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

2022-08-03 00:57陈志林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长三角安徽

□陈志林

|浙江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区域发展总体情况

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期末总人口达23538 万,占全国的比重为16.7%,总面积35.1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比重为3.7%。GDP 总额达24.5 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4.1%。第三产业增加值13.8 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57.5%,比全国高3 个百分点。其中,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3.6 万元,占GDP 比重为55.8%,比全国高1.3 个百分点,居长三角三省一市第二;上海、江苏和安徽的该比重分别为73.1%、52.5%和51.3%。

长三角三省一市服务业均已占主导地位,但产业结构各具特点,其中上海已是典型的服务性经济;江苏呈现出二三产业并行发展态势;安徽第一产业基础较好,第三产业略显滞后;浙江第三产业比江苏和安徽优势更为明显,且发展势头更加平稳有力。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2019年国家统计局修订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标准》 主要包含《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 个行业门类。根据“四经普”相关数据及星号行业的人工核实认定结果,经测算,依据《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标准》 界定的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与7 个主要行业门类的增加值总量差异率在5%以内。因此,考虑到数据取得和对比方便的原因,本文采用上述7 个行业门类代表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比较分析。

1.生产性服务业规模逐渐扩大,占GDP比重偏低。2014-2020年,长三角四地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从4.87 万亿元增长到8.84 万亿元,增长(按现价计算,下同)81.6%,年平均增长10.5%,比GDP①为口径可比,GDP 增速和增长贡献率均用现价计算。高1.9个百分点,对GDP 增长贡献率为41.7%。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从2014年的32.6%上升至2020年的36.1%,上升了3.6 个百分点。这表明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或经济体40%-50%的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结构优化成效明显。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中,内部行业间差距较为明显,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较大,2020年分别达到30.5%、12.2%、26.8%,合计占比超过了69.5%,远超过其余的4个行业占比。但从2014-2020年期间比重变化看,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一定成效,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行业比重分别下降3.4 个、2.1 个和1.2 个百分点,合计下降6.7 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生产性服务行业比重分别上升3.3 个、2.2 个和2.5 个百分点,合计上升8个百分点。

3.生产性服务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浙江势头良好。2020年,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2.33 万亿、2.11 万亿、3.25 万亿和1.15 万亿元,从总量看,浙江、上海较为均衡,安徽明显偏弱,江苏体量较大;从GDP比重看,浙江为36.1%,位居第二,上海、江苏、安徽分别为54.6%、31.6%、29.7%,表明浙江相比江苏、安徽两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较大优势,但与上海相比则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看,浙江为33.8%,位居第二,上海、江苏、安徽分别为9.5%、43.9%、12.8%,表明浙江服务业发展程度虽不如上海,但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度高于上海。从发展势头看,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9%,增速仍居长三角三省一市第一,上海、江苏、安徽 分别 为1.8%、5.5%、4.4%;两年平均增速8.4%,比上海、江苏、安徽分别高3.2 个、1.8 个、1.4 个百分点,表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发展中具备较强后劲和潜力。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产业优势

为了从产业和地区层面来比较三省一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和产业优势,结合相关文献,采用区位熵进行重点分析,其计算方法见式(1):

其中:i 表示产业,j 表示地区,n 表示地区数量,X 表示产业增加值,Y 表示生产总值。一般来说,区位熵大于1,表明该地区的该产业具有较高的集聚水平和明显的产业竞争力;区位熵等于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水平,并无明显的优势;区位熵小于1,说明该地区该产业尚未形成集聚效应且缺乏竞争力,在这个区域中处于劣势。

(一)浙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稳中有升

2014-2020年,长三角各地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呈现不同发展态势,浙江稳中有升,上海保持平缓,江苏稳中趋缓,安徽增势较快(图1)。2020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值为1,高于江苏(0.88)和安徽(0.82),表明浙江目前产业集聚水平虽正处于均势水平,但相对2014年已有明显上升,说明产业集聚优势正在逐步形成,且浙江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和竞争力上要优于江苏、安徽;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数值明显高于其他三地,达到1.51,表明其集聚程度和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且达到发达国家或经济体水平。各省市之间熵值的明显差距,反映出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和竞争力较为不平衡。

(二)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优势

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看,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有较明显的特征(表1):一是浙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明显,区位熵数值为1.4,明显高于江苏和安徽,分别是两者的2 倍和2.8倍,与上海的差距为0.2,表明浙江近几年的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供应链管理服务、网络游戏等新经济带动下,信息软件产业发展快速。二是浙江整体行业情况优于江苏,在生产性服务业七个行业的比较中,浙江“四高二平一低”,唯一落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仅比江苏低0.2。三是传统行业集聚水平低于安徽,浙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二低一平”,表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心逐步由传统行业向新兴现代服务行业转移的迹象明显,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取得较好成效。

