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勤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四川成都 610081)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局集团公司”)地处西南腹地,辐射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以及云南省昭通地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宝成(广元—成都)、成渝(成都—重庆)、襄渝(达州—重庆西)、成昆(成都南—永仁)、川黔(重庆西—贵阳南)、沪昆(大龙—且午)、黔桂(龙里—麻尾)、内六(内江—六盘水)、渝怀(井口—秀山)、沪蓉(渭沱—成都东)、万凉(万州—凉雾)、峨攀(冕宁—永仁)12条国家铁路干线、10条国家铁路支线及56 条合资铁路。2010—2020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运生产呈现较大起伏,从到、发基本平衡演变为到、发比例悬殊,深度考量着运输生产组织和调度指挥水平。因此,亟需研究探讨成都局集团公司货运市场变化成因和应对策略,助推铁路货运发展和运输结构优化。
2010—2020 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国货物发送量大幅上升,由324 亿t 增至463 亿t,年均增长达4.3%。其中,铁路增加8.2 亿t,公路增加97.8 亿t,水运增加38.3 亿t[1-2]。2010—2020 年全国各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20年全国各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Fig.1 Change trend of freight delivery volume under various transport modes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20
从全国总体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及各运输方式承担情况看,全国货物发送量从2010 年起均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在2010—2012 年及2015—2018 年期间增长尤为迅速,2012 年全国货物发送量首超400 亿t,2018 年突破500 亿t;2012—2015 年期间增长则较平稳,年均413 亿t 左右。由于水运对地理因素要求高、铁路受运力和效率制约,与公路灵活发车、可以实现“门到门”服务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近10年公路货运快速发展,占据大部分运输市场。2018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货物发送量共增加191亿t,仅公路就增加151亿t,占增加值的80%,铁路则增加3.8亿t,不及公路增加值的3%。
从货物运输结构看,2010—2018年铁路占比持续下降,由11.2%下降至7.8%,公路由75.5%上升至76.8%,水运由11.7%上升至13.6%。2010—2020 年全国各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占比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2010—2020年全国各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占比变化趋势Fig.2 Change trend of the proportion of freight delivery volume under various transport modes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20
根据图1和图2可知,铁路货物发送量虽有增长,但在全社会货物运输中的占比却不断下降,而公路、水路货运发展较快。从3 种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分担率的变化反映出,由于我国工业结构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粗放型时期,需要大量原料、燃料的长距离、低成本运输,铁路、水运的技术经济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铁路占比基本在10%以上;集约型时期,运输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需要更方便、更迅速、更完善的运输网,公路货物运输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2010—2020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量呈现先下降后趋稳的态势。2010—2017 年持续下降,2017 年跌至11 106 万t 的最低谷,比2010 年减少4 276 万t。2017—2020 年开始缓慢恢复,2018 年止跌回升,达到11 256 万t,同比增长1.35%,2020 年货物发送量达到12 005 万t,比2015 年略高。2010—2020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量如图3所示。
图3 2010—2020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量Fig.3 Freight delivery volume of China Railway Chengdu Group from 2010 to 2020
