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义
(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
点轴开发理论认为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经济主体与客体大都在中心城市等“点”上集聚,通过线状的交通等“轴”,即“基础设施束”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聚散空间结构体系,形成点轴开发系统。[1]“较大的点作为主体增长核,轴则用来传递信息流、经济流、人才流、技术流等。点依托轴而改变其经济地理区位,轴依托点而增强其传输功能。”[2]根据点轴开发理论,建成的铁路可成为沿线的发展主轴,与公路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副轴连接起来,形成“轴线”体系;以沿线几个大的中心城镇为发展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镇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轴的输送、驱动,推动发展极点的聚集和辐射的功能,在沿线各区段之间和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建立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生产协作,形成发展极点相连,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铁路沿线经济带构成因素主要有:“铁路运输通道、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资源赋存及地域组合状况、企业(公司)及其活力、城市及带状城镇群、经济基础、交通运输联系及经济联系(信息、人员、能量及其交流能力)等。”[3]铁路运输通道是铁路沿线经济带形成的基本前提,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关键因素,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带存在的场所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镇和带状城镇群是经济带形成的支撑点和骨架。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是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见图1)。铁路全长约1629千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境内约395.5千米。川藏铁路建成开通后,铁路连接的城镇将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将成为经济增长轴,辐射带动甘孜州东部、北部、南部三圈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形成点(中心城镇)、线(铁路沿线)、面(城镇周边地区)、圈(纵深辐射区域)发展态势,以轴串圈,三圈成带,逐步形成“一轴三核六点三圈”的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发展新格局。积极规划、推进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保障川藏铁路功能有效发挥,西部大开发得到深度推进;保障与其他经济带、经济圈的对接协同发展;推进甘孜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富民安康”“兴边稳藏”工程建设;保障生态功能定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本文基于点轴理论,探讨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期为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建设提供参考。
图1 川藏铁路示意图(1)图片来源:交通与旅行百科.川藏铁路雅林段开工:十年之约,未来可期[EB/OL].(2020-11-10)[2022-03-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924300945324857&wfr=spider&for=pc.
甘孜州是四川省的一个藏族自治州,全州总人口119万人,有25个民族,其中藏族占80%左右;全州总面积15.3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1.76%。甘孜州平均海拔约3500米,江河自北向南纵贯,形成了丘状高原、山原、高山峡谷地形。甘孜州地处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区,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流经州内18个县,是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和特有资源的中心。甘孜州处于川、滇、藏、青四省六地交界处,是通往西藏的要津之地,地理位置特殊,战略位置突出,是国家重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国家安全维护区。区位战略作用显著,突出了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地位的作用,在连接东西南北区域经济,驱动甘孜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有丰富土地资源。根据2017年调查显示,甘孜州土地总面积1496.83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289.97万公顷。二是有丰富的草场资源。全州有草原94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826.67万公顷。三是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接近四川省的1/3,森林覆盖率达33.9%。四是有丰富水能资源。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5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4130万千瓦以上。五是有丰富的矿产、地热资源。已发现各类矿产74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1种,其中锂、钽、铍、铌、镍、铂的资源量占全省50%以上;境内已发现温泉249处,占全省温泉出露总数的2/3以上。