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佐轮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8)
内河水运积极推广LNG 清洁能源步伐正在加快,除大力推动LNG 动力船舶建造和改造外,LNG 加注码头设计和建设工作正全面铺开。水上LNG 加注码头属于危险品码头,安全责任大,涉及影响因素较多,码头设计除需充分考虑其安全、防洪、通航和环保等专项问题外,更要重视其核心的工艺加注和补给系统的设计。
(1)国外LNG 船舶起步早、规模不大。据英国SEA-LNG 在2020年2月发布数据,全球有175 艘LNG动力海船,在造203 艘,另有141 艘LNG 动力预留船在运行或在造订单上,主要为集装箱运输船、客渡船和滚装船。
(2)根据2020年12月22日《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我国已建成290 多艘LNG 动力船,大部分已投运,主要航行于长江、京杭运河及黄浦江等水域。
(3)预计到2025年长江水系LNG 动力船舶的加注需求量将达到199.1 万t,船舶规模达19040 艘。
(4)长江、京杭运河及西江航线共规划有74 座LNG 加注码头,其中,长江45 座,京杭运河19 座,西江10 座。
(5)截止2021年12月底,国内已建成内河LNG加注码头达22 个,其中长江已建成9 座,见表1,另有多个LNG 加注码头已开工建设。其余内河航线建成的多座LNG 加注站受LNG 动力船舶限制,目前基本还未实质投入使用。
表1 长江已建成的液化天然气加注码头表
(1)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航运企业新建改造LNG 动力船舶的意愿不足,船舶保有量较少,LNG 加注码头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整体发展缓慢。
(2)LNG 加注码头敏感性较高,安全责任大,建设运营涉及部门多,各部门对LNG 使用管理认识不一、审批依据不完善,客观上造成LNG 加注码头建设运营审批困难。
(3)现有港口总体规划大多未考虑LNG 加注码头功能及其规划方案,需加快推进港口总体规划的调整。
补液、加注工艺系统是内河LNG 加注码头的核心,补液工艺主要依托LNG 储罐、运输船或罐车三种补给方式完成;加注工艺则依托LNG 储罐、加注泵撬、真空绝热管、BOG 系统、储罐调压系统、放散系统、吹扫装置等设备联合完成。
目前,LNG 加注码头加注工艺分为四种方式:罐车加注、岸基加注、趸船加注、LNG 加注船加注,其优缺点见表2。
表2 加注模式优缺点对比
其中,罐车加注其加注能力小,一般只在陆域储罐未建成之前作为过渡的一种加注形式;LNG 加注船加注工艺方式受安全监管和航道条件限制,可操作性差,在内河无实际应用案例;我国内河已建成LNG 加注码头主要为岸基加注(储罐位于陆域)、趸船加注(储罐位于趸船)两种工艺加注形式,LNG 主要加注码头典型结构形式见图1。
图1 罐车加注(左)、岸基加注(中)和趸船加注(右)
内河LNG 加注码头加注方式的选择与其泊位等级和水位差密切相关。以长江干流为例,芜湖港以下至长江口通航船舶大多在10000 吨级以上,其最大水位落差12m 左右且低水位工况维持时间较短,为保证加注工艺操作的便捷性和靠泊的安全性,其下游LNG 加注码头优先采用直立式码头,配合岸基加注方式;芜湖以上至重庆段,通航船舶大多在10000 吨级以下,其最大水位落差达18m 左右,大多码头优先采用加注操作性好、投资省的浮式趸船结构,采用的加注工艺方式既有趸船加注,也有岸基加注。
(1)趸船加注:LNG 罐车→卸车平台卸车撬(含计量)→引桥真空绝热管线→真空软管→趸船真空绝热管线→趸船LNG 储罐→加注泵撬(含计量)→液相和气相真空绝热管线及闸阀系统→真空软管加注连接(软管吊/加注臂)→货船。趸船码头可通过水上LNG 运输船和陆上补给。其工艺流程见图2。
图2 趸船加注及补液工艺流程图
(2)岸基加注:LNG 罐车/管道→潜液泵→码头陆域LNG 储罐→引桥真空绝热管线→码头平台→加液泵撬(含计量)→真空软管连接(软管吊/加注臂)→货船。岸基加注不应从水上补给。
