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娇蓉 实习生 孙子涵
无论是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借酒浇愁,还是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把酒言欢,古往今来,借酒抒情都是一种放松的自我表达的方式。虽然酒能够催化情感、抚慰人心,解除人们平日里拘谨、含蓄的态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生活增添许多不一样的色彩,但过量饮酒不仅会打破酒精营造的美好滤镜,有时还会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这一点上,苏州市立医院急诊科丁琦主任感触颇深。
苏州市立医院南区急诊科的医生办公室里,常年摆放着一张值班床,在急诊科,一掀被子就前往“战场”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因为医院附近有不少酒吧和饭店,后半夜因过度饮酒送急诊的病人,也时常让医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骑着垃圾桶当摩托,拉着路边的流浪狗当街跳舞,拉着酒友满地找因为呕吐不翼而飞的假牙,甚至酒后闹出三四个男朋友……那些网络上“酒后表演艺术家”酿造的离奇事件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在医生的眼里却不是那么值得开怀一笑。“饮酒过度的病人一般分为神志不清和精神烦躁两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昏迷和危及生命的情况。”
在市立医院急诊科,有人因在亲戚的婚礼上饮酒过多引发心脏骤停;有人与女婿把酒言欢,结果双双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抢救;有人在年末聚会喝多了引发急性胰腺炎……这些本该是欢聚的场合,却因过量的酒精变得乐极生悲。
“过度饮酒无趣事。”丁琦说。
过量饮酒不仅会引发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方面的急重症,还会增加摔倒、冻伤等外因导致的健康风险,部分病人会因长期酗酒引起的维生素缺乏,患上威尼克脑病,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危害都很大。不仅如此,医护人员不得不面对部分醉酒病人表现出的攻击性,甚至言语和行为骚扰,这让本就工作忙碌的他们烦恼不已。
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醉酒病人在急诊科的比例正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是一个好兆头。”丁琦说,“说明大家对饮酒的观念正不断趋于理性和健康。”
今年是“醉驾入刑”的第十一周年。在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公安部等部门的支持下,目前中国已有涉及酒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将近九十个,其中和理性饮酒相关的就有四部,成功地向社会广泛传达了适量饮酒的理念。“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目前我们的法律只针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事实上,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也是十分危险的,我们还是提倡大家饮酒千万别过量,酒后千万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对于目睹了太多意外的急诊科医生来说,这几乎已经成为共识。
如今,在全社会的努力和媒体的宣传引导之下,酒桌上的不良风气正日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代年轻“酒神”的诞生,二三十岁的中青年患者,成了醉酒人群的主力军。
近几年,“微醺”这个词在中国的Z世代群体中刮起了一阵时尚热潮,大家都认为它代表着一种潮流,一种美妙的体验,以及更为健康的状态。由于对消化系统黏膜刺激性更小,且导致血液酒精浓度急速升高的可能性更低,低度酒的确是更好的选择,但丁琦强调,一切前提必须是将饮酒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人们现在常说的红酒美容、软化血管,这有一定的依据,但我们的建议是一天饮酒量不超过八钱。”
现代工业科技发达,酒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很多人喝酒往往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愉悦,丁琦也希望比起拼酒量和酒胆,人们能够更多地关注酒里的文化与人情。
对于不胜酒力的丁琦来说,人生最难忘的一场酒,就是大学毕业前夜的那罐啤酒。想到即将各奔东西,可能今后很难再见,丁琦与医学院的同窗好友各自饮着一罐啤酒,从十全街荡到人民路。道路很短,人生漫长,人的一生要经历至少四次以上的分离,300毫升低度啤酒足以让7年的医学院回忆水漫金山。我们会因为一届又一届空荡的校园、等待新生的寝室而热泪盈眶,大概也是相同的道理。
青涩的少年学着大人的模样借酒浇愁,大人借助酒精成为纵情哭笑的孩子,酒是寄托情感最好的载体,亦是传递和抒发情感最有效的触媒。一瓶酒拿在手里,你可以与之对视、跟她倾诉,抑或无须表达她已心领神会,此时喝的就不再是酒,而是一种情感。
无论悲欢离合,寄情于酒就应当学会珍重,不止珍重情感,也要珍重酒本身。《诗经》中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五至十斤粮食才能酿出一斤名贵白酒。
“我认为喝酒在质不在量,况且酒是粮食酿的,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它,也是在珍惜粮食。”丁琦说,“在苏州,我们有丰富的酒种和深厚的酒文化,细细品味,是很有意思的。”青梅酒、杨梅酒、冬酿酒、黄酒……这些富有江南特色的酒不仅给苏州人的生活增添韵味,也把四季变得越发醉人。
不同于灯红酒绿的饭店和人声鼎沸的酒吧,医院总是宁可自己门庭冷落,丁琦也希望每一位朋友,不要宿醉在午夜的急诊科,把陶醉留在可控的人生中,把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它们的人,把健康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