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时闻,引入活水
——如何从时事新闻中转化说理资源

2022-08-06 02:35:08林承雄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顾诵芬时事新闻立志

〇林承雄

主题导读

时事新闻素材是指能反映时代鲜明特征和社会生活现状的作文素材,包括时政要闻、生活暖闻、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等,是议论文写作的源头活水。首先,时事新闻中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等可以成为说理论证的典型、鲜活的论据,增强分析论辩的说服力。其次,时事新闻中的现象、问题、热点等可以成为讨论探究的话题、研判辨析的焦点,有助于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再者,时事新闻中彰显的时代精神、主流价值、人民立场、公序良俗等,是提升议论文立意站位的理念坐标。最后,时事新闻中呈现的观察角度、思维方法、报道形式等,对议论文立论角度选择、中心论点表述、论据选择与剪裁、思路结构安排等,都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顾诵芬一生立志让中国人自己拥有“有底气、能争气”的飞机;在国家需要核能时,王大中毅然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永不放弃,攀登高峰。拳拳爱国心、追梦赤子情,引领科技创新征途,孕育出累累硕果。2020 年度获奖科技成果,许多都来自基础研究领域。面对科研“无人区”,基础研究更需要科技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参加兴华中学高三(1)班召开的“爱我中华,立志报国”主题班会。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基于交际情境的时事材料作文题。材料来自对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相关报道。材料概述了顾诵芬和王大中两位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先进事迹,还指出2020 年度获奖科技成果中有许多来自基础研究领域。此外,材料还分析了累累硕果的成因:拳拳爱国心、追梦赤子情。审读材料时,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还应留意体现主题意蕴的若干关键概念,诸如“一生立志”“毅然选择”“永不放弃”“创新”“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等,由此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同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题干给出的写作任务指令。该题设置了“爱我中华,立志报国”主题班会这一交际情境,规定了发言稿这一应用文体。同学们应基于设定的主题、读者对象、时代语境,深入挖掘材料中先进事迹的丰富意蕴,结合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现状,着重围绕青年如何“爱我中华,立志报国”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具体深入的讨论探究。

参考立意如下:1.青年当立大志、做大事;2.青年当厚植家国情怀;3.青年当敢于造梦、执着追梦,并且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4.青年当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等等。

原文呈现

厚植家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

〇一考生

①林则徐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诵芬一生立志让中国人自己拥有“有底气、能争气”的飞机;在国家需要核能时,王大中毅然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永不放弃,攀登高峰。这两位院士以拳拳爱国心赢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令人景仰。

②人生譬如朝露,怎样度过才更有价值?这是每个青年都应深思的问题。顾诵芬、王大中等一大批国之脊梁,正是新时代青年应追求的偶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一代,应胸怀祖国、放眼天下,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③孔子有言:“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时下,部分青年贪图安逸生活,沉溺于利己主义,缺失家国情怀,忘却使命担当,乃至沦为“巨婴”“啃老”一族;还有人暮气沉沉、萎靡不振,信奉“佛系”哲学、“躺平”主义,随波逐流、浑浑噩噩……难以想象,如此状态,如何修身齐家呢?

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志存高远,才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鼓舞人拼搏奋斗,抵达无限风光的巅峰。勤勉拼搏,才能行稳致远、有所建树。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早在中学时就立志为人类谋幸福。他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表示,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他意识到“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为了唤醒麻木的国民,他惜时如命,一心投身于写作。立大志、勤努力,才能成就一番功业。

⑤当代青年当以顾诵芬、王大中这样的人物为榜样,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爱国情,坚定强国志,落实报国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青年立志,当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自觉意识,将人生愿景、职业规划与时代责任、国家需求相对接,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个体才智,从而更好地成长。李大钊少年时就立下大志,一定要改变中国的面貌。他曾在《狱中自述》中表示,自己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已立下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努力的志向。周恩来年轻时面对老师“你们为什么要读书”的提问,也慷慨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唯有厚植家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才能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升格建议

