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宁, 李志友, 耿卫东
(1.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2.安顺学院农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3.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新疆 伊宁 835000)
小麦(TriticumaestivumL.)是我国居民两大口粮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2004—2021年,我国小麦生产经历了“十八连丰”,2015年以来连续7年总产量稳定在1.3亿t左右。伊犁河谷由于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成为新疆商品粮主产区之一,在维护新疆粮食安全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小麦作为伊犁河谷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受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和农资价格波动、疫情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其生产面临着严峻考验,需要加快系统研判和综合应对。本文通过对伊犁州小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为伊犁河谷小麦的稳产增产和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提供参考。
如图1所示,伊犁州小麦种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以前,伊犁州小麦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8万hm2以上,最高年份接近20万hm2,2018年跌至13万hm2,2019年和2020年虽有小幅度增长,但基本维持在14万hm2左右。由于伊犁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7万hm2左右,小麦面积在伊犁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中的占比整体也呈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55%降至2021年的35%。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伊犁州农业统计部门。图1 伊犁州小麦种植面积及在粮食作物面积中占比年度变化
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机械化程度提高,集成化先进种植技术大面积推广,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日益成熟,肥料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伊犁州小麦单产呈稳步上升趋势(如图2)。2021年,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对察布查尔县冬小麦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10 638 kg/hm2,创伊犁州冬小麦最高产量。受种植面积影响,小麦总产整体呈下降趋势,除2018年外,近5年总产均保持在80万t以上。
图2 伊犁州小麦产量年度变化趋势
近年来,伊犁州小麦种植品种更新换代较快。以冬小麦为例,2015年以前州直冬小麦主导品种以本地品种伊农18、伊农20为主,约占冬小麦种植面积的80%,新冬系列品种为辅。随着伊农18、伊农20品种抗性退化,增产潜力无法满足农民预期目标,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小麦种子主要市场份额逐渐被增产潜力大的新冬系列品种占有,其中以新冬52、新冬41、新冬53和新冬48为主。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伊犁州种植面积在2 000 hm2以上的新冬系列小麦品种共8个,种植面积占当年冬小麦面积的79.72%,占小麦面积的39.81%;而伊农18和伊农20 种植面积占当年冬小麦面积的15.12%,占小麦面积的7.69%(如图3)。
图3 本地冬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在不同年份小麦面积中占比
随着伊犁河谷气候变暖,目前州直冬小麦最佳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比艾山江等(2010)推荐的最佳播期整体延后5 d。最晚播种时间也从10年前的10月20日延后到现在的11月上旬。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播量增加到270~375 kg/hm2,晚播地块用种量甚至达到450 kg/hm2以上,导致种子浪费。播种过晚冬前生长积温不足,无分蘖,麦苗整体偏弱,部分晚播麦田甚至形成“包蛋麦”[1],不利于小麦丰产。
伊犁州小麦平均单产虽呈增长趋势(见图2),但增速缓慢,年增长速率已由2017年的4.82%降至2021年的1.49%(见图4)。小麦单产如要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培育筛选高产稳产且具有较强抗性的新品种,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优化栽培管理措施。
图4 伊犁州小麦平均单产年增长速率
2015年伊犁州小麦平均产量5 311.05 kg/hm2,较全疆小麦平均单产低149.25 kg/hm2,较产量水平较高的昌吉州低625.95 kg/hm2[2]。通过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逐步提升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伊犁州小麦平均单产有了大幅提升,但最高产量水平与疆内其他地州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21年,伊犁州冬小麦最高单产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创的全疆最新高产纪录低2 242.8 kg/hm2,较阿克苏地区最高单产低1 962 kg/hm2,较喀什地区最高单产低462 kg/hm2。
气候要素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条件,对农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影响。气候灾害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农田基础设施改善,有效灌溉面积提高,这种负向影响呈下降趋势[3]。近年来,干旱、冰雹、倒伏、低温冻害等仍是伊犁州主要“粮食安全”隐患,尤其是抵御旱灾能力不足的山旱地,遭遇旱灾导致减产甚至绝收。2021年伊犁州山旱地小麦种植面积约2万hm2,占州直小麦面积的15.09%,其中昭苏县、特克斯县山旱地小麦面积占州直山旱地小麦面积的40%以上。2021年特克斯县、昭苏县遭受冰雹、干旱灾害,昭苏县部分乡(镇)场受灾严重,山旱地小麦绝收面积较大,昭苏县小麦产量锐减,全县平均产量较上年减少282.9 kg/hm2。