六是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各地常年日照时数一般为1900小时—2600小时,绝大部分地区超过2000小时,为省内日照时数高值区。风能资源可开发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七是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野生动物49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9种。有玉米、小麦、青稞等农作物10多种,林果、经济林木20多种;州内有药用植物1581种(藏药植物500余种),占四川已知种类的40%;包括松茸在内的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类达330余种。此外,甘孜州人文资源也相当丰富。如宗教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工艺与艺术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发展生态、特色的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清洁能源开发、优质矿产开发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甘孜州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交通体系,成为川藏铁路主轴的重要副轴体系。国道318、317线同连接甘孜州18个县城镇和乡村的公路交通网络,可为川藏铁路物资与人员流通提供网状支持体系。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及在其流域开发的较多大型水电站,形成推进经济带发展的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康定、稻城亚丁、甘孜格萨尔三大机场,分别从东南北三大区域推进流通,形成川藏铁路大动脉的重要轴线支撑。甘孜州在逐步完善通信网络体系,保障经济带建设的通信保障。
紧靠川藏铁路的城镇目前有近10个,通过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成为铁路沿线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通过川藏铁路主轴串联起这些重要中心,会吸引更多人口、生产资源、新兴产业等向这些城镇聚集,将其发展成为重要的增长极。这些增长中心又通过公路等其他副轴连接甘孜州其他重要城镇中心,通过增长点与轴线相连,将形成点轴开发体系,全面带动甘孜州经济发展。
甘孜州 “十三五”时期,经济总量是“十二五”末的1.61倍,年均增长7%。三次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3%、62.9%和12.8%,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在向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甘孜州东部、南部、北部地区形成了互补性强、差异化显著的产业特征。东部地区定位是引领全州发展的增长区、小康建设先行区,成为甘孜州重要商贸物流基地、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生态工业发展集聚区、高原高端有机农业基地等。南部地区定位是打造甘孜州经济新增长区,将建设成为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北部地区定位是建设川甘青结合部发展示范区,将发展成为川西北高原生态屏障、格萨尔文化旅游目的地、高原特色畜牧业示范区、中藏药种植和开发基地。
甘孜州处于生态脆弱区,过去大力推进资源开发型经济,导致森林锐减,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经济趋向“资源诅咒”陷阱。在新发展理念下,甘孜州开始推进生态型发展模式,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将全面建成生态经济带。甘孜州要坚决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将沿线经济建成绿色经济带,带来绿色财富增长。
基于点轴开发规律,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支撑、交通区位、环境容量等条件,突出比较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破除行政体制束缚,强化产业链分工配套和区域协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要素有序流动,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区域圈层经济,构建分工明确、关联紧密、优势互补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重构甘孜州经济版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按照“全要素旅游、全过程旅游、全时空旅游、全人文旅游”的理念,构建“三环一带两地”布局,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二是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甘孜州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到2023年,全面建成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三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甘孜州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到2019年已实现建成示范州的目标,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巩固期。绿色、生态、特色、高效的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建设,将推进甘孜州三大示范区目标的实现和巩固,促进甘孜州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
