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玲 李欣桐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站位“十四五”,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地缘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面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定、发展要安全的战略部署,深刻把握国际环境变迁的新矛盾与新挑战,精准辨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与新要求,需要科学研判发展大势与未来走向,主动作为,布局未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通过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谋求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以应对国际变化;通过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以推进国内高质量发展,以“稳中有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的地位凸显,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支撑,如何规避粮食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和压力,破解对国内粮食供需平衡的冲击与挑战,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赢得战略主动,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议题。
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世界大变局的战略举措,是针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贸易保护主义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国际发展态势作出的客观选择;也是顺应国内发展新变化,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破解结构性矛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量,具有现实可行性;更是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传统国际经济均衡模式向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转型,寻求适合中国发展道路与特色的顶层谋划,而非短期的应对之策。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生产体系和配套体系,有14亿人口支撑的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国内发展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凸显,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坚挺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色和质量,不仅奠定了国内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支撑“双循环”有效运行的前提与保障,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和关键环节。
进入新时代,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消费新需求成为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粮食安全延展为食物安全更为精准而现实。粮食安全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范畴,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延展。早在1990年4月,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地区工作时就提出,粮食即食物,不能狭隘地单纯理解为水稻、小麦、玉米等,应该树立大粮食观念。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大农业、大食物”的新观念。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实质上是食物安全,面对食物需求的多样化,必须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大食物观的提出表明,“粮食观”实质是“口粮观”“主粮观”,关注的是口粮和谷物安全,而食物安全是粮食安全观念的系统性、全方位提升,食物结构从“主粮”拓展到“副食”(肉蛋奶、蔬果油糖茶等重要农产品),由“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转化,减轻与分散了“主粮”的压力与风险,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确保粮食安全的新理念。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高、供应充足、库存充裕、市场稳定,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2]。2021年大国粮仓迎来“十八连丰”,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83公斤,粮食安全的根基比较稳固,这是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成果,这是强化忧患意识和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应对任何变局的前瞻性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世情国情农情粮情的客观现实,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3],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储备和全球供应链“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国内粮食综合生产体系主要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为核心;粮食储备调控体系主要以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为重点;全球农业食品供应链体系是将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资源作为重要补充,确保粮食安全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4]
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了约占世界产量1/4的粮食,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是大国粮仓创造的伟大奇迹,是对全球安全稳定发展的最大贡献。但也应看到我国粮食安全潜在的挑战与可能的危机:我国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形势依然严峻。从国内看,依然面临冲击与挑战:囿于“人多地少水缺空间不均”的禀赋条件,资源约束压力加大,农产品生产结构与食物消费结构不匹配,粮食稳产增产与食品质量安全挑战较大;粮食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价差驱动型粮食进口的压力增大,国内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对农产品贸易调控和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较大冲击;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的空间有限,单产提升的难度增加,粮食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部分品种的种质资源高度依赖国外进口,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经营主体素质较低、经营规模小、种粮收益偏低等要素刚性约束依然存在。从国际看,依然面临外部风险和压力: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组织联合发布《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面临“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新冠疫情继续肆虐、气候异端变化、地缘危机等导致世界粮食供应危机、粮价大幅度上涨、能源及农资价格攀升,出现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恐慌叠加效应,世界粮食供应变数丛生;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业对外投资,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等建设受阻,全球粮食市场波动性、风险性加剧或成常态,中国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补充与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加大;现有的国际规则约束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空间及改革方向构成实质性约束,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对中国利用与配置海外资源能力提出了新要求[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6]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是不容有失的底线任务,在关键时刻必须能产得出、调得动、供得上、保得住。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形势的风云变幻,我国粮食安全潜在的风险与挑战也在加大,立足粮食安全战略,构建新时代粮食安全发展新格局,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未雨绸缪之策,更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7]。
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真正落实到位,打好耕地保卫战、种业翻身仗、农业科技攻坚战,激发国内循环的活力与潜力,秉持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作为,在确保14多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的同时,助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改革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参与全球农产品产业链、实施农产品多元化战略,优化海外资源利用与保障能力,提高国际循环利用效率,构建安全、高效、稳定、多元的外部粮源供应体系,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协同治理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履行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呼吁各国开放粮食贸易,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更新传统粮食观念,把“粮食安全”精准调整为“食物安全”,“主粮”“副食”都要抓,树立大食物观理念,适应“主食”消费减少、“副食”消费增加的发展趋势,顺应“营养与健康”高品质生活的科学理念,拓展食物的边界与来源,从更广阔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打造食物安全观,这既是充实与稳固“大国粮仓”、端稳与端牢“中国饭碗”的必然要求,也是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好地满足人民多元化和高品质消费需求,确保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按照国际大变局与国内新形势,做好全局考虑、底线思维和顶层设计,坚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审时度势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形成“国内供给+进口补充”的国内、国际双维度共同支撑的粮食资源供给格局,走自立自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高效率的储备调控能力和高水平的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构建一个高质量、有效率、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粮食安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一是必须立足国内,筑牢稳产保供的基础,切实掌控与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主动权,抓住国内粮食资源核心点,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储备调控能力,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该保必须保,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增加大豆、植物油等部分农产品的生产,降低进口依存度,凸显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和基础作用,这是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要义;二是稳定外部粮源供应体系,利用“适度进口”补充供给,科学运用国际市场和资源,该进就得进,有效调剂余缺和补充供给,满足人民对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等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搭建内外联通的粮食供应网络,保障海外供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掌握粮食进口的主动权和精准性,把握进口规模和节奏,推动粮食来源和品种的多元化,增强全球农业供应链风险管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助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质量,这是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