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 李宁宁 戴冰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系统代表性疾病,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多种免疫机制参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其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公认的机制主要为免疫功能以及数量异常[1,2]。临床上评估患者免疫状态主要应用淋巴细胞亚群分析,T 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用于T 细胞计数、T 细胞亚群分类和T 细胞活化程度的测定,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当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异常时,机体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流式细胞术是检测分化抗原(CD 抗原)最快速、准确、可靠的方法。通过检测肿瘤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了解机体免疫动力学,对判断患者的病情尤为重要。SLE 作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代表疾病,针对其基础自身免疫状态的研究尤为重要,对于评估病情、诊断疾病以及用药指导均存在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 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此类患者的免疫状态。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 1 月~2020 年11 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 患者58 例作为SLE患者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人群52 例作为健康对照组。SLE 患者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1997 年修订的 SLE 分类诊断标准;②患者均行SLE 疾病活动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3,4];③近半年无中药、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及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SLE 患者组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②合并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肿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重症感染、慢性病感染包括结核病等疾病。SLE 患者组平均年龄(37.1±9.1)岁,其中男6 例,女52 例;健康对照组平均年龄(35.3±8.9)岁,其中男2 例,女50 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大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免疫指标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空腹12 h后抽取肘静脉血4 ml,检测患者血清样本的肝功能、肾功能和免疫学指标以及全血细胞计数进行测定。
1.2.2 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 置于肝素抗凝管中,并于4 h 内完成检测。取2 只流式专用管,进行流式细胞染色,经BDFACSCanto Ⅱ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Dickinson 公司)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SLE 患者临床资料 58 例SLE 患者中,活动期48 例(82.8%),稳定期10 例(17.24%);轻度活动期20 例(34.48%),中度活动期15 例(25.86%),重度活动期13 例(22.41%)。全身症状中乏力43 例(74.1%)、发热26 例(44.8%)为主要表现。脏器受累中血液系统受累44 例(75.9%)、皮疹及黏膜溃疡27 例(46.6%)、狼疮肾炎24 例(41.4%)、肺间质改变3 例(5.2%)、心包炎2 例(3.4%)、胃肠道血管炎1 例(1.7%)。
2.2 两组免疫指标和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两组CD3+T、CD8+T 百分比、CD8+T、CD56+NK、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 患者组CD3+T、CD4+T 百分比、CD4+T、CD4+/CD8+、免疫球蛋白E、ESR、CRP 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CD56+NK 百分比、免疫球蛋白G 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免疫指标和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1 两组免疫指标和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0.05
2.3 SLE 患者组不同疾病活动度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比较 重度活动期患者CD3+T、CD4+T 计数高于稳定期患者,中度活动期患者CD3+T 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SLE 患者组不同疾病活动度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比较()
表2 SLE 患者组不同疾病活动度T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比较()
注:与稳定期比较,aP<0.05
正常机体的免疫是通过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稳态。其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为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种类以及数量、功能的异常可导致免疫系统紊乱,继而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作为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T 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在SLE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5],SLE 患者异常免疫主要表现为B 细胞的活化、增殖,B 细胞的功能异常受到T 细胞亚群和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其中可表现为辅助性CD4+T 细胞和抑制性CD8+T 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在T 淋巴细胞异常激活状态下,促使SLE 患者机体B 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增殖,继而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炎性介质,进一步损伤多个靶器官[6,7]。多种研究表明,包括SLE 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中,T 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是保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必要条件。T 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包括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CD4+/CD8+比值等共同维持T 淋巴细胞功能及数量的平衡,若上述T 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改变,可加剧机体免疫紊乱状态。这种失衡状态继而诱导B 淋巴细胞增生,促使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因此,针对T 细胞亚群在SLE 发病及致病机制中的研究,已成为SLE 的研究重点[8]。本研究发现,未经药物治疗的SLE 患者外周血总CD3+T 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辅助性CD4+T 百分比升高,T 细胞处于激活状态,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升高,这与国外学者研究相同,充分说明CD4+T 和CD8+T 淋巴细胞在未经药物治疗的SLE 的发病机制中存在至关重要作用[9]。CD4+T 淋巴细胞可辅助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可释放γ-干扰素来导致炎症的形成,所以CD4+T 淋巴细胞可以反映自身免疫疾病机体的免疫状态[10]。T 淋巴细胞亚群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CD8+T 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可促进免疫抑制因子释放,是一种免疫抑制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T 淋巴细胞亚群数目的不同可反应免疫功能异常,而比值异常即可反映机体免疫的稳态,其中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反映机体的T 淋巴细胞免疫是否存在紊乱。本研究发现表明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 患者外周血 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可得出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 患者T 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SLE患者脏器损害主要来源于多种自身抗体,可见不只是T 淋巴细胞在SLE 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B 淋巴细胞及NK 细胞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本研究发现SLE 患者组CD56+NK 百分比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发现未治疗的SLE 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较多,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加,炎性指标升高,SLE 患者外周血CD4+T 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增高,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此次研究中,处于稳定期患者数目少,可能存在一定偏倚。
综上所述,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SLE 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更加确定SLE 是由免疫介导的多因素参与并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