的主要货物品类有煤炭、石油、焦炭、金属矿、钢铁、非金矿、磷矿、矿建、化肥、化工、其他、集装箱12 类,合计发送14 829 万t,占总量的96.4%。煤炭是第一大品类,发送6 102 万t,占总量的39.7%;其次为金属矿,发送2 036 万t,占总量的13.2%;第三为钢铁,发送1 571 万t,占总量的10.2%。2010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品类占比如表1 所示。
表1 2010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品类占比Tab.1 Category proportions of freight delivered by China Railway Chengdu Group in 2010
2020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各主要货物品类的发送量大小、排序等有较大变化,年发送量100 万t 以上的主要货物品类为煤炭、石油、金属矿、钢铁、非金矿、磷矿、矿建、化肥、化工、工业机械、集装箱11 类。2020 年与2010 年相比,煤炭变化最大,已变成第三大类,发送量和占比锐减,比2010 年减少4 143 万t,降幅67.9%,占比仅16.3%;集装箱上升为第二,2020 年集装箱发送2 180 万t,比2010 年增加1 476 万t。2020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品类占比如表2所示。
表2 2020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品类占比Tab.2 Category proportions of freight delivered by China Railway Chengdu Group in 2020
此外,2020 年焦炭和其他2 类不再是主要货物品类,工业机械成为新增主要货物品类。一是焦炭类。随着环保整治深入推进,西南地区众多小焦化厂被关闭;许多钢厂直接外购或进煤炼焦,导致焦炭发送量逐年减少。二是其他类。由于引流入箱政策的吸引,其他类货物入箱发送比例增大,通过整车装运的发送部分减少。三是工业机械类。由于成渝两地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成都地区汽车产销运规模的扩大,工业机械类发送量逐年增长。
2010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品类按发送量大小可以分为3 个层级。第一层级:年发送量1 000 万t 以上,为煤炭、金属矿、钢铁、化肥4 类,占总发送量的70.5%。第二层级:年发送量300~1 000 万t,为集装箱、磷矿、矿建、非金属矿、化工、焦炭、石油7 类,占总发送量的24.1%。第三层级:年发送量300 万t 以下,为其他、饮食、水泥、盐、粮食、工业机械、金属制品、文教纸张、木材、医药、鲜活、农副、纺织、电子14类,占总发送量的5.4%。
2020 年前2 个层级的发送量有明显变化。其中,第一层级2020 年共发送6 548 万t,较2010 年减少4 346 万t,降幅39.9%;第二层级2020 年共发送5 110 万t,较2010 年增加1 426 万t,增幅38.7%。第三层级2020年共发送347万t,较2010年减少456万t,降幅56.7%,虽然第三层级降幅大,但发送量占全局比例小。
第一层级中金属矿、钢铁、化肥受宏观经济、市场销售、原料运输、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发送量有一定起伏,金属矿、钢铁的发送量2013 年超过3 000 万t 和1 800 万t,却由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2015 年关闭、每年减少500 万t 原材料和产成品发送量而回落,2020 年仅比2010 年略增。化肥发送量的变化主要有2方面原因,一是2016年后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政策,四川省成都、广汉、什邡、德阳、绵阳市,以及重庆市、贵州省等众多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的企业,或关闭、或停产改造、或迁移,仅川渝两地减量就超过400 万t;二是化肥入箱运输增多,从2010 年27.36 万t 增至2020 年的190.1万t。此外,煤炭发送量变化最为剧烈,2020年煤炭发送量比2010 年锐减4 142 万t,与总发送量减少3 376 万t 的趋势完全重合。因此,煤炭发送量减少是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量下降、货源结构深度变化的主要原因。2010—2020 年第一层级主要货源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图4 2010—2020年第一层级主要货源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Fig.4 Change trend of the delivery volume of main freight sources at the first level from 2010 to 2020
第二层级中非金属矿、石油和化工品发送量变化较为平稳;焦炭在2010—2015 年逐年下降,随后趋于稳定;矿建和磷矿石发送量则在起伏中有所增长;集装箱发送量变化最大,2010—2014 年逐年下降,但从2014 年开始迅速增长,2020 年发送2 180 万t,同比增长37.06%,比2010 年增加1 476 万t,与2017 年以来货物发送量回升趋势重合。因此,集装箱发送量增长是成都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量回升的关键,也是货源结构深度变化的又一重要原因。2010—2020 年第二层级主要货源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图5 2010—2020年第二层级主要货源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Fig.5 Change trend of the delivery volume of main freight sources at the second level from 2010 to 2020
