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地区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2022-08-06 01:51严良文陈瑶瑶刘智成
长江蔬菜 2022年15期
关键词:孢子囊根肿病闽西

严良文 陈瑶瑶 刘智成

严良文,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364000

陈瑶瑶,刘智成,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导读:根肿病是闽西高山反季节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了闽西地区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发病规律,结合项目研究,筛选出50%氟啶胺悬浮剂和100 g/L氰霜唑悬浮剂这2种防效在83%以上的药剂,结合减肥增效进行综合防治、示范,为本区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闽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纬24°23′,东经115°51′,地势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全年平均气温18.2℃,平均降水量1 031.0~1 369.0 mm,全年无霜期较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气候,地形复杂,全域山地14 964.1 km2,丘陵3 101.0 km2,平原985.0 km2,海拔落差大,全区海拔500 m以上的有16个、海拔200 m左右的有19个且具有南亚热带边缘或南亚热带气候特征的小气候区域,其由独特的垂直分布的立体气候特征形成,特别适宜各类蔬菜的生长,同时也特别利于各类病虫害的发生。闽西自1989年开始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闽西的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发展迅速,1993年至今成为福建省主要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大白菜是闽西地区高山反季节蔬菜最主要的品种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hm2左右,随着大白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长期连作生产,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用量逐年增大,土壤以砂壤土为主,保肥保水性差,受制于地形,长期缺乏钾及镁、硼、钙等中微量元素,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大白菜根肿病从开始的零星发生到普遍发生,并逐年加重,近几年来已成为闽西大白菜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降低了本区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种植户的种植成本逐步增加,给种植户的收益造成了极大损失,严重影响了菜农种植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积极性。2019-2020年对闽西主产区的大白菜根肿病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65%以上的田块种植大白菜发生根肿病,4月中旬至10月底种植的大白菜有87%以上田块发生根肿病,33%以上的田块种植大白菜根肿病发生率在70%以上,有的甚至全田发生造成绝收。由于根肿病病菌和根结线虫都侵染大白菜的根部,调查发现种植户易将根肿病与根结线虫病混淆,部分种植户和农药经销商也常常把根肿病误判为根结线虫病,导致选择的农药不对,部分甚至选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既延误防治时机,又污染了产品、降低了品质和产量。为此,笔者于2019-2020年引进了7种农药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50%氟啶胺(福帅得)悬浮剂、100 g/L氰霜唑(科佳)悬浮2种防效在83%以上的药剂,结合减肥增效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示范,为本区大白菜根肿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1 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症状

大白菜幼苗和生长期都可发生,只为害根部,苗期即可受害,苗期受害生长缓慢、叶片褪绿、稍薄、下垂萎蔫,严重时小苗枯死。发病初期,病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病株叶片褪绿变薄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基部叶片萎蔫、变黄,发生轻的大白菜包心不紧或包心后叶球外露,重病时不能包心或只剩叶球,甚至整株萎蔫枯死[1]。根肿病病菌主要侵染大白菜的主根和侧根,病株主根上的肿瘤多靠近上部,根部肿大呈瘤状,数量少而大如鸡蛋,近球形或不规则,初期表皮光滑,慢慢的表皮变得粗糙,凹凸不平,有些还会龟裂。侧根上的肿瘤小而多,呈手指形或不规则,有的多个连在一起呈串球状[2]。

闽西夏秋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软腐病细菌的大量繁殖,发病中后期部分根肿瘤破裂,病部易被软腐细菌侵染,散发出臭鸡蛋味。生产上,菜农易把大白菜根肿病与大白菜根结线虫病混淆,部分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即植株在感病后都呈萎蔫状,且根部都有大小、形状不同的肿瘤。主要区别在于:根肿病主要发生在大白菜的主根和侧根上,瘤状大,数量少[3];根结线虫病主根一般不发生,主要发生在须根上,大小不一,呈念珠状,小而数量多,相互连成根结,剖开根结(或肿瘤),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病部组织内有许多乳白色雌线虫。

2 病原菌

大白菜根肿病病菌为鞭毛菌亚门中的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通过侵染根部引起,除为害大白菜根部外,还为害甘蓝、花椰菜、油菜、芥菜、芥蓝、西兰花、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根部[4]。病菌在被寄生的寄主薄壁细胞内形成大量密集、似鱼卵状的休眠孢子囊堆,休眠孢子大小为(4.6~6.0)μm×(1.6~4.6)μm,成熟时相互离开。休眠孢子萌发产生洋梨形或球形游动孢子,前端具2根长短不等的基鞭毛,在水中能游动,其直径2.5~3.5μm,静止后呈变形体状[4]。

3 发病规律

以休眠孢子囊形式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休眠孢子囊抗逆性较强,能在土壤存活10年以上[4,5]。病株残体休眠孢子囊进入土中越冬或黏附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未经高温腐熟处理的粪肥也可带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休眠的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大白菜的幼根或根毛穿透表皮侵入寄主细胞内,病菌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和扩展,由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和膨大,并在根部形成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肿瘤[6]。肿瘤内的病菌又形成许多休眠孢子囊,根肿瘤腐烂之后孢子囊又进入土壤越冬。次年通过土壤、种子、种苗或借助雨水、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等农事操作及地下害虫进行传播。大白菜根肿病菌生长温度为9~30℃,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25℃。根肿病菌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95%,当土壤含水量为70%~95%时,最适宜休眠孢子囊的萌发和游动孢子活动及侵入大白菜根内[6]。当土壤含水量低于45%,很少发病[7]。酸性土壤易发病,当土壤的pH值在7.2以上时,不易发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足,田间积水或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发病较重;病害发生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雨量多少、温度高低和土壤质地好坏有关,大白菜的不同生育时期均可染病,以苗期染病对产量、质量的影响最大。

