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参军
(滑县林业总站,河南 安阳 456400)
如今,造林和护林工作受到较多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一种趋势。林木是经济发展不能缺少的资源之一,并且其也关系到我国生态环境的优化。
一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气候会有不同。因而,在正式栽培前,需提前调查本地气候特点,筛选出更适宜的品种,以此保障种植成活率与栽培质量。二是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林业栽培,假设只种植一个品种,特别是人工处理,容易提升病虫害的发病率,不利于林木成活。筛选树种时,技术员需结合客观情况,注重树种搭配,形成合理的林业结构,建设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三是遵循长期规划原则。林业栽培要结合本地状况,制定长期规划,不可仅强调近期利益。为此,有关人员应实施总体布局,设置长期目标,注重种植面积的科学性。这不仅能帮助树木生长,还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1]。
结合国内林业栽培的大体情况,本文例举了几类种植模式。其一,直播造林,即把种子撒在规划的区域中,结合种植及养护等处理,收获良好的造林成果。此模式和其他形式相较,投入成本较少,同时技术含量低,能确保树木存活率。同时,假设造林工作对应的种植面积较大,该类种植模式是较为适宜的。在早期种植中,一般用在比较荒凉的地块,避免给原生植物带来人为干扰,挤占其发育空间。其二,植苗造林。我国南北方相比,北方更为干燥,部分地区还伴有明显的风沙,假设想得到较佳的人工造林效果,需强调苗木养护。所以,有诸多北方省市选择植苗造林的模式。植苗造林在树木幼苗阶段进行培育,强化种植管理,让成活率满足预期。同时,植苗造林对林地土壤没有过于严苛的标准,即便地质条件较差,也不会对成活率有太多的干扰,虽然幼苗在有机物及水分上存在一定需要,但和成年树相较要求偏低。当然也不能完全忽略该类劣势,因为引进幼苗会增加造林成本,从幼苗发育到成年树还要等待数年,期间会支出人工及养护等费用,也是比较大的一笔款项,所以应根据造林的具体状况,灵活选择。其三,分殖造林。在此种植模式下,把树干埋进土壤,使其自行发育生长,以此控制造林期间的人力及物力消耗量,控制有关的成本,另外,还要确保成活率满足需要。和植苗造林模式相比,分殖造林能确保苗木的发育速度,不必采取养护管理,并且对已有植被没有干扰。
土壤优化是专门针对造林区域内的土壤状况实施全面性处理,并借助适宜的土壤改良方式,避免外部条件对植株发育产生不良干扰。具体操作:首先,基于本地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等,展开整体性调查,依托土壤勘察,制定及执行改良计划,必要时可使用化学药剂。优化土壤生态条件,让栽培土地拥有基本的生态功能,这对增强树木的抗虫害能力有较大帮助。尤其要强调对重点部分的总体规划。比如,某林业区域土壤比较贫瘠,对此应施加化学药剂,优化林地功能,增强植株的存活能力。其次,在实施改良之前,应做好种植区域的设计规划,确定树坑深度,按照土球大小开展必要测试,保障土球和树坑深度契合。简单来说,树木埋深应当离地约为0.3米,并计算土球自身的横截面积,大约625平方厘米。技术员还需研究林地土壤含有的营养成分及含量,按照酸碱度配置改性药剂,这有助于让土壤保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中。假设是酸性土壤,技术员可选择浓度适当的泥炭土质与碳酸钙;如果是碱性土壤,填入适当浓度的改良土壤的物质,搭配硫酸亚铁,这可提升土壤环境的适宜性与稳定性[2]。
在栽植处理前,了解林地附近的环境状况,确认土壤条件、地表形态等。对栽培区域进行全面深度的清理,保障栽培区域的整洁性,防止杂物影响林木种植效果。另外,在林地四周合适的位置,布设排水沟,按照栽植林木的要求,确定施肥方案,同时要注意及时对土壤消毒。技术员还应注意改善树种,打造混交林,严格管控相邻树木的间距,结合林地规划范围,合理设置行距,采取定穴开挖,树坑具体深度要超出所选树种土球0.3米左右,树坑径长应大于土球0.5米,并关注土壤性质,适当利用土壤优化技术,改善土壤环境。移栽苗圃的苗木,要注重日常灌溉。为确保栽植效果,在移植前要处理苗木根部及茎部,喷洒适量生根粉溶液,把苗木放置于树坑中,保障其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定植完成后,适时安排培土、灌溉,让清水进入土壤,增加林地湿度。通常条件下,在首次灌溉后10~15天左右,安排再次灌溉。并且还要强调培土处理,除草应当有3次以上。快入冬时,做好苗木过冬防护,等到春季施加适量的氮肥。