以2010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内各省市煤炭发送数据为例,四川省发送1 774 万t,占比29.1%;重庆市发送1 004 万t,占比16.5%;贵州省发送3 210 万t,占比52.6%;云南昭通地区发送114万t,占比1.9%。其中,贵州省煤炭发送量最大,超过四川、重庆、云南昭通三地之和。2020 年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昭通煤炭发送量分别为763 万t、349 万t、840万t、7 万t,比2010 年分别减少1 011万t、655万t、2 370万t、107万t,降幅分别为57.0%, 65.2%, 73.8%,93.9%。煤炭发送量锐减主要有宏观经济及各省市资源特点2方面因素。
从宏观方面看,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内各省市煤炭企业近10 年由于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安全整治、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降杠杆等多重影响,众多小矿关停。在我国煤炭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及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的大背景下,西北各省的煤质、产量在市场均占绝对优势,北煤南运格局不断强化,西南地区煤炭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总体呈现弱势。
从资源特点看,四川省煤炭资源贫乏,省内电厂、钢厂众多,2010 年四川省产煤7 660 万t,耗量达11 520.4 万t,明显产不敷用。重庆市煤炭资源略好于四川,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加大。同时,川渝两地近年兴建坑口电厂,进一步加剧煤炭消耗,仅重庆松藻电力有限公司年耗就达300 万t。四川省、重庆市分别始于2000 年和2010 年经铁路从西北各省大量调入煤炭。资源最好的贵州省是全局煤炭减量主要区域,由于“西电东送”工程使省内电厂发电负荷和耗煤量加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11 年省内煤炭耗量增至1.2 亿t,而产量1.6 亿t,耗量增长使产需缺口扩大,贵州省2011 年采取限制外发、保供省内电厂的方法,不仅煤炭外运大减,2012 年起还新增对外省煤炭的需求。2020年,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分别调入西北煤1 949 万t、1 818 万t、920 万t。川渝两地已成为煤炭净输入省市,贵州省由输出变为有阶段性生产与供应不足,全局煤炭发送大幅下滑。
2010—2020 年,随着第一大货源煤炭发送量连年下降,成都局集团公司货源结构由“大宗货物为主”向“大宗货物与集装箱货物并重”发展。在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发送量下降时,集装箱运输凭借高效率、高效益、高协作的优势乘势而上,发送量比重逐步超过传统大宗货源,成为中坚力量。一方面借助中欧、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江货物班列开行上量,将川渝地区电子、汽车、机械、轻工、食品、果蔬等特色产品引流上线,2021 年以上3 种货物班列开行5 934 列,其中,中欧班列4 431 列(含回程)、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1 070 列、沿江班列433 列,随着中欧班列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开展[4-5],川黔渝地区对外出口打开,集装箱铁海联运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川黔渝两省一市社会发展和天府新区、两江新区、贵安新区等大型基建项目对建材类砂石的需求不断扩大,敞顶箱充分发挥环保无污染、无撒漏、效率高、适合多式联运、可以“门到门”服务的优势,粮食、化肥、非金属矿等入箱比例也逐渐加大,推动集装箱上量。2020 年集装箱发送2 180 万t,2021 年增至3 123 万t,占总发送量的24.8%。2010—2020 年集装箱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图6 2010—2020年集装箱货物发送量变化趋势Fig.6 Change trend of the delivery volume of container goods from 2010 to 2020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预测,2025 年煤炭、冶炼物资等货物发送量预计占铁路货物发送总量70%以上。确保大宗货物运输稳定和抓好集装箱、冷链及其他“白货”上量,对铁路货运发展同样重要[6-7]。
(1)结合宏观调控、环保整治、供给侧改革、产业调整和能源技术发展,深入研究各地政府煤炭行业政策和企业动态,分析四川省关停12 万t 以下小矿、重庆市煤炭产能整体退出的影响,关注贵州省毕节、六盘水、安顺和云南昭通煤炭产业回升态势。针对川渝煤炭生产持续萎缩、贵州省和云南省昭通地区回升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抓好成昆线(成都南—永仁)、沪昆线西段(贵阳—且午)、达万线(达州—万州)、水大支线(六盘水—大湾)、内六线(内江—六盘水)等重点区域煤炭货源组织和装、卸、排的运力保障。
(2)根据煤炭到达需求,加强北煤运输组织和延伸服务链。由于北煤到达量巨大、运输周期不固定,为保证企业生产有序进行,需要提前备有存储量和加工场地。为积极解决煤炭运输需求存在的困难,路企双方合作开展第三方大型储煤基地建设和运营。近2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与重庆市永荣矿务局合作开展煤炭仓储、洗选、加工、配送、发运等服务,使广顺场、大足等站煤矿闲置专用线和场地设施得以利用并创造效益。
