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丽
(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000)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产生的部分代谢产物或者是人工合成的类似物,主要治疗细菌感染等疾病[1],临床可应用种类比较多,属于临床常用药物,但是抗生素的使用一直就存在盲目,滥用问题,这些行为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2]。儿科也不例外,不合理用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由此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层出不穷。因此本文针对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儿科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保障患儿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抽取3200张儿科门诊处方,其中,含有抗生素处方1124张,抗生素处方中,患者男性638例,女性486例,年龄在2~10岁,平均(6.2±2.3)岁。抽样样本中一联抗生素处方763张,二联抗生素处方张数358张,三联抗生素3张。
将抽样的含抗生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对抗生素处方中选用药物,服用剂量,给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汇总并分析其合理性。
统计结束后,整理分析数据,观察数据中不合理用药主要服用剂量、给药时间、联合用药、选药等情况,对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标准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通统计数据汇总来看,不合理用药处方共260张,其中服用剂量不合理处方占比40.39%,给药间隔不合理处方占比27.69%,选用药物不合理处方占比17.31%,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占比11.15%,无适应证用药占比3.46%,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据对比
儿童用药量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应根据儿童实际身高、体重、年龄计算服用剂量。例如处方中一个3岁患儿,服用规格为0.125g/6袋头孢克洛颗粒,服用方法是一次0.5g,一天三次,考虑到患儿三岁,服用剂量明显偏大,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小儿应该按照儿童体重计算服用剂量,按此说明书中标准婴幼儿服用剂量是体重一日20~40mg/kg,分3次给予,但一日总量不超过1g。依据此法用药比较科学合理。
有些药物之间会有相互作用,应注意给药间隔。例如抽样处方中,4岁患儿处方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处方中选用头孢克洛颗粒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用药,服用方法同时口服,处方中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为微生态制剂,可用于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而抗生素具有杀灭微生物作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抗菌药物合用减弱药效甚至是失效,所以二者应该间隔服用,服用间隔时间至少两个小时。
在药物选择方面,不用的病原菌感染会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而对于患儿来讲,治病因素比较多,且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每次就诊均需要进行病原菌的测定,不能够参考以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处方中存在选用药物不合理情况,例如患儿患有溶血性链球菌扁桃体炎,用药应该首先选择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或青霉素。另外临床用药时应选择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用药,而抽样处方中发现有选择等级偏高的药物,如6岁支气管炎患儿使用头孢美唑钠,支气管炎一般是由于肺炎支原体,百日咳等细菌感染引起,服用阿奇霉毒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即可,而处方中却选择了第三代头孢菌素。
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而抽样处方中将阿奇霉素与罗红霉素联合运用,两者均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两者作用部位相同,联合用药意义不大,而且容易增加不良反应。例如美洛西林联合应用头孢替安,这两种药物均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一药物可通过对细菌细胞壁产生干扰作用,从而起到杀菌效果,两种药物共同应用,则可能会增加毒副作用,也会产生细菌耐药性。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原因一般为病毒感染,占整个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率的70%~80%[3]。少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细菌引起的,所以不是所有的上呼吸道感染都采用抗生素治疗。抽样处方中诊断已经写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却仍然用抗生素治疗,无适应证用药,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增加毒副作用且增加细菌耐药性[4]。
首先是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联合应用培菲康散剂等,培菲康这一药物当中含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分类球菌等,因此对抗生素均比较敏感,当联合应用抗生素之后其活性会被抑制,甚至灭活。在应用过程中应该要间隔2~3小时,因此医生在处方调剂以及药师调剂过程中应该要详细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5]。其次是快速杀菌剂联合应用快速抑菌剂,如阿奇霉素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干糖浆,其中前者能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抑制作用,属于一种快速抑菌剂;阿莫西林则属于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属于快速杀菌剂,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最终治疗效果。如果临床需要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应该要先使用杀菌剂,而后再应用抑菌剂,或者更换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产生拮抗作用的可能性会随之减少[6]。最后是作用同一部位,如克林霉素与红霉素肠溶片,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均相同,都能够作用于细菌的50s亚基当中,竞争核糖体上结合位置,呈现出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之后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肠道不良反应更加明显,因此不能联合应用。
如罗红霉素与萘替米星,其中前者属于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后者属于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两种药物均有一定的耳毒性。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其机体发育尚未成熟,相比于成人患者来说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听力受损等情况,如某种程度听力丧失、耳鸣等。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有60%~80%听力残疾者都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用药不合理有关。因此在儿童用药过程中,医生应该要慎重选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应用[7]。
