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金夫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
胆囊结石并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在胆囊中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多种成分组成,根据结石内胆固醇含量不同分为胆固醇结石、混合性结石和黑色素结石。胆囊内长的结石数量或多或少,可以是1 颗结石,也可能有几百颗。胆囊结石往往形状各异,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都有,也可以是泥沙样的,大小也各不相同。
胆汁由肝脏持续分泌产生,97%是水,正常情况下胆固醇、胆汁酸、磷脂、胆红素、胆盐、脂肪酸和无机盐等多种复杂成分均溶解于胆汁中,胆汁在胆囊中暂存并浓缩。当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失调以及胆汁在胆囊中淤滞时,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容易诱发胆固醇性结晶析出和沉淀。如同黄河下游阻塞,河水积聚在河道内,混合在河水内过量的沙子则沉落在河底。在胆囊的不断收缩运动下,这些胆固醇性结晶便逐渐形成大小、形态各异的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可以说是一种“小病”,但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小病”变“大病”。
当结石阻塞胆囊管并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发作急性胆囊炎,严重者出现胆囊积脓、胆囊坏疽和胆囊穿孔。
50%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是由胆囊结石诱发的。
小结石可以通过胆囊管进入并滞留在胆总管中,导致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甚至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
胆囊与肝脏在解剖上紧密相连,胆囊炎症会波及肝脏,导致肝脏细胞受损,转氨酶升高,也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
结石和炎症长期刺激,可导致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及癌症的发生。约70%胆囊癌同时存在胆囊结石,二者密切相关。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结石性质来进行判断,常见有3 种处理方式。
外科专家共识认为胆囊结石均有手术指征,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推荐胆囊结石的溶石、排石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如胆绞痛反复发作,胆囊内充满结石,胆囊萎缩,胆囊壁毛糙增厚,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或胰腺炎,胆囊颈管结石嵌顿,胆囊积液积脓,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大于2~3 厘米,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或腺肌症,等等,那么则须切除胆囊。
对于健康体检发现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暂时可以不需要积极手术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腹部B 超。如出现临床症状和(或)胆囊结石相关并发症时,应及时实时胆囊切除。
对于胆囊结石数量少、胆囊功能良好、炎症轻微又有强烈意愿保胆的个别年轻患者,可以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术。但是,保胆手术有较高的胆囊结石复发率,需慎重选择。
胆囊虽然不是生命完全无法割舍的器官,但毕竟也是人体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而需要切除胆囊时,患者往往疑虑重重。
答: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囊只是储存和浓缩胆汁。没有了胆囊,肝脏分泌的胆汁经胆管直接排到十二指肠内,所以胆囊切除后仅改变胆汁的浓度和排出的路径,但不会没有胆汁。
胆囊和胆量仅有一字相同,而两者的含义无关。失去胆囊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勇气,无“胆”也可成英雄。
以往有人认为胆囊切除术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所升高,但目前仍缺乏确切的科学依据。
部分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会出现腹泻、腹胀等肠道功能混乱的表现,如一日腹泻数次,早晨起床后腹胀、腹痛等。但其中大部分患者通过自身调节或药物辅助治疗后,在数月内症状缓解,但也有个别患者症状持续数年。
总的来说,胆囊结石手术后患者通常能快速恢复,部分患者会出现短期的不良反应,但基本可以通过机体代偿及合理药物治疗后得到缓解或治愈。需要明确的是,外科手术切除胆囊是目前唯一能够明确治愈胆囊结石的方式,因此,如若需要手术治疗,还是要及时进行,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