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我护我细用心”
——徐海东大将与夫人周东屏的故事

2022-08-05 03:46:46李德荷
世纪风采 2022年8期
关键词: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军长

李德荷

我军有位勇冠三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英雄。毛泽东主席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这位大英雄就是我军著名的“猛虎大将”徐海东。他的夫人周东屏是位老红军,也是一位“南丁格尔”式的英雄。她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不仅救治了许多红军将士,而且还成功地挽救了徐海东大将的生命。

“我离不开革命大家庭”

1932 年10 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开始了漫漫长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蒋介石以10 万兵力追击四方面军主力外,仍以20 万重兵长期“围剿”,企图消灭留下的红军、摧毁根据地。留下来的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孤军奋战,坚持了两年多的艰苦斗争,打了许多胜仗,消灭了大量的敌人。此时,苏区红军要生存发展,只能离开英雄的大别山。

党中央命令红二十五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到新的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党中央派程子华任红二十五军参谋长。徐海东军长听说程子华在中央苏区当过师长,肯定比自己这个泥腿子强,便向鄂豫皖省委建议程子华任军长,自己改任副军长。鄂豫皖省委采纳了他的建议。1934 年11 月16 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此时,红二十五军7 名女战士被编入留守处的名单中,每人8块大洋,投亲、靠友或者嫁人,部队不带女战士长征。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几名女红军坚决不同意,她们的哭声惊动了担任全军殿后的徐海东副军长。徐素以治军严厉闻名全军。他严肃地问道:“你们都是红军战士,为什么哭鼻子?为什么不服从组织的决定?”女红军们吓得低头抹泪,不敢回答。

在这几名女红军中,安徽六安县的周少兰年龄最小,机智聪明、口齿伶俐。她深知现在不争取,就更没机会了,决定豁出去了。她反问徐海东:“我们都是从家里逃出来参加红军的。你们不带我们走,是让我们回去再当童养媳吗?部队就是我们的家,我不离开革命大家庭。再说,行军打仗,难免有战士受伤,前线也需要我们呀!”“我要跟大部队走!”徐海东感到她的话言之有理,同时也被女红军们坚强的革命意志所感动。徐海东大手一挥,让她们全部归队,随主力部队进行战略转移。

“你真是我徐海东的保护屏障”

1934 年12 月9 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西洛南县庾家河(今属丹凤县)。10 日上午,省委开会确定将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并讨论创建根据地的问题。会议尚未开完,外面突然枪声大作,警卫员跑进会场报告说,敌人六十师打上来了,并占领东山坳口有利地形。省委立即停止会议组织反击。徐海东二话不说,提着手枪就往枪声最激烈的方向跑去,他迅速带领二二三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了东山坳口,二二四团、二二五团亦跑步抢占坳口南侧高地,三个团相互配合,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战斗从上午9 点打到黄昏,英雄的红二十五军最终将敌人打垮,共毙伤敌300 余人。

是役,红军损失也很大,全军伤亡190 多人。军长程子华负重伤,副军长徐海东被一颗子弹从左眼下方钻进去,由颈后穿出。虽然军医用药止住了血,可他的咽喉仍然被血和痰堵着,难以疏通。这已是徐海东第八次受伤了。徐海东呼吸困难,生命垂危。正当军医束手无策时,护士周少兰说:“让我试试吧!”只见她伏到徐海东身上,将堵塞在徐海东咽喉的淤血和浓痰一口一口地吸了出来。不一会儿,徐海东呼吸均匀了。徐海东从地狱之门挣脱了,红军将士含泪奔走相告,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随后,周少兰连续四天四夜悉心照料徐海东,哪怕徐海东睫毛微微动了一下,都会给她带来一阵惊喜。第五天徐海东苏醒过来,看到疲惫不堪的周少兰,第一句话就问:“现在几点了?部队该出发了吧?”周少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又钦佩又心痛地说:“你四天四夜不省人事,真把人急死了!”徐海东微笑着说:“是吗?我倒觉得睡了个好觉。”徐海东负伤的部位是个危险区,她担心伤着脑神经,便阻止徐海东讲话。洗脸、服药、吃东西,都是周少兰代劳。后来,徐海东得知获救过程,对周少兰感激不已,激动地说:“少兰啊!你真是我徐海东的保护屏障。”周少兰早对大名鼎鼎,骁勇善战的徐副军长非常景仰,遂将她的名字周少兰,改成了“周东屏”。

徐海东是我军著名的“好战分子”。受伤后因不能直接带兵打仗,心情烦躁,常发脾气。军医不敢吭气,警卫员只好避到门外。只有周东屏的劝慰,才能抑制住他这老虎脾气。一天,军政委吴焕先来看望徐海东,笑着对周东屏说:“这样吧,我把徐副军长交给你,你要好好地看着他,以后找对象,还得靠我做媒呢!”在场的人都笑了,周东屏羞涩地低下了头……

“徐副军长四条腿”

1935 年5 月,红二十五军转战到陕南商县的龙驹寨(今丹凤县城)地区。一天,部队休整时,军政委吴焕先和徐海东开起了玩笑:“海东同志,我先给你打个招呼,部队到了龙驹寨,你可要当心点儿,不要胡来啊!”

“我当心什么?”徐海东神色不悦地问道。

“不是,现在有人在背后骂你了?这次骂得可难听了!”

“骂我什么?”

“嘿嘿,有人说徐副军长四条腿……”说着,吴焕先把身上的黑呢大衣,对着徐海东张开了,做了一个把人紧紧裹在里面的动作,笑着说:“有没有这事?你把周少兰裹在大衣里,从后面看去,不就成了四条腿吗?哈哈……”徐海东这才醒悟过来,脸涨得通红,骂道:“他娘的,我还蒙在鼓里呢!”

