打到汴京城下了,朝中文武大臣大多是主张投降求和,只有李纲主战。宰相说:“你主战,那你负责。”李纲说:“如果让我负责,我愿以死报国。”李纲就这样被任命为尚书右丞,也就是副宰相,并担任亲征行营使,即汴京保卫战的总指挥。李纲迅速招兵买马,网罗人才,张元幹也来到他的幕下,协助李纲指挥作战。由于指挥得力,汴京军民上下齐心坚决抵抗,终于取得汴京保卫战的胜利。当时的宰相大臣本想等着看李纲的笑话,没想到李纲打赢了!他们的脸就挂不住了,想办法把李纲挤出朝廷。当时金兵分两路,一路攻打汴京,一路围攻太原。他们让李纲率兵去解救太原之围。李纲是个书生,不懂打仗,不想去太原,但朝中大臣怂恿钦宗命令李纲兵援太原,结果,李纲打了败仗,于是朝廷借机将李纲贬谪,而且一贬再贬,最后贬到海南。李纲离开朝廷之后,北宋彻底灭亡。李纲贬谪和北宋灭亡的内幕,张元幹看得透心凉。
李纲任南宋的首位宰相,也出人意料。建炎元年(1127)农历五月一日,宋高宗赵构在河南商丘登基当上皇帝。在这之前,赵构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在汴京之外组织抗击金兵。他身边有两个副元帅,一个叫汪伯彦,一个叫黄潜善。他们两个捣鼓着宋高宗当了皇帝,当然也得到众多文臣武将的支持。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去之后,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否则会更乱。元帅当了皇帝,两位副元帅以为理所当然由他俩做宰相。没想到,宋高宗觉得这两位人望不够,就把人气爆棚、尚在贬谪路上的李纲召回商丘来做宰相。李纲不负众望,在任75日,采取一系列军政措施,安定了北方,稳定了天下局势。可汪、黄两人极为不爽,心想,你李纲当宰相,固然稳定了天下江山,可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我们就没有机会做宰相了,于是想方设法把李纲赶下台。李纲一去相位,这姓汪的和姓黄的,如愿坐上宰相的交椅,还把李纲规划安排的军政措施全部废除。结果金兵再次南下,很快就夺取了整个北方。宋高宗没办法,只好南逃,先逃到扬州,最后渡过长江,从此再没有回到过中原。
张元幹目睹了北宋的灭亡、南宋的撤退,了解其中的内幕,看透了一班高官大臣为了个人名利而完全置国家安危、民族存亡于不顾的本质。张元幹觉得,如果按照李纲的战略方针,北宋或许不会灭亡,至少不会那么快地灭亡;南宋王朝如果让李纲继续做宰相,也不会把北方领土全部丢弃、让金兵渡过长江。
张元幹看着这样的朝廷、这样的政局,越来越失望。到了建炎四年,他又受到诬陷,更觉得这朝廷没法待了,于是在41岁的壮年,他毫不犹豫地辞官回家!壮年辞官,可以看出张元幹是一位很有血性的男子汉。
第二,52岁作词送胡铨,也能见出张元幹的血性和正义感。绍兴八年(1138),宋高宗和秦桧主张向金人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当时满朝文武大臣,绝大部分都反对。其中枢密院,相当于现在中央军委的一位编修官胡铨反对最为激烈。他在上书中要求把秦桧和另两位主持谈判求和的南宋大臣王伦、孙近的头砍下来,以谢天下。他起草上书时,旁边有人同时传抄。他写完后,有点后悔,觉得用词太激烈,犹豫要不要把奏章交上去。旁边有人告诉他,你的上书外面已经盛传了,呈交上去还能保住性命,皇上迫于舆论压力,可能不会杀你,如果不上,可能会被悄悄干掉。胡铨就写好遗书,把家庭后事安排好后,把这封《上高宗封事》呈交上去,准备就义。高宗与秦桧看了之后,勃然大怒,但迫于舆论压力,不便重贬胡铨,只把他贬为福州佥判。四年后,社会舆论渐渐平复,秦桧再来收拾胡铨,把他重贬到广东新州。胡铨是政治犯,被再贬时,人们都不敢跟他来往,只有张元幹挺身而出,为他饯行,并写《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为他伸张正义。后来张元幹也为此事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九年之后,秦桧知道他写词的经过,将他逮捕下狱,并除名。张元幹辞官以后还有一点微薄的俸禄,除名以后,就变成了布衣平民。他的词作也被抄没,所以他的词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0多首。
张元幹既有强烈的正义感,也有坚定持久的爱国情怀。无论在位不在位,爱国激情从未消退。靖康、建炎年间,身处战乱之中,他写了大量反映时局政事、关注国家命运的诗词。辞官归隐之后,依然关注政局的变化。绍兴八年,宋高宗和秦桧主和,他立马写了一首《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激励李纲站出来干预反对;后来写词送胡铨,质疑宋高宗向金称臣的居心用意。
张元幹的爱国精神强烈而持久,既与特殊的家世背景有关,就是前面讲的舅父向子諲的忠义勇敢和向子韶的血海深仇对他的影响,也与师友的引导启迪有关。学界已经注意到,师友中陈瓘和李纲对张元幹的影响很大,其实还有一位老人也深刻影响着他的人格精神,过去没人注意,这位老人就是郑侠。
