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赵贤德
(1.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1)
明代的方孝孺有“读书种子”的美誉,方孝孺被灭十族的故事让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心情都非常沉重。既然被灭十族,方孝孺照理不会再有后人,而现实情况是,方孝孺不仅有后人,而且他们在上海、浙江和江苏都枝繁叶茂,其中一支后人就在江苏常州繁衍生息。方孝孺存后的故事如同春秋时“赵氏孤儿”一样感天动地。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世居宁海缑城里,台州府宁海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在乡间度过了童年。明朝卢演在《方正学先生年谱》中写道:“六岁能写诗,九岁能记五经,十岁日读书盈寸,十一岁读书专心致志,日座一室不出门庭……十三岁善属诗。”乡人称之为“小韩愈”。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洪武年间曾任山东济宁知府,奉公守法,被写入《明史·循吏传》。方孝孺在《明史》中有传。父子俩都能够进入正史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方家属于典型的名门望族。方孝孺成年后曾跟着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宋濂学习,宋濂的其他一些门生的学问都不如方孝孺。但是方孝孺的主要目标还不在文辞写作方面,而是“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由于方孝孺品行高洁,被人举荐,招至朝廷。但是朱元璋说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于是仅授予方孝孺汉中教授之职,每天给众儒学生员讲学。朱元璋第十一个儿子蜀王朱椿听说方孝孺素有贤名,便聘请他当长子朱悦燫的老师。据卢演《方正学先生年谱》记载,方孝孺在从洪武二十七年(1394)到洪武三十年(1397)的四年间,三次入川为蜀王和蜀王的儿子讲学,蜀王更将方孝孺为世子师时的读书之庐命名为“正学”,并且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亲自题写匾额“正学”,所以后人亦称方孝孺为正学先生。方孝孺殉难后,蜀王感念师生之谊,将方孝孺每次来成都居住的那条街命名为“方正街”。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时,征召方孝孺任翰林侍讲学士。不久更定官制,改为文学博士,许多重大的国家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朱允炆喜欢读书,每当碰上疑难,就召见他让他讲解。当时修撰《太祖实录》以及《类要》诸多典籍,都是由方孝孺担任总裁。因辅佐建文帝实行建文新政,又被称为“帝师”。建文帝元年(1399)朝廷开始削藩,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史称“靖难之役”。皇帝和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讨伐燕王的叛逆,此时朝廷的诏令、檄文等皆出自方孝孺的手笔。建文帝四年(1402)五月,燕王攻入南京后,文武百官多数见风转舵,投降了燕王。那些不肯投降的文臣武将纷纷被杀。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当初,燕王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道衍和尚姚广孝对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方孝孺一定不肯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如果你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同意。攻占京城南京后,为了博得天下人心,朱棣迫切需要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旧朝重臣合作,利用方孝孺重臣和大儒的双重身份,显示自己当皇帝在法理上和道义上的正统性。