甘孜州曾处于深度贫困区,是我国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具体体现。尽管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但返贫压力巨大,是全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区。川藏铁路建设将成为推进甘孜州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推进市场经济发育成熟,全面激活优势资源,发展起生态、特色、现代的产业,通过持续高效的发展遏制返贫风险,深度推进相对贫困治理,推进全面现代化实现进程。
1.打造一轴产业带。一轴,就是打造铁路沿线主体产业带(见图2)。依托铁路站点打造铁路沿线新兴城镇带,发挥川藏铁路在减少时空成本、促进资源要素流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吸引企业和人口向铁路沿线聚集,形成新型城镇,同时发展新型产业园区,升级改造现有产业园,形成川藏铁路沿线生态产业带。
2.建设三个一级经济中心点。三核,就是将东部康定、南部理塘、北部甘孜作为一级中心点,作为经济带推进资源聚集和扩散的核心经济增长极(见图2)。甘孜离川藏铁路有一定距离,甘孜长期以来是北部经济与交通中心,城镇规模相对较大,带动能力强,可通过修建快速公里,最好是高速公路与川藏铁路线对接,让甘孜成为铁路经济带北部的一级经济中心点。“三核”对经济带区域二级中心点进行带动,驱动资源汇集,促进产业发展,全面服务经济带建设。康定应发展清洁水电能源产业、优质矿业,发展康定情歌为主题的旅游;理塘适宜发展“极地果蔬”产业,打造环格聂神山旅游圈,推进全域旅游;甘孜应形成特色农业和养殖业中心,围绕格萨尔文化中心,进行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格萨尔王城特色产业发展。
3.发展六个二级经济中心点。六点,就是将铁路轴经过的6个二级中心城镇作为次级增长极(见图2)。“六点”充分利用铁路优势,聚集甘孜州以外的发展资源和中心城镇辐射区域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外输带来绝对或比较优势的经济收益,带动辐射农牧区发展。铁路线从雅安进入甘孜州,经过的主要二级中心城镇有泸定、新都桥、雅江、巴塘、白玉、德格。泸定应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尤其应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新都桥是铁路沿线的重要站点,是枢纽之地,应重点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如种养、加工、旅游产业等。雅江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建设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种植基地,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巴塘可充分发挥其“环亚丁2小时旅游圈+最美川藏线”区位优势和“高原江南”气候优势,打造中国最美景观大道黄金驿站,建设特色林果、蔬菜、养殖基地。白玉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科学有序地开发金沙江上游水电资源和优势矿产资源。德格临近铁路轴线,毗邻西藏江达轴线站点,是连接甘孜州与西藏铁路沿线经济带的连接地,可充分利用格萨尔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特色养殖业,推进养殖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4.构建三个经济圈。三圈,就是通过点轴纵深辐射,将甘孜州东部、南部和北部地区打造为三个经济圈(见图2)。通过统筹区域发展规划,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三圈协同发展。东部形成以康定为核心,带动周边泸定、丹巴、九龙3县县城和新都桥站点成为区域发展极点,形成骨干快速交通通道和大渡河流域为轴的空间开发格局。南部以理塘为核心,带动周边雅江、巴塘、乡城、稻城和得荣5县县城成为区域发展极点,形成国道318线等骨干交通通道为轴的空间开发格局。北部以甘孜为核心,带动周边道孚、炉霍、新龙、德格、白玉、石渠和色达7县县城成为区域发展极点,形成以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和骨干交通通道为轴的空间开发格局。
图2 “一轴三核六点三圈”的经济带布局示意图
一是要大力推进轴线上的铁路站点城镇、工业园区等新兴城镇的建设。推动枢纽港站与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优化供应链体系,全力打造枢纽、站点与周边地块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综合开发模式。发展沿线各类农业园区、商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铁路特色小镇。通过对口援助,发展“飞地”产业园区等。二是要推进铁路沿线等地中心城镇的建设,如“三核”“六点”城镇。三是要大力推进三圈区域的其他中心城镇发展,如稻城、九龙、得荣、乡城、丹巴、道孚、炉霍、色达、石渠、新龙等。中心城镇辐射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使其形成区域的核心地带,使整个区域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4]
甘孜州要大力发展交通、通信和电力等系统,形成主轴的副轴体系。要完善三大机场建设,推进高速公路、317、318国道和其他省道、乡道、村道建设,强化主通道,疏通微循环,让这些交通体系像动脉和毛细血管一样,为中心城镇和主轴的聚集和扩散辐射服务,保障通过铁路输入的资源和外输的产品畅通。尤其是推进全域旅游中,大量游客通过铁路线进入后,能畅通无阻到达任何旅游目的地,能周游、驻游甘孜州。此外,要推进清洁水电能源建设,为铁路沿线经济带大量电力需求提供保障;推进现代通信网络完善,实现全覆盖,推进经济带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
甘孜州乡村振兴发展要服从于川藏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的产业,通过中心城镇的聚集、加工,提供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通过铁路外输特色产品,为广大的农牧区带来优势收益。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将乡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充分协同,在沿线经济带的驱动下,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发展。
