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网站报道,一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新西兰接受了基因编辑临床试验,以期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从而防治心脏病。这项临床试验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防治心脏病的一次新探索。
本次试验采用了一种新型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单碱基编辑技术,有望永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此前动物研究显示,这种疗法可将猴子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60%,已持续有效超过1 年,并且很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接受试验的这名患者属于先天胆固醇水平过高,已患有心脏病。研究人员替换了其肝脏细胞的PCSK9 基因单个碱基,这种基因可帮助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研究人员预计此举可永久降低志愿者“坏”胆固醇水平。
此前,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在罕见病患者身上应用,如果本次试验成功,基因编辑技术或可广泛应用于常见疾病的预防。英国自然网站报道说,试验结果预计在2023 年公布。
(环球网)
英国气象局发布有史以来第一个异常高温红色预警。英国气象局预计,异常高温将影响包括伦敦在内的英格兰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能会达到40 摄氏度,创下英国最高气温纪录的可能性高达80%。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表示,西欧正在形成新的热浪,预计此轮热浪还将加剧并蔓延。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高温可能会蔓延到欧洲其他地区。法国气象部门表示,目前有7 个省处于高温橙色预警状态,另有数十个省处于黄色预警状态。美国西南部地区遭遇热浪,多地高温破纪录。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市最高气温达到46 摄氏度,创1918 年以来最高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受气候变化影响,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天气将出现得更频繁、更强烈。该组织发言人纳利斯之前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目前所经历的只是“未来的预兆”。
(光明网)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透露,全球已报告1.4 万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非洲报告有5 人死亡。
在众多通报出现猴痘病例的国家中,欧洲地区的猴痘疫情持续恶化。美国的猴痘疫情也不容乐观,目前美国共报告2108 例猴痘病例。美国纽约市政府在曼哈顿开设临时诊所,为易感人群接种猴痘疫苗。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再次评估目前的猴痘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谭德塞称,无论委员会给出何种建议,世卫组织都将继续竭尽所能支持各国阻止疫情扩散。
过去数周内,多个欧美国家报告了多起猴痘病毒集群病例,其中多数病例为男性行为者。世卫组织称,猴痘病例常多发于西非和中非地区,而目前多个国家报告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却没有任何猴痘流行地区旅行史,这种情况并不正常。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