一方面用方孝孺可以笼络人心,另一方面方孝孺的文笔可谓天下一绝。于是便邀请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但是方孝孺坚决不从,因为在方孝孺的眼里,朱棣就是一个篡位奸贼,自己不可能与之合作,反而写了“燕贼篡位”几个大字,并言辞激烈地驳斥燕王朱棣。最后,燕王朱棣气急败坏地说:“你难道不怕诛灭九族吗?”方孝孺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就是十族又能怎样呢?”于是朱棣命人捕获了他的族人及学生共873人,并当着他的面逐一处死,最后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据《明史·方孝孺传》记载:“(成祖)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建文帝四年六月二十五日(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慷慨赴难,年仅46岁。面对朱棣对族人和门生的屠杀,方孝孺刚正不阿、忠贞不贰、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方孝孺被害前写下了一篇《绝命诗》:“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方孝孺遇难后,门人廖镛、廖铭兄弟和王稌等人偷偷收了他的遗骸,葬于聚宝门外山上(今南京中华门雨花台)。
此前,酷刑中株连九族已是登峰造极,无以复加。而朱棣则大开杀戒,制造了空前绝后的“诛十族”惨案:即九族之外,又株连及方孝孺的门生,将其算作一族一并处死。这一骇人听闻的“诛十族”事件,被称为“自古节义之盛,无过此一时者”。九族以外的远亲,投狱和流放充军者更是上万人,朱棣还下旨“藏方孝孺文者皆死”。但方孝孺的门客仍冒死收藏了他的遗稿,后来编成《逊志斋集》及《方正学先生集》等,由此才保存了方孝孺珍贵的作品。
方孝孺有两个儿子,长子中愈和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均自缢而亡,两个女儿长女方贞、次女方淑携手一起跳进南京秦淮河溺死。幼子中宪当时被忠义之士冒着杀身之祸藏匿他处,万幸躲过一劫。这个忠义之士是谁?这里又发生了怎样惊心动魄的事情呢?我们查阅多种史料,综合各家观点,情形大概是这样的:
方孝孺在南京惨死之后,朝廷同时对行刑人员发布密诏,要对方孝孺老家宁海的方氏一族斩尽杀绝。恰逢原刑部尚书、江苏溧水人魏泽被贬谪为宁海典史(一说宁海尉)。典史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魏泽早在密诏到来之前就听闻了南京城方孝孺的惨剧,魏泽也料到方氏一族会遭到灭门之灾。出于对方孝孺的同情和尊重,魏泽连夜将方孝孺在宁海的幼子中宪和方孝孺留存在家里的文稿藏匿起来,并将中宪改名为德宗。这个事件魏氏宗族在光绪七年(1881)编印的五修净行寺《魏氏总谱》中有记载,《魏氏总谱》珍藏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中保村的魏氏宗祠。在净行寺《魏氏总谱》卷二中有一篇《彦恩公传》,记载了魏泽救下方中宪的经过。《彦恩公传》全文如下:
魏泽,字彦恩,少有学行。洪武中,官刑部尚书。建文时,谪为宁海尉。时,文皇逮方孝孺,诛及族党。孝孺幼子德宗甫九岁,泽极力覆护。台州秀才余学夔寓于京,心知之,遂潜归,变形佯狂乞食于市。一日,迓泽于城隅,作狂歌,有愿效程婴语。泽会其意,叱曰:扶颠子出城去。两日后复遇,在市歌如前。泽乃密致孝孺文稿及德宗于学夔,嘱使急去。
这件事情在《魏氏家谱》还有评论说:“魏司寇之救方氏遗孤,展转委曲,事固隐矣,而方氏卒赖以有后,其义与日月争光可也。尝怪司寇于方氏,其分谊与君臣殊,而能不顾忌讳,捐利害,忘死生,虽古忠臣之周旋险难,尽瘁鞠躬,何以加哉!旧志列于好义,与阊闇之出币挥金好行其惠者同。”魏泽冒死救助方氏遗孤的事迹,后人常将之与春秋时期的“程婴救孤”相媲美,其侠义被誉为可与日月争光,故列入高淳历代县志义烈传。在明朝的《皇明名臣记》和《两浙名贤录》中也都明确记载了“孝孺有后”。这是当时的文人留下来的记载。到了崇祯年间的《宁海县志》中有一篇名为《遗胤备考》的文章,里面记录了两段文字,也讲述了“孝孺有后”,一是《吾学篇》,二是《万姓谱》,这篇《遗胤备考》非常具体生动地讲述了一个类似“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此外,常州《毗陵余氏宗谱》、《江宁府志》、顺治《溧水县志》和常州滋本堂方氏宗祠的《毗陵芳茂里方氏宗谱》也都有类似记载。多种史料所记述的事情是一致的,只是表述略有差异而已。