图1 2014-2020年长三角各地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变化

表1 2020年长三角四地生产服务业比重与区位熵(单位:%)

因此,对浙江而言,应该锚定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加强交流学习,迎头赶上;紧盯江苏发展,因为浙江与江苏在产业结构上存在较大的类似情况,浙江除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外,其他行业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而且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落后于江苏;加强与安徽的联系,在产业发展上形成互补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协同发展

测度产业关联协同的指标主要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前者反映一个产业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的需求波及程度;后者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都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某一产业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相应计算公式见式(2)和式(3),其中,bij是列昂惕夫逆矩阵中的对应系。两个指标的含义类似,以影响力系数为例,如果Fj=1,则说明第j 产业的生产对其他产业所产生的需求波及影响程度等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如果Fj>1 (或Fj<1),则说明j产业的生产对其他产业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高于 (或低于) 各产业平均水平。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比较

根据三省一市投入产出数据和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2017年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8966、0.9288、0.9219 和0.9232(表2)。四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这意味着长三角各地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且弱于第二产业对社会生产的辐射能力,但高于第一产业。其中,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低于其他三地,且弱于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除外) 对社会生产的辐射能力,表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2017年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分别为 0.9980、1.1703、0.9890 和1.0584。浙江和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小于但接近1,说明两地的经济生产使生产性服务业受到的感应影响基本接近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程度。上海、安微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即上海、安徽的生产性服务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程度大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程度。

综合看,三省一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均高于影响力系数,说明长三角各地生产性服务业受其他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相对较大,即国民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表2 2017年长三角四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

表3 2017年长三角四地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

(二)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及感应度系数比较

从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可知(表3):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浙江、上海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高于江苏、安徽;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对江苏、安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高于浙江、上海;各地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系数均大于1,即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社会经济的平均影响水平。各地的弱影响行业各有特点,浙江为住宿和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上海为金融业;江苏安徽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说明这些行业在相应地区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因此,加强生产性服务的区域内流动和强化数据经济发展无疑是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从感应度系数可知:安徽国民经济发展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其余三地;浙江、上海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推动作用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苏国民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促进作用大于上海、安徽。

根据表3 的数据,以社会经济平均值1.0 为界,将“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分割为四个象限,从分布来看,较多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落在第三象限,即长三角四地一半以上的行业落在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象限。浙江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布较为相似,两地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都是高影响力、高感应度系数的行业。浙江与安徽的差异最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安徽的高影响力、高感应度系数(图2)

|结论与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江苏、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较为类似,上海与安徽的差异较大;二是浙江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现有集聚水平以及进一步集聚的潜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三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地生产性服务集聚水平的提高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结合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及其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动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将是有效举措。

(一)以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和数字经济变革为引擎

在长三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基本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可以将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作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继续发挥三省一市原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克服趋同化,既可以在不同的细分产业上形成竞争优势,也可以在不同服务对象上形成竞争优势。以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差异化发展和数字经济变革为引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长三角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之的纽带、润滑作用,强化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减少不必要的同质竞争,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综合竞争力。

图2 2017年长三角各地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分布

(二)持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可尝试发挥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对中低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引导高中端制造业向浙江、江苏转移,并加大对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发挥上海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的优势,为高端制造业创新项目服务。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中,既鼓励高端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也鼓励制造业企业将生产环节中非核心的服务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业。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较强的协同效应。

(三)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区域间国民经济互补性不足,是阻碍协调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的引擎下,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全面促进长三角协同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等的改革,实现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以提升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以交通通信一体化为先导,加快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和提高物资流动的便捷性,降低区域内的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区域内流动。二是加强政府间合作,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为基础,建立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协调机制,强化各省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清理阻碍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修改起阻碍作用的相关地方性法规条例。三是处理好经济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存量以调整为主,即长三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及产业结构的现有存量,要按照规划纲要和协同发展要求,进行调整;增量以升级和优化为主,即长三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及产业结构的未来增量,要按照规划纲要和协同发展要求,进行升级和优化;以升级和优化的增量带动原有存量的调整和改造,利用杠杆援动作用,大幅提高效率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

(四)积极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规模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规模,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长三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各地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引导产业不断地向高端化、专业化的方向上发展,打造带动性更强的高级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二是加强服务业市场化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放宽行业准入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实现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三是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相互合作,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实现互补互促,形成集聚规模;四是搭建统一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加速研发成果产业化,培育科技研发主体,长三角地区高校众多,可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生产性长三角安徽
《安徽记事》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