闽西处于南亚热带边缘或南亚热带,具有独特的垂直分布的立体气候特征,且山区大部分海拔在300~1 000 m,昼夜温差大,气温大都在15~35℃,春夏多雨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加之大量施用化肥,土壤严重缺乏钾、镁、钙、硼等元素,特别是钙和硼,因此4月至10月底是大白菜根肿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田中,存在大量的芸薹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囊,是导致大白菜根肿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因素。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①加强检疫 由于大白菜根肿病休眠孢子囊能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夏季换茬紧,部分种植户图方便,委托育苗场集中育苗,存在传播的风险,农业部门应加强检疫,严禁种植户从病区调运十字花科蔬菜种苗,以保护无病区,减少大白菜根肿病的传播。

②选用抗病品种及药剂处理种子 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引进抗根肿病品种,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抗根肿病品种[8],能使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显著减少。近几年来每年引进国内外抗根肿病的大白菜新品种进行试种,筛选出适宜本区种植的抗根肿病品种,如福建农科农业良种开发有限公司的大丰一号、农科一号大白菜等,并进行示范推广,减少本区大白菜根肿病的发生。为了减少苗期染病,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15 min,再用100 g/L氰霜唑(科佳)悬浮剂浸种5~10 min,洗净晾干后播种,还可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实行轮作 实行轮作是防治根肿病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闽西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模式,发生根肿病的田块实行3~5年水旱轮作,海拔在500 m以下的地区实行菜—稻—菜栽培模式,无法水旱轮作的夏秋季可以与南瓜、丝瓜、苦瓜、冬瓜、豇豆、玉米、芋头等作物轮作,冬春季与马铃薯、莴苣、芹菜、葱蒜类等蔬菜轮作。海拔在500~800 m地区实行菜(2~5月)—稻(4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菜栽培模式,无法水旱轮作的,夏秋可采用马铃薯—菜—菜栽培模式,也可以与南瓜、丝瓜、苦瓜、冬瓜、豇豆、番茄、辣椒、茄子及玉米等作物轮作,冬春季与莴苣、芹菜、葱蒜类等蔬菜轮作。海拔在800 m以上的地区,有条件的可实行1年种2季大白菜、隔年种1季水稻的模式,无法水旱轮作的与瓜类、豆类、茄果类、甜玉米等蔬菜隔年轮作。

④培育健壮的无病苗 忌用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壤育苗,采用72孔穴盘基质集中育苗,播种后用100 g/L氰霜唑(科佳)悬浮剂3 000倍液或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浇施,移栽前2~3天配上沃家福有机水溶肥再浇施1次,预防苗期根肿病,培育无病的健壮苗。移栽时剔除病苗、生长弱的苗。

⑤提升土壤酸碱度、增施有机肥 作畦前,每667 m2施用生石灰100~150 kg、充分腐熟的禽粪肥2 000 kg,含有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的微生物菌肥200~300 kg,通过整地作畦充分拌于土壤中,既可提升土壤酸碱度,又提高土壤有机质、钙和硼含量,从而减轻根肿病病菌侵染,减少根肿病发生。

⑥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排灌方便和地下水位低的田块,整成深沟高畦,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定植,忌雨天种植,特别是夏季,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白菜生长期适时浇水追肥,采取氮、磷、钾配方施肥,忌偏施氮肥,中后期多施磷钾肥,浇施肥料时可配含有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的微生物菌剂,生长期每隔7~10天结合喷药喷施海藻酸或氨基酸、硼、钙等叶面肥,促使植株茎秆粗壮、叶片肥厚、根系旺盛,提升抗病害能力[9]。生长期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病株四周撒生石灰防病菌扩散,同时深埋或晾干集中烧毁,不能将病株留于田中或丢弃于水源等其他区域,防止病菌造成更大面积的扩散蔓延。采收后及时清理田间的残株、残叶[10],夏季深翻土壤暴晒,可减轻根肿病的发生。

4.2 化学防治

笔者于2019-2020年选50%氟啶胺(福帅得)悬浮剂、100 g/L氰霜唑(科佳)悬浮剂、68%精甲霜·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0亿/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7种药剂进行大白菜根肿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福帅得)悬浮剂、100 g/L氰霜唑(科佳)悬浮剂对大白菜根肿病防果在83%以上,优于其他5种药剂。结合减肥增效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对曾经发生过病害的田块,在定植时结合定根水用50%氟啶胺(福帅得)悬浮剂8 000~10 000倍液或100 g/L氰霜唑(科佳)悬浮剂3 000倍液配上沃家福、阿卡迪安等含海藻酸有机水溶肥或氨基酸水溶肥浇施,每株250~300 mL,促进根系生长,提高防效,也可在定植7天内于晴天下午或阴天浇施,雨天施会降低防效。发病较重的田块在生长中期再浇施1次。

猜你喜欢
孢子囊根肿病闽西
蔬菜连茬种植谨防根肿病
油菜苗期根肿病防控技术
不结球白菜霜霉病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云南临沧积极引进抗根肿病油菜品种
马铃薯晚疫病菌单孢子囊分离技术的改进
Study on Pathogenicity Difference of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H Conditions
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囊的抑菌效果测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