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真
(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1-2]。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主要以幻觉、幻听为主,并且伴随认知功能的障碍,发病周期不固定,并且容易反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3-4]。精神分裂症目前在临床上的治疗,多以药物控制为主,但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很容易引发药源性便秘,患者会出现乏力、头痛、腹痛、腹胀、食欲不佳等不良症状,若临床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式不当,那么还会诱发很多其他疾病,比如麻痹性肠梗阻等等,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5-6]。为了改善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发便秘的情况,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主要因素,并给予有效的应对干预,为后期临床治疗同类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汇报如下。
选取162例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89例,年龄26~68岁,均龄(47.53±1.33)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CCMDA-3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②符合便秘诊断标准:符合以下2条或2条以上症状者,每周自发性排便次数不足3次,排便时25%以上的时间较为困难,约25%以上粪便质地较硬或者粪便呈硬球状,约25%以上的时候有排便不畅或者排便不尽感。③患者及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且积极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并获得许可。排除标准:①无法正常语言沟通者;②直肠或结肠器质性病变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统计并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以10天为一个观察周期对162例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排便情况进行询问和详细记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统计,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如姓名、年龄、性别等,还涵盖便秘时间、便秘次数、服用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等。
观察患者发生便秘与其性别、年龄、用药类型、用药剂量的关系。
162例患者中有69例患者发生便秘(占42.6%),便秘程度轻型34例(占49.3%),中型28例(占40.6%),重型7例(占10.1%)。
本次研究中男性患者有24例发生便秘(占32.9%),女性患者有45例发生便秘(占50.6%),女性患者便秘发生率略高于男性患者,如表1所示。
表1 男性与女性便秘发生率
69例便秘患者中,有19例患者年龄<40岁(占27.5%),有23例患者年龄在40~59岁(占33.3%),有27例患者年龄>60岁(占39.2%),患者年龄越大发生便秘的风险越大。
69例便秘患者中,有34例患者使用氯氮平(占49.3%),有18例患者使用利培酮(占26.1%),有6例患者使用奋乃静(占8.7%),有11例患者服用其他药物(占15.9%),由此可见,采用氯氮平治疗引发便秘的风险较大。
162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每日用药剂量<300mg,有82例患者每日用药剂量>300mg,其中,有42例患者发生便秘(占51.2%),有80例患者每日用药剂量<300mg,其中,有27例患者发生便秘(占33.8%),用药剂量越大患者发生便秘的几率则越大,如表2所示。
表2 用药剂量对比[n(%)]
(1)性别:女性的生理构造较男性特殊,直肠会受到压迫而致便秘,女性肌肉的力量较为薄弱,当女性用力排便时腹部的压力不够也会造成便秘的情况,而精神分裂症好发于女性群体,女性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加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便秘的几率要多于男性患者[7-8]。
(2)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腹部肌肉的张力会有所降低,结肠平滑肌变松弛,肠蠕动变慢很容易发生便秘或者排便困难,在老年患者当中,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会更加明显[9]。同时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便秘的概率更高,所以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治疗的延长以及加强用药之后发生便秘的风险更高[10]。因此在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应适当减小用药剂量,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3)联合用药:临床治疗时为了加强治疗效果通常会选择联合用药,而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同时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者发生便秘的风险明显较单一用药的患者高[11]。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能采取单一药物治疗时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4)用药剂量: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为了提高疗效会加大用药剂量,而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患者因增加用药剂量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多。所以在给予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增加用药剂量,让患者慢慢的适应[12-13]。
(1)由于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通常不愿意与人交流,若发生便秘更加不愿意主动诉说,而一些老年患者平常也可能存在便秘的症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即便发生便秘也会对其不敏感。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度,定期查体或者与患者聊天,询问患者的排便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详细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14]。同时,对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弱的患者以及服用氯氮平药物的患者应格外关注,若患者表达能力较差则对其进行体检以了解其是否存在便秘的症状以及便秘的程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5]。
(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排便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的身体机能等均不如年轻人,加上部分患者患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不仅不利于治疗,还不利于预后。当老年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发生便秘需及时的采取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并让患者的家属常陪伴老人,使得老人的心情愉悦,并且提升治疗的信心,减轻其心理负担[16-17]。
(3)加强对患者的生活干预。若患者精神症状较为严重,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他们无法诉说自己的病情,此时医务人员要加强日常基础护理,预防患者发生便秘。医务人员要明确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的主诉应认真对待,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18]。在日常饮食中不宜食用精粮、细粮,要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患者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确保大便的通畅,可以适当吃一些维生素B,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使得肠道的压力得到缓解[19]。告知患者日常排便要定时,并且一旦有便意,要立即排便,不得人为控制,多做排便的锻炼,对腹部进行按摩,增加胃肠的蠕动,适当增加腹压,提升排便的感觉。对腹部进行按摩时,要配合腹部呼吸,此外,还可以进行收腹运动以及提肛运动,增强排便的顺畅度[20]。
(4)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便秘引发的其他并发症,便秘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并加强锻炼来改善症状,便秘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润肠通便药物促进排便。若患者症状仍未减轻可采取温水坐浴或者使用肥皂水溶液灌肠的措施。心脑血管疾病是便秘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于存在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通过应对干预来减轻便秘的症状。
(5)排便干预:医务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告知排便的相关注意事项,排便过程中不要过度用力,排便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排便最好在早餐前进行,逐渐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6)药源性便秘严重者,可以服用相关的药物进行缓解,比如临床常见的甘露醇,剂量通常为125mL,甘露醇的渗透作用较高,服用后,患者可以产生排便感,如果服用一次后,效果不明显,可以在2小时后,服用第二次,直至排便。还可以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7)服药过程中间,可以让患者对腹部进行按摩和拍打,促进排便,此外,还可以采用热水袋热敷的方式,对腹部进行热敷,从而增加患者的肠胃蠕动,增加排便感。
(8)合理使用药物。诸多抗精神病药均存在抗胆碱能作用,主要以抗M受体为主,通过减少胃肠道分泌、抑制胃肠蠕动而引起便秘,因此可以通过避免不合理用药,从源头上减少药源性便秘的发生,在药物使用上,可采取如下的措施:①通过观察发现,氯氮平的药物的最大副作用即便秘,无论是单用,还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均会对患者产的一定的排便影响,尤其是针对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较低,一旦出现便秘等,不会立即引起重视,因此临床对于部分患者使用氯氮平的治疗,是十分的慎重的。②在合用苯海索治疗视锥细胞外系反应上,应避免预防性用药及长期联用,因为其不良反应也会体现在排便上,尤其是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的高度时,还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损伤,不良反应较多,且较为明显,因此临床在使用时也是格外的慎重。③临床治疗原则,尤其是药物使用的原则,一定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过渡到大剂量的使用,一旦患者出现不适感,要及时对药物的使用类型、剂量等进行调整,因此当患者出现便秘反应时,要及时的告知医护人员,并且及时的进行解决,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便秘等,可以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弥补,而不是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此外,当患者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可适当应用缓泻剂、肛门用栓剂等缓解症状,及时解除患者痛苦,避免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患者产生依赖性,从而失去了自行排便的功能。
(9)合理使用缓泻剂。可口服大黄苏打片或清泻丸。若服用3d后仍无大便,可饮服番泻叶,一般饭后服用,ld就可见效。
综上所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患者便秘与其年龄、性别、用药类型与用药剂量有密切的关系,在治疗期间应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评估,采取有效的应对对策进行早期干预,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发生便秘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