(3)加快自营储煤基地建设和多方合作,抓好洁净能源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北煤热值高、灰分低,管内电厂、钢厂通常将北煤和本地煤按比例混合掺烧,充分发挥煤炭热值和效能,更加经济环保。这也为储煤基地建设和掺配物流配送工作提供契机。2016 年成都局集团公司与国能四川天明发电有限公司共建双河口配煤基地并顺利运营,解决江油电厂用煤需求;2020 年自建广安(高兴)储配煤物流基地,预计2022年9月底开通运营,有利于汇聚地方政府、铁路、电厂和煤炭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做大煤炭物流规模;近期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有与铁路合作意愿,正在设计方案,将在松藻煤矿金鸡岩、綦江北站旗铝等专用线共建基地。
(1)继续抓好班列开行质量。强化与专业公司和客户协作,优化月旬计划方案,提高团结村、城厢、黄许镇、鱼嘴等站组织效率和辐射能力,吸引更多电子、汽摩、饮食、服装等轻工产品上线。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招商、海关等部门支持,提高监管、通关、服务效率,做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联动,使南北两大通道有机衔接。抓好回程货源货流集并,积极协调政府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对口措施,扶持企业加强外贸合作,增大欧美、东盟精密仪器、医疗器械、乳制品及纸浆、木材等大宗商品进口,通过积极招商,引入国外企业到内地办厂,将外企所需进口设备、元器件、原料及产成品等纳入班列,提升重去重回开行比例。
(2)落实国铁集团“散改集”要求。加大粮食、磷矿、化肥、非金属矿和其他“白货”入箱组织,根据品类、去向、运距、运价率、其他运输方式竞价制定不同价格方案和营销策略,根据场站能力和运输需求的阶段变化,做好动态调整。如万州港区的散粮项目,2022 年底万州港区新建的新田港一期工程竣工,组织模式将有相应变化。加强提箱、换箱点建设和运力保障及全程服务,增强时效性和客户体验。强化敞顶箱运输组织[2],抓住川渝黔大型基建周期长、用量大的机遇,用足站场及通道能力,优化装卸运和配送组织,提高管内项目运营效率;加强敞顶箱跨局运输协作,捕捉新增需求,大力开发昆明、广州等方向直通敞顶箱项目,提升外发出局的比重。
(3)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抓住2022 年各省市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即将落地的有利时机,协调政府加大公路治超力度,做好“公转铁”“水转铁”。根据国家统计公布,2021 年管内两省一市重点产品铁路产运系数为17.7%,有待进一步提升,因而需要尽快调查相关企业生产、销售情况及运输方式比例,挖掘上量空间[8-9]。例如,针对重庆博赛集团氧化铝、太阳纸业纸制品、泸州港日用白货、扎佐铝矾土等多个新增项目,分段测算边际成本,实施“一厂一策”,争取新增货源,提高铁路发运占比;做好西北、华北、华东方向饮料、食品、机械、化工等货源组织,使每日经广元、羊木、达州、大龙等分界口回送约2 000只空箱的一部分,转化为重箱运输。
(1)巩固冶炼物资“基本盘”。2020 年冶炼物资(金属矿、焦炭、钢铁)发送3 971.1 万t,占比33.1%,是保证总发送量和收入的“稳定器”,产运系数12.1%,仍然有上量潜力。通过调查攀西本地矿、重庆港区上水进口矿和六大钢厂运输需求,跟进达钢新厂扩建进度,用好2022 年底峨攀线燕岗—冕宁段竣工后释放的能力,加强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的铁水联运合作,结合各钢厂用矿和产品特点,根据矿山、钢厂淡旺季产销和枯水、丰水期长江航道能力变化以及国际市场行情,实施阶段性“量价捆绑”策略,确保均衡发运。
(2)抓好商品汽车运输。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已趋成熟,老牌的重庆产地和后起的成都龙泉基地产能合计超过500 万台。2020 年、2021 年商品汽车分别发送74.0 万台和86.7 万台,逐步做大发送量和收入份额。加强与主机厂和专业公司合作,优化城厢、团结村、鱼嘴站发运组织和加快场地扩能,确保商品汽车存储、配送和发送需要,推动长安汽车、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品牌汽车运输的“公转铁”和果园港到达的外地汽车“水转铁”,随时掌握新情况和新理念,根据长城永川厂区所产坦克汽车热销和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需求,加强商品汽车运输专用车车辆调配和需求安排,扩大铁路运输份额。
(3)拓展冷链市场占有量。2021 年冷链运输11.4 万t,为城厢、燕岗发送的雪花啤酒及矿泉水,覆盖区域和体量虽小,但具有一定的商机。川渝黔人口超1.5 亿人,随着生活水平和深加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外地食品进入,本地消费强劲增长。目前,亟需加强生产、消费、到达环节的研究,积极参与冷链物流延伸服务。扩展冷链运输品类,加强攀西、昭通、贵州等地果蔬、花卉、烟草等农副产品组织,先期开办无轨站和投放冷藏箱、小型移动冷库,做好货源集并和按去向、品类的拼箱、拼车,待货流扩大后探索开行点对点冷链班列,并投建大型冷藏设施[6]。
成都局集团公司10 年来货运市场和货源结构的深刻变化,呈现出宏观调控、绿色环保、产业结构转型等诸多变革的缩影,货源从以前“一煤独大”演变为集装箱、冶炼物资、矿建、化肥等“多轮并进”的状况,揭示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铁路原有依托矿产、初级产品的传统运输模式应不断变革[10],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主动融入市场,提高时效性,适应客户多层次、多维度的需要,为“十四五”期间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