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健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6
物联网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诸多行业或者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将物联网与云计算、传感网络等技术高效融合,提高了信息传播时效性,为行业持续性发展营造了良好条件。在应用实践中,物联网技术具有多样性,将其运用到工业信息化中,具有诸多现实作用,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并提高了工业信息化建设成效。
互联网已广泛地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相较于互联网,物联网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目前来看,物联网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项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整体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在实际应用中,物联网技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传感设备协议,以及客观物体与其他物体间的相关联性,在进行信息交换连接时,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物体进行智能化识别,并对物体进行智能化定义和监管。
从全球范围来看,物联网发展仍处于初步的感知阶段,在识别物联网中的物体时,可以凭借感知管控方式,科学高效地识别物体的具体信息。例如,电子标签成为超市中商品的重要性标签,凭借商品电子条形码,员工可以全面收集商品的进货来源、价格、保质期等信息,为商品整理与销售等工作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支持,同时,为商品归类与整理工作营造良好条件。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任重道远,在实际应用中,感知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接受控制设备的监管。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在控制设备与控制技术方面的研发处于瓶颈期,使得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面临了较大的挑战。
1.3.1 以标签为基础的物联网使用架构
以标签为基础的物联网使用架构是传感层最简单的物联网,工作人员通过将事先制定好的条形码统一粘贴到物品上,并借助专业化仪器设备,对物品信息进行自动化识别,从而对物品执行一系列管理操作,进而强化与互联网间的融合,有效提高物联网服务质量。从现有的使用架构来看,EPC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标准定义的产品数字标识,RFID则是EPC标签的载体。因RFID具有非接触、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等诸多优势,成为目前电子标签的主流。
1.3.2 以传感网为基础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WAP传感器节点多由传感器、无线收发器、微控制器与电源共同构成,并广泛分布在监测区域的各个传感器节点。凭借无线通信形式形成一个智能化组网,以及形成一种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协作高效完成对周边情况的动态化监测,并把处理后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为用户提供诸多便利。从现有应用情况来看,传感网技术具有复杂性,且起步时间较晚。为了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给予传感网络技术研究工作足够重视。
1.3.3 以M2M为基础的物联网应用架构
M2M丰富了交互通信模式。过往的工业数据采集或者监管系统,尽管与M2M系统具有相似之处,且可以快速精准地完成设备数据信息收集或者远程监控工作,但是因M2M是在互联网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使得此项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区别,且便于应用到广域互联中。
1.4.1 无线传感网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面对物联网传感层的信息,需要执行感知或者采集操作。为了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效,需要不断改进传感器,使得传感器逐步向低能耗与微型化方向发展。为了大幅度提高传感网通信实效性与质量,应加大相关技术研究力度。例如,积极研发新型调制与编码技术、信道调度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无线通信与组网技术,或者相关核心芯片。通过从网络部署直到生命周期结束,为了提高管理成效,应加大实时网络性能监视技术、拓扑管理技术等新型传感网络管理技术研究力度。
1.4.2 通信网络技术
通过合理应用现有的通信网络来不断优化网络环境,以此搭建起完善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渠道,进而有效优化电信网、互联网等网络。新时期,为了确保物联网业务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实现物联网数据的快速传输,成为物联网传输层研究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物联网发展过程,网关技术是重中之重。网关在互联网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有效连接了感知网络以及传统通信网络。此外,依托网关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感知网络进行互联,并实现感知网络与以往通信网络间的协议转换,甚至实现广域互联或者局域互联。物联网的网关还兼具了设备管理功能,运营商可以借助网关有效设置感知底层的相关节点,并结合所掌握的节点信息,科学合理地开展远程管控工作。
1.4.3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
物联网中间件属于一组软件模块。在通用与标准化软件架构上,高效地归纳与总结物联网行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产品化通用模块,为物联网使用的共性问题提供一些标准化的业务组件,大幅度提高了物联网软件设计工作成效。从目前情况来看,常见的物联网中间件主要包括了传感层、传输层、应用层的相关可标准化或者可复用的通用模块。在现实应用中,中间件常用的使用问题是标准化,目前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标准,在结构化信息标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相关标准。
1.4.4 云计算等数据处置或者应用软件
云计算的科学合理应用,实现了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等多元化计算方式的综合应用。从服务形式来看,云计算属于一种新型的网络服务形式,大幅度提高了服务成效。它是将桌面为中心的任务处理演变成以网络为中心的任务处理,改变了处理模式。用户借助互联网可以高效地实现信息传递、数据存储等相关操作,进而大幅度提高了数据管理成效。
在应用实践中,云计算具有强大的功能,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云计算技术的高效应用离不开大规模的集群化计算系统。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则受到较大的挑战。在应用中,云计算多是针对TB或PB级的数据,如何充分挖掘这些数据信息的潜在价值,则是云计算应用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将原本保存在本地,并为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存储到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在存储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云计算应用亟待解决的事情。