魏泽救孤,将年仅9岁的中宪托付给秀才余学夔。余学夔又将他带到一个海岛上躲避风头,首先教他结网打鱼谋生,但是余学夔觉得耽误这个孩子前程,于是将其带至松江府华亭县青村(今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转托给方孝孺的门生俞允。俞允是进士出身,听说是老师方孝孺的儿子,非常高兴,不仅庇护其长大,而且将其入赘俞家,娶俞允养女为妻,并改姓俞,名叫德宗,对外称是招进门的女婿。后来俞允担心华亭青村这个地方过于热闹,怕暴露了身份,于是举家搬迁至金汇塘西一带居住,并且要俞德宗到余学夔的族弟余豹那里居住,并再次改姓余,叫余德宗。就这样方氏遗族就在这里传了下来。为了后继有人,薪火相传,方孝孺的后人一直是隐姓埋名,小心翼翼地生活,从不敢惹是生非,更不敢暴露身份。
余德宗生三子,长友直、次友谅、三友竹,子孙繁衍于松江。老三友竹繁衍至方孝孺五世孙余最时,其父从智于明景泰七年(1456)去世,时余最年仅两岁。其母王氏(常州人氏)在明成化年间(约1465—1470)携子回娘家,依舅氏居常州。成年后余最又迁居至府城东二十里的芳茂里(今横山西麓)定居。这里土地平旷,适合耕地种桑,余最因此成了芳茂里方家塘村方氏始迁祖。据毗陵芳茂里《方氏宗谱》九修主编方兴南介绍,德宗的长子友直的后人在上海生活,次子友谅的后人情况不明,第三子友竹的长子从智有一支在常州繁衍,友竹的次子从信的后人现居浙江宁海。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对建文帝遗臣的追究开始放松,“方孝孺辈皆忠臣,诏从宽典”,对方孝孺一族的追杀与批判也就到此为止。但是真正为建文帝遗臣平反是170年以后的明万历元年(1573),方孝孺终于得以平反昭雪。万历三十七年(1609)方孝孺后人奉诏恢复方姓,并特许建祠修谱。从方孝孺被灭十族到明神宗万历元年平反昭雪再到奉诏复姓,方孝孺后人等了200多年。
下图:常州方氏宗祠门面
上图:常州方氏宗祠“忠烈明臣”匾额
常州方家塘村的方氏族人,从始迁祖余最(方最)到现在,已有五百多年。常州方孝孺后人一支属于毗陵芳茂里滋本堂,滋本堂一支的族人后来有的迁居常州白荡方家村,有的迁居西仓桥方家村,本来各有方氏分祠一座,后来均被拆除。也有的迁居苏州、无锡、江阴等地。滋本堂方氏宗谱首创于康熙三十年(1691),至民国17年(1928)先后八次修谱。2008年方氏族人倡议进行第九次修谱,2009年修谱成功,滋本堂方氏宗谱一共22册,收录入谱人员3000多人。
常州横山桥芳茂里方氏宗祠建在武进横山桥方家塘村,方氏宗祠滋本堂始祖从方孝孺算起,始迁祖从方最算起,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2011年芳茂里方氏宗祠被列为常州文物保护单位。方氏宗祠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千载一人”“读书种子”“忠烈明臣”“骨鲠明臣”“浩然正气”5块匾额,恰如其分地展示出了方孝孺风骨。
方孝孺的“忠君”思想及不畏权势的精神为后人推崇备至,得到了众多的赞扬。明崇祯末时追谥为文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追赐方孝孺“忠烈明臣”匾额;郭沫若赞其“骨鲠千秋”;胡适说他是“杀身殉道的了不起人物”;鲁迅称赞他是“台州式硬气”。明万历年间,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南京为其修墓立碑建祠;清李鸿章任两江总督时,于同治五年(1866)又重新为其修墓立碑;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亦重修墓碑。1999年,南京雨花台风景区修复方孝孺墓。2002年在方孝孺遇难600周年之际,他的后人又捐款再次修整墓园。
方孝孺是中国古代忠贞文化的杰出代表。方孝孺殉难620年来,人们被方孝孺坚贞不屈的精神所感动。今天,深入发掘方孝孺“刚正不阿,以身殉国”的精神,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忠贞文化,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依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