原文立意切合材料内涵,论点鲜明,结构完整,思路大体清晰,论据确凿充分,有一定说服力。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论据陈旧,缺乏时代感。如④段中列举的马克思、鲁迅的事迹,⑤段中列举的李大钊、周恩来的事迹,虽然典型,但都显得陈旧,不够鲜活。

2.论据堆砌,缺乏分析。如⑤段接连列举李大钊、周恩来这两位伟人的事迹,只是单纯罗列,缺乏深入分析、具体阐释,有以叙代议的毛病。

基于上述缺点,升格环节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剪辑时闻,更新论据。可从当代“感动中国人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00 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等时代楷模中遴选相关素材,将其作为事实论据,以彰显文章的时代气息。

2.灵活组织论据,增强论据说服力。可采用同类事例一并列举或典型事例单独列举的方式,以排比铺陈或叙议结合的手法呈现。转述先进事迹时,可适当保留精彩细节,如人物的心声、相关的数据等,以突出论据的真实性与典型性,增强说服力。

3.调整论证思路,深化理性思维。当代青年应如何立志,这是论证的重点,可以结合青年先锋人物事迹来阐述道理;同时,调整局部段落层次,增加过渡句,呈现递进说理的思路。

升格佳作

厚植家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诵芬一生立志让中国人自己拥有“有底气、能争气”的飞机;在国家需要核能时,王大中毅然选择了核反应堆专业,永不放弃,攀登高峰。这两位院士以拳拳爱国心赢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令人景仰。(引文扣题,引述材料,扼要点评,呼应题旨。)

②人生该怎样度过才更有价值?这是每个有为青年都不可回避的终极命题。顾诵芬、王大中等一大批国之脊梁,不正是新时代青年当奋力追求的偶像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一代,应胸怀祖国、放眼天下,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提出问题,立足当下,结合材料,申明主旨。)

③“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时下,部分青年贪图安逸生活,沉溺于利己主义,缺失家国情怀,忘却使命担当,乃至沦为“巨婴”“啃老”一族;还有人暮气沉沉、萎靡不振,信奉“佛系”哲学、“躺平”主义,随波逐流、浑浑噩噩……难以想象,如此面貌,岂能修身齐家?(从反面概括举例,指出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缺位的隐患。)

④“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志存高远,才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鼓舞人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一览无限风光。勤勉拼搏,才能行稳致远、有所建树。“要做一粒好种子”的袁隆平,立志学农,奋斗一生,只为14 亿多中国人有饭吃。“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张桂梅,投身于教育事业,倾情守护大山里的孩子。“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的毛相林,历时7年,带领乡亲们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上的天路”。各行各业,唯有立大志、勇拼搏,方能成就万众瞩目的功业。(从正面论证立志、勤勉的意义,以当代先进人物事迹为事实论据,典型、确凿、鲜活。)

⑤那么,该如何立志,才能有所成就呢?立志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志气,二是志向。前者是精神意志,表明个人对生命价值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为一种积极上进的信心和勇气,会演化为持久的精神激励和行为动力。后者是行为目标,代表你未来的成长规划和进取方向。二者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志气要因势而立,志向须因时而定。(递进一层,从两个方面分析立志的内涵以及立志的策略。)

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黄文秀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革命老区工作,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其之立志,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将人生愿景、职业规划与时代责任、国家需求相对接,这正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当代青年应以时代先锋为榜样,培养爱国情,坚定强国志,落实报国行。(以当代青年模范黄文秀的事迹为事实论据,阐述其个人立志与国家需求的紧密联系,呼应上文立志须因时因势的观点,彰显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⑦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唯有厚植家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才能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援引名句,强调立志作用;发出号召,总结全文主旨。)

猜你喜欢
顾诵芬时事新闻立志
志在冲天顾诵芬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少儿科技(2022年3期)2022-02-27 11:44:39
从小种下航空梦的顾诵芬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34
姚立志绘画作品
当代人(2021年9期)2021-09-23 10:44:16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6
苏梦飞
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论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新闻传播(2018年1期)2018-04-19 02:08:44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