在林业栽培种植中,林间管理主要包含四项技术要点。首先是浇水。苗木浇水期间,需基于树木品种、土壤状况、苗木本身发展状态条件,适时安排浇水。一般刚完成移栽的树木、树龄小的树木与喜湿品种的树木,都需适当提前浇水,并增加水量。而定植一段时间后,有耐旱特点的树木,应合理延迟浇水的时间,并控制水量。如果林地土壤环境不佳,应做好浇水调节。大多数地区,2月-6月属于集中浇灌的阶段,特别是三、四月份。其次是施肥。在树木发育期间,为维持其基本的健康状态,应做好林间施肥。种植以前,检测规划面积内土壤的养分,结合树种对营养的需要,罗列不足的元素,确定肥料种类与制定肥料施加方案,用生根粉促进树木根系生长,并在降雨前后使用氮肥。再次是松土除草。这项技术要点,能确保苗木吸收足够的养分,利于树木发育。一般情况下,会在夏季安排松土除草,并尽可能选择降雨后开展。在苗木休眠阶段,要实施全面松土管理,与此同时,适当施肥与浇水,能有更佳的效果。除草工作应尽可能提前进行,防止杂草大面积出现,破坏林地的土壤环境,不利于树木成长。最后是林木修剪。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应结合种植品种安排修剪作业,借此能加快林木的发育速度。比如,修剪乔木,需在保障外观造型的同时,处理掉多余枝干以及病虫枝等,防止对苗木主干的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干扰[3]。
林木种植通常会选择春季,近些年因为各地区的树木品种较多,引种与技术宣传应用落实效果较佳,使得造林工作的时间会适当提前。部分地区在年底到次年二月之间造林,最晚不会超过三月份,这段期间呈现的种植造林效果较佳,而且成活率也满足相关标准。在冬末春初阶段,气温偏低,树木水分蒸发量更少,地表上的部分在休眠中,起苗栽植处理不容易流失过多水分,成活率更高。另外,一般苗木根部活动时间比较早,在冬季末便开始活动。冬季造林后,苗木会相继扎根与发芽,拥有较佳的抗旱水平,本年发育量会超过春季造林量。另外,从冬季开始造林,可供栽培的时间更长,有助于灵活安排劳动力,确保造林效果。但如果是冬季比较寒冷且干旱的区域,应当依旧选择在春季种植。在种植阶段,需选择阴雨天与雨后晴天进行,如果土壤水分含量较少,或者出现连续降水、霜冻、大风等天气,不应安排种植。
首先,种植准备。造林成活率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此,应当做好各类准备工作。通过技术分析与资料调查,掌握种植地当地的土壤与水文等条件,要与树种栽培条件相适应,确保苗木能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以此保障成活率。另外,还应对树木的外观、根部状态进行观察,确保栽培苗木健康,有良好的发育状态。而且假如土壤环境不好,大部分树种均不能表现出良好的发育状态,对此可选择把苗木移植到肥力良好的区域。倘若移植操作不便,应借助土壤改良技术,避免土壤对树木有负面干扰。同时,需注意林地内排水与疏水情况,依照地表形态,建设合适走向的排水渠,防止遇到降水丰富的季节,发生洪涝灾害。其次,树苗运输期间要做到全面防护。不管是捆扎还是运输车颠簸,均可能使苗木遭到机械损伤,影响最终成活率。在运输期间,可做好保湿措施以及路线规划,假设运输时间不长,应选择比较简单的方法,比如在装载车辆上铺设饱含水分的草帘,放入树苗后,再覆盖一层湿的熟料木,为苗木构建湿度适宜的环境。倘若遇到较为干燥以及温度偏高的天气,可在运输途中定时洒水,注意观察苗木的状态,防止发生失水过量的情况。最后,种植环境管理。树苗种植环境对其总体成活率有较大的影响,只有确保栽培环境满足相关标准,才能使其保持正常发育状态。为此,相关养护人员应做好林地清洁及除草工作,将更多的营养成分留给树苗[4]。
因为林业栽培种植与水文环境、土壤等有联系,所以需确保种植结构的合理性,可适当选择其他地区的品种,通过育种、嫁接(见图1)以及引种等方式,才可有效提升种植树木的存活率,维系林区内的树种多样性。同时,林业栽培养护管理期间,必须联系地区环境因素,采取适宜的种植技术,选择符合本地自然环境的品种。这样既能防止随意培育林木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又有助于推动林业资源培育手段等的创新升级。总之,需要养护技术员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才能使树木存活率得到有力保障,以此逐步增加林业覆盖率,优化区域生态条件。
图1 嫁接