甘孜州是生态脆弱区,要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利用优势农业、牧业资源,发展生态、特色的种养产业;利用优质的种养产品和天然的农产品等,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加工业;利用自然生态、红色遗迹、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5]积极发展清洁水电能源、优质矿业,发展新型轻工产业,形成生态、特色的产业体系,逐步打造数字经济全产业链,通过铁路沿线经济带点轴开发的有机系统,为甘孜州带来优势收益。
从目前到川藏铁路修建完成还要十年左右。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应有一个准备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稳定期。
准备期(2021—2030年):前5年是准备期初期阶段,对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建设进行论证、初步规划。在主轴上规划沿线站点、一级、二级重要城镇,连接的一级、二级副轴线路,重要的通信、能源供给线路,重要产业布局等。后5年进入启动阶段,要为经济带建设初步完成好沿线站点建设;完成相应的连接副轴体系、城镇规划、产业布局;建设好重要的网络通信、能源供给线路;推进城镇人口逐步聚集、产业聚集,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等。
起步期( 2031—2035年):健全沿线站点、城镇建设,重点推进“一轴”“三核”“六点”建设,完善一、二级中心城镇功能,推进三级城镇建设;完善副轴体系建设,完善一级、二级副轴线路,推进三级轴线建设;全面完善好网络通信、能源供给线路,形成轴线网络体系。城镇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得到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三核”“六点”地区城镇化率提升到60%左右。乡村振兴深度推进,现代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发展,通过轴线输出外销,形成一定的市场份额,明显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纵深辐射带动,三圈经济整体提升,经济带成功起步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从小康向富裕转变,甘孜州初步进入现代化阶段。
成长期(2036—2040年):推进经济带站点深度发展,一、二级中心城镇进一步发展,轴线完善程度增强;人口进一步聚集,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通过轴线延伸,推进三圈经济进一步发展。北圈以甘孜县城镇为核心,通过轴线,向周边7县全面辐射带动;东圈以康定市为核心点,向周边3县全面辐射带动;南圈以理塘为核心点向周边5县全面辐射带动。三圈区域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加强,持续推进现代化转变。全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旅游、文化产业和其他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到GDP 的60%左右。
成熟期(2041年—2045年):三圈地区在点轴驱动,资源聚合,产业聚集,辐射和扩散下,梯度转移效应明显。甘孜州与西藏地区铁路沿线经济带对接,与成渝经济圈全面融入,铁路沿线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增强,甘孜州整体经济呈现铁路经济驱动下的新经济版图。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人民美好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一轴、三核、六点、三圈”相对均衡发展的态势逐步形成,甘孜州整体向现代化进一步迈进,铁路沿线经济带进入成熟发展期。
稳定期(2046年—2050年):在铁路沿线经济带全面驱动下,甘孜州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旅游业、文化产业、特色农牧业、新型轻工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得到全面发展,全州人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生态环境进入常态良好状态,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甘孜段经济带成为川藏铁路沿线经济带最重要的一部分,成为西藏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圈有机连接的中间地带,川藏铁路沿线经济带融为一体,实现规模化、协同化效应,获得现代化发展效益,甘孜州同全国一道全面进入现代化阶段。
川藏铁路(甘孜段)经济带建设应超前谋划、提前规划,制定总体发展蓝图,明确发展思路,构建发展路径。明确站点布局、城镇规划、主导产业等,统筹编制和落实好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规划,科学布局铁路沿线经济带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形成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全盘引领经济带建设,引导各行业围绕经济带建设进行延伸规划,指导整体资源的配置,推进甘孜州经济新版图构建。可行的发展规划通过省,甚至于国家发展相关部门认可,能尽快纳入省,甚至于国家级战略规划,获得强力发展政策支持,推进经济带较快发展。
甘孜州应围绕经济带建设规划,构建推进规划发展的配套制度。甘孜州每五年制定的发展规划应以经济带建设规划为指导,让五年规划服务于经济带建设规划。各个行业、部门应基于经济带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政策,服务于经济带建设,并设计从经济带建设中获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途径。应制定围绕经济带建设需要的城乡用地、产业布局、空间管制、公共设施、人口聚集和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全面保障经济带建设。
经济带建设推进中,要前瞻规划,全盘布局,推进交通、通信、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点建设。规划建设应细化为既相互联系,又可独立完成的项目进行设计。通过项目撬动,细化工程支撑,精准投入、讲求效益,让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任务项项落实,件件完成,从而精准扎实推进规划实施。