近年来,小麦种植净利润是三大主粮作物中最低的。种植成本偏高是最主要原因之一。以察布查尔县井灌区为例,2021年每公顷土地的投入成本约为25 140元,其中土地承包费用平均15 000元,占投入成本的近60%,机械费用1 800元,农药、种子、化肥、水费共8 340元。按照该区域当年平均产量10 050 kg/hm2,小麦收购价格2.43元/kg计算,每公顷小麦籽粒收入24 421.5元,秸秆收入450元,种粮补贴3 150元,净利润为2 881.5元,不足同年同区域流转土地种植籽粒玉米净利润的1/2。
受当前土地流转政策影响,大部分土地流转期限为一年,小麦种植大户不愿意施用农家肥和生物菌肥,只是加大化肥施用量追求产出最大化。目前伊犁州大水漫灌小麦化肥施用量在750~900 kg/hm2之间,且大多为“一炮轰”,少量肥料会在返青期追施一次。滴灌小麦因目标产量不同化肥用量差异较大。据调研数据显示,产量在10 500 kg/hm2以上的化肥用量都在1 500 kg/hm2以上,甚至达到1 800 kg/hm2。不科学的施肥方式对耕地质量、病虫害发生、产品质量都有负面影响。
2016年以前,小麦是伊犁州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0%(见图1)。随着本地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玉米价格的持续走高,小麦种植面积逐渐降低。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首次超越小麦,并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17年的18.5万hm2增长到2021年的22.5万hm2,占到粮食作物总面积的60%(见图5)。
图5 伊犁州小麦、玉米面积及占粮食面积比例
2020年、2021年玉米种植收益居高不下,若未来2~3年内玉米价格仍保持较高态势,小麦种植收益得不到有效提高,小麦种植者转为种植玉米或其他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的可能性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将逐步被侵蚀,在单产水平不能快速提升的情况下小麦总产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口粮安全。
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农田基础设施尤其是灌溉设施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对防灾减灾、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意义[4]。“十四五”期间,伊犁州将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管护”水平,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预计“十四五”末新建和巩固提升高标准农田16万hm2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39.07万hm2,占到伊犁州耕地面积的78%以上。通过滴灌技术提高、设施产品更新,进一步挖掘灌溉质量提升带来的效率提升效应,为提高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小麦稳产增产提供保障[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科技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达60%。随着农业科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被攻克,农业科技对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将不断提升。张利国等[6]研究认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由传统依靠物资要素投入实现粮食增产向依靠技术创新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转变,科技进步已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十四五”期间,伊犁州农业技术部门将在农机农艺融合、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政府部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科研院所加强与国家和自治区科研团队合作,筛选适宜本区域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建设,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力度,真正实现“藏粮于技”。
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造成土壤板结、作物产量下降等。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墒能力。生物菌肥通过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数量,加速有机质分解,活化土壤中固定的磷、钾等元素,提高化肥利用率。“十四五”期间可结合“有机肥积造”“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实施,优先考虑小麦种植户尤其是种植大户,通过给予适当的项目物资补贴,提高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使用率,提高小麦产量,提升品质。
当前,伊犁州小麦种植者主要分为小农户和种植大户,没有专门从事小麦种植的合作社。自然灾害多发的年份,农业生产风险加大,种植户独自承担压力,尤其是种植大户风险更为集中。小麦种植风险较大区域可考虑成立小麦生产合作社,社员土地入股分红,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小麦优势生产区也可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与面粉加工厂合作开展订单式生产,实现优质优价,提升小麦产值。合作社在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先进技术覆盖率,增加产出。
由于小麦的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若不加强政策引导,小麦播种面积可能出现波动,甚至下滑[7]。近年来,随着粮食价格政策的演进和政府对粮食生产投入补贴水平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支持政策起到了促进粮食单产提高的效果[8]。目前,国家针对小麦生产的农业支持政策主要有最低收购价格、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保险补贴,这些政策在保护麦农生产积极性,促进小麦稳面积、提单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从根本上稳定小麦种植者队伍,有效推动“十四五”时期伊犁州小麦稳产增产,有力保障小麦口粮绝对安全,当地政府应结合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出台地方补充政策,稳定小麦规模生产经营者的基本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