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早阳,吴红刚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工务段,甘肃 定西 743000)
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存在,对于铁路、公路等线性工程的建设及运行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黄土类滑坡前人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吴玮江等[1]、李同录等[2]以及许领等[3]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滑坡做出了详细的分类;对于黄土-泥岩滑坡的研究,WEN 等[4]、李媛等[5]以及石瑞红[6]通过开展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方式,揭露了滑坡的变形机理。蒋秀姿等[7]通过开展直剪蠕变试验等,对滑带土所具有的蠕变特性做出了研究。黄斌等[8]借助常规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研究了滑带土的力学特性。田斌等[9]对滑带土的结构强度特征做出了研究与分析。倪卫达等[10]借助于饱和黄土液化理论与工程案例,对滑坡的启动机制做出了研究。孙萍等[11]通过开展环剪试验,对黄土滑坡的发生原因做出了论述。从当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降雨引起的黄土-泥岩二元结构边坡缺乏研究,因此开展降雨条件下黄土-泥岩二元结构边坡的室内大型模型试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陇海线K1400+300-390 边坡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滑坡全貌如图1 所示。
图1 边坡全貌
调查区分布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以下古生界片麻岩、新近系泥岩和第四系黄土为主,陇海线K1400+300-390 路堑边坡滑坡地层岩性状况如图2所示。
图2 地层岩性状况
为了了解在受到降雨与坡体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下,黄土-泥岩二元结构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与机理,本次试验所用的模型箱尺寸:长×宽×高=2 m×1 m×1.5 m。
通过在坡体内部布设土压力传感器、含水率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对比分析滑带对于黄土-泥岩二元结构滑坡变形破坏的影响。传感器布设图如图3 所示。
图3 传感器布设图
本次模型试验工点现场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以陇海线K1400+346~K1400+376 边坡为原型,依托工点坡体的纵向高度为110 m,鉴于模型箱尺寸高为1.5 m。此次模型试验选择几何相似比尺为CL=80。其他参数相似比见表1。
表1 试验相似比
根据实际工点情况,结合文献资料查阅与相似比要求,通过开展剪切试验,结合试验结果,基岩所用材料为水泥∶砂∶土∶水=36∶18∶21∶10,测得的c=129.82 kPa,φ=33.75°。软弱夹层所用材料为砂∶土∶滑石粉∶水=5∶40∶30∶10,测得的c=13.32 kPa,φ=22.41°,滑体所用材料为土∶水=45∶6,测得的c=12.84 kPa,φ=28.10°,上述参数满足相似比要求。
据气象资料统计,天水地区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10.3 mm,试验时间内,通过调节降雨开关,使得累计降雨量达到110.3 mm。
模型填筑过程中,按照工点现场分层情况,进行分层填筑,每层填筑的厚度控制在10 cm 左右,每填筑完成一层进行压实,填筑完成的模型如图4 所示。
图4 填筑完成的模型箱
本次降雨过程从15:45 开始,从图5 中可以看出,随着降雨过程的不断进行,坡体表面变得湿润,到17:00,边坡模型侧面、正面并无明显现象。
图5 模型正面图
从图6 中可以看出,到18:30,在受到降雨作用与坡形等因素的影响下,裂缝不断发展,裂缝从坡脚位置到坡顶位置基本贯穿。同时,受降雨因素的影响,坡中位置右侧出现了小范围的坍塌与土体流失问题,边坡逐渐进入到加速滑动阶段;到19:00,从图中可以看出,坡体表面裂缝的宽度、长度明显增大,滑落的土体淤积在坡脚位置处。到19:30,坡中与坡顶位置处的裂缝宽度、深度与长度不断增大。到20:00,坡体表面基本轮廓保持不变。原有的一些细小裂缝逐渐愈合,被雨水冲刷的土体淤积在坡脚位置。
图6 模型箱正面图
本次试验中,主要在上部土体中布设含水率与土压力传感器。本次试验为对比试验,编号A,B,C,D……表征的是含有软弱夹层一侧的传感器编号,编号A'、B'、C'、D'……表征的是没有软弱夹层一侧的传感器编号。