一是要保障资金。积极争取省、国家发展资金支持;通过金融机构进行优惠贷款;以优惠政策引入开发机构投资建设;通过商业运作的 PPP(BOT、BOO)或基于政府优贷的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支持技术转移机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合作建立投资基金,发行债券等筹集发展资金。二是要保障人才。应针对性“内培外引”发展人才,通过事业、感情和实质性收入提升来留人。三是保障技术。需要通过政府、开发机构、科研机构协同,推进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共同推进建设技术的保障。四是保障土地。经济带建设应在尽量不触及到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前提下,在较多领域进行土地政策调整,保障经济带建设项目的推进。
经济带建设中,要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通过运输成本降低和投资收益递增,吸引更多产业向铁路沿线、中心城镇集中,向园区集中,推进现代产业发展。应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牧业。农牧业规模经营后的剩余劳动力将充分向城镇和园区聚集,保障产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同时,还应通过生态移民、农牧民转市民,让人口更多向城镇相对集中,通过相关培训,让他们实现创业、就业。
2021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6]因此,甘孜州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同时要积极进行生态恢复保护,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强化地质灾害地段加固,进行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工程。要创新培养栽种绿色、耐寒的高原植物,推进铁路沿线经济带常绿、鲜花盛开,让铁路沿线经济带成为生机盎然的绿色长廊。
川藏铁路(甘孜段)沿线经济带要向西对接西藏段的铁路沿线经济带,向东与雅安段对接,通过协同发展全面建成铁路沿线经济带。要破除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让甘孜段经济带与西藏经济圈、陕甘宁青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相连,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和融合,创造更多的产业、就业、居住空间。积极打通甘孜州一级、二级轴线与川藏铁路相连,驱动三级、四级交通线的流通微循环。积极推进公路交通线与周边的青海、西藏、云南省和四川的雅安、凉山州、阿坝州的公路、高速路相通相连,加大加快相互经济流循环,加强要素配置和资源整合,形成区域发展合力,推动铁路沿线经济带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要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推进政策协同,促进设施联通、产业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治,推进区域合作发展,让川藏铁路沿线经济带成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重要部分。
铁路沿线经济带发展规划形成后,应在甘孜州全体人民中形成共识,让大家共同去贯彻执行。因此,要积极加以宣传,增强民众对经济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建设内容的了解,增强建设热情和创业精神;促进人民积极通过各种培训,增强发展技能,积极投入到各项建设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要通过多渠道向外宣传,让人们了解甘孜州发展现状,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甘孜州旅游和投资环境,获得其他地区民众关注,增强人们到甘孜州旅游、考察、投资的热情,通过更多人们的共同努力,推进经济带建设。
要积极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牧民的专业合作社,发展起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生态农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变产品结构和质量,增加产量。要完备农产品市场交易场地、产品加工、贮藏、冷冻设施服务,增强农副产品供给能力。要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创业,发展起二、三产业的市场主体,推进新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要积极进行铁路沿线枢纽站点、中心城镇、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物流中转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等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网络。要通过优惠政策发展起服务生产的资金筹集、技术提供、人才培养、信息咨询、市场评估、交易拍卖等中介组织。要加强邮政、通信、电力、银行、医疗、供水、餐饮、环保等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功能的完善,积极构建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市场合法有序发展。
建立全面实施经济带建设的机构,统筹推进经济带建设。一是应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建立独立和兼职的细分机构。要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基础上,通过协同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二是成立经济带开发专家委员会及专家智库,集聚各领域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机构,完善监督制度,采取定期督查、专项考核等方式,确保责任、任务和成效落实。加强监督,防止在建设中违规违纪行为,保障工程质量,保证经济带建成并持续健康发展,奋力建设好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