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锻炼在心肌梗死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2-08-03 03:59王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后遗症心肌梗死效能

王丹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该病是因冠状动脉突然闭塞,血供不足,致使心肌发生缺血性损伤或坏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及休息后无法缓解,部分存在心电图变化、心肌酶水平升高等情况。该病发病突然、病情凶险、进展速度快,导致预后不良,且疾病容易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猝死等,为患者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临床多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该病,可有效控制死亡率,缓解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往往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影响患者健康。早期开展康复锻炼,通过适量、针对性运动改善患者机体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疾病致残率,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次研究选取70 例心肌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评估康复锻炼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心肌梗死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38~76 岁,平均年龄(52.63±7.80)岁;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分别为10、5、20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3 例,年龄39~78 岁,平均年龄(52.89±8.38)岁;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分别为11、5、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参考《中华内科疾病诊疗指南》,患者符合心肌梗死后遗症诊断标准;②均为首发、首诊患者;③充分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风险,取得患者高度配合;④此研究现已征得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病;②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史;③凝血功能有异常、感染性疾病;④患有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涉及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基础健康宣教,重点普及心肌梗死后遗症相关知识,介绍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手段、预后效果等,以取得患者治疗配合。

观察组接受康复锻炼,开展流程如下:①早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在患者进食时给予协助,实施关节被动锻炼,3~4 次/d,时间控制3~4 min,避开穿刺侧肢体、大肌群。开展深呼吸锻炼,2 次/d,日常多饮水,合理饮食,确保营养充足。②住院期间,抬高床头20~30°,协助患者主动翻身,取伴坐位、坐位;尽量指导患者主动进食,帮助调节舒适体位;指导开展腹式呼吸锻炼,维持均匀、连贯的呼吸状态,不可憋气。加强常规活动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康复锻炼的目的及重要性,开展相关知识宣教(心肌梗死、后遗症、康复锻炼方法等),促使患者配合康复管理,并积极调整心理态度。③早期下床活动,每日实施悬双肢锻炼、床边锻炼等,3 次/d,控制时间5~10 min,为患者按摩背部,每日进行1~2 次,控制时间10 min。在家属协助下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如洗漱、穿衣、进食。④协调漫步,200~250 m,控制时间10 min 左右,2~3 次/d,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展爬楼梯锻炼。⑤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心理动态,给予语言安抚,通过认知教育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或利用电视、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总干预时间为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ADL 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SF-36 评分。对患者自我效能评定从限制行为、状态管理、管理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开展,分值0~3 分,评分与患者自我效能评定呈反比关系[1]。不良反应包括呛咳、坠积性肺炎、坠床、噎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参考SF-36 开展评估,涉及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等模块,各项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越好[2]。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取ADL 进行评估,总分为100 分,评分与患者生活能力呈正比关系[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限制行为、状态管理、管理行为、心理活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限制行为、状态管理、管理行为、心理活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脉狭窄或堵塞、心肌血供障碍等有关。发病较突然,而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且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造成重大威胁,故需及早开展救治[4]。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在救治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后遗症,早期通过康复锻炼,对提高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5]。

康复锻炼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及环境变化,开展一系列定向性、针对性的机体运动,以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6]。本次研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限制行为、状态管理、管理行为、心理活动评分分别为(0.56±0.05)、(0.64±0.15)、(0.59±0.11)、(0.62±0.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9±0.41)、(1.54±0.34)、(1.63±0.37)、(1.63±0.43) 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评分(70.06±16.41)分、生理职能评分(79.49±4.63)分、精神状态评分(68.48±12.33)分、社会功能评分(58.61±10.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7.36±12.62)、(75.36±7.85)、(60.27±10.36)、(50.63±12.8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 评分(65.54±10.02)分高于对照组的(51.71±9.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心肌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锻炼,不仅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实现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控制。分析如下:①心肌梗死后遗症实施早期康复锻炼,利用针对性、重复、定向运动,利用生物反馈作用减轻患者不适感,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后遗症的发生[7];②康复锻炼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有效改善心肌缺氧缺血情况,提高增强心肌血流灌注,并辅助呼吸锻炼等,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9];③康复锻炼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自信心,改善身心健康,并增强患者疾病认知度,更好的配合疾病治疗及康复工作[10,11]。

综上所述,康复锻炼实施于心肌梗死后遗症患者中,对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控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后遗症心肌梗死效能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春天的“后遗症”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