原来,一天晚上,这对有情人回军部驻地时,徐海东怕哨兵看到说长道短,就用大衣把周东屏裹了起来,若无其事地走了进去。可是,那天站岗的是一名新战士,他看见徐副军长进来,居然把脑袋垂得低低的,不敢正视一眼。这下倒好,无意中看到了徐海东大衣底下的“四条腿”。这个战士感到好奇,第二天便嚷开了:“徐副军长四条腿!真的,我昨晚站岗看到的,谁骗你谁不是人!”

“徐副军长四条腿”的笑话,就这样在红二十五军传开了。徐海东笑着对吴焕先说:“说我四条腿就四条腿,没啥要紧的,等革命胜利了,我还要娶她做老婆呢!”可惜的是吴焕先政委还没有来得及给周东屏做媒,在四坡村恶战中英勇牺牲,年仅28 岁。1935 年9 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部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军团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有情人终成眷属”,徐海东与患难与共的周东屏在陕北喜结良缘。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抗战爆发后,大后方许多漂亮有文化的女大学生到了延安。有次,一个同志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徐海东说:“要改组吗(指换老婆),我给你介绍一个。”徐海东一听,老虎脾气又发了,他拍着桌子怒骂:“屁话!东屏是苦命人,我是泥巴人(徐参加革命前为窑工),我们既是患难夫妻,又是亲密战友,我怎么能干那种事?”那个同志一看势头不对,拔腿就跑。

“夫人的照料太伟大了”

1939 年,毛泽东说:“徐海东是大别山的一只猛虎,现在放虎归山,让他重回大别山。”于是,毛泽东任命徐海东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他到了皖东,不畏强敌,采取诱敌深入战术,立即取得周家岗战斗大捷。此战,徐海东率部共歼灭日军一个联队160 人,击毙日军指挥官毛高十穗,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老百姓奔走相告,说徐老虎一回来就战无不胜。此战极大地鼓舞了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热情。战后,徐海东给四支队作总结报告时,突然大口吐血,晕倒在讲台上。

军人生来为战胜。1940 年的冬天,中原大地,白雪皑皑。通往前线指挥部的电话线突然断了,战士查询未果,卧病在床的徐海东心急如焚,如何战胜敌人是他最大的牵挂。一天深夜,他要周东屏和指挥部取得联系。“等到天亮就不行吗?”周东屏说,“这会儿天又黑,雪又大,找不到路呀!”徐海东严厉地说:“一个红军女战士,还怕天黑、雪大!今晚不接通电话,不问明前线的情况,你就不配做一个党员!”周东屏二话不说,孤身顶风冒雪前往前线;天亮时分,她像个雪人进了屋。徐海东一把将她冻僵的双手塞进怀里,激动地说:“东屏啊!你辛苦了!……只要不死,我一天也不能和前线失去联系。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指挥部队打胜仗,是我唯一的责任和追求。”

徐海东多次病危,只要身体稍好一点,他就坚持工作。他说“共产党员不为党工作是一种耻辱”。同志们劝他养病,谁说也不管用,陈毅只好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对这位战功卓著的爱将关怀备至,多次发来慰问电,叮嘱徐海东“静心养病,天塌不管”。徐海东这位顶天立地的英雄、铮铮铁骨的汉子流下了热泪。

1947 年,党中央秘密让徐海东化名到大连疗养。没想到第二天美国之音就播出一则消息:“中共重要军事领导人徐海东到了大连,企图不明。”徐海东气得怒骂道:“他娘的!什么企图不明?老子是来养病的。”大连市委高度重视徐海东的病情,专门请来苏联名医为徐看病。苏联专家看了徐的胸片后说:“这个人早就不在了。”当他得知徐海东还活着,而且是夫人周东屏常年上山采草药、在家护理、按摩……才使徐海东的生命得以延续时,苏联专家十分惊奇,由衷地称赞:“徐将军活下来是奇迹,夫人的照料太伟大了。”

周东屏真不愧为徐海东的生命屏障。徐海东大将一生9 次负伤,全身17 个窟窿,子弹8 次穿膛而过。徐海东在死神的包围中能“突破重围”,周东屏无怨无悔精心护理徐海东大将30 余年。从某种意义上讲,夫人周东屏可谓功不可没。1958 年,党中央特意邀请周东屏出席国庆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周东屏同志。周恩来总理多次赴大连看望徐海东大将,一次他激动地拉着周东屏的手说:“你把海东同志照顾得非常好,把党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你为党做了很多工作,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感谢你。”

徐海东大将多次对子女讲:“你妈妈太辛苦了!没有她的精心照料,我不可能活到今天!”不是诗人的徐海东大将,却饱含真情地口占了他平生唯一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夫人周东屏由衷的感激之情:

尊我护我细用心,

养儿育女劳其神。

宾客来至盛情待,

贤妻良母好人心。

“诗言志,歌永言。”徐海东大将的这首“绝唱”,可谓情深意切,感人至深,既是他真情的流露,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这两位大别山的英雄,宛如两颗闪亮的星,永远照亮历史的天空;他们不朽的人格光辉,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猜你喜欢
徐海东红二十五军军长
红军军长——伍中豪
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践行“四个意识”研究
子弹
特别文摘(2019年7期)2019-04-13 02:01:08
谁领着红二十五军脱离险境?
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的队伍建设探析
红二十五军长征战略转移的提出及其抉择
朱德军长来宁化
红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 13:45:55
大将徐海东“吹牛皮”引出的故事
山海经(2016年15期)2016-03-01 03:32:36
百变丐王
浅谈徐海东的军事指挥艺术
军事历史(2000年4期)2000-11-22 07: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