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鑫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和换代的背景下,媒体形式和新闻价值发生一定变化,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多元,新闻编辑人员要想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和信息需要,就应该与受众互动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对海量信息进行取舍,从而起到深化报道的目的。
新闻采编从本质上讲就是指新闻采访和编辑。该项工作与大众生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认定、加工、制作、发布,其中采访就是指有计划性、有组织性按照具体工作任务去认识客观事物,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采访的目的在于传播,基本活动方式是社会活动,对社会事件进行真实的报道;而编辑的主要职责是把关,并且确保编辑立场要正确,加工要好,信息量要大,内容有深度,传递迅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把好技术关、知识关、政治关,确定报道思想和报道方针,从而满足特定时期的社会需要。
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新闻传媒作为信息产业,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竞争力受到威胁。新闻传媒业只有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报道形式,并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加工,才可以逐渐弥补采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升新闻可视化叙事水平。其中,新闻采编工作的嬗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互联网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突发新闻报道中,时效性一度是媒体的生命,采访人员是否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是否能突出新闻事件的“实时性”甚至“全时性”,直接决定了本次新闻采写的质量和关注度。因此相关采编人员应该使新闻传播变得更迅捷,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新闻传递给受众,利用网络新闻的“全时性”传播,抢占受众市场。但是新闻采编人员和相关工作者也应该注意到,在争抢时效性的压力下,部分新闻报道往往显得过于单薄和片面,“碎片化”“片段化”信息充斥着新闻市场,难以将新闻“吃透”,因此要想让用户把握新闻信息的深层内涵,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价值,向受众提供“具备时效性”的深度文章,就不能单纯介绍事实或简单给出结论。采编人员必须拓展报道内容和深度,才能满足群众深层次的认知需要。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为新闻媒体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形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逐年提高。
传媒产业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成型,新闻媒体的报道更加趋近于娱乐性和互动性,只有迎合了受众口味,传播效果才能更理想。因此采编人员应该更加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强化事件的戏剧性冲突或悬念,在编辑过程中,采用文学性笔触叙述,对于特定主题,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手法写作新闻,强调感官上的煽情、刺激,在报道结构上,提倡形式创新,强调对人情、人性的描写,在版面语言上,注意留白,标题简短,多采用大幅照片、图示,用色大胆,走新闻故事化道路,以受众为中心,研究受众喜好,同期分享数据,从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但是新闻采编人员也应该注意到,趣味性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健康的情趣,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编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欲望刺激的满足,不能单纯地以低级趣味和欲望刺激为卖点,该种采编和工作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新闻点击量的增加,但是从长远目光看不利于新闻环境的构建,媒体人身上肩负着文化责任难以凸显,甚至引起饮鸩止渴的后果,降低新闻媒体公信力。从这一层面来讲,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把握好新闻尺度,挖掘具有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的新闻,不能一味迎合,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使得互动交流更加频繁,彰显新闻信息的个性化,使传媒真正走向大众。
新闻报道与其他题材的报道有所区别,更加注重客观实际,并且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使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采编人员也应该始终将“提供第一手的真实消息”作为工作准则,随着微博、微信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将新闻事件进行发布和报道,自媒体时代逐渐来临,新闻源更加广泛,但是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采编人员也应该注重真实性,新闻内容必须做到准确和客观公正,报道一个新闻事件时争先恐后,可能导致新闻工作走向极端,使得报道内容流于表面、漏洞百出。比如:在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的爆炸事件中,现场腾起数十米高的巨大蘑菇云,事发当晚,有自媒体爆出本次爆炸事故并配发现场图片,但是对爆炸原因、具体爆炸地点未进行说明,引发公众的多种猜测和恐慌。此时,新华社《我在现场》客户端对本次事件进行跟进,采访人员和一线记者对事发地点进行确定,争夺新闻时效性,确定本次爆炸为天津滨海新区一危化品仓库的二次爆炸,对最新的消息、事件进行反馈,更加注重对新闻内容进行真实报道,并且借助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甚至短视频平台,对已经确认核实的情况进行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时性和公信力,在新媒体时代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筛选可信、高效的内容进行二次制作,对新闻进行专业化和更加深入的解读,最终在大数据时代下,使得报道内容更加注重客观公正。