现绘制含水率时程曲线如图7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A、C、F 测点由于位于坡体最表层,因而在18:30之后,最先出现含水率上升的情况。A 测点含水率由原来的13%增大到26%,C 测点含水率由原来的10%增大到22%,F 测点含水率由原来的9%增大到16%,位于坡体表面的A、C、F 测点的含水率上升最快。
图7 含水率时程曲线
从图8 中可以看出:(1)E 测点、F 测点的土压力最先出现变化,从零逐渐增大,后不断减少。(2)整个变形过程可以大致分为3 个阶段:初始变形阶段,匀速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A 测点土压力在18:30 之前没有发生变化,在此之后表现出先下降、后增大、再下降的趋势;C、E 测点的土压力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最终维持在恒定值。对于D 测点而言,土压力数值表现出增大的趋势。F 测点的土压力数值较为波动。
图8 土压力时程曲线
在不含软弱夹层一侧,所有测点的土压力几乎均为负。其中,A'测点、C'测点最先开始变化。在坡脚A'测点位置处,坡中C'测点位置处,随着降雨过程的持续进行,土压力数值逐渐增大,进入到加速变形阶段之后,表明破坏过程首先从坡脚位置开始。到18:30,A'测点土压力在出现短暂波动之后,土压力由原来的-0.1 kPa 增大为0.05 kPa,C'测点土压力由原来的0减小为-1.55 kPa,进入到加速滑动与剧滑动阶段,整个边坡的软弱夹层贯通,滑移距离增大,软弱夹层强度降低,阻滑力下降。
3.4.1 坡中竖直断面
从图9 中可以看出,J 测点、M 测点以及N 测点的应变数值变化范围较大。其中,N 测点的应变由试验开始时的0,逐步增大到241.32 με,M 测点的应变数值从试验开始时的0 增大到297.63 με,J 测点的应变数值从试验开始时的0 减小为-251.25 με。同时,O 测点的应变数值从试验开始时的0 增大为44.56 με,L 测点的应变数值从试验开始时的0 增大为49.78 με。
图9 坡中断面应变时程曲线
在不含软弱夹层一侧,M'测点的应变数值变化最大,从试验开始时的0 减小为-698.37 με,其余测点的应变值均小于含软弱夹层一侧的应变值。除M'测点之外,其余各测点的应变值均为正值。同时,上部N'测点、O'测点的应变值均大于下部J'测点、K'测点、L'测点的应变数值。通过对各测点的应变值分析可以看出,相比于含软弱夹层一侧,除M'测点之外,各测点的应变数值均相对较小。
3.4.2 坡顶竖直断面
从图10 看出,下部位置的P 测点、Q 测点,波动范围相对较大,其中P 测点在降雨系统开启后的10 min内,应变由0 减小到-45.65 με,Q 测点应变值由0 减小到-98.76 με。随着试验的进行,上部位置的R 测点、S 测点、T 测点以及U 测点的应变值逐步增大,其中T测点的应变值增长幅度最大,从试验开始时的0 逐步增大为365.95 με。
图10 坡顶断面应变时程曲线
在不含软弱夹层一侧,在坡顶竖直断面,试验开始之后不含软弱夹层一侧下部位置的P'测点、Q'测点、R'测点的应变值由负变为正。在坡顶竖直断面的不含软弱夹层一侧,T'测点、S'测点的应变值均出现了大幅度增大的现象。其中,T'测点的应变值由试验开始时的0 增大为591.24 με,S'测点的应变值由试验开始时的0 增大到319.76 με。下部P 测点、Q 测点、R 测点以及P'测点、Q'测点、R'测点的应变值均由负值变为正值。
为研究黄土-泥岩二元结构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本次试验以陇海线K1400+300-390 边坡为案例,通过1∶80 模型简化,对试验现象、土压力、应变、位移等参数做出分析之后,分别绘制土压力时程曲线、应变时程曲线以及位移变化曲线,发现规律如下。
(1)在初始变形阶段,坡体中、后部出现裂缝,裂缝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受到持续降雨和坡体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下,表层土体的含水率逐渐增大,裂缝的深度、宽度与长度不断增加;到降雨后期,表面裂缝小时,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表面形成冲沟。
(2)位于坡体最表层的测点在18:30 之后最先出现含水率上升的情况。受持续降雨作用影响,下部土体的含水率有了明显增大。因为软弱夹层的存在,吸收了大量的雨水,使得土体抗剪强度降低,随着软弱夹层的逐步贯通,为滑动过程提供了有力条件。
(3)在坡脚位置处,土压力首先表现出减小的趋势,随着降雨过程的不断进行,坡脚位置后部土体的向前推移的作用增大,进而土压力数值增大。受降雨影响,坡脚位置被掏空,坡脚位置处于临空状态,因而土压力逐渐降低。
(4)相比于含软弱夹层一侧,各测点的应变数值均相对较小,说明在含软弱夹层一侧,由于软弱夹层的存在,对坡体的启动、加速起到了促进作用,且因为软弱夹层存在,使得变形量相对较大。此外,不管是含软弱夹层一侧还是不含软弱夹层一侧,坡中竖直断面上部区域的变形量明显大于下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