树木发育期间,由于某些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问题,苗木发生倒伏,需尽快扶正并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定期修剪处理。另外,在景区以及绿地中,需连根拔除已经枯死的苗木,可选择相同的树种进行补植。而修剪养护管理中,如果是乔木,每年都需处理一次以上,而灌木则应增加到两次以上,修剪时需结合树木发育特点与功能,外形应尽量保持自然的状态,按照其发育走向,适当修剪枝叶。另外,修剪工作应安排在树木的休眠期,无需过度修剪,轻微修整即可。对于花卉植物品种,应在开花后安排修剪。如果需要在发育期处理,工作重心应放在改变长势上;对于乔木类树木,主要是处理病枝、下垂枝等生长状态不佳的部分;对于灌木类树木,则需借助修剪,增加枝叶的茂盛程度,保持枝叶分布匀称。同时,养护人员还要结合树龄调整修剪方案。幼年树苗需轻剪,即树冠高度控制在整体高度的1/2到1/3之内,小苗应达到2/3左右。修剪成年树木,主要是为保证整体完整与基本外形。因而,强主枝需轻剪,可维护树木原本较为健康的发育状态;弱侧枝则要强剪,有助于促进树木发芽,但如果侧枝的横截面接近主干,需全部剪掉,以免影响主干的养分吸收。
林业栽培种植过程中,应主动进行树木检疫,防止还未出现的病虫害以及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及传播。大部分病虫害会利用种子及树苗等实现进一步传播。所以,要对所有园区实施全面把控,避免携带具有严重危害的病虫树木及种子进入林区,导致引进外来病虫害。此外,需强化对相关养护从业者的培训教育,使其能掌握林业栽培期间的有关知识,以及树种病虫害的出现规律。还要定期调查病虫出现动态,了解生物学特性,提炼总结病虫害的形成趋势与特征,提升预测预报结果的精准性与及时性。这可以给制定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增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栽培种植的成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所以在养护中,要格外强调病虫害防治的问题。相关养护人员需按照种植地区的林木病虫害常见种类和对树木带来的具体影响,制定防治计划,确保处理手段的针对性,同时要满足生态保护与经济性等标准。其中,经济性是指病虫害防治中消耗的资源量需始终在可控数值内,假设防治成本消耗大于林业栽培后期可收获的经济与生态效益,需进一步评估该区域栽培树木的可操作性,避免由于病虫害防治养护造成过多的经济损失。而生态保护则是指不能为了防治病虫害在林区内大范围喷洒化学药剂,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灭杀抑制害虫肆无忌惮繁殖的天敌,也会破坏树木正常的发育状态,对整体环境有较大的破坏力。
对于病虫害防治,具体要从营林防治的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林业树苗栽培区域,需维持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避免提升苗木死亡率。在播种前,需全面清理杂草,破坏病虫害的生存场所。其二,林区内的树木应尽可能保持多样性,落实整地处理,优化树木长势。如果已经出现病虫害,需对有关苗木进行重点管理,避免影响到其他健康的树木。防治处理上,需借助生物及物理等方法达到防治的目的。比如,物理防治中,常见的是树干涂白法,主要使用石灰水涂抹树干,或是在树苗外部直接捆扎塑料布,实现物理隔离。该类防护方法,既能隔离开虫害,又能维持树苗所处环境的生态条件,不会对林区环境带来任何破坏。另外,化学处理方法通常是针对害虫比较活跃的区域使用,配置适当浓度的农药及灭菌剂,进行针对性喷洒,一般是保护剂、内吸剂与铲除剂。其中,保护剂是一种外用药物,起到驱虫的作用;内吸剂可以被树木吸收到体内,以控制虫害侵扰;铲除剂则是杀灭害虫的药物,避免害虫侵扰苗木。但应当强调的是,选择化学方法难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所以养护技术员要注意污染程度的控制。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在林区培养天敌,或是培育真菌的方法,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使林区内的生物种群规模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这样有助于控制在林区养护中的人力物力消耗,还能在不损害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收获良好的防治效果[5]。
总之,在林业栽培种植及后期养护中,技术员要严格根据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品种、肥料、病虫害防治方式等,以此保障造林的成效。另外,还应持续加强对相关技术员能力的培养,为提高林业栽培效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