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加快“中国绿色硅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2-08-08 13:34葛子靖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吉瓦乐山市双碳

葛子靖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四川 乐山 61400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与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分别把太阳能、晶硅光伏作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着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其支撑、应用产业”。作为本世纪全球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全球复合增长率超过40%,产业价值与绿色低碳价值非常突出。同时,作为我国、四川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十四五”光伏产业将继续引领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进一步承载制造强国、制造强省、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作为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赋予乐山的重大使命,建设“中国绿色硅谷”事关四川省、乐山市光伏产业链进化完善、技术创新迭代升级、生态圈做大做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大计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摸清“中国绿色硅谷”发展现状,明晰主要挑战,是当前乃至“十四五”时期推动乐山和四川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提条件与决策基础。

一、乐山“中国绿色硅谷”的发展现状

(一)空间范围

“中国绿色硅谷”是2020 年7 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才正式明确的光伏产业聚集区概念,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及其相关文件并没有指定乐山市“中国绿色硅谷”具体的空间范围。在中共乐山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前,“中国绿色硅谷”更多地指向乐山市五通桥区。企业及产业的核心承载地包括乐山(五通桥)盐磷化工循环产业园区(原五通桥工业集中发展区)与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从中共乐山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及中国共产党乐山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最新谋划来看,“中国绿色硅谷”空间规划指的是“一园集聚、区域布局”大硅谷承载体系(见图1),即支持五通桥区重点发展晶硅光伏,建设“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支持电池片、组件、辅件、储能等项目向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中区、沙湾区、犍为县等有序拓展,加快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光电信息科技园建设,全力提升五通桥园区主承接地功能配套,形成“一园集聚、区域布局”大硅谷空间布局。

图1 “一园集聚、区域布局”大硅谷承载体系图

(二)产业链基本情况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含硅料、硅棒、硅锭、硅片等上游制造环节,电池、晶硅组件、薄膜光伏组件等中游环节,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产品等下游环节。从截至2021 年年底已投产的主要企业来看,“中国绿色硅谷”仅有1 户光伏中游企业和1 户光伏下游企业,分别是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航大芯光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且均为中型企业;其余主要为工业硅、拉棒、切方、切片等方面的光伏上游企业(见表1)。“中国绿色硅谷”呈现产业链上游独立完善与中下游缺环短链的两极分化特征。

表1 “中国绿色硅谷”光伏类主要投产企业表

表1 (续)

(三)产能及未来规划情况

截至2021 年底,全球前10 强光伏企业中,在乐山市已有3 家落户(通威、协鑫、晶科)、2家参股(隆基、天合光能),已建成和在建的高纯晶硅、拉棒切方、电池片等项目投资超过1000 亿元;已具备11.3 万吨硅料、32 吉瓦拉棒切方、15吉瓦电池片的产能,产值超250 亿元。其中,11.3万吨硅料产能仅低于新疆的产能(29.1 万吨),为中国第二大硅料产能区域。

目前,在乐山的晶硅光伏重点项目共有17个,其中已建成8 个,分别为永祥多晶硅2 万吨硅料,永祥新能源1、2 期共9.5 万吨硅料,晶科1、2、3 期共20 吉瓦拉棒切方,京运通12 吉瓦拉棒切方,高测3 吉瓦大尺寸硅片等项目;在建项目9 个,分别为协鑫10 万吨颗粒硅和10 吉瓦电池片、永祥光伏科技15 吉瓦拉棒切方、晶科20吉瓦切片一期10 吉瓦、京运通22 吉瓦拉棒切片、高测20 吉瓦切片、永祥能源科技20 万吨高纯晶硅一期12 万吨,以及新签约的协鑫10 万吨颗粒硅和晶科20 吉瓦光伏一体化等项目。