(3)扫线流程:卸车前先用氮气将工艺管道内部空气惰化,再通过BOG 系统将低压天然气吹扫置换管内氮气,置换完毕再进行卸车补液操作;卸车完毕后通过BOG 系统将低压天然气吹扫管内残液至LNG 储罐,再利用氮气吹扫置换BOG 气体,置换完毕后方可拆卸加注或卸车用软管。
趸船LNG 储罐容积大小取决于日均LNG 气源补给量和加注需求量。由于LNG 加注特殊性,从安全角度考虑,补给和加注不能同时进行,LNG 加注作业只能在白天进行,作业按12 小时计;LNG 罐车补给在晚间进行,作业按9 小时计。
(1)日均补给量。LNG 罐车容积约为50m/辆,计算装卸率0.8 后加注量为40m/辆,一般情况下卸完1 辆车约1.5 小时,每天单线最多装卸6 辆,单线日均补给量240m。
(2)单船加注量。载货量500~5000 吨运输船,柴油机总功率300~1700kW:按柴油机总功率计算燃油消耗量Q=T×N×g×10-6(t);式中:T 为连续航行时间,取24h;N为柴油机总功率;g为柴油机燃油消耗率,一般取220g/kW.h,则油耗为1.584~8.98t,换算后500~5000DWT 货船按300 公里行程所需LNG 为2.82~16m,考虑充装率及余量后,载货量500~5000DWT 受注船LNG 储罐一般取5~20m较为合理。
(3)单船加注时间。由于受注船LNG 储罐(以10~15m为例)进料管径约40~50mm,加注流速过快,易引起静电,一般选用流量20~30m/h 加注泵,可将LNG 纯加注时间控制在20~30 分钟,单船完成加注和靠离泊作业控制在1 小时内较为合理。
(4)日均加注量。按白天12 小时工作计,每天可加注500~5000DWT 的船舶12 艘次,加注量在60~240m/天。
(5)LNG 储罐容积比较:①当泊位为500~1000吨级时,单个LNG 加注码头日均加气量约60~80m,配100m储罐较为经济。②当泊位为1000~3000 吨级时,单个LNG 加注码头日均加气量约80~180m,配200m储罐较为经济。③当泊位为3000~5000 吨级时,单个LNG 加注码头日均加气量约180~240m,配300m储罐较为经济。④当泊位为5000~10000 吨级时,单个LNG 加注码头日均加气量约240~360m,配500m储罐较为经济。
内河某趸船LNG 加注码头工艺平面布置见图3,该LNG 加注趸船平面尺寸65×12×3.2×1.6 m(长×宽×型深×吃水)。考虑过渡期的影响,该趸船具备油气加注双重功能,考虑安全性和补给的可操作性,其柴油均从水上油船补给,油舱容量395m;LNG 既可从岸上罐车补给,又可从水上LNG 船舶补给,趸船LNG储罐容积2×100m,年加注LNG 能力1.6 万m,柴油1 万m。
图3 内河某趸船LNG 加注码头工艺平面布置图
LNG 趸船加注码头的核心工艺系统包含三部分:趸船加注、船岸连接、岸上卸车。其中,趸船加注主要包括1 惰性气体吹扫装置、2 控制柜、3 软管吊臂、4积液盘、5 拉断阀、6 加注软管、7 加注泵橇、8LNG 储罐、(9-12)LNG 回收调压装置、13 不锈钢真空绝热管路和阀门等核心部件,LNG 燃气回收调压装置布置于两个LNG 储罐中间,节约空间;船岸连接主要包括(13-14)不锈钢真空绝热管路及吹扫管线;岸上卸车包括卸车泵撬(含计量)和控制柜等。
内河水运推广LNG 加注码头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举措。LNG加注码头补液和加注工艺是其核心内容,选用的加注方式决定了其建设的投资成本和适应性的问题。
(1)内河LNG 动力船舶燃料市场价格、燃烧热值均占明显优势,新建LNG 动力船舶吨级越大,经济性越明显,LNG 加注码头市场前景广阔。
(2)内河LNG 加注码头水位差小于等于12m 时,建议采用岸基加注的直立式码头方案;水位差大于12m时,建议采用趸船加注的浮码头结构方案。
(3)趸船加注码头LNG 储罐容积建议在泊位等级为500~1000 吨级时,配置100m;在1000~3000吨级时,配置200m;在3000~5000 吨级时,配置300m;在5000~10000 吨级时,配置500m较为经济。
(4)趸船加注码头工艺可为同类型码头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