要想确保采访工作的有序推进,工作人员必须对采访事件的背景进行全面掌握。借助于各种采访设备,制定完善的采访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解决策略,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通过“小切口彰显大主题”的方法,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根据媒体融合的时代任务,大胆探索与尝试,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打破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创作方式,既要出“新”、出“奇”,也要“制胜”,新闻内容更应该紧扣主旋律,在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的帮助下,不断打造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镜头”对准某一话题,通过文字和配乐烘托主题,最终助力融媒传播,把受众带入到现场之中。比如:以电视体育新闻现场采访为例,在大型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能会看到部分采访人员临场反应不到位、采访问题模板化等工作困境,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采访者未能在事前做好准备,最终使得采访陷入僵局。因此,工作人员要想完成高质量的采访,必须充分掌握采访前的“三要素”,分别是:其一,采访人物、事件的相关资料,采访人员要想自信地驾驭现场报道, 必须对运动员和本次赛事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了解,熟悉比赛项目、参赛队、场地、交战情况,以此赢得受访者的好感;其二,做好采访定位,采访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角色定位,以获取信息为主要任务,不能将“个人情感”置于“新闻人”的角色之上;其三,注重采访问题的合理性和独特性,“敢”提问、“抓”细节,“显”个性,通过细节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模板化问题要尽量避免。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采编人员应该注重数据新闻的应用,不能只停留在对近期事件的报道,还应该利用数据新闻的理念和思维,阐述信息背后的意义,通过数据总结、信息整理、视觉化处理、故事性阐述等多种流程,对数据信息进行多方面的挖掘。比如:福建新闻广播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摒弃自身的传播短板,更加注重培养工作人员采访、写作、新媒体编排能力,打破传统广播媒体的创作方式,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帮助人们快速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本质与主要内容,转变采写方式,积极与现代科技结合,拓展新闻采编渠道,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完整地表述整个事件的“5个W+1个H”,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访人员在了解到事件起因经过之后,对孩子进行采访,并以孩子的视角切入,撰写《别哭,妈妈是超人》一文,使受众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情感,提升读者共情能力,增加新闻故事性和可读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采编人员利用新媒体记录孩子和抗疫母亲的生活日常,丰富采写的方式方法,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移动客户端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追溯疫情变化,还可以提高受众与记者的互动与沟通实效。再比如:地级市两会期间,新闻媒体工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发布《海报展两会》《全景看两会》等新闻作品,打造图解、H5等形式的新闻传播形式,提升新闻的可信度与准确度,摆脱过去纸笔的传统记录模式,利用现代先进的智能工具,实现采访记者与被采访人之间的“跨区域”交流,符合当下的客观现实,也确保新闻信息的及时透明发布,真正做到了沟通民意。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已经由专业化向全能化方向转型,唯有采用融媒体矩阵传播工作思路,从组稿、编辑、排版、传输这四方面出发,组合和优化新闻稿件,注重新闻策划与新闻直播,对广播新闻编辑提出最新要求,方能扩大传播影响力,实现新闻编辑的转型升级,采编人员应该重视互动社交平台的应用,更加关注收听(视)体验,让用户能够随时参与到节目进程中。或者在多媒体演播厅内,将音频信号通过音频转化器切换成SRL信号送至音频系统,供演播厅内的主持人选择性播出。善于采集和应用大数据,并且在编写过程中,新闻标题的选取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新闻的标题是整个新闻的核心内容,要想抓住人们的眼球,编写人员应该从新闻的内容出发,从新闻的题材、角度、事实性、客观性等多种方面出发,采用多种新闻编排方式,适量地加入一些小标题,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方便人们观看,最终满足用户好奇心。在必要时可以将趣味的视频文案与视频内容相结合,建立正确的舆论价值观念,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此外,在新闻采写后还应该注意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在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率不断加快,要想掌握新闻的舆论方向,采编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对新闻进行了解,对不实新闻及时进行辟谣和追踪,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闻新鲜感和实时性,忽略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坚守住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将“真实”作为新闻稿件编辑的底线,避免新闻编辑工作出现“信任危机”,娴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利用信息平台去定向投放文稿内容,最终提升工作效率。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中,融媒体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新闻的可看性、可读性逐渐增强,媒体记者在采编过程中,必须使新闻有看点、有新意,才能使新闻内容更能满足用户需要,提升受众参与度。比如,在编写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应用语言学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编写路径,满足用户对高品质的新闻资讯的需求;比如,一些纸媒公众号,在新闻内容的编写过程中,应该言简意赅、去粗取精,打破固有观念,与时俱进,采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并且语言要通俗易懂,按照手机用户阅读习惯,使用漫画、绘画、图表、图解等多种辅助形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2016年《人民日报》刊登《创新表达也是传播力》,文中指出要想在舆论引导中制胜,采编人员必须提升用户“粘度”,在固守原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基础上,在媒体的变革中取胜,报道语言应该更加符合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原生态风格,争做新闻产品的制作者,多掌握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词语,不能固守单一视角,而是在语言叙事方面学会利用“新概念”代替“旧表述”,紧跟时代潮流。在媒体时代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的今天,采编人员还应该学会充分利用不同网络平台,通过平台之间的联动,丰富采编渠道,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创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内容,从而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采编人员应该注重数据新闻的应用,筛选可信、高效的内容进行二次制作,提升读者共情能力,增加新闻故事性和可读性,突出媒体人身上肩负的文化责任,创新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内容,从而提升用户“粘度”,提升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