云计算与大数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两大主导性技术,依托两项技术为物联网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市场需求,方可明确发展方向,实现物联网的高效发展。我国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为了将信息化技术高效地应用到工业发展中,对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出了迫切要求,市场的紧密联系为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从现有情况来看,多数企业为了寻求持续性发展,企业生产与运营的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通过推动设备与物体获得有序、协同化发展,可以实现工业化建设成效。在工业信息化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具有诸多价值。比如,改善了设备工作状态,优化了原材料供给,实现了产销结合,提升了废料处理质量等。此外,物联网与工业信息化间的融合,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发展,并加大了上下游产业间的融合力度。
从原材料供给来看,将物联网应用到工业信息化后,有助于工作人员实现生产设备或者原材料半成品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并大幅度提高了资源使用成效。
从产销结合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动态化掌握产品、库存、物流等情况,进而有效把控生产方向,作出正确的生产决策,并有效调控生产速度。在产品售出后,依托物联网,工作人员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且高质量的维修保养等服务。通过全面收集客户的应用感受与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增加用户与企业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市场认可率。作为下游企业,则可以省去大量时间进行管理或者是维护工作,节约了维管成本,强化了上下游企业间的深度融合。
科学合理地应用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废弃物、污染物的监控与管理,并帮助企业有效监督生产产品的质量,以及综合污染情况。
在过往工业化发展中,运行系统较为烦琐,多由信息系统、控制系统或设备系统共同构成。每个系统的职责具有差异性,为了推动工业化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需要有效管控层级,并输入相应命令,由信息层级传输相关命令,设备层次则负责执行命令,进而完成生产等一系列操作。在实际的工业化发展中,设备与原材料数量众多,从整体情况来看,此种系统运作方式往往会呈现出程序烦琐等弊端。相较于传统工业化,物联网则有助于简便工作流程,从整体上提高了材料使用成效,实现了设备自动化运作。此外,依托物联网,可以结合企业的切实所需,制定出相应的存储策略,从整体上提高生产、销售、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成效,并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互联网技术在各个生产程序或者环节管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联网技术则不同,可以独立对单独事物执行管理或者操作任务,并在相应系统动态化监控下,结合生产加工情况,积极执行安全预警。此外,各个设备可以进行自我检查,一旦发现危险后,可以及时释放危险性信号,并执行切断信号,停止设备运转,有效规避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以及设备毁损,减少了设备维管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借助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不断创新与优化发展理念,强化企业发展变革,为企业生产计划制订工作提供充分的参考数据信息,并将物联网全面渗透到企业生产、运输、销售、服务等全过程,进而推动工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物联网与现代工业企业间的高效融合,强化了工业生产组织的柔性,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重组,以及企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经营模式来看,科学合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工业生产企业与客户间的紧密连接。通过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且高质量的服务,提高了用户的企业认同感。同时,可以结合企业用户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生产目标与经营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切实发展所需。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物联网为企业实现扁平化管理营造了良好条件。通过有效缩减企业管理层级,可以大幅度提高各项管理决策执行成效。以下内容结合工业信息化建设实践,提出了几点互联网技术应用对策。
依托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与物流管理工作间的联结,以及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结。通过实现对整个生产物流管理等多个环节的动态化管理与控制,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成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依托物联网技术,对工业化生产中的设备状态、原材料消耗、产品质量状况等进行动态化监管。结合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强化数据分析与处理,并不断优化生产决策,实现生产智能化。
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在产品或设备中有效安置智能传感器,并借助物联网实现对产品或设备的远程监管与维护。这不仅优化了产品或设备维管工作模式,减少了维管成本,也实现了产品的制造与使用、全生命周期服务,并推动企业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
借助物联网,企业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生产中的能源生产、输配或者资源损耗等数据信息。结合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不断优化能源应用,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损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通过有效掌握企业生产环节的各类污染问题,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工作对策,有效减少并规避生产污染。
在工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企业可以将智能传感器配置到相关设备中,或者在具有安全隐患的生产现场安装智能传感器,可以及时察觉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危险发生前及时发送报警信号,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灾害防控方案,或者及时启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将灾害事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总之,物联网技术满足了工业化生产企业的切实发展所需,为实现工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以上内容对物联网技术现状展开了分析,并结合此项技术在工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或者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