“十四五”期间,乐山将重点推动产业链从硅料前端向电池片、组件及应用产品延伸,以期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力争到2025 年,形成50万吨硅料、100 吉瓦拉棒切方、100 吉瓦切片、50吉瓦电池片和30 吉瓦组件产能,产值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同时,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力争2022年建成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 年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双碳”目标下加快“中国绿色硅谷”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产业上游:前端优势提升尚有制约

1.产业链前端碳排压力增大。光伏并非全链环绿色低碳产业,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硅料、硅片为主的上游生产环节。目前,乐山市光伏上游碳排放量已不少。经笔者测算,2021 年11.3 万吨硅料产能约产生1063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而“十四五”期间乐山要实现50 万吨硅料预期目标,则将承受高约4704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压力。

2.产业上游政策约束趋紧。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低碳发展约束性指标的细化落实,高碳排与高耗能的光伏上游行业正面临越来越紧的政策约束。例如,国、省对碳攀峰、碳冲锋的担忧与审查可能影响“十四五”期间乐山市50 万吨硅料的扩能进度;加大清理“两高”项目、严控能耗增量指标等约束政策将增加乐山市光伏上游企业经营成本,增大新项目落地难度。

3.晶硅市场产能过剩风险累积。2021 年以来,受全球“双碳”政策利好、光伏下游旺盛需求拉动、硅料“十一连涨”刺激,光伏上游扩产不停。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年多晶硅领域新增投资高达2600 亿元。“拥硅为王”扩产潮蕴藏着产能过剩与“微利时代”的行业隐忧。

(二)产业中下游:中后端延补链挑战不小

1.地区竞争日趋激烈。“双碳”目标驱动下,绿色低碳和产业链价值突出的光伏中下游越发成为各地争相布局与招引投促之重,已呈现全国疯狂竞争扩张态势。据笔者统计,截至2022 年4 月8 日,已有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开了“十四五”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目标。仅“十四五”期间光伏新增装机目标而言,山东、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湖北等6 省(自治区)超20 吉瓦,宁夏、云南、浙江、四川、江苏、河南等6 个省(自治区)超10 吉瓦。2022 年3 月,光伏电池、组件等项目多地开花、加速上马,也反映出这种趋烈的竞争态势。

2.应用场景长期缺位。市场应用场景及需求是光伏中后端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战略布局与选址的重要考量因素。受限于乐山不优的光照资源,本地光伏发电几近空白。同时,四川省内唯一光照资源富集的“三州一市”地区,光伏发电开发又长期相对滞后。应用场景的长期缺位导致当前“中国绿色硅谷”以及四川光伏中下游存在缺链少环的问题。

3.上游产业路径依赖风险显现。因为沉淀成本、规模经济、既得利益、发展惯性等多重作用,路径依赖往往成为地区产业升级的阻碍。占据光伏前端优势的“中国绿色硅谷”,其延链、补链可能遭遇理念固化、思维僵化等路径依赖影响。比如,若将“选大项目”“重跟投”“强补贴”等晶硅上游项目招培的成功经验机械固化为中下游所有项目的引育思路,这将不利于光伏浆料、背板、封装胶膜、边框、支架等系统组件链环的延补。

(三)发展环境:绿色低碳转型要素支撑弱

1.上位政策出台快。2021年以来,国、省“双碳”相关政策高频密集出台。据笔者统计,截至2022 年4 月8 日仅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就高达79 项。政策的高频、多维、专业性较强等上位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短期内落实政策的难度。

2.发展资金缺口大。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大量低成本资金用于无碳技术、旧设备减碳升级和新技术产能扩张等。未来几年随着项目招引集聚,“中国绿色硅谷”的用能与碳排放还会持续性增长,绿色低碳转型所需资金也会相应增多,加之已有的跟投(补贴)资金存量缺口,总盘资金缺口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变大。

3.“双碳”人才匮乏。“双碳”人才是产业绿色转型与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双碳”人才主要分布于试点的履约企业、第三方机构、碳排放交易所、部分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等,总量极其不足。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缺口在55 万至100 万名左右。作为四线西部城市,乐山市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双碳”人才短缺挑战。

