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颖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部 商丘 476100)
手术室护理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术前准备较多,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应急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所以在患者的手术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危险事件[1]。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及风险,严重会影响患者手术时间及相应的治疗过程,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2]。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有效护理方式之一,在此模式下,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排查,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手术安全系数[3]。同时,手术过程中,由于长期处于同一体位,患者术后压疮发生风险升高。目前,对于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主要采取术中末梢循环状态、皮肤温度以及受压力度的监控,术后在压疮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减少压疮的损伤[4]。本研究探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术中压疮预警体系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接诊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相关功能障碍;伴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伴有精神类疾病;过去曾发生较多次数的压疮;伴有语言相关障碍。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例,±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例,±s)
项目 观察组(n=60)对照组(n=60) χ2/t P性别男女2.721 0.099年龄(岁)0.172 0.918婚姻状态0.371 0.543文化程度40~45 46~50 51~55已婚未婚小学及以下中学大专及以上37 23 23 22 15 55 5 13 17 30 28 32 22 21 17 53 7 14 17 29 0.052 0.973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信息进行认真核对,按手术要求协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准备好手术用具,并且在手术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实施监测,在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即刻处理,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回到病房。观察组采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术中压疮预警体系护理模式。安全隐患自查模式[5]:(1)构建一个安全隐患自查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组员。组内成员负责在手术整体过程中进行风险记录,开展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2)汇总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手术中可能存在的手术间错误、标识错误、准备用具不全等问题,进行整改。术前准确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手术用具准备。同时手术前,对所有的手术用具进行详细检查和核对,针对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急救风险,提前准备手术用具。术后再次核对各种手术器械,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将患者的标本及时送检,标本上仔细完善患者的基本信息。(3)将护理人员对安全相关的隐患意识进一步提升。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降低患者手术期间的风险发生率。(4)强化风险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自查力度,同时建立严格的风险自查制度,严格落实,尽量避免手术室风险。术中压疮预警体系: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成立皮肤管理小组,针对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制定评估表,定期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及时更新患者的皮肤管理策略。根据修订版的Braden评估量表,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针对高风险患者,手术前及时进行手术器械的完整性检验,对可能出现压疮的接触皮肤部位进行棉垫托手架处理,保持手术床单的清洁、干燥;摆放体位时,确保动作轻柔;患者体位摆放完成后,及时在患者与手术床空隙处垫上棉垫;对患者手术中着力点进行棉垫保护;术中对患者的重点皮肤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出现颜色变化,立即采取减压措施,加强按摩,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术中的皮肤温度,如若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立即进行翻身等减压处理。
1.3 观察指标(1)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手术室温湿度。(2)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对比。压疮的诊断分成4期[6]:Ⅰ期,皮肤有红斑出现,但治疗后能够消退;Ⅱ期,真皮或者表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受损,浅表层区域有粉红色状态的底层溃疡出现,但是并未有坏死性组织出现;Ⅲ期,皮下组织和表皮细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受损,但并未在肌肉、骨组织出现,且溃疡的基底区域有细菌感染等出现;Ⅳ期,在Ⅲ期的基础上患者还有肌肉、骨组织的损伤,进一步损伤骨骼关节,引起组织的坏死。(3)两组手术室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对参与护士采用本院自制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对压疮产生的影响因素、压疮预防措施、压疮护理措施、压疮风险评估以及患者健康教育情况等,每项评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护士的知晓度越好。该量表经过预试验,其效度和信度均在85%以上。(4)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7]和焦虑自评量表(SAS)[8]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评分,分值和患者的负面情绪呈正比。(5)两组手术意外发生率以及满意度评分对比。分别对患者的手术意外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对患者的满意情况给予评分,满意度的总分是100分,分数和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比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前住院时间、手术室温湿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手术室湿度(%)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手术持续时间(min)术前住院时间(d)手术室温度(℃)60 60 t P 367.23±97.22 361.56±92.62 0.327 0.744 7.23±1.20 6.91±1.09 1.529 0.129 24.23±3.24 24.08±3.11 0.259 0.796 37.21±4.22 38.26±4.03 1.394 0.166
2.2 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护士对压疮产生的影响因素、压疮预防措施、压疮护理措施、压疮风险评估以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分,±s)
表4 两组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分,±s)
组别 n 压疮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护理措施 风险评估 健康教育观察组对照组60 60 t P 92.51±9.67 89.00±8.26 2.145 0.035 93.14±6.58 85.37±6.16 7.466 0.000 90.07±6.03 79.61±7.11 9.717 0.000 91.81±6.15 80.62±6.03 11.251 0.000 90.07±7.03 79.61±7.11 9.060 0.000
2.4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分,±s)
表5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分,±s)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P 60 60 14.072 27.999 0.000 0.000 13.750 25.019 0.000 0.000 t P 54.59±4.56 54.44±4.57 0.174 0.862 43.99±3.64 33.14±3.72 15.612 0.000 58.46±6.46 58.67±6.54 0.171 0.865 45.46±3.45 35.47±2.97 16.422 0.000
2.5 两组手术意外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手术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手术意外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对比(±s)
表6 两组手术意外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对比(±s)
组别 n 手术意外发生[例(%)] 满意度评分(分)观察组对照组t/χ2 P 60 60 5(8.33)13(21.67)4.183 0.041 93.14±6.58 85.37±6.16 7.466 0.000
压疮预防一直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据文献报道,目前我国手术中,体位变换较少,患者移动能力低下,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变长,因此造成压疮发生率急剧上升[9]。所以临床上将压疮发生情况作为我国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未能对患者压疮进行及时处理,容易造成患者疼痛,生活质量下降,发生败血症、坏疽,甚至死亡[10]。患者手术后发生压疮不仅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生理障碍,同时还会产生巨大的治疗费用,因此做好压疮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深化,护理工作也正在从严格执行医师医嘱发展到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优化护理质量[11]。护理工作者不仅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同时还会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患者心理障碍、心理恐惧,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护理工作者运用相关知识对手术后患者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识别[12],在手术后及时对这些重点受压部位进行护理,可减少压疮发生率,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给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
本研究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针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手术器械、抢救设备提前准备。同时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采取压疮预警模式,针对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对手术室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策略,提高手术安全系数,在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同时,大力提升护理工作者的风险自查意识。钟伟华[13]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实施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患者的手术意外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本研究一致。
观察组护士对压疮产生的影响因素、压疮预防措施、压疮护理措施、压疮风险评估以及患者健康教育等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对护理工作者的集中培训,护理工作者的预防意识显著提高。同时,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通过对患者的联合护理,患者的术中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提前将手术器械准备齐全,降低了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降低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14]。农月稠等[15]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医疗失效模式,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及时预警,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本研究相印证。
综上所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术中压疮预警体系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明显,可减少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手术室意外发生率和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