郑侠,是福州福清人。他本来是王安石非常欣赏和器重的学生,当看到王安石变法给老百姓造成严重后果,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就上疏给宋神宗,同时画了一幅《流民图》,反映民生疾苦,为民请命。因言辞激烈,惹恼了神宗和宰相,终生受到打压。张元幹的祖父张肩孟跟郑侠是好朋友,经常带着年幼的张元幹去看望他。张元幹30岁回福建时,还专程去拜访郑侠。当时郑侠抱病卧床,“延入卧内,欢若平生”。郑侠好像是等待见上张元幹最后一面似的,几天后,就溘然长逝。所以张元幹说“后数日遂哭之,若有待然”。郑侠极富正义感,爱国爱民,为此屡遭重贬,但无怨无悔。他对张元幹的立身行事也有深刻影响。
张元幹为人的另一特点是孝友。《宣政间名贤题跋》里,当时很多名流高贤都十分赞赏他的孝友精神。他30岁回到故乡,发现祖父张肩孟的手迹,特地把它整理刻石,并找当时的名流题跋,传之后世,教育子孙。一个家族,能够长期兴盛,一定是有良好的家风。张元幹家族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能中进士,是因为重教育、重孝友,有良好的家族传统。
张元幹在词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是连接苏轼到辛弃疾之间的桥梁。宋词有两种风格,一种风格叫豪放,一种风格叫婉约。宋词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主要由女声歌唱,所以,主导风格是婉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著名词人的词作都是这种风格。苏轼的豪放词风,在北宋没几个人学习传承。北宋灭亡,南宋战乱,就像诗人重新发现了杜甫的价值一样,词人重新发现了苏轼的意义,觉得苏轼的词风最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社会氛围。张元幹就是较早传承苏轼豪放词风的代表性词人。
张元幹词,完成了两个转变:一个是词从娱乐性向政治功利性的转变,一个是词从远离社会现实向与时代变化同步的转变。唐宋词原来是娱乐的,是无关政治的。到张元幹手上,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这是利好还是不好另当别论,反正词的创作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此,宋词具有了功利性目的。张元幹送李纲、赠胡铨的两首《贺新郎》词,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批判性,改变了词体的性质,使它从娱乐形式转换成政治斗争的工具。原来的词是远离社会现实的,主要抒发个人的离愁别恨、儿女私情,到了南渡时期,词就贴近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现实同步共振。建炎三年(1138),张元幹在湖州太湖的船上写的《石州慢》词,就全景式地描绘了当时外敌入侵、内患严重、国土沦丧的社会乱象。张元幹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南渡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
在当代文学史著作里,张元幹的地位逐步提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里,有的只是提到张元幹的名字而已。比如我读本科时用的教材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只有一句提到他说:“词人当中有张元幹、张孝祥和刘过也都有爱国作品,为词坛生色。”另一部被广泛使用的大学本科教材、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有一段话介绍,可惜把张元幹的籍贯弄错了,说他是闽侯人。以前对张元幹的生卒年和籍贯都有不同的看法,我的《张元幹年谱》最终把它确定下来。以前关注张元幹的学者有限,研究比较薄弱,对他的生平不太了解。到了本世纪,由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主编的红皮本《中国文学史》,是面向21世纪的国家级教材,大大提升了张元幹的地位。首先是张元幹第一次进入了章节目录,书中第七章《李清照与南渡词风的新变》第三节是《张元幹等词人的现实情怀》。章节目录是有讲究的,就像英雄排座次,作家上不上目录、上哪一级目录,代表编写文学史的人对他历史地位的认定。一流的大作家,往往占一章,名字上“章”的目录,比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都是一流的大作家,他们的名字都出现在相关各章的目录中。其次是叙述篇幅的扩大。在以前的文学史中,张元幹最多只用半页的篇幅来论述,可在袁编本文学史中,有一页多的篇幅来论述张元幹词的特点和贡献。这一章是我执笔写的,但并不是我个人的私心己见,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的进步,学界对张元幹的词史地位、文学史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并得到主编和编写组的认同。我研究张元幹四十年,见证了学界对他认识的逐步提高,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