三、“双碳”目标下加快“中国绿色硅谷”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煅长板——巩固提升光伏上游优势

1.有序推进碳减排与碳抵消,削减产业碳攀峰压力。碳减排方面,鼓励支持晶硅企业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推动采购、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全过程节能降碳,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碳抵消方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提升乐山整体碳汇能力;做好实务培训,引导支持晶硅企业投资碳汇项目,参加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参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碳汇交易,抵消减排。

2.启动碳贡献研究,破解政策紧缩约束态势。可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知名机构,开展“中国绿色硅谷”碳核算及碳贡献研究,科学论证晶硅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贡献,深挖乐山市光伏上游在国省层面的产业地位与低碳价值。并以此为依据,积极向上争取碳排、能耗指标与宽松政策。

3.开展风险提示与调研座谈,联动企业做好产能过剩风险防备。密切关注晶硅行业扩产动态,适时开展企业风险提示与集体座谈,引导企业做好应对预案;建立晶硅光伏产业风险警示制度,完善风险决策与政策调整快速反应机制,当好市场“警示员”和企业“守夜人”。

(二)补短板——加快光伏中下游延补进程

1.联动“三州一市”,争取应用场景大突破。把应用场景拓展与省内对口帮扶、国家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等国省重点工作有机衔接,协同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开发光照资源、共建光伏“飞地园区”,为“中国绿色硅谷”向上争取风、光电站指标,招引中下游项目提供过硬条件。同时,高位对接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推动上下游跨区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光伏应用场景,稳固提升“中国绿色硅谷”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2.协同产合相关方做好合作共赢大文章。在成眉乐光伏产业经济走廊共建上,可联合成都、眉山,共同恳请省上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及三市光伏产业议事协调机构,推动统一规划、联动招商与常态化议事,破解成、眉、乐三地光伏中下游产业“内卷”困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上,重点推动与重庆市潼南区在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上的交流合作,错位规划发展光伏应用产品;在东西部协作上,加强与绍兴、衢州、金华、台州四市的光伏产业合作,把浙江光伏中下游富集的企业、资金、人才、技术资源转化为浙乐产业共兴与共同富裕的成果。

3.强化理念思维提升,规避路径依赖风险。采取党校专题培训、上挂外派、考察学习等多种举措,持续推动公职人员知识结构优化与思维活化,不断提升光伏产业主管部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的能力,破除路径依赖问题。

(三)强弱项——强化绿色低碳转型要素支撑

1.构建跨部门学习研讨机制,提升“双碳”政策落地水平。指定牵头单位,搭建跨部门“双碳”政策研学平台,分类汇总国省“双碳”政策,对接专家学者开展联合研讨,梳理解析政策热点、重点、难点、疑点,提升上位政策理解、执行与地方政策再创新水平,促进政策红利系统集成与充分释放,推动“中国绿色硅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融合优化财税金融政策,统筹解决发展资金难题。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传统金融的基础作用、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不断融合、优化乐山市光伏产业财税金融政策,多元拓展“中国绿色硅谷”资金来源。当前,在执行好乐山市产业政策与绿色金融政策的同时,应加大对国省产业基金和政策性银行资金的争取力度,支持企业通过“贴标绿”和“投向绿”债券融资。

3.打造“双碳”人才队伍,强化智力支撑。聘请国省相关专家并吸纳本土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组建乐山市光伏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智库,为“中国绿色硅谷”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研究制定光伏“双碳”专业人才招引与培养实施方案,推进人才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等进行产学研培联动,定制化培养“双碳”人才。优先对接省内高校院所,通过联合研究、专业(专题)培训、“免费实训+优先签约”等多种方式培养引进碳核算、碳金融等紧缺人才;重点鼓励市内本土院校订单式培养“双碳”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吉瓦乐山市双碳
“双碳”目标下云南水利发展新常态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户用光伏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
户用光伏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关于打造乐山市特色水上旅游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