临床对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疾病诊断过程中,如果没有直接指出其发病的原因,即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则不能够直接凭经验用药,如果确诊治病原因后则进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或者抗病毒治疗。如果乱用药物,则可能导致治疗无效,疾病加重,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影响,容易出现耐药性。主要体现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以及气管炎患儿的治疗中,临床通常会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青霉素以及头孢曲松钠等。如果患儿确定为病毒感染所致,则并不需要接受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确定为细菌感染,则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对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而言,也存在多种感染源引起的疾病,在处方当中,诊断栏对患儿的疾病描述并不详细,因此将此类疾病归类于用药指征不明确,在不合理用药当中占比较高。有观点表明:门诊急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当中,有90%以上均属于病毒感染,理论上来说并不能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对于体质比较弱的患儿、发热患儿以及婴幼儿来说,病毒感染可能会继发细菌感染,因此呼吸道感染患儿需要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范围比较宽。
针对上述抗生素用药不合理情况,临床应该要加强抗生素用药合理性管理,将抗生素按照使用频率、名称、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发生原因,根据原因予以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包括:(1)加强管理:针对科室应该要成立相应管理小组,对儿科抗生素用药情况、耐受情况等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管理层,并严格执行责任制度,在对信息和资料进行核对后,进行上层级上报,降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在病房管理过程中,则应该要注重交叉感染途径,最好不要进行预防性用药,避免出现脑要情况[8]。(2)加强学习:相关部门应该要针对抗菌药物使用指导意见对抗生素进行严格分级,组织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规范培训,促使医护人员充分掌握各种药物的特性、不良反应、抗菌谱等,并强调患儿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注意随时调整药物使用情况,在保证治疗效果基础上,尽量应用比较常见、价格恰当的窄谱抗菌药物,提升药物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医护人员在患者用药期间也要充分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工作,让家长能够尽可能多了解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原则,降低滥用抗生素事件发生率。(3)病原学检查:需要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及时、正确留取患儿标本,在结束药敏试验之后,应该要结合结果合理选择相应药物,减少更换药物频率,减轻患儿的痛苦[9]。(4)其他措施:临床应该要结合患儿药物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学,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给药方案,同时需要明确患儿的用药指征,结合药敏试验进行针对性药物选择。医护人员则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工作,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包括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等。药房当中应该要建立药学服务窗口,为患儿提供用药咨询,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药师需要做好“四查十对”,积极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流与沟通,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医师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也要积极思考是否可以使用中成药替代治疗或者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优势互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有效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而保证药物安全性。
综上所述,滥用抗生素会影响患儿疾病带来不良反应。怎么才能更有效、安全,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通过本文研究我院儿科门诊依然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儿童解剖结构和免疫力与成人差异较大,大部分器官发育不完善 因此儿童用药更需谨慎小心。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很复杂,同时抗生素的种类、作用机制、应用指征、代谢过程、敏感性、不良反应等也是很复杂[10]。通过研究以及查询相关文献,建议我院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规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1)在确定病原菌的前提下选择适宜抗生素,结合临床诊断可以先进行细菌培养实验,针对性选择抗生素,避免经验用药。(2)结合患者患病情形实施相应给药办法,如患者属于轻型感染,实施口服给药即可,若患病严重,实施肌肉注射并根据药物的药动学以及药效学针对患病情形给药。(3)服用剂量应结合患儿身高、体重及年龄综合考虑,要考虑患儿自身情况,脏腑功能,合理选用药物及给药疗程。(4)联合用药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同时能用一种抗生素治疗的避免采用二联疗法,或者轻度及轻中度感染也应尽量避免联合多种抗生素[11]。临床医生可以咨询药师,从而合理搭配用药。(5)医院实施公示及监督机制,每月公布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对医生进行考核奖惩,从而规范医生合理用药。(6)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使患儿家属明确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以便更配合医生诊疗,合理用药。(7)抗生素联合应用需要有指征:儿科医生在开具相应的处方时应该要充分结合患儿实际情况,根据儿科常见疾病的特点、抗生素应用情况与药物特点设计治疗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8)由于患儿的机体发育并不完全,应该要结合患儿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合理选择药物以及用药剂量;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通过沟通普及一些有关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药品药理知识[12]。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儿科门诊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情况仍然存在,相关人员应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避免用药失误,从而提高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